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
九十八度 更新:2021-04-30 16:12 字数:4862
寒缩急,亦短小也。所以有痛而脉紧急者,脉为心所养也。凡气为痛,则心神不宁
而紧急,不得舒缓,故脉亦(从)之而见也。欲知何气为其痛〔者〕,诊其紧急相兼
之脉可知矣。如紧急洪数,则为热痛之类也。
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
坚痞腹满急痛
属性:注云∶寒主拘缩,故急痛也。寒极则血脉凝冱,而反兼土化制之,故坚痞而腹
痛也。或热郁于内,而腹满坚结痛〔者〕,不可言为寒也,当以脉别之。
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
下利清白
属性:注云∶寒则清净明白故也。
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
食已不饥
属性:注云∶胃热则消谷善饥,故病寒〔则〕食虽已而不饥也。胃〔膈〕润泽,而无燥
热故也。或邪热不杀谷,而腹热胀满,虽数日而不食,亦不饥者,不可言为寒也。由阳
热太甚而郁结,传化失常,故虽不食。亦不饥也。二证以脉别之自见。
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
吐利腥秽
属性:注云∶肠胃寒而传化失常,我子〔能〕制鬼贼,〔则己当自实〕,故寒胜火
衰金旺,而吐利腥秽也。腥者,金之臭也,由是热则吐利酸臭,而寒则吐利腥秽也。
〔亦犹〕饭浆,热则喜酸,寒则水腥也。
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
属性:注云∶阴水〔主〕于清净,故病寒则四肢逆冷,而禁止坚固,舒卷不便〔利〕
也。故冬脉沉(而)短以敦,病之象也,或病〔寒〕尚微,而未至于厥逆〔者〕,
不可反以为热;或热〔甚〕而成阳厥者,不可反以为病寒也。然阴厥者〔之〕病脉
候,皆为阴证,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未〔尝〕见于阳证也。其阳厥者〔之〕病脉
证,皆为阳证,热极而反厥,〔时〕复反温,虽厥而烦渴谵妄,身热而脉数也。若阳
厥〔极〕深,而至身冷,反见阴脉,而欲绝者,止为热极而欲死也。经曰∶一阴一阳
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以平为和,以偏为病,万物皆负阴抱阳而生,故孤阴不
〔长〕,独阳不成;是以阳气极甚,而阴气极衰,则阳气怫郁,阴阳偏倾,而不能
宣行,则阳气蓄聚于内,而不能营运于四肢,则手足厥冷为阳厥。仲景曰∶热深则厥亦
深,热微则厥亦微。又曰∶厥当下之,下后厥愈。当以凉药养阴退阳,凉膈散、调胃承
气汤下之是也。大凡治病者,必先明其标本,标者末,本者根源也。故经曰∶先病
为本,后病为标。又曰∶标本相传,先以治其急者。〔又〕言∶六气为本,三
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夫标本微甚,治以逆从,
不可不通〔也〕。故经曰∶知逆与从,正行无问;明知标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
是〔谓〕妄行。正此谓也。
卷之中十一、六气方治
(一)风
属性:x〔防风通圣散〕∶x
治一切风热郁结,气血蕴滞,筋脉拘挛,手足麻痹,肢体焦痿,头痛昏眩,腰脊强
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
胃燥〔热结〕,便溺淋闭。或肠胃蕴热郁结,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为小便多出者;
或湿热内甚,而〔时〕有〔汗泄〕者;或表之正气与邪〔热〕并甚于里,阳极似阴,而
寒战烦渴者;或热甚变为疟疾,久不已者;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阴虚,心
火阳热暴甚〔而〕中风;或暴喑不语,及暗风痫〔者〕;或破伤中风,时发潮热搐
〔搦〕,并小儿热甚惊风,或〔斑〕疹〔反〕出不快者;或热极黑陷,将欲死者;
或风热疮疥久不愈者;并〔解〕耽酒热〔毒〕,及调理伤寒,发汗不解,头项肢
体疼痛,并宜服之。
防风(二钱半) 川芎(五钱) 石膏(一钱) 滑石(二钱) 当归(一两) 赤芍(五钱)
甘草(二钱半炙) 大黄(五钱) 荆芥穗(二钱半) 薄荷〔叶〕(二两) 麻黄(五钱去根苗节)
白术(五钱) 山栀〔子〕(二钱) 连翘(五钱) 黄芩(五钱) 桔梗(五钱) 牛蒡(酒浸五钱)
人参(五钱) 半夏(姜制,五钱)
以上共五钱,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
计时候,日三服。病甚者五、七钱至一两;极甚者,可下之,多服,〔二两〕、三两,
得利后,却当服三、五钱,以意加减。病愈,更宜常服,则无所损,不能再作。
x灵砂丹∶x
治风热郁结,血气蕴滞,头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
咳嗽痰实,肠胃燥涩,小便赤;或肾水阴虚,心火炽甚,及偏正头风痛,发落齿痛,遍
身麻木,疥癣疮疡,一切风热,并皆治之。
独活 羌活 细辛 石膏 防风 连翘 薄荷(各三两)
川芎 山栀 荆芥 芍药 当归 黄芩 大黄(生) 桔梗
(以上各一两) 全蝎(微炒半两) 滑石(四两) 菊花 人参 白术(各半两)
寒水石(一两生用) 砂仁(一钱) 甘草(三两生) 朱砂(一两为衣)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朱砂为衣。每〔服〕茶清嚼一丸,食后服。
x神仙换骨丹∶x
治气血凝滞,荣卫郁结,风热湿气相搏筋骨之间,内舍偏虚,发为不遂之病,气感
八风,血凝五痹,筋挛骨痛,瘫痪偏枯,一切风证,并宜治之。服之神妙,难以言宣。
槐角(炒黄熟) 桑白皮(去皮) 川芎 苍术(泔浸去皮) 白芷 蔓荆子(去萼)
人参 威灵仙 何首乌 防风(各二两) 苦参 五味子 香附(各一两)
麝(半两别研) 麻黄(十斤) 朱砂(水飞一两)
上将麻黄去根、苗、节,用河水三石三斗三升,小斗七升是也,熬至六升,滤去
麻黄,澄清再熬至二升半,入其余药末,每一两三钱作十丸,朱砂为衣。每一
丸,酒一盏,浸至晚,溶化,临卧服。
x不换金丹∶x
退风散热。治风有二法,〔行〕经和血及开〔发〕腠理。经脉凝滞,非行经则血
不顺,是治于内也。皮肤郁结,非开发则荣卫不和,是调理于外也。此亦发散之药也。
荆芥穗 白僵蚕(炒) 天麻 甘草(各一两) 羌活(去芦) 川芎 白附子(生) 川
乌头(生) 蝎梢(去毒炒) 藿香叶(各半两) 薄荷(三两) 防风(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细〔嚼〕茶清下。如口 向左,即右〔腮〕上涂
之,即止。
x花蛇续命汤∶x
治卒中风,牙关紧急,精神昏愦,口眼 斜,不知人事,痰涎不利,喉中作声。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 全蝎(炒) 独活(去土) 天麻 附子 人参 防风 肉桂 白
术 本 白附子(炮) 赤箭 川芎 细辛(去叶) 甘草(炙) 白僵蚕(去丝灰炒) 半夏(汤浸
切) 白茯苓(去皮) 麻黄(去节,水煮三沸去沫,细切,以上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
x加减冲和汤∶x
治中府之病,宣外阳,补脾胃,泻风木,实表里,养荣卫。
柴胡(五分) 升麻(三分) 黄 (五分) 半夏(二分) 黄芩 陈皮 人参 芍药
甘草(各二分半) 当归 黄柏(酒浸,各三分)
上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
如有自汗多者,加黄〔 〕半〔钱〕;嗽者加五〔味〕子二十〔粒〕。
x防风天麻〔散〕∶x
治风痹走注,肢节疼痛,中风偏枯,或暴喑不语,内外风热壅滞,解昏眩。
防风 川芎 天麻 羌活 白芷 当归 草乌头 白附子 荆芥穗 甘草(炙,各半两) 滑石(二两)
上为末,热酒化蜜少许,调半钱,加至一钱,觉药力营运微麻为度。或炼蜜〔丸〕
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或半丸,细嚼,白汤下亦得。散郁结,宣气血。如
甚者,服防风通圣散。
x祛风丸∶x
治风偏,手足〔颤〕掉,语言謇涩,筋骨痛。
乌头(炮) 天南星 草乌头(炮) 半夏 绿豆粉(各一两) 甘草 川芎 白僵蚕 藿香 零零
香地龙 蝎梢(各三两) 川姜(半两炮)
上末一两,用绿豆粉一两,白面二两,滴水丸梧桐子大。每三、五丸,细嚼,茶清
下,或五、七丸亦得,食后服,初服三丸,渐加多。
x大通圣白花蛇散∶x
中府之药也。(大)治诸风,无问新久,手足 曳,腰脚缓弱,行步不正,精神
昏昧,口眼 斜,语言謇涩,痰涎壅盛,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燥痒,骨节疼,
目眩,下注腰脚,疼痛腿重,肿疡生疮;或痛无常〔处〕,游〔走〕不定,及风
气上攻,面浮〔肿〕耳鸣,并宜服之。
天麻(去苗) 赤箭 防风(去苗) 本 木香 海桐皮 肉桂 杜仲(炒) 干山药 当归 威灵仙
白附子(炮) 菊花 蔓荆子 羌活(去芦) 虎骨(酥炙) 白芷 干蝎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肉用) 荜
甘草(炙) 牛膝(去苗) 郁李仁(去皮研) 浓朴(姜制,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温酒调下,荆芥汤调下亦得,空心服之。常服祛风逐气,
通行荣卫,久病风人,尤宜常服。轻〔者〕中风,不过二十服,平安如故。
x活命金丹∶x
治风中脏不语,半身不遂,肢节顽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饮食不下,牙关紧
禁,及解一切药毒,发热腹胀,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满,上实下虚,气闭面赤,汗
后余热不退,劳病诸〔证〕,无问老幼妇人,俱得服之。
川芎 甘草 板蓝根 葛根(各一两) 龙脑(二钱研) 麝香(二钱研) 牛黄(研五分) 生犀 桂(各
三钱) 珠子粉(半两) 川大黄(二两半) 甜硝(一两) 辰砂(四钱,一半为衣) 青黛(三
钱) 薄荷(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同水浸蒸饼,糊为剂,每一两作十丸,别入朱砂为衣,就湿,以真金箔四十叶为衣。〔葛〕月修
合,瓷器内收贮,多年不坏。如风毒,茶清送下;解毒药,新冷水化下;余热劳病,及小儿惊热,薄荷汤化下。以
上煎,量大小加减用之。
x至宝丹∶x
治卒中风急不语,中恶气〔绝〕,中诸物毒,暗风,〔中〕热疫毒,阴阳
〔二〕毒,〔山〕岚瘴〔气〕毒,中暑毒,产后血晕,口鼻血出,恶血上攻心,
烦躁,心肺积热,〔霍〕乱吐利,风注筋惕,大肠风〔秘〕,神魂恍惚,头目
〔昏〕眩,眠卧不安,唇口干焦,伤寒狂语,小儿急惊,风热卒中,客忤,不得眠
〔睡〕,惊风搐搦,以上无不治者。
辰砂(五两水飞) 生犀(五两) 麝香(二两半) 玳瑁(五两) 牛黄(二两) 龙脑
(五两水飞) 人参(五两) 银箔(一百二十片,一半为衣,余入药) 琥珀(五两)
安息香(五两,用酒半升熬膏) 金箔(二百二十片,一半为衣,余入药)
雄黄(一两半) 南星(三两,水煮软,切片。一法∶酒二升半,浸蒸七次,焙干用。)
上为细末,(半)用安息香膏,次炼蜜,一处搜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
五丸,煎人参汤下之。小儿〔一丸〕至二丸,汤下之同上。
x牛黄通膈汤∶x
治初病风证,觉一二日实,则急下之。
牛黄(二钱别研) 大黄(一两) 甘草(一两炙) 朴硝(三钱别研)
上件为末,每服一两,水二钟,除牛黄、朴硝外,煎至一盏,去滓,入牛黄、朴硝一
半调服,以利三、二行为度。未利,再量虚实加减服之。
卷之中十一、六气方治
(二)暑热
属性:x白虎汤∶x
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胸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七八日,邪毒不解,
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宜服之。又治
夏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知母(去皮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粳米(一合) 石膏(乱文者,别研,四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小儿量力与之。或加
人参少许同煎亦得,食后服。此药立夏后〔立〕秋前可服,春时及秋后并亡血虚人
不宜服。
x桂苓甘露饮∶x
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流湿润燥,宣通气液,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
者。兼治霍乱吐泻,下利赤白,烦渴,解暑毒大有神效,兼利小水。
白茯苓(去皮) 白术 猪苓 甘草(炙) 泽泻(以上各一两) 寒水石(一两别研) 桂(去粗皮
半两) 滑石(二两别研)
上为末,或煎,或水调,二三钱任意,或入蜜少许亦得。
x桂苓白术散:x
治冒暑、饮食,所伤转甚,湿热内甚,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痞〕闷,小
儿吐泻惊风,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