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1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6      字数:4695
  谀囊坏老砀!N也凰怠溉颂旄1ā梗蛭颂旄1ǎ慊挂尬褰涫疲悴拍艿萌颂欤荒悴恍尬褰涫疲阈抟磺猩品ǎ颐窍衷诳吹剑芏嘈笊锩娴母1āN颐堑揭巴馊ヂ眯校巴夂芏嘈《铮呛苡懈#庞巫栽冢ハ碚庵指1āH绻谏脑狄苌睿蔷秃昧耍蝗思宜茄背栉铮且埠苡懈1āS腥艘患已栉铮患胰瞬缓停嵌阅歉龀栉锒己艹璋ハ砟侵指1ǎ笊老砀!6龉淼老砀#龉淼览锿芬灿泻苡懈1ǖ墓怼K阅阈薜囊磺猩疲憬吹侥囊坏廊ハ恚渴翟诮舱庑┦虑椴槐匚嗜耍约豪渚踩ニ嘉⑷ス鄄欤约壕兔髁耍睦镉玫弥嗜耍课嗜巳思椅幢卣娴闹溃萑恢酪参幢馗憬舱婊啊K钥腔劬头浅7浅R袅恕?br />
  从前人念书跟现在人不一样,民国初年以前,「读书志在圣贤」,这话什么意思?圣贤是证果。读书目的是超凡入圣,以这个为目的。所以读书人为什么在社会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帝王将相遇到读书人都特别尊敬,帝王将相是凡夫,读书人是圣贤,那怎么能不尊重?圣在佛门里面讲就是佛陀,贤就是菩萨,学佛是志在作佛。你们读《坛经》,惠能大师到黄梅去参学,五祖问他:你来做什么?他回答说:我来作佛。我们学佛的目的是来作佛的,佛要怎么做?佛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是佛。见了性之后是什么样子?跟我们一般人有什么不相同?我们从样子上来观察,见了性的人,心「真诚」,决定没有虚妄;「清净」,决定没有污染,什么污染?爱欲;见了性的人心地一定「平等」,决定没有高下;一定是有「智慧」,而没有迷惑;有爱心,有「慈悲」,决定不会损害众生,那是见性的人。这十个字里头,每一个字都深广无尽,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我们所表现的,在样子上我们有没有学到?
  古人教学从小,新加坡「耕心园」的小朋友念《弟子规》,《弟子规》里头都教,但是有没有做到?我们作子弟,外出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跟父母见面:「我回来了」。这是诸佛菩萨之道、圣贤之道,这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表现。我们父母不在了,那怎么表现?我们还留有父母的照片,照片没有了,供一个父母的牌位,我们出门拈一支香也告诉,跟父母在的时候一样。对老师亦复如是,李炳南老居士在的时候,我每一次出国之前一定要去看他,告诉他到哪里去活动;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去看他,我回来了,把外面情形向他报告,作学生的道理!现在不在了,我的一切活动还是跟老师生前一样,默默当中祷告。甚至於对护法,我们过去的韩馆长,过去三十年她照顾我,我到哪里去活动,事先一定要告诉她,回来一定要先看她。今天社会不讲求,那我们更要做给别人看,这是什么?慈悲,这就是教化众生,对父母、对师长,这是不能少的。
  但是今天的社会,师道没有了,孝道没有了,可是我们清楚,如果没有师道、没有孝道就没有佛法,佛法在这个世间就断掉了,世界怎么能不乱?劫难怎么可能没有?於是我们就恍然大悟,诸佛菩萨、古圣先贤为什么这样苦口婆心的教化众生?无非是为一切众生消灾免难而已矣!善根福德成熟的人,这人能得度,帮助他提升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没有成熟的人,给他种善根,帮助他断恶修善。我们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没人看见,鬼神看见,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比看得到的众生还要多!教化众生,利益众生,不限於我们眼睛能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也包括在其中。我们有没有去做?为什么没去做?两个因素:一个是自己糊涂、迷惑,没有智慧;一个是为爱欲,也就是为自己的名利,放不下。怕老师、父母障碍,不同意、不答应,不说,都是错误。老师、父母如果真的不答应,必有道理,如果我们禀白,又学到很多东西。父母、老师年龄比我们大,经验比我们丰富,确实提供我们修学的参考。
  智慧一定要求,然后智慧要不断向上提升。小智慧能够消除我们小的障碍,大的智慧则能破无明。小乘所得的智慧能破我执,能够破身见,转见惑,转见思烦恼。大的智慧能破法执,真实智慧能破无明。真实智慧那是见性之后,没有见性之前,这个智慧是与自性相应的智慧,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但是它有作用。爱欲要不断,连个相似的智慧都没有,没有智慧,那是什么?佛经上讲「世智辩聪」,这是六道凡夫具足的,世智辩聪,不是真实智慧。世智跟佛智差别就是在一个有爱欲,一个爱欲完全断尽了。爱欲断尽的是佛智,爱欲没有断的人,世智辩聪。这里头只要有一分、两分爱欲不断都不行,你就没有办法超越六道。
  念佛往生,诸位一定要记住,临终的时候,这时候爱欲断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一意求佛来接引,这种人能往生。这是讲你平常没有放下,临终这时候放下了,行,叫带业往生。临终还放不下,那就不能成功,佛不会来接引。所以一般人往生的时候,临终助念就非常重要,这是帮助他、劝导他。人在临终病重的时候,开示没有别的,一句话:放下万缘,一切放下。不必跟他讲多,他只要想个什么,放下、放下,提起佛号,只求佛来接引,就这么一个念头。这个时候不必跟他讲世出世间的一些道理,没有用处,讲那些东西还是放不下。所以临终是个关键的时候,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们将来到临终的时候,有没有善知识来帮助我们是个未知数,假如没有怎么办?平时要用功,没有人助念,自己也有把握,这才真正靠得住,决非侥幸。所以爱欲不放下怎么行?要知道这个东西的害处,无量劫来多少次的遇佛、闻法、修行不能成功,受了它的害,决定不是个好事情,这是要认得清楚,我们才能把这个障碍排除。
  日常生活当中练什么?练不动心,顺境决定没有一丝毫贪爱之心,逆境没有一丝毫瞋恚之心。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之处修什么?就修真诚、清净、平等。爱欲没有了,你的心当然清净,不但清净也平等。我们在一切人事物当中为什么不平等?这个我喜欢他,那个我讨厌他,这就不平等。不平等当然就不清净,清净跟平等有密切的关连,功夫在这里做。利益一切众生决定不著相,这个善才是真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有丝毫的染著,这个善就是佛所讲的六道里头有漏善法,离相修善是无漏善法,无漏的善法与菩提、涅盘相应,有漏的善法决定不相应,我们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什么最重要?自度最重要。我们自度最重要,要不要帮助别人?要帮助。自度是什么?离一切相是自度;修一切善,给诸位说还是自度,是把自度不断向上提升。如果单单离一切相,不修一切善,你是自度,不错,你能证得小乘须陀洹果,确实是自度。如果再能够修一切善,那你就不是须陀洹,你可能到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或者更高的菩萨地位。所以修一切善还是自度,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关键就在著相不著相,自度不著自度的相,度他不著度他的相,这是真实智慧,能够消除、能够消灭一切众生欲海。
  这个「一切众生」不是指很多人,是指自己,一切众生是指自己。自己怎么叫「一切众生」?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众生,我们从早到晚起多少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众生,《华严经》前面讲得很清楚,这些道理我们都要通达、都要明了。「一切众生」是两个意思:狭义的讲是自己,自己是一切众缘和合而生的;引伸广义是外面一切众生,也就是说任何一法都是一切众生和合而现前的,不是单纯的。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五卷)  2000/2/17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5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鸠盘茶王长行,第七句:
  【高峰慧鸠盘茶王,得普现诸趣光明云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这里注得很简单,他说「谓於诸趣普现身云,耀通明等之光也」,注得虽然很简单,意思已经说得很明显、很清楚。这一句我们读了以后,对於现代人讲的多元文化,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经文里面看我们就晓得,鸠盘茶王确确实实是诸佛如来化现的,决定不是凡夫的神众。因为凡夫神众决定没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就是《普门品》里面所说的随类化身,应机说法。『普现诸趣』是随类化身,『光明云解脱门』是随机说法,可见得不是诸佛如来、不是法身大士,决定没有这个能力;不但神众做不到,天神也做不到。清凉解释意思就更明显了,「谓於诸趣普现身云」,诸趣通常说六道,在六道里面,广义就包括十法界;换句话说,在六道十法界他能够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我们要深深的体会到这个意思。
  佛在大经里面常常教导我们,特别是普贤菩萨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应该具备的心态,头一条「礼敬诸佛」,谁是诸佛?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都是诸佛。这个地方我们所看到的鸠盘茶王,他的形相是杂神,我们称他作天神也可以,称他作鬼神也可以,八部护法是介於天神跟鬼神之间的。古大德在注解里面给我们介绍,他是天神的部属、天神的部下,鬼神的首领,我们一般讲鬼王,示现的是这个身分,这在形相上讲。实际上说,他是诸佛如来化现的;正是大乘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华严》、《圆觉》上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看他本来是佛,佛化现的。
  一切众生之类,诸佛化现的无量无边,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不认识的时候怎么办?把一切众生统统当作诸佛如来化现来看,那就完全没错。我们没有神通,这个看法好!这个看法如理如法,平等的礼敬,真诚的礼敬,就对了。如果看到有一个众生,他是凡夫,他不是佛,我们就会生起贡高我慢的心。诸位想想,贡高我慢是烦恼,你根尘接触之处生烦恼,生烦恼就是凡夫。你把他当作诸佛如来化现的,你生恭敬,生恭敬就是自性性德的流露,你看看这两种差别有多大!一个是成圣成贤,一个是堕落在凡夫,而关键就在一念之差。换句话说,你对於眼前境界是怎么个看法,就在这一念之差,一念之差凡圣就差别了。我们学佛就要在这些地方学,在这些地方才得真实受用,真实利益。所以决定不能够分彼此、分高下,我们完全错了。
  尤其是大乘戒经里面说的自赞毁他,这个说法在《瑜伽菩萨戒经》里面是列在重戒里头。《梵网戒》是列在轻戒里头,可是《瑜伽师地论》受戒毗尼是列在重戒,我们想想有道理,它增长烦恼,增长贡高我慢;换句话说,不但是障碍你证果,也障碍你开悟,帮助你造罪业;换句话说,帮助造罪业就帮助你堕三途,坚固六道,永远不能出离,就受害无穷!列入重戒是有道理的。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就心开意解,这才深深体会到,今天我们所接触的不同宗教、不同的族群,无一不是诸佛如来在十法界诸趣之中随类化现。我们见到所有宗教里面崇拜的神明,再也不会起妄想分别执著了,我们入於平等境界。入平等境界就是大乘经上讲的入不二法门,在一切境缘当中,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果真放下,那你就入华严境界,华严叫一真法界。平等真法界,无佛无众生,众生跟佛这一种分别妄想没有了,平等真法界。
  诸佛如来为什么要这么作法?我们凡夫会问,凡夫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佛为什么这么做?实在讲,佛没有这些分别执著,佛是「普现」。你要问他为什么会现?因为他在没有成佛之前,在凡夫位修学当中曾经发过愿,发过什么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今天成佛了,成佛之后他所发的愿要兑现,不能说过话之后不负责任,他要兑现,所以十法界一切众生有感,佛一定有应。众生之感千变万化,佛所应身也是千变万化,决定是感应道交。佛现身来做什么?要用我们现在话来说,为众生服务;用佛法来说,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觉悟,这句话不好懂,我们用现在人说的话大家容易懂,他是来为众生服务的。
  服务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帮助你觉悟。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佛把它归纳为六条,就是六度。六度里头最重要的一条: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帮助你觉悟。样样都帮助你,里头有一个主要的一条。如果是样样都帮助,没有般若波罗蜜,那就不是佛法,是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