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蒂帆      更新:2021-02-26 23:41      字数:4956
  邦家族的资产简直无法相比,那一笔数额巨大的评估资金对于他们几乎是
  一个天文数字。智力超群的化学家皮艾尔和两位堂兄一起制定了令人膛目
  结舌的收买计划。
  家族会议的最后表决时刻到了,待其他股东先后表示了拥护出卖计划
  的意见后,阿尔弗莱德才胸有成竹地说:“我决定一个人买下公司。”几
  位股东惊异之后很快便开始轻蔑与嘲笑,阿尔弗莱德只拥有公司
  10%的
  股份,他们想象不出他能从哪里弄到这笔巨款。阿尔弗莱德冷冷地看着嘲
  笑他的人,不紧不慢地说出他的计划。公司资产评估为
  1200万,阿尔弗
  莱德说他愿意再加上
  800万,使资本增至
  2000万,然后以银行利息对各
  位股东立下借据,分期偿还。这个提案很有诱惑力。股东们都很清楚,当
  时正值经济不景气,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付出这样一笔巨款,甚至银行也
  在接连倒闭。收买协议达成后,阿尔弗莱德对各位股东说出皮艾尔和科
  里。三位堂兄弟没有动用任何资金,戏剧性地解除了原有股东的全部权
  力,挽救了家族的危机。
  皮艾尔重新回到白兰地河畔。经过夜以继日的资产清理和帐目分析,
  他发现公司的实际资产评估应为
  3000万,比他们原先的估计还要高得
  多。1902年
  12月,整顿后的杜邦公司总部迁入威明顿,并举行了规模宏
  大的庆祝会。庆祝会上高朋满座,灯火辉煌。皮艾尔任公司的财务副总裁,
  以后又连续实施了几次大的收买计划,使杜邦公司在火药市场上的占有率
  达到
  75%。1915年,皮艾尔任公司第
  6任总裁。人们用蛛网来比喻他的
  管理才能,在他温和的微笑后面,是细而柔韧的蛛丝,让对手在不知不觉
  中动弹不得。
  □辐射式经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德却兰得”号在巴尔的摩港靠岸后
  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威明顿各报以显著标题报道德国潜艇受欢迎
  的原因:德国潜水艇带来了
  1000吨染料和药品。德国潜艇艇长还发表了
  一段公开讲话:“我们带了一批德国造的染料来到这里,送给美国人民,
  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运来。”潜艇在巴尔的摩用染料和药品换取了美国的镍
  和生橡胶后,很快就回国去了。另有一则秘密电文,提到美国的染料库存
  所剩无几,一旦德国停止对美国输出染料,美国将有
  400万人无事可干。
  作为公司总裁的皮艾尔自然异常敏感地关注着那只德国潜艇,同时又从另
  外的途径获知了那份关于染料的电文。他对一起看报的艾乐说:“潜艇送
  染料来美国应该是最后一次了。”艾尔是他的三弟,是杜邦家族的第一个
  博士。化学染料的生产历来为欧洲各国所垄断,美国仅有两三家化学工业
  公司正准备研制生产,市场对化学染料的需求量非常之大。由于染料的落
  后,参战的美军绿色咔叽军服变成了灰色,星条旗上的星也一片猩红。
  皮艾尔清醒地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就会结束,以火药生产发迹的
  杜邦公司在战后必然不景气。为此,皮艾尔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战后转
  换战略”。
  这个战略的根本点就是抑制火药生产,全方位开发与人民生活贴近的
  化工产品,实施化学工业的辐射式经营。这个战略的第一个瞄准点自然是
  引人注目的梁料工业。这是个与火药完全不同的行业,需要长期的投资和
  技术开发研究,富有极大的冒险性。皮艾尔制定了两个实施计划:一、专
  门拔出
  60万美元研究开发化学染料。艾乐为这个计划的实施从各大学至
  少招募了
  100名以上的专门人才;其二是收买一些美国染料公司和有关的
  技术专利。
  1917年,新泽西州建起了一座庞大的社邦染料工厂。德国战败后,
  美国又没收了德国
  4000件专利提供给美国企业界,杜邦公司自然是最大
  的受惠者。由化学染料开始的产品战略转移逐步全面展开:比天然橡胶更
  富有耐性和弹性的人造橡胶;能在很短时间里干燥,而且表面不会有裂
  痕,用途极为广泛的杜邦亮漆;利用化学加工后的纸浆产生的再生纤维;
  改变食品保存法的玻璃纸。。1938年
  9月
  21日,对于杜邦公司来说,是
  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完全由化学合成的新丝——尼龙,终于从实验室走
  向了市场。杜邦公司一直致力于将物理学家、化学家的研究成果向实用方
  向发展。杜邦公司终于走完了产品战略转移这一步,由火药制造商转而成
  为化学集团公司,成为一棵世界化学工业的巨树。
  四、钢铁大王卡内基
  四、钢铁大王卡内基
  为
  4亿美元,其钢产量占全美的
  1/3。
  1835年,安德鲁·卡内基在苏格兰的邓姆弗林诞生。1848年,由于
  苏格兰经济状况恶化,卡内基一家迁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亚利加尼。那
  一年,仅苏格兰一地移民去美国的便达
  18万人。移民生活异常艰难,卡
  内基父亲仍然从事纺织业,以编织台布为生,母亲则以缝鞋为副业贴补家
  用。
  卡内基
  14岁那年,舅舅霍甘建议他去兜售小商品。
  那一瞬间,母亲如悲剧里的女主角,哀凄地站起来,紧紧搂住她的两
  个儿子,泪如雨下:“你说什么?叫安德鲁去码头和那些粗人一块儿做小
  贩?你知道,男人的事业有多重要,干那种贩夫走卒的下贱工作,不如死
  掉算了!”母亲不停地颤抖,整个人几乎都僵住了。
  卡内基毕生都记得母亲的这几句活,为此,他几近疯狂地致力于钢铁
  事业,直至
  50岁多岁才娶了妻子露伊。卡内基
  1919年去世,享年
  84岁,
  留有一个女儿。母亲玛琪和弟弟汤姆均先于他而病逝。
  卡内基先后建立了拱心石桥梁公司、联合制铁公司、贝西默钢轨合伙
  公司、卡内基兄弟公司,直至发展为卡内基钢铁公司、US联合钢铁公司。
  卡内基的经营之道非常独特,主要谋略为“独占目标流”、“反向求
  逆地创造机遇”等,从一个不名一文的报务员逐步成为钢铁巨子。
  □寻找铁的最大市场
  卡内基经营制铁业稍有成就之后,便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与人合
  股的都市制铁公司一分为二,创立独眼巨人制铁公司。此后,卡内基便拥
  有了两家制铁公司。南北战争爆发前,制铁业已成为市场追随的一股强大
  “目标流”。
  为了独占这股制铁业的市场“目标流”,给独眼巨人制铁公司寻找最
  大的铁制品市场,卡内基携母亲乘坐英国“特伦娜”号返回故乡。母亲穿
  着黑色的长礼服,犹如高雅的贵妇人,年轻的卡内基陪伴在她的身旁,一
  路上非常引人注目。卡内基在沿途看到各地的制铁产品大量涌进市场,品
  种规格繁多,甚至还有人引进了价格便宜的欧洲和瑞典制品。卡内基还看
  到铁路的发展已很迅猛,火车头铁轨、车轴的需求已不可估量,就连苏格
  兰海岸边的邓姆弗林车站,铺设的铁轨也已密如蛛网。“铁路需要大量的
  钢铁!”这是卡内基经营道路上高悬起的第一盏明灯。
  当时,战火(美国的南北战争)烧毁桥梁的事件层出不穷,修复工作
  耗资巨大。那时的桥梁全部都是木结构。卡内基承担了部分修复桥梁的工
  程。当他修理被烧毁的桥梁时,突然萌生用铁桥代替木桥的想法。铁桥一
  旦建成,是不容易被轻易破坏的。假如将所有的木结构桥均改建为铁桥,
  那该需要多少铁制品啊!他找到了桥梁专家比波上校,向这位沉默寡言、
  长着红色胡须的桥梁工程天才谈出自己的设想,希望他能承担起改建桥梁
  的设计工作。比波也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卡内基进一步建议比波辞去
  铁路部门的工作,与他一道成立专门建造铁桥的公司。几天后,比波参加
  了联合铁桥公司。联合铁桥公司成立时,卡内基代比波出了公司的股金,
  因为他知道,比波没有积蓄,并送给比波一匹上好的种马。这位上校爱马
  仅次于桥。俄亥俄铁桥首建成功,沉重的火车头拖着车厢安全通过。这标
  志着卡内基改建铁桥的设想获得全面成功。从此,订单象雪片般飞来。
  因为他知道,比波没有积蓄,并送给比波一匹上好的种马。这位上校爱马
  仅次于桥。俄亥俄铁桥首建成功,沉重的火车头拖着车厢安全通过。这标
  志着卡内基改建铁桥的设想获得全面成功。从此,订单象雪片般飞来。
  □在大萧条的谷底淘金
  1873年,美国的经济处于大萧条之中,卡内基的联合制铁公司也同
  样处在倒闭的边缘,投资过度所造成的经济崩溃已在所难免。在这极其艰
  难的时刻,制铁公司的合伙人柯尔曼又要求支付他的股金。他破产了,以
  个人名义所投资的两家公司都倒闭了。柯尔曼是卡内基弟弟的岳父,他拥
  有联合制铁公司
  1O万元的股份投资。柯尔曼提出股金,给了卡内基沉重
  的打击。
  卡内基却仍然意气风发。他断言,在经济不景气时,才能最廉价地买
  到钢铁厂的建筑材料,工人工资也会更加便宜。卡内基认为这是个千载难
  逢的好机会:由于大萧条,向钢铁挑战的东部企业家已自顾不暇,无力插
  手竞争:其它制铁公司也会相继倒闭。逆境和艰难反而激发了卡内基的斗
  志,他下定决心,不但要使联合制铁业在经济恐慌中得以巩固,而且还要
  利用这次时机实现钢铁垄断的梦想。卡内基曾经玩过多次炒买股票的游
  戏,但经过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他开始认为投机属于“寄生虫行为”,从
  此断然脱离这种非生产性投资。有个叫顾尔德的朋友来劝说他趁机炒买联
  合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卡内基断然拒绝了。当卡内基带着母亲玛琪,坐着
  漆黑漂亮、系着闪闪发亮的铜饰物的马车环绕英伦三岛旅行时,他的钢铁
  王国已平安度过了危机。卡内基兄弟公司的钢铁产量已占全美产量的
  1/7,正稳健地迈向垄断化。卡内基在后来的经营生涯中,也始终尊遁这
  一谋略,在经济的最低谷处寻找机会,沙里淘金。
  他利用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收买了霍姆斯特德工厂,使他的钢铁王国的
  钢产量达到全美的
  1/3。五年后,新建成的霍姆斯特德工厂纯收入超过
  500
  万元,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熔矿炉和直入云霄的铁骨屋顶的厂房。卡内基
  在大萧条的谷底,挖掘到其它任何人都无法开采的金矿,获得了钢铁王国
  发展的最佳时机。
  □买下能带来黄全果实的专利
  卡内基一生专注于钢铁经营,他发现正在使用的压延铁品质不高,使
  用期很短,铁路旁换下来的旧铁轨随处可见。要想垄断铁轨和铁桥的经
  营,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替代品。
  在伦敦,卡内基与他的堂弟乔治参观了伦敦制铁研究所。一位工程师
  向他们介绍了一项新的制造工艺——钢。“钢?什么是钢?”卡内基惊异
  得连连发问。凭直觉,他意识到这是他正在日夜寻找的东西。工程师回答
  说:“是制造剃刀和刀子的钢,这种钢涂在铁轨表面,可以大大延长使用
  寿命,道兹兄弟发明了如何把钢分布在铁表面的技术。”卡内基立即和乔
  治去参观钢铁的最新制法,这是制铁业的一次革命,无疑将会给铁轨制造
  带来飞跃。卡内基毫不迟疑地买下了道兹兄弟的这项钢铁制造专利,他预
  感到,这项专利的价值至少值
  5千磅黄金。另外一项重要收获是,卡内基
  又买下焦碳洗涤还原法的专利,这项专利将被用来作为制造钢铁的燃料。
  又买下焦碳洗涤还原法的专利,这项专利将被用来作为制造钢铁的燃料。
  期
  10年的秘密收购煤渣的合同;②独占
  伍德拉夫卧铺车公司;③迅速垄断南方三个城市的联合制铁业。卡内基归
  国后,向钢铁发起了持久猛烈的进攻。在联合制铁厂里,矗立起一座高
  22。5米的熔矿炉,这是当时最大的炉体,以汤姆的未婚妻露西命名。露
  西炉投产后,以新技术制成的钢轨、桥梁骨架、车轴等一系列钢铁制品,
  很快便淘汰了原有的铁制品,占领了整个需求市场。随后,卡内基又与普
  尔曼卧铺车进行交涉。在纽约富丽堂皇的圣尼古拉斯大饭店里,卡内基向
  普尔曼提出了合并公司的建议。新公司以“普尔曼皇宫车”命名。
  紧接着,卡内基又开始觊觎联合太平洋铁路。五年后,卡内基便完全
  取得了胜利。至此,卡内基实现了他垄断钢铁制造的梦想。随后便买下苏
  必略湖畔的大片土地建造大型钢铁厂。新科技的巨大创造力为卡内基的钢
  铁事业带来了无数的财富。
  五、金融大王贾尼尼
  五、金融大王贾尼尼
  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