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0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5      字数:4682
  芤澜谭钚校揖统删汀7鸶嫠呶颐牵鞍嵌龉淼赖囊狄颍_恚是地狱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还要不要贪瞋痴?过去真的是迷惑颠倒,愚昧无知,堕落在贪瞋痴里头。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无不是三恶道的业,为什么?只要你用贪瞋痴的心,你所造的业就是三恶道的因;造作的善业也是三恶道的福业,三恶道享福。修善,贪瞋痴不断,天天念佛,修学六度,果报在哪里?我们读安世高的传记,大师说宫亭湖的龙王,宫亭湖在江西九江,那个古迹现在还在,蛇村。那个地方有个龙王庙,那里头龙王过去跟他是同学,他说他的同学明经好施,讲经说法,又喜欢布施,你说这个人多好!贪瞋痴没断,所以他有福,他有慧,他堕落在神道。得的是什么身?畜生身,是个大蛇,蛇身,作龙王,很灵验。灵验是什么?过去世讲经,所以这个龙王很灵。有福报,周围一千里人都去拜它,都祭祀它,都去供养它,过去喜欢布施。有福有慧,畜生道里面享受去了,饿鬼道里面就作鬼王,一生真正修行得这么一个果报。我们要晓得,他的病在什么地方?要从安世高那个话来说,在我们今天看是微不足道。那个时候出家人是托钵,托的饭菜不好,心里就很难过,好像自己修行对社会、对大众有这么多的好处,今天出来托这一钵饭很难吃,心里不高兴,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堕落在神道,这还不是大的恶。所以我们读了之后,细细想想自己这一生的心行跟人家相比,远远不如人家,人家落在神道里,我们将来落在哪一道?我们不是小不如意,往往遇到一些不称心的事情,心里非常不痛快,怨恨心起来,很长的时间都不能消除,你说果报在哪里?果报自己造作自己去受,不是别人造作的,与别人不相干。
  所以明白事实真相,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怨天尤人那是罪上加罪。知道任何一个人对我都没有伤害,他毁谤我、侮辱我,甚至陷害我,色身而已,灵性上没有伤害,只要你不接受就行了。你要接受,把它放在心上,这是你自找麻烦。你想想,如果那个人毁谤别人、侮辱别人、陷害别人,你看了,为什么若无其事?你为什么丝毫不受影响?他对著我,我接受了;他对那个人,我没有接受。你如果明白,他指著我的名字来骂,名字性空,假名,名字不是我;伤害我的身体,身体也不是我,你就不受其害。别人的造作,你偏偏要去接受,偏偏把它揽过来,你不叫自找麻烦吗?所以还是自作自受,真的与别人没有关联。
  我们要懂得这个大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深深体会到业性,舍弃贪瞋痴慢。从哪里舍弃?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历事炼心。烦恼习气无量劫薰成的,很讨厌,很麻烦,不知不觉它就起现行,但是这个起现行,对自己的伤害太大太大了。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妙绝了,念头才起,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才起,马上给它转过来,「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压下去了,这叫修行,这叫功夫。尤其是恶念,伤害别人的念头,伤害别人的事理,才起来,马上就压下去,这是你念佛功夫得力了。要觉得快,只有一个念头起来,第二个念头就换掉,就换成阿弥陀佛,你的心就恢复到清净平等,这是真念佛人,这是真有功夫的人。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忏悔,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改过,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自性。
  十法界里我们攀哪个缘?还有比十法界殊胜,我们很容易成就的,缘阿弥陀佛,第一殊胜!怎么样缘阿弥陀佛,做得成功,做得圆满?要把我们无量劫错误的观念转过来。我们的错误观念,一切众生都不如我,我比哪一个都强,这是我们的习气,不服。换过来怎么样?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你准定成佛,你决定往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统统是阿弥陀佛,我们以对阿弥陀佛的恭敬心对待一切众生,对待一切人事物,我们以供养阿弥陀佛的心行供养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真的是阿弥陀佛,不是假的;我以为他是阿弥陀佛,我把他当作阿弥陀佛,你还隔了一层,你是属於相似位;真的,确确实实是真的,你才能入分证位。怎么说是真的,这么肯定说是真的?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古德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佛是自性,十法界依正庄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我们自性变现的,是自性的相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自性的相分,芸芸众生哪一个不是自性相分?既是自性的相分,哪一个不是阿弥陀佛?我们的心才真正做到清净平等。我们每天亲近的是诸佛如来,而且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这是事实真相,不是假想的,我们有没有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是大善。这个比修平等还要善,还要方便,还要殊胜。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在这一句阿弥陀佛之中,圆满无缺。
  下面一句,『善恶所行无失坏』。这是我们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修如是因,必证如是果。我们对这个道理,对这个事实,深信不疑。念佛是大善,念佛要像我刚才所说的,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皆是阿弥陀佛。普贤的十愿,文殊的十波罗蜜,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极其微不足道的细行,都圆满具足十愿、十波罗蜜,你要是修行功夫不得力,无有是处。所以古大德,无论是宗门教下,常常劝导学人「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这个念头转过来是根本。我们看自古以来,多少修行用功的人以后得不到结果,念头没转过来。安世高这个朋友堕成水神,念头没转过来;心行很善,明经好施,基本的念头没转过来。我们用《金刚经》上话来说,四相、四见没转过来,不管他修的什么,依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四相、四见就是轮回心,怎么样把轮回心转变成菩提心,这个问题总解决了。所以佛经里所有一切经论都劝人发菩提心,菩提心不好懂,我们现在讲起来比较好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就是菩提心。真发,没有自己,众生就是自己,我们为一切众生受苦受难,很欢喜,很自在。
  托钵,托到一些难吃的,在所不免。释迦牟尼佛在世,我们也会想到他也常常遇到,佛没有一念不高兴的念头,没有一念怨恨的心,所以他成佛。只有凡人在这个境界里面,心里才起烦恼、才起分别,我付出的太多,我得到的太少,不成比例;才有这个念头就造业,他就得受报。所以理要不能够透彻,事不能够真正的明了,这种念头是在所不免的。不要以为这个念头很小,好像微不足道,殊不知影响可太大太大了。大的过恶容易发现,这种小的不容易发现,一天当中这些小事情,引起自己不满意、不自在,有那么几次,几次恐怕还是少说了,要有这么个几十次,麻烦就来了。时间纵然很短,几秒钟的事情,这种业习累积下来,果报就可怕了。所以为什么不把念头转过来,专修善业?如果念头真的转过来了,看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受极大的苦难也甘心情愿。我替父母做事情,替诸佛如来做事情,受什么样的委屈也欢欢喜喜,也不会在意。所以这一点,我们要常常想想古时候的舜王。孝养父母,舜王做到了,那种心行才叫做孝养。我们一般人孝养有名无实,你还有怨恨,还有不高兴,还有埋怨,不是孝养,已经是得罪了。这种心态对老师就大不敬!道,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不懂得尊师重道,你怎么会得利益?还有分别、有妄想、有执著,已经是背师叛道,这个人怎么可能有成就?
  现在人,在修学上,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不会做人,我们常常看到很感慨,但是念念《无量寿经》,我们那个感慨的念头也平了。《无量寿经》上说得好,「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四句念念心就平了。没人教他,他怎么会懂?先人是他的父母,是他的长辈,是他的老师,没有教导他,他不懂,所以就不能怪他。但是他所造的业,他必定要受果报。这就是讲,佛菩萨看见了,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佛菩萨慈悲,念念不舍众生,要等他回头,才能帮得上忙。什么叫回头?真的相信了,真懂了,真肯依教奉行,佛菩萨就来帮忙。
  所以我们清楚,「教、理、行、果」是一,「信、解、行、证」也是一,《华严》上说得好,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真正相信,他就决定能够理解,他就肯依教奉行。不能够依教奉行,没懂,没有信。信解行证四个字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割,不是有四个阶段。跟佛法里面讲四大,四大是一桩事情,不是四桩事情,一桩事情。老师教导,教理行果这是四教,是一,一而四,四而一,任何一条里面圆满具足其余三条。我们作学生的信解行证,我们作学生的也是一而四、四而一;信里面决定有解、有行、有证,行里面决定有信、有解、有证。这个老师叫善教,学生叫善学,师资道合,非常可贵。所以一个好老师要遇到一个好的学生不容易,可遇不可求。一个好学生想亲近一个善知识,也是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遇到了,缘分,希有的缘分。遇到了,老师的道传下来了,有了传人;学生得到真实的果报,开悟证果。师资之道不能勉强,勉强不来的,都在一个「敬」字,好的老师敬爱学生,好的学生尊师重道。
  我们今天的困难,自己认真反省检点,就认识了,就明了了。我们对於孝顺、尊重,尊师重道,欠缺太多太多了,甚至於根本不懂孝顺两个字的意思,尊敬的意思也不懂,这是真的。懂得,懂得你就做到,是从你行为上去看,不是从言语。真正善知识接待学人,从他的言行上去观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行相符,这个人可教。有孝顺心,有尊敬心,处事待人接物,从这个地方看出这个人有没有善根,善根深厚的程度从这个地方可以见到,我们要懂得,要学习。我们的法从老师那里接来,要传下去,可是找一个传法的人相当不容易;但是这种人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华严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锲而不舍,把我们不成熟的根性薰习成熟。这个缘就非常重要,学习的机缘一定自己要掌握住,不能够空过。
  昨天竹林寺的主席一行来访问,他告诉我,道场现在已经建立完成,他们请茗山老法师来给他主持开光大典。茗老大概要元月份才能来,本来预定十二月,最近听说身体不很好,在休养。他问我这个道场要怎么做法,我给他建议,道场建成,最重要的是道风与学风。我贡献他,我说:你们今天看到居士林的兴旺,这是事实,非常羡慕。居士林兴旺,旺在哪里?旺在天天讲经,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念佛,就旺在这里。所以我说,你们道场如果开放,希望每天讲经,我们这边培训班的同学们不少,可以轮流到你们那边去讲。还要提倡念佛,因为是竹林寺,他所供奉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很好!你们那边开念佛堂,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居士林这个地方念「南无阿弥陀佛」,你那个道场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讲什么经?观音三经为主,提倡观音慈悲救世的精神,学习观世音菩萨,你的道场会兴旺。一定要发心为社会、为众生,不要为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名利掺杂在里面就错了,你得到的很少很少,果报不如意。放下自己的名闻利养,决定不为自己,为社会,为众生,为佛法,果报不可思议。所以我叫他学习李木源居士,李居士在此地做了最好的榜样,居士林给道场做了最好的榜样。
  他会请我们去讲经,我们要了解这个时代,现前社会需要什么。最需要的是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帮助一切大众断恶修善,才能挽救眼前的劫难,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到那边当然是以观世音菩萨三经为主,观音菩萨三经:第一部是《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这一章,我们过去单独讲过;第二种在《楞严经》里面,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三种在《法华经》里面,「普门品」。三经都不是独立,都是附在大经里面,可以把它抽出来单独的讲。除此之外,我们一定要明了印光大师的教诲,讲《感应篇》,讲《安士全书》,讲《了凡四训》,唤醒大众明了因果,断恶修善,改过自新。这样才能够救自己,才能够帮助社会大众,消除劫难。好,今天时间到了,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三七卷)  香港  档名:12…17…0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