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作者:
左思右想 更新:2021-04-06 03:22 字数:4896
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
但它在行使有限权利之时,“均衡”是其抉择的因素之一。
读者所熟悉的最典型的例子,属卫视与无线之争。港府在制定新条例之时,既不偏袒李嘉诚,也不优惠包玉刚。最后出台的条例,虽未满足双方,照顾了双方的利益——为双方所能接受。
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垄断香港市场,遭到欲夺9号码头的各财团的抨击。他们的“利己”观点在工商界、舆论界及港府中很有市场,有议员说:“经验与财力不是首选条件,如是这样,当年选择遮打金钟地铁上盖发展商,就不该是毫无在中区发展物业实绩的小地产公司长江实业。”
港府在选择9号码头发展商时,首先就把李嘉诚排斥在外,另选实力与长江系相当的财团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这又是一种平衡。
一位财经分析家说:“凯瑟克家族洗雪了当年痛失遮打金钟地铁上盖发展权的耻辱,李嘉诚成了纽璧坚第二。不过,两者失利的缘由不同。置地号称中区地王,实际上拥有的地盘物业,不及一成,纽璧坚是大意失荆州。李嘉诚控有货柜码头的7成,算是真正的霸主,超人失利,非本人努力不够,故仍可歌可叹。”
9号码头一役的失利,遏制不了长江这艘巨舰的破浪之势。长江集团的盈利大头一直来自楼市。
香港楼市的涨幅,远远高于物价的平均涨势。香港各业,形成千军万马“攀楼”的汪洋之势。财大气粗的新手的加入,使竞争激烈的楼市竞争愈加激烈。
报章杂志、电视广播,各发展商和代理商的广告争奇斗艳,触目皆是,充耳便闻。现在广告又纷纷走出境外,在他国异地大做特做,以招揽境外的买家。
“睇楼团”风起云涌,有冷气专车接送,还提供免费饮料午餐。所看的楼宇自然在新界,有不少“闲情者”借此作“一日游”,这项“亏本”项目,各商家仍乐此不疲。一位地产经纪一语道破天机:“只要有一个买家,全团费用就足可捞回。”楼市看好,一团岂止一个买家?
传统的屋村现场广告,均是大幅宣传画和霓虹灯等。李嘉诚别出心裁,在天水围的嘉湖山庄放激光广告。两个大型激光发射器,安装在第一楼屋顶,入夜便发射出多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激光,甚为壮观。
据市场“宝牙宝齿”传:“因为嘉湖山庄楼盘难出手,数月前(1994年年初),大老板李嘉诚急谋对策,请来风水先生看风水,着李嘉诚花几十万来安装这个设备,便可将空盘脱手。于是李超人照办如议,街坊也乐得晚晚有免费Show(激光)睇。”
但据圈内人讲,李超人纯属商业目的,李氏的“超人心水”才会有如此“超人绝桥”(绝招)。
李嘉诚的楼宇单位,一部分由公司售房部直接发售;一部分派给多家代理商包销。一处屋村就有若干代理商,李嘉诚多管齐下,售楼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但“吉屋白蜡烛”事件,使得楼市大赢家李嘉诚满脸“黑糊糊”。
事件发生在1994年金秋,地点是风水尤佳的海怡半岛屋村。李嘉诚兴建的住宅楼宇信誉良好,睇楼者众,自在常理之中。然而,当买家去参观吉屋(香港称空屋为吉屋,含吉祥之意),突见吉屋里燃有几枝白蜡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疑神疑鬼。香港人迷信,联想起死人丧礼之白蜡烛,吉屋何有吉气,乃死屋也。
此事不止发生一次,也并非海怡半岛一处。谁碰着,谁倒楣,传媒一渲染,会吓走一批置业者。是何人所为呢?未查到肇事人。有人说是发展商,有人说发展商委托的几家代理商。
这至少表明,同业进入恶性竞争。
南丰集团在售楼宣传上既乏新意,又缺声势。但该集团一直奉行务实的作风,楼价实惠,并充当淡市减价的急先锋,业绩不俗,令同业刮目。
淡季“跳楼价”充斥楼市,未见一个地产商跳,倒是有的“走眼”的代理商蚀了老本。到20世纪90年代,减价竞销并非淡市,旺市时仍有众多地产商采取此术,压倒对手。
1994年10月,中原地产住宅公司董事陈永杰表示,过去蓝筹发展商(注:均是进入恒指成分股的大地产公司)的竞争阵地在广告宣传,在减价促销,现在他们转移到提供的按揭方式上。他们先对抗银行自办按揭,接下来是同业比拼。你7成,我就8成;你8成,我就来个9成。这样,买家所获的最优按揭,首期只付一成楼款。
这只有长实这一类的地产巨头,具备这般雄厚的实力。有的发展商,按揭比例虽不高,却在供款期限上提供优惠。
李嘉诚与同业的竞争,莫过于与大好友李兆基的对撼了。
李嘉诚的长实与李兆基的恒基,在新界马鞍山均有大型商居楼盘,长实的叫海柏花园,恒基的叫新港城,两个楼盘群仅隔一条马路;二李在美丽华之役较量后,这番再次比拼。
第一回合;始于1994年年底,李嘉诚先声夺人,减价推出海柏花园,短时期就卖出八百余个单位,致使李兆基的新港城睇客锐减。李兆基急忙还招,也来个减价售楼。
1995年夏,恒基兆业将推出第四期最后一座楼宇,李兆基精心策划;秘密筹备,准备打得对手措手不及,闹个满堂红。
7月13日,恒基宣布以先到先得方式开售248个单位,售价4100元/平方英尺,比二手价还便宜。恒基还推出9成按揭,住户只要交1成的楼价就可以入住。更新鲜的是恒基搞幸运抽奖,1/10的中奖率,中奖者可得十足黄金。
装修示范单位,是效仿长实的一贯做法,但恒基另有创新。聘请著名设计师萧鸿生推出八款装修,可供买家任意选择,最便宜的一款仅4万多元一套单位。八款各具特色,最贵者也不至于贵到离谱;极易为买家接受并心喜。
14日恒基安排睇楼。公司安排免费巴士不停往返沙田广场至新港城之间。私车睇客,可获3小时免费泊车。睇客免费享用早餐晚餐。这又是系列吸引睇客的条件之一。
毋庸置疑,是日必有大批睇客涌至新港城。
聪明的李嘉诚,岂会错失马鞍山睇客如云的良机?他做了一个非常着数(合算)的安排。13日晚,长实从媒介获悉恒基的楼价后,马上将新港城对面的海柏花园定价电传给各传媒,每平方英尺售4040元,较新港城的平均楼价要低60元。
本来,长实还没这么快推出新楼单位。但担心欲入马鞍山置业的买家会被恒基抢去大半,故在14日,火速请名师高文安设计监做示范装修单位,好赶到15日向睇客开放。时间太仓促,示范单位非实楼,而是模型。
14日晚,长实董事洪小莲出席恒威25周年酒会时向记者表示:“我们的海柏花园比新港城优胜好多好多。”
一般竞争对手在公众场合,尽可能避免过激语言,尤不宜直言不讳褒己贬他。《壹周刊》评议道:
“这个破天荒的评论,掀开了李嘉诚和李兆基马鞍山之战的序幕。”
两强对撼,在售楼现场更呈剑拔弩张之势。
长实的职员对参观示范单位的睇客说:“我们(海柏)平(便宜)过对面(新港)几十蚊(元)。我们也请设计师设计了,你有没睇过对面的装修同用料?我们的要靓得多。我们的设计师是高文安,没得顶(盖帽),你如果睇过,就知道没得比嘞,你有没睇过先?”
长实的现场职员个个这般说,自然是事先统一口径。
在新港城摆档售房的经纪商,亦大肆挖苦海柏花园:“我们这里潜质一流,有八佰伴购物中心,海柏连街市都没有,商场又小,没得比。”当睇客说海柏有靓景时,经纪商笑道:“论海景,马鞍山的都差,向西北。买新港的山景单位,向东南,咪仲好(岂不更好)。”
恒基造声势到16日星期天步入高潮,与新港城相连的八佰伴商场开张,睇客如潮。周一起,就有买家提前排队,等周二正式发售。
长实见势不妙,又出“新桥”(新招)——周一晚11时左右,就在排队候新港城发售的人龙前(已有180人漏夜排队),挂出一条醒目的长幅:
“海柏花园每尺仅售3275元起!”
这大概是同业竞争最可怕的情景——顶烂市。一时间,新港城排队的人龙缩了截,跑掉近20人。自然到天亮和当日,有买家加入,结果不尽如人意。据《二李决战马鞍山》一文报道:
“翌日,新港城248个单位开售,恒基只派出筹号(注:凭筹号可购单位五个)逾200,反应不及嘉湖的楼宇,首天只卖出七八成单位,较预期逊色。”
单位公开发售,本是黄牛党最猖獗之时,直接置业者休想得到筹号,会被黄牛党挤出圈外,真正的买家须从黄牛党手中购买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筹号。
如此淡市,黄牛党叫苦不迭,内部认购的代理商怨声载道,李兆基更是有苦难言。记者采访李兆基,李氏尽可能扮出轻松状,表示不会再减价与海陌对撼:“我都平了许多啦,对面实际上还只是平几十蚊一只,只要楼盘艰险,买家就不会计较这几十蚊。”
李兆基总算沉住气,不再与超人顶烂市。几天后,249个单位好歹推了出去。人们联想起美丽华收购战,李兆基力挫超人,胜券在握。这次马鞍山比拼,长实虽未令恒基铩羽,也总算杀了一杀李兆基处处与超人争锋比肩的气焰。
地产经纪界人士认为,马鞍山一役,标志着李嘉诚在楼市游刃有余,风骚独领的大好光景,行将成为历史——这确实有些耸人听闻。
人们记得在1991年,李嘉诚为表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向公众许诺:将在6年间,在香港投资400亿港元(注:不包括股票债务类的间接投资)。稳重的李嘉诚不会随便抛出这400亿,而是要寻找有利可图、切实可行的项目。
有人担忧,李嘉诚恐难兑现自己的诺言。
这种担忧,并非仅仅指楼市竞争激烈、货柜码头拓展失利,而是整个地产界后院失火。
第二十八章 地产群豪 称霸港九奈若何 升斗小民节衣缩食,却难置下自己的蜗居物业。即便有买得起首期者,亦要受炒家二手、三手的盘剥。一时全港怨声载道,激起港府遏制楼市投机风。地产巨头接招还招,控制全港上市公司市值过半的地产商,谁能奈何?
“10年前,当香港楼市从20世纪80年代初房地产衰退中复苏,重新纳入又一轮升势之时,住宅楼宇每平方英尺(0。0929平方米)的平均售价不过是700~800港元,而与民生关系最为
密切的中小型住宅还不及这个价。而现在,豪华住宅每平方英尺的售价已超过13000港元,连远离市区的新市镇,楼价之高也令人望而生畏,普普通通一套住宅动辄要价数百万港元已司空见惯。拿一套建筑面积仅400平方英尺的小型住宅来说,目前售价约为240万港元。
“而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不过1。2万港元,为了构筑自己的‘小巢’,买下这种仅够建立‘二人世界’所需的小型住宅,除了要拿出首期72万港元的现款(按七成按揭)外,还要每月供款1。5万港元,才能在20年后还清全部楼款本息,成为真正的‘业主’。如果说,若干年前的楼价水平,年轻一代的‘无壳蜗牛’经过发愤努力,节衣缩食还可以承受的话,那么时至今日,即使不吃不喝,也很难填满供楼这个‘无底洞’了。”
上述文字,录自1994年8期《今日港澳》中的一文。翻阅香港报刊,这类望楼兴叹,戟指鞭挞的文字处处可见。1991年5月18日《华侨日报》的《炒楼狂潮害苦了真正的用家》,以一悭俭积蓄的市民置业梦的破灭,倾诉“无壳族”的哀怨。
香港置业难,租房亦难。香港是世界租金最贵地区之一。据1990年资料,香港写字楼租金平均水平居世界第4位,每平方米月租为83。2美元,次于东京、伦敦、苏黎世;商业铺位居世界第一,每平方米平均月租619美元(4828港元),其次是东京、伦敦、纽约。在香港黄金地段,每平方米商铺月租,动辄要1000美元以上。
到1994年5月,国际物业顾问仲量行宣布,香港写字楼租金已超逾东京。
香港租金昂贵,不仅本港人士苦不堪言,外商更是怨声载道。香港美国商会主席马畋指出:香港的高租金,使不少美商盈利微薄甚至无利可图,已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德国西门子集团总裁葛廷嘉,年前考察香港后向报界发表建议:“香港租金水平应在某一水平上停顿下来,否则不仅令一些海外企业望而却步,亦将影响外商在港公司的未来扩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