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抵制日货      更新:2021-02-27 01:07      字数:4775
  刘  万  岩
  2003 年 10 月 5 日
  香港易经大会简记
  [ 作者:山西 马万成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68    文章录入:admin ]
  金秋时节,令人嘱目的第十七届国际易学大会终于在香港拉开帷幕。此次大会为期六天,云集了海内外易学家。大家会聚一堂,积极交流,给我国易经事业的发展注入一股强有力的兴奋剂。可以说此次大会圆满的成功对于将易经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普及,走出国门推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 2004 年拟将在新加坡举办第十八届世界易经大会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易学事业的发展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笔者跟随 黄鉴 老师学易数年略有小悟,蒙恩师抬爱有幸参加此次香港易经大会,接到邀请通知后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匆匆素裹踏上南行列车,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想起学易历程感慨万分,更为恩师屡打电话慈父般的叮咛及对笔者生活上及学习上的关心关怀而动情,心急如焚地渴望着能与恩师会聚香港。今年福缘多多,多次随师外出真实地体察着恩师为人师表的风范,学到的知识及如何做人的道理,无人能及,实乃三生有幸。经过两天的颠波,我与山东学友王海东终于赶到深圳的罗湖口岸,而 黄 老师早早打过电话为我们安排好住宿,省却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并安排深圳的学友黎炳栋同学对我们两个初到深圳的“外乡人”进行了热情的招待,黎同学为人正直爽快,不惜耽误工作而亲自驾车带我们对深圳的几处耀丽的风景进行了游览,使我们拥有宾至如归之感,心情舒畅忘却了旅途的劳顿。 十一月十四日上午十一时 整,中国易魂代表团一行十六人在团长 黄鉴 老师的率领下顺利地通过罗湖口岸关口入驻香港。第十七届国际易经大会的会址设在香港九龙塘联福道的香港浸会大学内,这里环境优雅,而具有深刻涵义的“联福”更使海内外易学家心归一处。我们到达会议签到之时,本次国际易学大会的会长、香港资深易学大师 吴恒昭 先生及相关的几个大会执行主席,为恩师的到来表示谢意并对恩师自创八卦象数独特思维法取得的重大成就表示祝贺,恩师谈笑风生与各位大师共叙友情,吴会长对八卦象数预测法做出肯定,并希望恩师为祖国的易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随后派人对我们的住宿进行了安排,整个大厅到处洋溢着一片详和热烈的气氛。
  十一月十一日上午八时 整,隆重的第十七届世界易经大会正式召开,会长 吴恒昭 先生致开幕词,随后在座主席台的其它资深易学家们纷纷发表对此次大会的顺利举行的良好祝愿, 黄鉴 老师代表中国《易魂》代表团做了大会发言,当《易魂》两位女学员作为形象大使挚《易魂》大旗向组委会献上我们珍贵的礼物时,整个会场一片欢腾掌声不断。 黄鉴 老师简洁扼要的介绍已使在座的各位易学同仁对其独创《人与时空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会的气氛十分和谐,易学同仁位们纷纷希望籍此次易经大会闪耀出的灵光将祖国易经这门神秘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推向世界历史舞台,历时三天,海内外的易学家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易学论文。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 , 黄鉴 老师的论文答辩尤如石破天惊地为此次大会带来一个崭新的高潮, 黄鉴 老师气宇昂扬地在主席台上为在场的易学同仁们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易学思维法,顿时引起不小的哄动,而笔者与山东学友王海东现场为大家展示八卦象数预测法及测字术的实战更令大家对“八卦象数预测法”刮目相看。论文答辩结束后,很多的易学界朋友纷纷主动与恩师交流探讨,对其神测之法赞叹有加。中国《易魂》代表团是一个光荣的团体,更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团体,大家心力一致凝聚在 黄鉴 老师的周围,为此次世界易经交流大会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此次大会召开期间,香港资深风水大 师谭志坚 先生闻讯赶到前来探望 黄鉴 老师,并为我们担当起香港之游的义务向导,谭大师为人忠厚重义,不以大师自居,其平易近人的作风令我们这些后学晚辈自愧不如,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短暂的几天交流,大会圆满结束了,大家依依不舍地相互留影作为纪念,相约来年再相会。此次大会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易学的发展在新世纪里又将踏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黄鉴 老师关于海内外及海峡两岸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烁言更为此次大会增添了一笔无形的光彩。笔者收获多多,感触多多,谨借此文对广大学友作一个简短的汇报,并再次感谢恩师倾力相助,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易学家光辉的典范,我会加倍努力,希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恩师。
  学生:马万成
  2003 年 12 月 8 日
  易魂之国庆千里行
  [ 作者:山西大同 马万成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06    文章录入:admin ]
  2003 年国庆伊始,古老的山西大同城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之色。 9 月 29 日 凌晨,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接听电话,话筒内传来熟悉的男中音令我大吃一惊,当代易坛一代宗师黄鉴老师亲切的问候声立扫我黎明前之睡意,得知他已到大同的消息使我大喜过人,我犹如做梦般地便与妻子乘车赶到本市的云冈宾馆。唐山面授结束后一别十数日,黄鉴老师谈笑风生、风采依旧。陪同黄老师来的还有来自浙江的陈光明学员,来自上海的隆女士,还有亲自驾车并一直陪伴在黄老师身边的北京的罗玄明老师。大家相识一见如故,黄老师此番是应本市金洋汽修车白总经理之邀为其汽修厂调理风水,并且此次之行对山西风光进行浏览,最后表示希望我能同行,我知道这次远行将意味着什么?随师游历在生活中是多么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连声答应并表示万分感激之情,而在本市的另一学员高建忠同学闻讯赶到拜见老师,并亲自开车为接送大家提供了一定的方便。由于时间紧迫,大家匆匆早餐后便驱车直奔白总的汽修厂,在老总办公室内黄老师再现大师风范,熟练而又极富易理地为白总办公室进行环境观察,并指出需要进行调整的不足之处。随后又驱车来到白总家中为其阳宅风水进行调理,最后又对白总祖坟进行了堪察,天空飘着朦朦细雨却掩不住我们求学的热情。当黄老师依其祖坟西北位所立两根电杆断其祖上为有势力并且曾一度辉煌时,白总夫妇皆叹服不已。能亲自领略恩师堪察祖坟风水是我心中最大的期盼,如今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真是莫大的荣幸。白总夫妇年纪尚轻,为人忠厚诚义,重情豪爽,凭着他们优秀的服务质量和广阔侠义的胸怀在当地深得人心,在本地的汽车修理市场独占一席之地,赢得客户的信赖,对于黄老师远道而来不辞辛苦精细入微地为他们进行环境调理,夫妇二人深表谢意,并决定由白总亲自驾车夫妇陪同老师同游山西五台山等地,在当今世风日下的机会。他们的真诚与善良更体现出人世间的一份真情。在驱车回驶的途中黄老师向我们披露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各种新的易学思维方法征求大家的意见,其研学态度严谨之处令我们深为感动。此时此刻,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此次随师远行于生活中求道,对我学习易经提高成绩无疑是一次莫大的提高。黄老师很忙,我难以启齿的希望他能上我家一会,他说:“好,难得来一次,了你父母见我之心愿。”我们急忙驱车到家,我父母见着黄老师,看见我拜师的老师的风度,十分欣慰:“你就好好跟着老师,没错。”我女儿只管称黄老师作爷爷。尽管在我家逗留时间很短,黄老师对我家居室风水作了精点指导,我深感荣幸有福气!
  一、云冈之行
  临近午时,在白总的陪同下,我们的汽车驶入本市的北岳宾馆,北岳宾馆的王总经理热情地款待了我们,而 黄 老师在把酒笑溢声中为王总的事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王总深表谢意并希望 黄 老师能再次光临大同古城。下午 2 点,我们辞别王总乘车西去开始了此次千里之行的第一站——云冈之行。在即将出市的大同华严寺我们进行了短暂的浏览。华严寺地处本市中心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大雄宝殿之一,建构独特,始建于我国北魏时期,近年来市政府为了弘扬佛教文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重整华严寺旧貌,为大同市的文化事业及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拾阶而上,进入大殿进行了虔诚的拜祭,众人为如此规模之大精建完美的历史文化遗产惊叹不已,站在寺院制高点俯瞰大同城,不禁感慨万千,圣洁之地令人心旷神怡。 黄 老师利用易理为大家评说此殿的自然环境,对佛学有着痴爱的我们更是兴奋不已,颇为大开眼界。我们虔诚地的祭拜,祈祷神佛佑助得以开悟增智,祝福天下人一世平安。在佛殿脚下我们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历史的长河孕育了中华儿女,先民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多么灿烂辉煌值得永世赖以自豪的骄傲。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而此时的我才真正体会到恩师为人师表的苦心所在,生活中处处是道啊。
  经过近一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云冈石窟,地处市郊的云冈石窟距市区 60 华里,大小石窟近千个,规模之大,窟内石佛像雕刻之美世人罕见,云冈石窟是大同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它的落成修建凝聚了先民的智慧结晶,现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顺利通过,市政府领导对佛教文化予以充分的重视,对渐以风化的石窟进行了精心的处理,不仅使云冈石窟名扬中外,更为当地城镇居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实惠,对本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助益,给外界人士通过云冈石窟了解大同提供了方便之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穿过雨雾缓缓驶出市郊直奔令人向往已久的佛教文殊菩萨道场圣地——五台山。车窗外的景物从车门闪过,远处的山峦绿意葱葱,新建的高速公路宽敞平坦。 黄老师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讲解着环境调理的合理性及实用性,还不时地对从全国各地打来的求教求救电话予以解惑答疑,尤其某制衣厂老总远隔千里打来的报喜电话更令恩师欣喜不已, 黄 老师告诉我们此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经济瘫痪一度陷入困境,然经过老师精心调理后起死回生,厂里现如今开机率已达百分之百,经济效益飞转直上,企业的兴旺为职工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令人惊叹易学的伟大、易学的神奇,更增添了我们学易的信心。此番果不虚行,尤其陈光明同学,大学毕业后自组公司业绩非凡,而对易学思维的独特见解更令我获益非浅。白总夫妇则担负起旅游义务讲解,随行为大家介绍山西的文化经济发展历史令大家耳目一新。接近傍晚 9 点,我们经过长途行驶终于到达佛教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等候在这里的白总的朋友五台山财政宾馆的邢经理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设宴为我们洗尘,尽力为我们能够领略五台山风光提供了诸多的方便。远行的劳累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学易的情绪,灵气十足的五台山为大家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若不是为了明天的旅游,大家肯定会座谈一夜,因为机会确属难得。我们在五台山住了两宿,参拜了主要寺庙,余兴未了,由于时间紧促,又急赶平遥古城。 黄老师说:“待以后带更多同学再来五台山朝拜,开悟睿智。”
  五台山风景秀丽,峰峦叠障,云雾缭绕更是仙气凌人。此山大小共有五个台级称五台山,它是佛教圣地,供奉之神为大智大慧的文殊菩萨,清朝的康熙皇帝曾五次朝拜此山,它的人杰地灵更为众生的膜拜,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朝山供拜祈求神灵庇护,更托文殊菩萨灵光以开智开慧,成为一道人皆共赏的美丽景色。第二天清晨,大家精神抖擞地来到山口,尽管凉意十足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薄薄的云雾缭绕在群山四周恰似仙境一般。我们随着朝山的人流进入五台寺院,为我们导 游的孟 小姐充满人文性及艺术性的讲解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梦幻般的境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通过实地览光得以充实,这是何等的荣幸之至,而 黄 老师利用易学的角度为大家进行开悟更令我茅塞顿开,令我对道的理解更进一步。此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缕缕金光映照在寺院的青砖黄瓦,佛光似现,我的内心得到升华,对人生的解悟自是感慨万千。经过近一天的游历,我们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佛就是觉悟,文殊便是智慧,顶礼膜拜在文殊菩萨的脚下,我体悟到人生的真谛,感觉到太虚幻境为我们带来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