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6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6      字数:4695
  孟惹刂钭影偌业模饫锿匪加校挠薪缦蓿克谜庑┭邓枷肜唇馐头鸱ǎ鸱ǜ钭影偌揖腿诤铣梢惶濉V挥心切┎煌ǖ娜耍庞型敕直鹬粗肿苑炙粤⒚排桑荒苋萑耍牧空 P牧坑。槁涞镁陀睿纳钊ψ佑。嘤闪5赜男牧浚桓鋈硕疾荒苋荩运阶岳锏搅思Γ恍牧可晕⒗┐笠坏闶嵌龉恚俅笠坏闶切笊Jń缫部梢运担ń绲纳潦切牧看笮〔灰谎纬傻摹7鸫螅陌椋恐苌辰纾匝Х鹨油乜牧孔銎稹N颐且霉刍靡磺腥说南舶颐谴诱飧龅胤讲际┕┭痛锏绞馐さ男Ч?br />
  我教悟道法师到澳洲去弘法,不知道他现在自己的意愿怎么样?建道场,不要挂佛教的招牌,挂什么招牌?「多元文化中心」,这是真正佛法的道场,多元文化中心。那是个新地方,没有佛教,我去看了一看全是基督教,而且是基督教保守派的,所以我们在那里建道场,要用寺院庵堂这个名称,那一边人很难接受,看到很不舒服,我们换个招牌,「多元文化」,他们就喜欢了。弘法从哪里做起?学香积国的菩萨,用这个方法来广度众生;天天请他们吃饭,为社会服务,照顾低收入的人民。我们可以在那里开餐厅,「多元文化餐厅」,我教他用这一招;广度众生,服务社会,不赚钱,这个餐厅不赚钱为目的,服务大众,只收回成本。他们在外面其他馆子吃一餐饭要十块钱,到我这边来三块钱就可以了,将来你这边的法缘殊胜,门庭若市,低收入的人都到这边来了,用这个来度众生。讲经讲什么经?讲基督教的《新旧约》;讲这个,让他来听,他听听再到教堂里听听他牧师所讲的,跟我们比较,哪个讲得有道理,哪个讲得好听,将来不都来了?
  印光大师能够教人讲道教的经典,这个例子一开,我们可以讲基督教的经典,可以讲天主教的经典。应以基督身而度化者,我们就现基督身,活的不是死的,广度一切众生。首先明白告诉大家,佛教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它不是宗教,所以每一个信仰宗教的宗教徒,都会欢欢喜喜来接触佛法。为什么?这儿来接受教育;这个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至善圆满的教育,这里面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你到这个地方来学习,接受教育,没有叛教,我们尊重你的信仰,尊重你的文化,尊重你们生活方式。以这个方法来推行「大方广佛华严」,佛法才真正能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度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那叫度。「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式无量无边,没有一定的,方向目标只有一个: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是不变的方向目标,用什么手段来达到,全是正法,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属於正法。这是我们在这个经末后五十三参所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识所用的方法完全不相同;我们在此地所看到的,每一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此地每一个人是代表一个族群,此地的十一位龙众是代表一个族类,每一个人是代表一个族群,代表一个修学法门,法门无量无边!
  最后一个意思:「无碍」,无碍就是方便。如果你说只能说佛法,其他宗教经典不可以说,那就有碍了。佛法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它怎么会有障碍?用心,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无碍,这是用的真心。用妄心就有碍了,碍从哪里来的?妨碍自己名闻利养,妨碍自己五欲六尘的享受,碍不就从这儿来的吗?你能够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利,放下一切物质精神的享受,你什么障碍都没有了。所以我们要知道障碍从哪儿来的,它到底障碍什么。障碍都是因为你放不下,你才有障碍,你真正放下的时候障碍就不生了。
  清凉在此地说,一音随类,所以说无碍。「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佛菩萨能做到,我们做不到。但是佛在经上所说的,我们要重视它的原理原则,把握著原理原则我们才能得真实受用。这一音是什么音?真诚的音。言语不通,心地真诚能感动对方,对方接触能生欢喜心。决没有虚伪,决定不存欺骗,一味真诚,一味慈悲,一味笑面迎人,去认真修布施供养,这是摄受众生重要的原则,诸佛菩萨做给我们看。
  四摄里头第一个也是「布施」,四摄法里面的布施,我在澳洲跟同学们的解释:请客送礼。跟人交往,人情就厚了,常常往来,常常沟通,所有一切的误会就能够消除,意见能够化解,才能和睦相处。「爱语」是关心、是慰问;「利行」,我们所作所为对他有利;「同事」,共同生活,互助合作,这同事。能够落实这四点,我们无论跟什么人交往,决定能得到善好的回应,什么样的意见、疑惑全都解除了,真正做到互相尊敬,相亲相爱,互助合作。
  佛法是在我们身上落实,我们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要做到。世间所有的宗教徒都能够了解自己的教义,都能够奉行经典里面所说的教诲,这个世界还是有救,还不至於到毁灭。如果我们只著重宗教的形式,不了解经论的内容,不能够落实经论里面的教诲,灾难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为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罪业,《地藏经》上讲的「无不是罪」。造作一切不善所感得的是苦报,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没有别的意思,回头是岸而已。从什么地方回头?从起心动念处回头,你的言行自然就善,自然就与道德相应,表现在外面知仁、达义、守礼,他自自然然表现的,这就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帮助一切众生解决苦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人心不安,我们劝导他给他说明,提供意见给他做参考,这是属於无畏布施,法布施也在其中。多做好事,多帮助一些苦难之人。贫穷人生活艰苦,富贵人心里有恐惧;所以对富贵人,我们修的是法布施、无畏布施;对穷苦的人,我们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都有,应机施教。这是「普行大音龙王」,名号的意思就很深,跟他修学的法门,他以这个法门自行化他,在这里得到圆满的成就,解脱是圆满的成就。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八六卷)  2000/3/2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86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十一句:
  【无热恼龙王,得以大悲普覆云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是说这一位「无热龙,住清凉池,出香美水,流注四海,导引百川,时布慈云,降澍甘泽,是故能灭诸世间苦」,这几句话把他所得法都说得很清楚,我们怎样在这里面学习。《华严》无论是在理事、方法、境界都讲得很圆满,非常适合於现代人修学,几乎现代人我们所犯的错误,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日常生活当中的言语行为,这个经给我们树立了典范,给我们做最正确的标准,我们要想在佛法上说消灾免难,在世间人讲改造命运、趋吉避凶,这是最好的教导。所以我们无论是什么人,可以说是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都应当要认真的来学习。
  菩萨的名号叫『无热恼龙王』,其实在这个经上我们看得很多,经里面无论是什么身分,都是诸佛如来变现的。像大经上常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变现什么样的身相;应以龙身得度,佛菩萨就现龙身而为说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才知道一切众生里头,确确实实有很多是佛菩萨化身在其中,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明白这个道理,晓得事实真相,我们对於一切众生决定不可以生傲慢心,要用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来对待,才不至於犯过失。
  我们看清凉对我们的开示。凡夫决定为烦恼所障,烦恼性质热燥,龙王示现的是「无热」,在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他有修养,他有修行的功夫。「无热」使我们就想到他烦恼断了,在名号里头显示。不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也断了,为什么?他「住清凉池」,清凉池是一真法界里面的。像我们在往生经里面所念到的,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那是清凉池。什么人住的?法身大士。所以凡夫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法身大士,而且不是普通的法身大士,这个我们都要知道。普通的法身大士是圆教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普通的法身大士,他们也住清凉池。生到极乐世界,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皆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不是普通人。阿惟越致菩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是七地以上,不是七地以下。
  这个法门希有,这个法门难信,但是万修万人去。你要懂得道理,你要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学,没有一个人不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你要晓得是一般世界七地以上的地位。也正因为这个事实,所以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极乐世界,没有一尊不赞叹阿弥陀佛。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念到,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释迦佛的赞叹就是代表一切诸佛的赞叹,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这哪里会错?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会集的《无量寿经》,这个本子是无尽的功德藏,确确实实能度末法九千年的众生,我们对於这个深信不疑,依教奉行,决定得度。
  在这一句得法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无热恼」,也就是一定要断烦恼。我们从无量劫来,烦恼习气把我们害得很惨,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佛说的话是真话,我们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这是事实真相。佛这么说,我们听了凭什么相信?只要我们自己一反省就明白了,我们冷静思惟想想,从早到晚就想这一天,我们起了几个善的念头?起了几个不善的念头?从这儿想想就明白了。善、不善的标准在哪里?不可以依我们的标准,一定要依佛的标准。佛告诉我们,我们起心动念想社会、想人民、想众生,帮助他们,这个念头叫善念;如果起心动念想自己,想自己的名闻利养,想自己如何获得五欲六尘,这个念头是恶念。这一个标准我们仔细反省检点,就发现不善的念头太多太多了,善的念头太少太少了,那将来我们到哪里去不就清楚了吗?善念得人天福报,恶念饿鬼、地狱、畜生,我们到哪一道还用得著去问人吗?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同修们有不少亲眼见到念佛往生的人,走的时候瑞相非常希有,让我们看了很感动、很羡慕。他是怎么修的?他心里头只想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这个人决定往生。想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了,世出世间善法都不能跟他相比。他每天看的是阿弥陀佛的佛像,听的是念佛的音声,心里头忆佛念佛,这个人是世出世间第一善人,所以他往生那么容易,有那么殊胜的瑞相示现给人看。於是我们就明白了,哪些是带不走的,哪些是带得走的,这一句佛号带得走,世间所有一切的一切,没有一样你能带走,包括我们的身体,身体也带不走,何况身外之物?这还能执著吗?还不放下吗?这个身体还在世间,还没走,没走之前心已经不在世间了,心在西方极乐世界,身在这个世间不碍事,多帮助一些人往生极乐世界,这大功德,自行化他。劝化别人,最重要是我们自己要做出一个样子,让人家看到生欢喜心,让人家看到发愿向你学习,这就是度众生。
  往年我到苏州灵岩山寺去访问,去朝礼印光大师的关房,我看到那个生活简单,关房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丝毫拉杂的东西都没有。小佛堂的布置简单到极处:一尊阿弥陀佛像,也不是很高;墙壁上挂了一个字,这是大师自己写的,「死」字;供桌上面什么都没有,我只看到一杯水,一个小香炉,一个小木鱼、磬,其他都没有;这叫做清净庄严,这是真正修道人,清净心从这里看出来了,我们要学习。但是讲经的法师离不开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图书室,放在阅览室。我们去查资料的时候到图书室、到阅览室去查,自己的寮房就能保持得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为什么?这些东西、经典带不走的,决定不能够据为己有,要放下,要能舍。舍了之后,我要用的时候到哪里去找?你要有信心,你要用的时候佛菩萨会送来,不必去找。你有没有这个信心?这叫信佛,信佛很难。真正到自己心地清净无为的时候,佛菩萨照顾你,护法龙天照顾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