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节
作者:别克陆上公务舱      更新:2021-04-28 08:13      字数:4924
  童子于外,或人问曰:“和尚说□③法要?”童子亦竖起指头,归而举似于
  师。师以□④割断其指,童子叫号出走,师召一声,童子回。师复竖起指头,
  童子豁然领解。一日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言讫示
  灭。
  【注释】
  ①原文缺,疑是“指”。
  ②原文缺,疑是“余”。
  ③原文缺,疑是“甚”。
  ④原文缺,疑是“刀”。
  惟俨禅师
  悟佛道,云在青天水在瓶
  禅师姓韩,十七岁随慧照禅师出家,受戒于衡岳希操律师。禅师曾慨叹:
  “大丈夫应当脱离佛法保持自己心境的清净,怎能为区区小事耿耿于怀?”
  后拜石头大师为师,学到了佛法真谛。一天禅师正在打坐,石头问:“你在
  干什么?”禅师说:“什么也没干。”石头又说:“那么说你在闲坐呀。”
  禅师回答:“如果闲坐那不就是做了吗?”石头接着问:“你说不做,那么
  你到底不做什么呢?”禅师说:“连您这样精通佛法的大师也不知道呀。”
  有时石头出言怪僻,说:“语言行为互不相关。”禅师答:“不言语、不行
  动,也不相关。”石头说:“我这里针扎不进。”禅师说:“我这里石上载
  花。”石头大师听后欣然点头。
  朗州刺史李翱,为了请教佛法,亲自进山拜访禅师,禅师当时手持经卷,
  连看都不看他一眼,李翱性急,上前说道:“见面不如闻名。”禅师叫李翱
  的名字,李翱答应了一句,禅师说:“为什么耳朵很灵,而眼睛却视而不见
  呢?”李翱于是拱手相谢道:“请问禅师,什么是佛法的道?”禅师用手指
  指天,指指地说:“明白吗?”李翱说:“不明白。”禅师说:“云在天上,
  水在瓶中。”李翱欣然有悟,送给禅师一首偈语:“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
  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又问:“什么是戒、
  定、慧?”禅师说:“我这里没有这种无用的东西。”李翱茫然不知何意,
  禅师又说:“太守您要搞明白佛家的真谛,就要向上攀登,直到高山顶上坐
  下来;向下探索,一直深入到海底。如果不能舍去凡念的话,就不能修身养
  性。”一天夜里,禅师在山路上行走,忽然乌云散去露出明月,禅师大笑一
  声,声震九十多里。老百姓听见后吃惊地相互打听,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
  李翱因此写诗一首:“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唐大和八年,禅师忽然有一天大叫:“法堂倒啦!”众
  僧听见后抬着梁柱赶来支撑,禅师却寂然逝去。
  【原文】
  师姓韩。年十七依慧照禅师出家,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乃自叹云:“大
  丈夫当离法自净,岂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耶?”即谒石头,密领宗旨。一日,
  师坐次,石头问曰:“作什么?”曰:“一切不为。”石曰:“那么即闲坐
  也。”曰:“若闲坐即为也。”石曰:“汝道不为,却不为个什么?”曰:
  “干圣亦不识。”石头有时乖语云:“言语动用勿交涉。”师曰:“不言语
  动用亦勿交涉。”石曰:“这里针扎不入。”师曰:“这里石上载花。”石
  头然之。朗州刺史李翱向师玄化,乃躬入山谒之,师执经不顾,翱性偏急,
  乃言曰:“见面不如闻名。”师呼太守,翱应诺,师曰:“何得贵耳贱目?”
  翱因拱手谢之,问曰:“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云:“会么?”翱云:
  “不会。”师曰:“云在天,水在瓶。”翱乃欣惬作礼,呈一偈云:“炼得
  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翱又
  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翱莫测玄旨,
  师曰:“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
  不得,便为渗漏。”师一夜登山径行,忽云开见月,大笑一声,响闻九十许
  里,居民迭相讶问,不知何声。李翱赠诗云:“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
  迹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大和八年,师忽叫云:“法
  堂倒矣!”僧众各持柱撑之,师乃寂然顺世。
  船子和尚
  泛舟吴江,浪迹烟水
  禅师名德铖,在药山禅师处受戒学习佛法。他曾在吴江上划一小船,借
  钓鱼陶冶情操,来去无踪,浪迹于烟水之间。他作偈到:“千尺丝编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又写诗到:“三十
  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后来
  他只留下一只小船,人却不知去向。
  【原文】
  师名德铖,在药山会下受戒习法。尝于吴江上泛一小舟,借钓适情,浪
  迹烟水,去留无定。尝作偈云:“千尺丝编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
  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又云:“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
  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后弃舟而逝,不知所终。
  法明和尚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大师不知是哪里人,生性豪迈,喜好饮酒,假装疯癫,无所约束,一天
  到晚醉醺醺,很会唱柳词。人们叫他“醉和尚”,大师说:“我虽然醉了,
  还是清醒的,你们醉了又怎么办呢?”他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但实际上并
  没有为世俗所污染。一天,他住在灵隐寺中,忽然对众人说:“我该走了。”
  于是口述一偈:“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朝酒醒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原文】
  师不知何许人,落魄嗜酒,佯狂不羁,终日大醉,善唱柳词。人以“醉
  和尚”称之,师曰:“我醉且醒,君醉奈何?”混俗和光,然实不染一尘。
  一日,居灵隐寺中,忽谓众曰:“吾当行矣。”乃述一偈,云:平生醉里颠
  蹶,醉里却有分别;今朝酒醒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八卷·
  无生诀
  还初道人自诚氏辑
  杨曾文简释
  释迦牟尼佛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注释】
  “法”,指事物,也指佛法。此指佛法、正法,禅师所说的“清净法眼、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即能引导众生自悟解脱的至上妙义,有
  时与所说众生本具的“佛性”同义,称之为“心”。
  【提要】
  此为禅宗所说的“付法偈”。禅宗主张“以心传心”,此心即为正法,
  也称“心法”。心无形象,与空、实相相通,故所传之法本来为无法,但此
  无法之法也是法。以此相付,虽称之为法,此法又何曾为法?
  意为对所传、所受之法不可执著。
  摩诃迦叶尊者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注释】
  法之意同前释。“本来法”,谓本来就有的法,相当佛教所说的“本有
  佛性”,与“本法”同义。此法不生不灭,非空非有。虽说“无法”,又不
  是绝对没有,故说“无非法”。
  【提要】
  从大乘佛教二谛角度来看,禅宗佛佛祖祖所传心法,既空又不空。从欲
  谛说,它是有的,可传授的;从第一义谛(真谛)来说,它是空无所有的,
  超言绝象的。故说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商那和修尊者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注释】
  “法”指事物,也指佛法、法的要旨。心指众生的本性,指大乘佛教所
  说的佛性。在此句中法侧重指佛法、旨要;心指本性、心性。“心法”,指
  心之法,限定特指心性。
  【提要】
  从第一义谛(超越世俗世界的认识)来说,所传正法非是法,也不是心。
  因为据般若空义(《般若经》所宣说的诸法性空的道理),一切皆空,自然
  “无心亦无法”。当限定说所传的是“心法”时,它已不是“心法”。因为
  它同时还有“非心法”的一面。正确见解应按“中道”的观点,它“非法亦
  非心”,同时又“是法亦是心”。
  优波鞠多尊者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注释】
  众生之“心”,是本具的心性(非后天外加的),可称之为“本心”、
  “本性”。它即是佛性,诸法实性,是超言绝象,毕竟空的。
  【提要】
  “本心”虽空,“非有法”。但从俗谛(世俗世界的认识)看是“有法
  有本心”的;从真谛看是“非心非本法”的。
  鹤勒那尊者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
  【注释】
  “心性”,即前面所说“本心”,指众生本有的佛性。
  【提要】
  按大乘佛教的观点,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当自己经佛或师友启示
  而觉悟到本有的佛性时,这种境界是不能用普通的思维方式想象的。对它不
  能用言语表述,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故“了了无可得”。一旦领悟到
  它,自己的认识境界便与它相契无间,也是一种空境,不再分辨是非有无,
  故“得时不说知”。
  菩提达摩大师
  在胎为身,在世为人。有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谭论。在
  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
  作精魂。
  【注释】
  “法界”,指世界上一切大大小小的事物、现象,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一
  切东西。既指事物的现象界,也指事物的本质方面;既指原因,也指结果。
  “佛性”,佛的本性,指众生成佛的内在可能性或依据。
  【提要】
  用现在的话讲,全段在讲精神的特性和功能,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的内
  在依据。众生有了它才“在胎为身,在世为人”,才能见能闻,能行动。通
  过它可想见整个宇宙万物(佛教称之为显现或包摄法界、世界),又可通过
  坐禅使它专注一处。此种精神即佛性,而不懂佛理的人称它为精魂、灵魂。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祖。
  【注释】
  “大道”指至高真理、无上正法。“佛心”指佛的认识境界,佛的精神,
  也指佛性。
  【提要】
  禅宗主张“无念为宗”,即对世间一切不分辨有无、是非、丑美,在思
  想中不产生好恶取舍的念头。既然如此,就不见恶而嫌弃之,见善而努力争
  取之。。因此达到此“大道”境界,与“佛心”相契合,便超凡入圣,称之
  为“祖”。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
  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取心本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
  【注释】
  “迷”,迷于道理(佛法);“解”,领悟道理。“法”指一切事物。
  “识”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种感觉和认识的机能。“色”指
  地、水、火、风(古印度认为是构成万物的四大要素)及其所造的一切东西,
  相当于现在讲的一切物质现象。“分别计较”,指对事物所进行的对比、分
  辨和推理的思维活动。“正觉”,达到最高觉悟。
  【提要】
  认为人若没有达到觉悟,自己的情欲思想便追逐周围环境和事物,不得
  自由。应认识到,自己所想到的和看到的一切,都等同于梦幻。若使自心清
  净、静止,不追逐外物(“无念”),便达到佛的境界—“正觉”。
  僧璨大师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注释】
  “华”,即花。“种”,种植。
  【提要】
  此为禅宗三祖僧璨的“付法偈”。种花要有地,但更重要的要有人做下
  种的工作。此比喻众生觉悟要有有知识的师友(“善知识”)指点、教示。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
  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莫逐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动,
  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如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皆
  空。归根得旨,随照失踪。须臾反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
  用求真,唯须息见。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
  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
  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用斟酌。梦幻空花,
  何劳把着。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
  如。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