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作者:
旅游巴士 更新:2021-03-27 21:46 字数:4766
谴有薜涝豪锪斐隼础3酥猓倜挥腥魏蜗M?br />
然后,伏尔泰又和卡拉斯的信奉天主教的儿子取得了联系,帮助他逃出学校,到日内瓦找他。最后,他把所有的事实以题为《关于卡拉斯家庭的最原始材料》的小册子出版了,这个小册于由悲剧的幸存者们的书信组成,一点也没有涉及伏尔泰自己。
后来,在修改这个案件过程中,伏尔泰还是审慎地躲在幕后,但是他成功地策划了这场宣传战,不久卡拉斯家的诉讼就成为欧洲所有国家所有家庭关心的事情,各地成千上万的人(包括英格兰国王和俄国的沙皇)都为帮助被告而捐款。
最后伏尔泰打了一生中最艰苦的一仗,并取得了胜利。
当时,声名狼藉的路易十五占据着法国王位。幸亏他的情妇对耶稣会和他们所做的一切(包括教堂在内)都深恶痛绝,因此站到了伏尔泰一边。但是国王喜欢使享乐高于一切,人们对一个死了的默默无闻的新教徒喋喋不休,这使他很恼火。当然国王只要不签署新的判决,大臣就不敢采取行动,只要大臣不轻举妄动,土鲁斯法庭就安然无事。他们自认为很强大,用高压手段不让伏尔泰和他的律师们接近判决的原始文件。
在这可怕的九个月里,伏尔泰坚持不懈地做鼓动工作,最后在一七六五年三月,大法官要求土鲁斯法庭交出所有关于卡拉斯案件的记录,并提议进行新的判决。当这项决定公布于众时,吉恩·卡拉斯的遗孀和最后回到她身边的两个女儿,都来到了凡尔赛。一年以后,受命调查这个上诉案件的特别法庭判决吉恩·卡拉斯是由于一项他没有犯过的罪被处死的。人们经过巨大的努力,总算说服国王赐给卡拉斯的遗孀和孩子们一小笔钱。此外,处理卡拉斯案件的地方官们都被解了职,这件事很委婉地向土鲁斯人民暗示,这种事情不许再重演了。
虽然法国政府对这件事可以采取委婉的态度,但是法国人民的内心里却激起了愤怒。伏尔泰突然意识到这并不是独此一桩的误判案,还有许许多多象卡拉斯那样清白的人蒙受了折磨。
一七六○年,土鲁斯附近的一个新教徒乡绅在家里盛情招待了一个前来参观的加尔文主义牧师。由于这是个骇人听闻的罪行,他被剥夺了财产并被处罚作划船苦工。他一定是个非常强壮的人,因为十三年后他居然还活着。别人告诉了伏尔泰他的困境。伏尔泰又着手于这项工作,把这个不幸的人从船上弄走,送到瑞士;妻子儿女也在那儿靠政府施舍度日。伏尔泰一直照料他们全家,直到政府退还了他们一部分没收的财产,并允许他们回到荒废的家宅为止。
下一个是绍蒙的案件,这个可怜的人在参加新教徒的露天会上被抓了起来,由于这个罪名,他被遣送到船上作无期的划船苦工,但是后来经过伏尔泰的多方调解,他被释放了。
然而这些案件对于下面所发生的情况来说,不过是一桩小事。
地点还是在法国屡遭蹂躏的朗格多克,阿尔比和沃尔多异教徒灭绝之后,剩下的是无知和偏见的荒野。
在靠近土鲁斯附近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瑟文的老新教徒,很受人们的尊敬,靠钻研中世纪的法律度日,当时的封建司法制度已经变得非常复杂,连一张普通的租契都象所得税申报单一样,能赚大钱。
瑟文有三个女儿。最小的是个从不省事的傻子,专门爱瞎琢磨。一七六四年三月她离开了家。父母四处寻找,音信全无,几天之后,地区的主教告诉瑟文说,他的女儿拜访了他,表示要当尼姑,现在她在一个女修道院里。
几百年的迫害已经使法国这个地方的新教徒的精神完全崩溃了。瑟文毕恭毕敬地口答说,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每件事都会有好报,并温顺地接受了不可避免的命运。但是在修道院的异常气氛里,这个可怜的孩子很快就丧失了最后一点理智,等她开始令人生厌时,就被送回了家。那时她的精神非常沮丧,四周总是有可怕的声音和魔鬼,她的父母很担心她的生命。没过多久她又失踪了。两个星期后。人们从一口旧井里把她打捞了出来。
当时吉恩·卡拉斯的案件正在受审,对新教徒的造谣和诽谤大家都相信。瑟文一家还记得发生在无辜的吉恩·卡拉斯身上的事情,便决定不再重蹈覆辙。他们落荒而逃了,在穿过阿尔卑斯山的可怕的旅行中,他的一个小孙子冻死了,最后他们到达了瑞士。但他们走得有点晚了。几个月之后,父母被判处犯有杀害自己孩子的罪(缺席判罪),并命令要把他们吊死。女儿们被宣判目睹父母的死刑,然后终身流放。
卢梭的一个朋友把这个案件告诉了伏尔泰,他一处理完卡拉斯的事情,就马上转到诉讼瑟文一家的案件上。这时瑟文的妻子已经死了,剩下的任务只是为她的丈夫辩护。伏尔泰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做这项工作。土鲁斯法庭再次拒绝提供任何资料证据,伏尔泰只好又一次开始宣传,请求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俄国的凯瑟林、波兰的波尼亚陀斯基捐款,直到迫使国王问津这件事为止。最后在伏尔泰七十八岁时那年,也就是他不屈不挠上诉的第八个年头,瑟文被宣判无罪,幸存的人得到允许重返家园。
第二个案件就这样结束了。
第三个案子接踵而来。
一七六五年八月,在离亚眠不远的阿布维尔镇子里,有两个矗立在路边的十字架不知被谁折断了。三个男少年被怀疑犯了渎圣罪,所以下令把他们抓起来。其中一个逃到了普鲁士,剩下的两个被抓住了。这两个人中,大一点的名叫巴尔骑士,人们怀疑他是无神论者。人们在他的书堆里发现了一本《哲学辞典》,所有思想自由的大师都汇集在这本著名的辞典里,这一点就很值得怀疑。法官们决定调查这个年轻人的过去,他们寻找能把他和阿布维尔案件联系在一起的证据。在一次宗教队伍路过时,他不是没有下跪、脱帽致敬吗?
巴尔回答说是的,但是当时他正忙着赶乘一辆公共马车,并不是有意冒犯。
法官便拷打他,他由于年轻,不能象老卡拉斯那样忍受痛苦,就承认毁坏了其中的一个十字架,这样由于他“不虔诚,故意不在圣饼前下跪,不脱帽,唱亵渎的歌,对渎神的书有赞许的表示”,还有类似性质不尊敬的罪行,被判处了死刑。
判决非常残忍(要把他的舌头用烧得通红的铁块撕下来,右手要被砍掉,并要把他慢慢烧死,而这只是一个半世纪以前发生的事!),激起了民众的非议。即使犯了所有写在罗列详细的起诉书上的罪行,也不能用这种惨绝人寰的方法来屠杀一个少年!人们向国王请愿,大臣们被请求缓刑的呼声包围了。但是国家动荡不安,必须杀一儆百,巴尔受了和卡拉斯相同的折磨后,被送上断头台斩首了(这是对他的特别恩惠)。他的尸体,连同他的《哲学辞典》以及我们的老朋友拜勒的一些书,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刽子手们付之一炬。
对于那些害怕索兹尼、斯宾诺莎和笛卡尔的不断增长的影响的人们来说,这倒是赏心悦目的一天。它表明,对于那些误入歧途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背离正确与错误之间这条窄狭道路,追随一小撮激进的哲学家,这便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伏尔泰听说后就接受了挑战。他已快过八十岁生日了,但他还是以过去的热情和充满正直怒火的头脑投入到这个案件中。
巴尔由于“亵渎”而被处死。伏尔泰首先要找出是否有这样一条法律,人们犯了假设的罪就能够被处死。他找不到这样一条法律,接着他又询问他的律师朋友们。他们也我不到这样的法律。人们渐渐地明白了,是法官们用他们邪恶的狂热“发明”了这样一个合法捏造,以便干掉犯人。
在处决巴尔的时候,到处都是不堪入耳的谣言。现在出现的这场风暴迫使法官们不得不审时度势,对第三个年轻犯人的审判从来没有得出结论。至于巴尔,他一直未能雪冤。复审案件拖拉了许多年,到伏尔泰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结果。但是他打出的这一击已经开始奏效了,它即使不是为了宽容,至少也是为了反对不宽容。
由于爱搬弄是非的老妇人的煽动和腐朽法庭的判决而作出的种种可怖的行径到此结束了。
怀有宗教企图的法庭只有在黑暗中偷偷摸摸地行事才能成功。伏尔泰采取的这种进攻方法法庭是抵挡不住的。
伏尔泰打亮了所有的灯,雇用了庞大的乐队,邀请大家来参加,逼得敌人走投无路。
结果,敌人一筹莫展。
二十六 百科全书
有三种不同学派的政治家。第一种人教授的学说是这样的:“我们这个星球上挤满了可怜的愚昧无知的人,他们不能为自己着想,一当需要自己决策的时候,就头脑发昏,会被第一个游说拉票的政客引入歧途。如果这些老百姓受某个了解他们思想的人的统治,对整个世界来说不仅是一件好事,而且他们自己也会感到其乐无穷,因为他们无需再过问议会和投票箱的事,可以全心致力于自己的车间、孩子、廉价小汽车和菜园。”
这一学派的信徒们成了皇帝、苏丹、巨头、酋长、大主教,他们很少把工会看做是文明的主要部分。他们努力工作,修筑公路、营房、大教堂和监狱。
第二种政治思想流派倡导者有如下的议论:“普通人是上帝的最高尚的发明,上帝有权力做一个统治者,他具有超凡绝伦的智慧,审慎和高尚的动机。他完全有能力关照好自己的利益,他想通过一个委员会来达到统治世界,而这个委员会在处理国家的一些棘手问题时慢得出奇,这是尽人皆知的。因此人们应该把执政的事情交给几位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用不着总惦记养家糊口,所以能把全部时间用于为人们造福。”
不用说,这种灿烂理想的鼓吹者在逻辑上就是寡头政府、独裁者、第一执政官和贵族保护者。
他们拼命地工作,修筑公路和营房,却把教堂变成了监狱。
但是第三种人是人民。他们用严肃的科学眼光观察人,认清人的真面目。他们喜欢人的好品质,也了解他的局限性。他们通过对过去事件的长期观察,认为一般的人只要不受感情或自私心的影响,就的确能竭尽全力做正确的事情。但是他们不对自己抱任何虚假的幻想。他们知道生长的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要想加快人们智慧的增长就象要加快潮流或季节的进程一样,只能是枉费心机。他们难得被邀请参加一个州的政府,但是每当有机会把他们的思想变成行动时,他们就开始修筑公路、改进监狱,并把剩余基金用在学校和大学上。这些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正确的教育将会逐步消除世界上遗留下来的部分年代已久的弊病,因此这样的事业应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
作为实现这个理想的最后一个步骤,他们通常是写一部百科全书。
象其它许多需要巨大智慧和极度忍耐力的东西一样,第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书源于中国。中国的康熙皇帝想用一部五千零二十卷的百科全书博得臣民的欢心。
第一个向西方引进百科全书的是薄林尼,他有三十七本书就心满意足了。
基督教时代的最初一千五百年在启蒙的方面没有搞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圣·奥古斯丁的一个同乡、非洲人费利克斯·卡佩拉浪费了许多年写成了一本书,自以为是汇集了各种知识的宝库。为了使人们能够轻而易举他记住他提供的许多有趣事情,他采用了诗歌的形式。这是一大堆可怕的误传,却被中世纪以后的十八代子孙记住了,他们把这些玩艺儿当成了文学、音乐和科学领域的定论。
二百年以后,塞维利亚一个叫艾西多尔的主教撰写了一部崭新的百科全书,从此,百科全书以每一百年两本的速度增长起来。这些书的情况如何,我一无所知。蛀书虫(最有用的家禽)可能担当了我们的搬运工。如果所有这些书都保存下来的话,地球上就没有其他东西的立足之地了。
最后,在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经历了声势浩大的求知运动,百科全书的撰写人进入了真正的天国。这些书和现在的一样,通常是由一贪如洗的学者们编写的,他们靠每星期八美元过活,劳苦钱还不够买纸和墨水的。英国尤其是这种文学的伟大国家,所以生活在巴黎的英国人约翰·米尔斯自然想到要把伊弗雷姆·钱伯斯成功的《万能辞典》译成法文,以便向路易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