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
披荆斩棘 更新:2021-04-17 18:43 字数:4911
而张飞、曹仁那个战例,由於文中没有这种明确表明交锋仅在两人之间进行的措辞,因此应判为两军混战。
我们随时分析随时归纳:如果文中仅出现“某某死战”之类的文字,不能轻易判定其为单挑,而必须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如果文中明确提到“两将如何如何”,或者有“某某纵马舞刀直取某某”这种极具限定性和针对性的文字,那么就可以非常有把握地判定此战为单挑了。如果没有这些文字,却反而有“某某引军如何如何”,那么只能判定为混战。
三国武力点评(16) 单挑 与 混战 (2)
再举一对战例,这两场交锋的都是吕布和夏侯敦之间进行的,但一场是单挑,另一场则只能判定为两军混战:
“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6)
… 前面的文字描写不会造成任何误解,这就是一场夏侯敦与吕布两人之间的交锋,因为“挺枪跃马”是非常具体化、有限定性的描写,而“直取吕布”又是极具针对性的文字,还有这个“战不数合”,也是多见于武将之间单挑的措辞。
但是,接下来的“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八个字,却开始令人产生一丝困惑。看官可能会想,夏侯敦之所以败回,也许是因为吕布的军马上来助战来了?我认为不是,因为如果吕布所部军马真的上来助战的话,那么原文完全可以交待一句“吕布身后军马齐到”(第26回中徐晃与文丑交锋时就是这么写的)。可见,吕布军马并未上来助战,夏侯确实是因单挑不敌吕布才败回本阵的。
… 至於夏侯渊和曹仁,这两处应该是以武将之名指代其所部军马,原因很简单,因为对方(李郭)是两路军马,曹操绝对没有道理派夏侯渊和曹仁单人独骑各自去迎敌两路虎狼之师。因此夏侯渊与曹仁都是带领所部军马与李、郭所部进行混战的。文中之所以说“三路军马,势不可当”,我觉得应理解为:李、郭两路军马在混战中已占据上风,而吕布所部也同样气势威猛、蓄势待发;夏侯敦在与吕布的单挑中本已处於明显下风,这时又发现整体战局对己方非常不利,如果继续与吕布硬撑苦战下去,一旦己方军马全线崩溃,则自己由於身处突前位置,最终必陷于吕布军重围之中,如果吕布武力与自己相若,那还有一定突围逃跑的机会,但对方武力明显高于自己,因此如果挨到那个时候定然不保!因此,这一战夏侯之败虽然有忌惮对方军马强盛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感觉自己武力明显不敌吕布。
… 简单来说,夏侯单挑负于吕布,夏侯渊、曹仁所部混战不敌李、郭两军。
再看另一场:
“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12)
… 这里明确写了“夏侯敦引军。。。”,他所截住的那个“吕布”,也不是单单一个吕布,而是吕布及其所部军马,因为后文有“各自引军分散”。如果吕布孤身一人,又如何“引军分散”呢?
… 因此,此战绝对不是单挑,只能算做混战。
总结一下经验:如果从交锋的局部描写文字中无法判定交锋双方究竟是两将还是两将所部军马,那么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测。
(后文将讨论一些更为头疼的战例)
三国武力点评(17) 单挑 与 混战 (3)
继续举例分析:
“原来张飞比及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与龚都报仇,杀散夏侯渊,迤逦赶去,被乐进、徐晃拦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徐晃,与飞同回见玄德。”(罗本31回)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里所有武将的名字都指代其所部军马,而非其个人。
何以知之呢?很简单,龚都绝无可能一人运粮,因此肯定是与所部军马一同押运粮草。同理,夏侯渊也绝无一人来劫粮杀都的道理,张飞也不可能只身前往为龚都报仇。最说明问题的是这个“杀散夏侯渊”五字,大家可以想一想,你怎么去杀散一个人?只有杀散一个群体,才是符合逻辑的。因此可以100%判定:此处的“夏侯渊”是指代其所部军马。那么张飞能以一人之勇,杀散夏侯渊所部军马吗?张飞又不是天神!因此此处的“张飞”也是指代其所部军马。其他的依此类推,“乐进”指乐部军马,“徐晃”指徐部军马,“关羽”指关部军马;这里的所有交锋都不是两将单挑,而是两军作战。
最重要的结论是:我们没有任何有力证据来证明张飞曾在单挑中击败过夏侯渊!
那位朋友说了:确实是两军作战,这个我同意,但你能绝对排除两军主将之间的单挑吗?兴许正是张飞在单挑中击败了夏侯渊,才赢得了那场战事的胜利呢。
答:
(1) 必须再次强调这个观点:演义是非常突出个人勇武的。基於这个前提,我们应该相信,但凡真的“发生”了重要的单挑战例,老罗是不会不予记录的。或者应该这么说:但凡老罗真的想设计一场重要单挑,他是不会采取这种简笔写法的。如果张飞与夏侯渊果真“发生”过单挑 (老罗果真设计了这场单挑),那么为何没有回合数和交锋场景描写?由於双方的出场人物都是重量级的,因此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单挑,远比太史慈战程普、臧霸战乐进、张辽战凌统、乐进战凌统要重要得多,为何后面4场均有回合数记录和交锋场景描写,而更为重要的张飞…夏侯之战却没有?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2) 必须承认,原文仅仅告诉我们:张飞所部击败了夏侯渊所部,却没有告诉我们是如何击败的。因此,说“是通过张飞单挑击败夏侯渊才击败夏侯所部的”,就是对击败方式和过程的一个推测。但是这个推测是有问题的,因为该推测实际上隐含地认定:张飞所部要取胜夏侯渊所部,只有'!'依靠张飞单挑击败夏侯渊才能实现。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张飞完全可以依靠突袭取胜。
夏侯渊所部的目的是劫粮,当其杀散龚都所部后正安排烧粮时,张飞完全有可能趁其疏于防备之时突然发动攻击。由於张飞是在接到龚都告急之后才出发的,而且粮草为其所必救,因此有理由相信刘备会分重兵于张飞。因此有理由相信张飞在兵力上至少不明显逊于夏侯渊,这可以确保其突袭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作者没有道理既要表明张飞…夏侯曾发生单挑却又故意不写单挑场景,而且张飞所部要击败夏侯渊所部完全可以通过突袭方式来实现,并非只有单挑这一种方式。因此,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张飞曾与夏侯发生单挑并击败之。
对比一下马超击败于禁、张合以及几乎杀死曹洪的战例,所谓的“张飞击败夏侯渊”显然属於无效战例。
重申判定:
(1) 按照原文理解,以上所有人物名字均指代其所部军马;(2) 按照原文理解,以上所有交锋均系两军交战,并非两将单挑;(3)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张飞曾在单挑中击败过夏侯渊
三国武力点评(18) 单挑 与 混战 (4)
再看这一段:
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在垓心,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正遇蒋钦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51回)
分析:
曹仁是带兵冲阵,徐盛和蒋钦呢?理解成他们孤身阻击曹仁及麾下数百壮士,显然于理不合。因此这里作者是在用徐盛、蒋钦来指代其所部军马,这里的所有交锋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单挑,而是两军混战,因此无法用以直接判断曹仁与徐盛等之间的武力高下。
不过,由於曹仁率领绝对劣势的军马反复冲阵,较为从容地杀进杀出、连续救人,而徐盛、蒋钦等空有优势兵力却束手无策,而且徐、蒋二人在前三国阶段从未有率部冲击优势敌阵的表现,因此应判定曹仁武力优于徐盛、蒋钦。
再看这个战例:
“荀攸曰:“韩猛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绍军自乱。”操曰:“谁人可往?”攸曰:“即遣徐晃可也。”操遂差徐晃将带史涣并所部兵先出,后使张辽、许褚引兵救应。当夜韩猛押粮车数千辆,解赴绍寨。正走之间,山谷内徐晃、史涣引军截住去路。韩猛飞马来战,徐晃接住厮杀。史涣便杀散人夫,放火焚烧粮车。韩猛抵当不住,拨回马走。”(30)
由於“飞马来战”、“拨回马走”通常是形容个体行为的,因此可以确定韩猛方面是一个人出战的。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是韩猛与徐晃1对1地交锋呢,还是韩猛一人对敌徐晃及其所部军马(或至少左右亲随)。我们知道,徐晃武力相当可观,韩猛武力并非极高,如果真的是韩猛单人独骑对敌徐晃所部的话,不大可能形成“厮杀”的场面。更重要的,演义是非常突出个人勇武的,因此如果韩猛真的以一人之力对敌徐晃所部的话,演义绝不会如此简单一笔带过的。
因此可以判定:韩猛与徐晃之战属於单挑。
由於韩猛与徐晃接战了一段时间,又是在战局极其不利的情势下才败走的,更兼前文荀攸曾评论韩猛为“匹夫之勇”,可见此人还是有两下子的。因此我将其排在二流,与于禁、高顺、麴义、袁尚、吕旷等大致归为一个档次 (徐晃为一流)。
三国武力点评(19) 单挑 与 混战 (5)
本文将“单挑”这一概念的内涵扩大一下,将那些仅在武将之间进行的、没有士卒参与的以一敌多战例,也包括进广义的“单挑”战例中。举例分析:
“黄忠教马军一齐下马,取柴堆于米粮之上。正欲放火,张郃兵到,与忠混战一处。曹操闻知,急令除晃接应。晃领兵前进,将黄忠困于垓心。。。。。。。
见张郃、徐晃两人围住黄忠,军士被困多时。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71)
分歧所在:究竟黄忠是否曾独战张合、徐晃;如果是,那么这场以一敌二究竟打了多长时间。
多数读者都会感觉到,原文的描述是有些自相矛盾的,至少有点让人无所适从 从“见张郃、徐晃两人围住黄忠”来看,似乎应该判定为黄忠以一敌二,就象吕布独战关张、许褚独战周韩一样。然而除此之外却再无能够让我们进一步确信是以一敌二战例的描写了。让我们来看看典型的以一敌多战例的措辞是怎样的:
(1)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5)
(2) 瓚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7)
(3) 于禁、乐进*双战*吕布不住。(11)
(4) 高顺、侯成拦住。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12)
(5) 操令许褚迎战,*四将一齐出马。许褚奋力死战*,四将抵敌不住,各自败走(6) 后面赶的是马延、张顗,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赵云*力战四将*。 (41)
(7) 五将挥刀齐出。超纵步出帐外,*五将围绕混杀。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59)
(8) 东吴大将韩当、周泰,两骑马直冲将上来。操背后许褚纵马舞刀,*敌住二将*,曹操得脱归寨。*许褚与二将战*三十合方回。 (61)
(9) 前面一军摆开,为首的是杨阜。超切齿而恨,拍马挺枪刺之。*阜宗弟七人,一齐来助战*。 (64)
(10) 许褚大呼曰:“吾当敌贼!徐公明善保主公。”说罢,提刀纵马向前,*力敌二将*。(67)
(11) 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云在中央*独战三将*。(92)
注意以上那些用 * 号 做记号的部分,正是由於这些极具以一敌多特征的措辞,才使我们可以将这些战例与混战或车轮战明显区分开来。由於黄忠与徐晃/张合之战没有这些典型性的措辞,因此无法判定为严格以一敌多战例。
三国武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