第 6 节
作者:
公主站记 更新:2021-04-30 16:15 字数:4775
量。而且那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实在太高了,小女孩通过不懈努力获得的挫折远远多于欣喜!那所大学简直就成了小女孩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把一个女孩10年来所有的努力都抹杀了。
当一种偏执的判断标准摆在我们面前时,它就成为一个压力源。这个18岁的女孩在与“考上某某大学”这个压力源挣扎拼斗了10年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和某某大学的要求有差距。
其实我们细想想,即便这个女孩和她妈妈不同,没有她妈妈那么强势,她依然可以考上北航、北理、北邮等出色的大学,但长期偏执观念的灌输,已经让她打心眼儿里认同了“考上某某大学”的偏执动机。她的消沉,恰恰来自她的坚定——“既然我坚定地认为考上某某大学才是成功,那么当我考不上那所大学时,我就坚定地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了!那我还学个什么劲儿?”
这不是孩子式的赌气。妈妈给孩子灌输的是100%成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认同的也是100%成功,而80%的成功,60%的成功,在小女孩的意识中根本不存在!所以,小女孩对北航、北理、北邮等根本不感兴趣,偏执型压力始终伴随着她的成长。最终,在明明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的情况下,她绝望地自我判断为失败者。她的退缩和放弃很好理解,没有人能在势必失败的竞争中坚持太久。
当这位妈妈责骂女儿的软弱时,我却知道女儿是坚强的,因为这个18岁的女孩已经和偏执型压力对抗了10年,到今天才败下阵来,已经不容易了。
这就是压力摧毁我们心理环境的方式:一个接一个的,细碎而持续的,还有偏执型观念和偏执型动机相配合造成的偏执型的压力感受。
压力大,“失眠脱发”(1)
产生广泛性焦虑——门锁了吗?没锁?
当压力特别多的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我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给忘了?我忘了什么事了呢?然后把自己这一天计划当中的各种各样的小压力源,一个一个筛查一遍,得到的结果是都处理好了。可是,我们总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些什么,每天都琢磨自己是不是忘了点什么事。时间一长,一种心理学上被称为广泛性焦虑的心理状态就出现了。
这种焦虑情绪,如果我们在其中浸泡久了,焦虑源慢慢就会具象化。也就是说,我们会把所有的焦虑都投放到一个特别普通的焦虑源上。比如锁门这件事,一到电梯门口,你是不是在问自己锁门了没?锁门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不会让你有灭顶之灾,顶多家里东西会失窃。但是家里东西失窃了之后有后果,这种后果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强迫倾向开始出现——反复纠结于门锁了还是没锁
在广泛性焦虑的情绪当中浸泡久了,焦虑源就一定会具象化,因为一旦具象化你就有释放压力的可能。刚一进电梯你忽然想起刚才出门锁门了还是没锁,锁了吗?没锁吧?你心里没有底,于是回去,到门跟前一抓把手,锁了。这时,这种广泛性焦虑释放了一部分,因为通过验证,已经锁了。
这只是释放了一部分,如果你继续浸泡在广泛性焦虑的情绪当中,你还需要这种释放,因此你的潜意识会选择继续用这种途径来释放。所以,当你到停车场的时候,你还在想,到底锁没锁?锁了吗?不成,我还得回去看一眼。你回去一看,锁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慢慢的,强迫倾向开始出现。
细碎而持续的压力,就是这样来干扰我们的心理状态的。它会使人处在一种广泛性焦虑的状态之下,并伴有强迫倾向。那么,这种让人吃不了兜着走的压力,又是如何干扰人们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呢?
注意力碎片化——逻辑思维常被琐碎事情打断
细碎而持续的压力彼此掺杂在一起的这种压力感受,我们都市人应该每天都有。我做过这样的统计,当我坐在办公桌前,我能够调动起来的大块的、整段的逻辑思维时间每天最多就30分钟到40分钟,而30年前是2~3个小时。为什么?因为现在我有很多细碎的事情要处理。
我刚刚调动起逻辑思维打算处理一件事情,比如写一篇好几千字的文章,手机响了,一接听,事务来了,等把这件事情全神贯注处理完了,挂了手机,重新寻找思路,好不容易又调动起自己的逻辑思维想好框架,突然又一声响,一看屏幕,MSN、QQ那小图标开始晃动,有人开始跟我说话……电话、MSN、QQ,包括平时谁来找签字等这些事情,现在变得越来越频繁。
然后,你的逻辑思维就会被打断。就是这种细碎的、一个接一个的、相互掺杂在一起的压力,造成另外一种状况,心理学上叫做注意力碎片化,也可称为纱窗效应。
什么是纱窗效应?这就好比你后面有一大扇玻璃窗,这窗户挡在那儿,能挡风遮雨。有一个孩子淘气,非在窗户底下放风筝,忽然碰碎了一块,如果这一大面窗户是由几十面小窗户组成的,那么碰碎一块,风来了问题不大,还能挡住95%,虽然常说针鼻儿大的窟窿豆大的风。可这小孩没吸取教训,又跑来放风筝,又碰碎一块。碰碎两块,也还能凑合用。但是当这一整扇窗户这破一块那破一块,破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不是窗户而是纱窗了。一阵风吹来,你肯定感觉很凉爽,或是很冷。为什么?挡不住风了,因为碎了这么多块,整个窗户没用了。
压力大,“失眠脱发”(2)
我们每天的时间就好像这样一扇窗户,手机一响,碎一块,MSN一跳,又碎一块,QQ一出来,又碎一块……这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被剁成了很多块,客观上能调用起来的整块的逻辑思维时间就那么短了,导致注意力碎片化。
产生偏执型压力感受——非爱则不能苟活
《红楼梦》中,林妹妹是一个非爱则不能苟活的人。但林妹妹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尤其是普通人,跟林妹妹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至少在我们看来,如果现实生活中某人因为“非爱则不能苟活”,我们会认为他很偏执。
大观园是一个极端复杂的人际环境。在大观园这个环境中,林妹妹是寄人篱下的人,她每天感受到的是巨大的人际压力。因此,在面对老祖宗的时候,她说“我只些许认识几个字”。从“我只些许认识几个字”中可以看出,林妹妹不敢觉得自己有学问,因为她寄人篱下,所以她就得稍微收敛一些。
尽管老祖宗很喜欢林妹妹,她也不敢和别人争,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争不过人家。忽然有一天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所依靠了,终于有一个人理解自己了,而这个感情上的依靠就是贾宝玉。于是,林妹妹内心深处出现“非爱则不能苟活” 这个偏执动机,她必须要嫁给贾宝玉。
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个人订婚,林妹妹的动机受挫,偏执型压力产生了。林妹妹当时的表现是什么?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不吃饭,把自己关在闺房里不出门。忽然有一天,她跑到贾宝玉的房间里,一会儿哭,一会儿又笑,说了一些谁都听不明白的话,再回到自己的闺房里,三天来粒米未进、滴水未沾,三天之后撒手人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林黛玉死于抑郁症。林黛玉本身就有抑郁性人格,由于偏执动机遭受挫折,致使林妹妹面临偏执型压力,而这种压力完全是主观压力,因为客观上林妹妹不应该崩溃。就算宝玉娶了宝钗,林妹妹依然生活在大观园这个锦衣玉食的环境中,依然旁边有丫鬟伺候着,老太太依然喜欢她,因此客观上她是完全可以很好地活下去的。但是偏执型观念导致的偏执动机,偏执动机破灭导致的偏执型压力,诱发了林黛玉的抑郁症。
压力对人们心理的消极影响:
●广泛性焦虑
●强迫倾向开始出现
●注意力碎片化(纱窗效应)
●偏执型压力感受
可见,偏执型压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发抑郁症,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那么,作为职场中的个体,你要注意压力摧毁自己心理环境的常见方式,即一个接一个的、相互掺杂在一起的、细碎而持续的。你是否经常想看看办公室门锁没锁?抽屉关没关上?电脑关了没?你会不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想法?另外,你还要注意排查一下自己内心深处有没有偏执观念,因为这些观念在你的职场中有可能给你带来陷阱。
压力可以被很巧妙地运用(1)
压力使人们烦恼、焦虑、抑郁,让人讨厌。有人崇尚没有压力的生活,但没有压力的生活是否就该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其实,压力也有可爱的地方,压力往往也是一种价值、动力的体现。
在适当压力下获得新生
不少读者可能会认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减压,而压力是纯粹负面的东西。但做心理咨询工作,面对的情况千变万化,有时我们需要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手段,甚至是压力本身。
小宜是个经验丰富的资深制片人,供职于某大型文化传媒集团,该传媒集团因策划、制作了几档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而著称。我作为这家传媒集团聘请的常驻心理专家,在工作中与小宜熟识。我感觉小宜是个偏内向的人,她虽然很有才华,但很少在言谈中表现出张扬。合作了一年多,我对她的了解还是仅仅止于她剪辑出来的节目。
直到去年年终,我发现小宜越来越沉默寡言,在工作中也经常会出现神不守舍的情况。我的职业敏感让我觉得小宜必然遭遇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而她正在承受着情绪上的波动。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宜的工作很稳定,她带领的制作团队成员也各安其职,似乎没有什么潜在的职场变化,小宜的状态应该和她的工作没关系。因为目睹她的心理状态每况愈下,我担心会很快失去一个非常出色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开始通过侧面渠道仔细筛查她的私生活状态。果然,通过小宜最要好的一位同事,我得知小宜和丈夫因为在生育计划上出现了严重分歧而决定分手,刚刚在法院结束了离婚诉讼。
对于一个将近30岁的女性来说,离婚是比较严重的打击。当人的思维被某一重大事件占据的时候,人的情绪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这一事件本身所决定。消极事件导致消极情绪,感情创伤是最难以主动摆脱的压力源,如果任由其盘桓于脑海的话,人就有可能在沉重的心理包袱的重压下消沉下去。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衍生事件,比如辞职或者抑郁。但难度在于,我和小宜并没有熟悉到无话不谈的程度,她内向的性格又决定了她的知心朋友不多,倾诉和沟通渠道都很有限。如果我贸然和她谈起这件事,很可能会被认为无礼,未必能有什么积极效果。
当我正苦于没有对策的时候,恰逢这家传媒集团和河北卫视开始了合作,双方打算共同制作一台大型谈话类日播节目。一台新节目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首当其冲的就是节目制作团队的组建,这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最能提供职业成就感的工作。
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我立刻私下找到传媒集团的节目总监,跟她单独喝了一次茶。这次谈话难度很高,因为我既不能透露小宜的私生活细节,更不能让节目总监误会我和小宜有任何工作外的私交,我只是含糊地表达了我的个人意见:“据我观察,小宜最近好像遇到了一些事情,她的情绪很不稳定。如果现在能够给她一些工作压力,让她无暇顾及自己的情绪压力,让她在繁忙中淡忘一些东西,正是我们帮她的最佳方法。”
好在这位节目总监也早就发觉小宜的情绪不稳定,而且她也很认可小宜的工作能力,希望能够让这个出色的下属恢复应有的工作绩效。最终,她心领神会地同意了我的建议,用积极的工作压力替换掉小宜消极的情绪压力。
压力可以被很巧妙地运用(2)
很快,小宜被委以重任,成了这一档新栏目的制片人。小宜在上任的同时,被集团领导郑重告知,这一档新栏目的成功与否对集团至关重要。临危受命的小宜身兼两档节目的制片人,同时管理两个团队,其中一个还是新组建的,工作压力骤然加大。但节目总监不失时机的认可、鼓励和帮助,又让她感觉到信心十足。她组建的新节目制作团队主要由年轻人构成,生龙活虎而且斗志昂扬,很快就感染了原本情绪消沉的小宜。
小宜几乎是吃住在摄影棚里,只要工作一结束就带着自己的新团队去K歌和郊游,殊不知在鼓舞团队士气的同时更鼓舞了自己。两个月以后,当新的节目在河北卫视成功开播时,小宜已经一扫阴霾,重新变成自信、从容的职场女性,不仅从失婚的状态下彻底恢复了,还获得了该传媒集团的年度最佳员工的殊荣。
用积极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