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节
作者:旅游巴士      更新:2021-03-27 21:47      字数:4735
  德国王族从来也没有因为喜欢平民执政的政府而出名。但是这个家族的人头脑清醒,喜欢藏书和救济穷人,在巴伐利亚人的疯狂气质侵蚀他们之前,还为宽容的事业做了一些非常有益的贡献。
  在某种难度上这是实际需要的结果。德国王族继承了欧洲最穷的地方,那是漫无边际的沙地和森林,只有一半的地方有人住。三十年战争使得那里的居民家破人亡。他们需要人力和资金,以便重整家业,于是开始去寻求这一切,不论其来源于什么种族,信奉什么教义和以前的卑贱身份。
  弗雷德里克大帝的父亲是个粗俗的家伙,言谈举止活象个采煤工,对酒吧女招待很感兴趣。不过他会见外国逃亡者代表团的时候倒是能彬彬有礼。在处理涉及到王国重要统计数字的事情时,他的座右铭是“越多越好”,他有意识地收集所有国家抛弃的东西,就象是在收集六点三英尺高的掷弹兵担任自己的警卫一样。
  他的儿子的能力非同一般人,很有教养。父亲不允许他学习拉丁文和法文,可他偏要研究这两种语言。他喜欢蒙田的散文,讨厌路德的诗歌,喜欢爱比克泰德的智慧马克思恩格斯文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讨厌那些天主教的无知。父亲按照《旧约》中的教义对孩子很严厉(为了让孩子学会服从,父亲命令把孩子的最要好的朋友在窗前斩首),但这没有使儿子倾向于正直的犹太理想,那时路德派和加尔文派牧师都对犹太理想赞不绝口。弗雷德里克把所有的宗教都看做是史前的恐惧和无知状态的复苏,信教等于陷入一种被一小撮聪明却又无耻的家伙们小心操纵的奴性状态,这些家伙知道怎样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靠着损人利己来享乐。弗雷德里克不仅对基督教义感兴趣,而且对基督本人的兴趣更大,但是他是按照洛克和索兹尼的观点来接触这个问题的,所以至少在宗教问题上是个宽容大量的人,而且可以毫不吹嘘地说,在他的国家里,“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寻求拯救”。
  弗雷德里克做出的这个英明论断为他沿着宽容的道路做进一步的试验奠定了基础。譬如他颁布说,只要传授宗教的人是正直的,过着正派和遵纪守法的生活,那么所有的宗教就都是好的,因此所有的信念都必须享有同等权利,政府不许干涉宗教事务,只需充当警察的角色,维持不同宗派之间的和平就够了。他的确相信这一点,只要求臣民顺从和忠诚,把对思想和行为的最后评判权留给上帝,“只有上帝才了解人的良知”,他从不对上帝的旨意做哪怕是很小的评论,免得使人们以为他需要人的帮助,也就是用暴力和凶残来推行神圣的目的。
  弗雷德里克在思想境界比他所处的年代早了两个世纪。国王在首都的中心给天主教徒们拨出了一块土地,让他们自己修建教堂,当时的人都摇头不止。耶稣会的人从大多数天主教国家被赶了出来,他又挺身保护他们,于是人们开始咕哝一些恶毒的警告。他宣布说道德和宗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每个人只要交纳税款和服兵役,就可以随意信奉什么宗教,这时候人们再也不认为他是个基督徒了。
  由于当时他们恰好住在普鲁士境内,批评家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陛下精通警句,在皇家法律上稍加评论,就可以给那些在某些方面没能博得他欢心的人的事业造成一些不寻常的后果。
  不过事实上他是一个掌权三十年的开明的专制君主,他第一次给欧洲带来了几乎是完全的宗教自由。
  在欧洲的这个偏僻的角落里,新教徒、天主教、犹太人、土耳其人和不可知论者第一次享有了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待遇。喜欢穿红衣服的人不能对穿绿衣服的人称王称霸,穿绿衣服的人也不能对穿红衣服的人称王称霸。那些回到尼西亚寻找精神安慰的人,被迫与那些既和坏人打交道、又和罗马主教打交道的人和平友好地相处。
  弗雷德里克真的很满意他的努力成果吗?我很怀疑。他在行将辞世的时候,让人把他忠实的狗叫来。在这最重要的时刻,狗看来是比“所谓的人类”更好的伴侣(陛下是一个能力很强的报刊专栏作者)。
  他去世了,这是第一个误入这个错误世纪的马可·奥勒留,他象他的先辈一样,给他的继承者们留下了一份很好的遗产。
  二十五 伏尔泰
  在当今时代里,我们常听人们说起新闻广告人员的恶毒努力,许多好人都指责“宣传”是现代魔鬼的一项成功发明,是一种既新奇又拙劣的方法,为的是使人们注意某个人或某项事业。不过这种责备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一般认为“宣传”是最近才发明的。但是如果不带偏见地看待过去的事件,就会发现这与事实恰恰相反。《旧约》中的预言家们,不管大小,都曾是精通吸引老百姓注意力的大师。用新闻行业的话说,希腊和罗马的历史是一个长长的连绵不断的“宣传噱头”。有些宣传是体面的。但大部分都是现在连百老汇都拒绝刊登的眼花缭乱、粗俗卑劣的宣传。
  象路德和加尔文这样的改革者们都充分懂得精心布置的广告的巨大价值。我们不能责怪他们。他们不能象红菊花那样,只要谦卑愉快地生长在路边就行。他们非常认真。他们想让自己的观点发扬光大。要取得成功,不吸引一大群追随者怎么行呢?
  肯皮斯的某一个托马斯,在一个寺院的安静角落里生活了整整八十年,这种长期的自愿流放,如果及时做广告(原原本本地),就会产生深远的道德影响,好奇心会驱使着人们去阅读那本关于他一生祈祷和思考结晶的书,销路会很好。但是阿西斯的某一个弗朗西斯或罗耀拉如果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劳动确实成效,那他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使用现在常常与马戏团或电影新星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方法。
  基督教特别强调谦虚,赞美那些精神谦卑的人。但是赞扬这些美德的布道现在之所以能成为人们谈论的一个话题,却是因为当时在宣扬时用了特定的方法。
  难怪那些被谴责为教堂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男男女女们,在抗争西方世界的精神专制侄梏时,从圣经上撕来,并采用了一种相当奇特的宣传方法。
  我提供这个不足挂齿的解释,是因为善于做大量宣传的最伟大的学者伏尔泰,有时不择手段地利用了人们思想上的空虚,因而经常受到抨击。也许他的手法并不总是那么高明,但是那些因他而得救的人或许不这么看。
  进一步来说,就象检验布了要通过品尝一样,对象伏尔泰这样的人的成功或失败也应该根据他究竟为他的同胞们做了些什么贡献来评定,而不是他所喜欢的衣服、玩笑或糊墙纸。
  这个奇怪的人有一天忽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便说:“我没有王权又有什么关系?我有一支笔。”他对了。他有一支笔。他有许多支笔。他是鹅的天敌,因为他使用的鹅毛笔比二十多个一般作家用的还要多。他属于文学巨人那一类人,他们都孤独一人,在最可怕的逆境中写的文章也和作家协会所有的作家总数写的一样多。他在肮脏的乡下客栈里伏案疾书。他在冰冷孤独的乡下客房里创作出了无以数计的六韵步诗歌。他的稿纸布满了他在格林威治寄宿的屋子的破地板。他把墨水飞溅到普鲁士王家住宅的地毯上,还用了大量印有巴士底狱监狱长名字的私人信笺。当他还在玩滚铁环和做弹球游戏时,尼农·德·兰克罗曾送给他一笔数目可观的零用钱,让他“买一些书”,八十年后在同一个巴黎,我们听见他说要买一本大页纸和散装咖啡,以便在无法逃脱的死亡长眠来到之前再写完一部书。
  关于他撰写的悲剧、故事、诗歌、哲学以及物理论文,都无需在本书里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加以评论。他的十四行诗并不比同时期的几十个诗人写得好。作为历史学家,他的资料并不可靠,而且乏味得很,他在科学领域的探险也只能达到我们在星期日的报纸上看到的那种水平。
  但他是愚蠢、狭隘、固执和残忍的敌人,由于勇敢而坚强,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一九一四年的大战之前。
  伏尔泰生活的年代是个走极端的时期,一方面是一个极端自私和腐败过时的宗教、社会和经济制度,另一方面是一大批积极但又过分热忱的青年男女,他们想搞个太平盛世,但完全没有实际基础,只不过是一片好心罢了。他是个不引人注意的公证员的儿子,体弱多病,诙谐的命运把他扔进了鲨鱼和蝌蚪的大旋涡里,要么溺死,要么游出来。他愿意游出来冲到岸上。他长期同逆境作斗争的方法常常令人怀疑。他乞求、谄媚、充当小丑的角色。但这是在他没有版税和成为文学巨人之前的所做所为。让这个从来也不为混饭吃而粗制滥造作品的作者扔出第一块石头吧!
  这并不是说,伏尔泰为了几块多余的砖块发愁。在他漫长而繁忙的一生中,他献身于与愚蠢的斗争,经历了无数次挫败,因此不在乎被当众打一顿或是挨了人家扔来的香蕉皮这类小事。但他是一个不屈不挠、充满了希望的乐天派。如果他今天在陛下的监狱里消磨了时光,说不定明天就会在驱逐他的同一个宫庭里得到一个名声显赫的职位。如果说他的一生都被迫去听那些愤怒的乡村牧师骂他是基督教的敌人,有谁知道在塞满了情书的碗橱的某个角落里,说不定扔着教皇赠送给他的一枚漂亮的勋章,以证明他既能遭到教会的非难,也能受到教会的赞许。
  这是不足为奇的。
  他尽情地领略人间的快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奇怪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伏尔泰在血统上属于中间阶层。他的父亲,由于缺少一个得体的名称,可以称为开私立信托公司的那类人。他给许多富豪贵族的心腹打杂,兼管他们的法律和财务利益,因此年轻的亚鲁艾(因为这是他家的姓)习惯于接触比自己的家庭境遇稍为好点的阶层,这在后来的生活中给予了他压倒大多数文学对手的有利条件,他的母亲是一个叫德·奥玛尔德小姐的人。她是个穷姑娘,没给丈夫带来一分钱的嫁妆。但是她的姓前有一个小小的“德”字,所有法国中产阶级(和一般欧洲人,特别是为数不少的美国人)对此都肃然起敬,她丈夫觉得获得这样的奖赏是相当幸运了。她的儿子也沉浸在被封为贵族的祖辈给他带来的荣耀里,他一开始写作就把带有平民色彩的弗朗西斯·玛丽·德亚鲁艾改为更具有贵族特色的弗朗西斯·玛丽·伏尔泰,但是他如何更改、在什么地方更改了自己的姓氏,还是一个不解之谜。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伏尔泰非常喜欢姐姐,她在母亲去世后一直照料他。他哥哥是詹森教派的忠实牧师,非常热情和正直,但伏尔泰讨厌他,这是他尽量不在父亲名下生活的一个原因。
  父亲亚鲁艾不是傻瓜,他很快就发现小儿子是一个不逞之徒。为此他把儿子送到耶稣会,希望他成为一个精通拉丁文六步韵诗和斯巴达式的严于律己的人。虔诚的神父们尽最大的努力开导他,给这个下肢细长的学生进行已经消亡和正在使用的语言的扎扎实实的基础训练。但是他们感到不可能根除这孩子的某种“古怪”才能,这从一开始就使他有别于其他的学生。
  伏尔泰十六岁的时候,教士们都很乐意让他离开耶稣会。为了赢得父亲的欢心,年轻的弗朗西斯开始学习法律。不幸的是,一个人不可能整天闭目塞听地读书。晚上有许多困散的时间。为了消磨时光,伏尔泰不是为地方报纸撰写一些滑稽风趣的小故事,就是在附近的咖啡店给他亲密的朋友们朗读他的文学新作。两个世纪以前过这种生活一般是被认为要下地狱的。父亲亚鲁艾充分意识到儿子所冒的危险。他求助于一个颇有影响的朋友,为弗朗西斯在海牙的法国使馆里谋得一个秘书职位。荷兰的首都,当时和现在一样,单调得出奇。由于没有事情好做,伏尔泰就开始和一个不特别漂亮的女孩谈恋爱了。女孩的母亲是一个社交界的记者,一个令人生畏的女人。这位夫人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更有前途的党徒,就赶忙找到法国大使,请求他在整个城市还不知道这件丑闻的时候赶走这个危险的罗密欧。大使自己已经是自身艰保了,不想再找麻烦。他把自己的秘书匆匆忙忙地撵上去巴黎的下一辆公共马车,弗朗西斯丢掉了工作,再次处于父亲的支配之中,
  在这种紧急的时刻,亚鲁艾想了一个权宜之计,这种方法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