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8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5      字数:4673
  真心自性而已,大乘经上常说「佛不度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能体会。佛何以不度众生?真心本性是你自己本具的,不是从外面新得的。所以「度」只是一句空话而已,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已,不是事实。所以佛教化一切众生,他不居功,不是说「我帮助多少人,我有多少功德」,他没有这个念头,才是真正的「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道家所讲的「为而不有」。那个「不有」往深处讲,念头都没有,那是真的叫不有,这是跟佛的境界就相应。
  首先要认清对象,对象是一切众生,我们学佛就要从这个地方学起,对於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决定不可以分别执著,我们跟诸佛如来同一个知见,这就是大经里面常说的「入佛知见」,你跟佛的知见一样。才有分别执著,你就落到凡夫知见,就不是佛知佛见。佛的知见是真诚、清净、平等,凡夫的知见是跟这个恰恰相反,虚伪、染污、不平,这是凡夫心,凡夫心也叫轮回心。要记住佛讲的话,「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心是佛心,变现出来的境界就是佛境界。这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心生佛境界,菩萨心生菩萨境界,然后你就晓得,天人心生天人境界。天人是什么心?五戒十善,善心。善心是因,善境界是果报,种善因得善果。鬼心就生鬼境界,畜生心就生畜生境界,地狱心就生地狱境界。三恶道是什么心?贪瞋痴。我们想想我们的心是不是贪瞋痴?为什么李会长看到一些同修肯定他不能往生?因为看出他的心是贪瞋痴,贪瞋痴不但与西方极乐世界不相应,与三善道都不相应;换句话说,来生得人身都没分,哪里还能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我们每天在读经,每天在一起研究讨论,目的何在?无非是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听得也不少,甚至於你们上台也会讲,也会说给别人听,可是贪瞋痴依然不能放下,境界现前依然是被境界所转,自己丝毫都做不了主,这还得搞轮回,决定免不了三途苦报。因为这么一个原因,我们天天在探讨,每天在研学经教。
  放不下的原因就是没看破,看破没有放不下的。所以我们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还是是非人我,自己要明了,我对经教一窍不通,虽然天天读、天天听,白听了,白读了,你有这个意识,这是觉悟了。觉悟是知道自己不行,不行就还要认真努力再干。最怕的是自己以为行了,以为通达了,那就坏了,永远没有回头的一天;换句话说,一直就错下去。古人说得好,不怕迷失方向,怕的是你不知道回头,知道回头的人决定得度。这个意思很深,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话,觉迷就在一念之间,我们这一念就转不回来。这一转回头来了,我们随顺的是光明,随顺的是智慧,与诸佛菩萨就相应,实在讲与法性相应,与自性相应,与自性本具智慧德相相应,这是入佛境界。没有回头,我们起心动念是跟烦恼相应、跟习气相应,这是最可怕的。迷的时候念念为自己,不顾别人;每天在讲台上讲经说法,你仔细观察他的起心动念、他的行为,还是念念为自己,没有转过来;转过来之后,他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不一样,跟迷的时候完全不相同。
  『令成就所作业』,业是事业,一切众生所做的事业不一样,我们今天讲各行各业;同一个行业里面,分工也不一样。成就是什么意思?你现前所从事的行业做得尽善尽美。尽善尽美这句话也是含糊笼统,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叫尽善尽美?与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相应,那才叫尽善尽美。这四个字不好懂,不拘任何行业,我过去曾经举例子说过,家庭主妇,你照顾这一家人的事业,你就能把佛法圆圆满满落实在你工作里面,你每天做家事成佛了,那是尽善尽美。所以佛法叫平等法,佛法叫清净法。我们小团体里面,每天来做清洁的工人,每天在环境里搞卫生的,他要能做到尽善尽美,他就成佛了,就在这个工作里头成佛了,大乘佛法所讲的菩萨六度万行,他统统落实了。所以不拘任何行业,你觉悟了,你回头了,点点滴滴都是利益法界无量无边众生。做这么一点点事情,怎么会利益法界无量无边众生?他心没有界限,他的业就没有界限。我们今天做再多,有界限,为什么?心有分别、有执著,有分别、有执著就是有界限,你做再多的好事,不能超越你的界限。如果真正学佛,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界限,一丝毫之善,佛经里面举的比喻,一文钱的施舍,功德是没有穷尽的。为什么?他心广大,他没有分别执著,所以一文的功德遍虚空法界。你有分别执著,你布施黄金万两,你所得的福很小、很有限,为什么?你有界限,道理在此地。
  这个地方教给我们心量广大,普照十方一切众生,这个心多大!佛家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真有这个心,这个心落实了,所以才能「成就所作业」。无论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现在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如果会了,都是大方广佛华严。我们现前的生活是大方广佛华严的生活,我们现前的工作是大方广佛华严的工作,我们的境界是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问题是你会不会。经本一展开,你究竟是真懂还是假懂?你懂得几成?祖师大德常常劝勉我们「深入经藏」,这个话我们听得多,听得耳熟,究竟怎么深入?我们粗心大意,没有接下去问怎么入,怎么深入?入就是落实,你读诵经论,你理解多少,你能够做到多少,做到就入了。什么叫深入?你做到之后,你再读这个经,你所理解的就更深入一层,然后再修正自己的落实,落实得还不够,还不够圆满,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解行相辅相成,这就逐渐深入。要知道一切法深广无尽,不能够得少为足,那你就错了,深广没有止境的。无论做什么事情,要知道这个事情想做得圆满,圆满也是没有止境的,今天觉得很好了,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六波罗蜜里面教我们「精进」,用现在的话来说,永远在求进步,永远在追求完美,完美不离性德,离开性德就不完美,决定与性德相应。性德是什么?此地「光明遍照」,要与这个相应。日天子,实在讲整体的表法是般若智慧,不能离开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自性本具的,今天我们般若智慧不能现前,原因是障碍障住,什么障碍?烦恼障住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障碍我们自性的智慧德相。
  原本的智慧德相是什么?是华藏世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真正的自己是毗卢遮那。我们今天对佛法很不容易契入,原因在哪里?我们是用分别执著心来学佛。跟你讲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一尊佛,你就分别他,你就执著他,所以你入不了境界。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毗卢遮那是谁?毗卢遮那是自己,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是自己的清净法身,自己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是什么意思?毗卢遮那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相,这句话是梵语,经典里面跟我们解释,「遍一切处」,我们自性的智慧光明遍一切处,我们自性里面德能遍一切处,我们自己自性的相状遍一切处,这叫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法身佛,经上诸位都念得很熟,「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个法身就叫毗卢遮那,所以毗卢遮那是自己,不是别人。毗卢遮那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整体,叫毗卢遮那。卢舍那是报身佛,报身专说自性里面般若智慧。说毗卢遮那是说自性整体,说卢舍那是说自性里面般若智慧这一部分。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也是表法的。今天我们一说释迦牟尼,就想到古时候印度有这么一个人,这得到哪一天才能入得了境界?释迦牟尼是表自性里面无量无边德相,所以经上给我们说「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我们今天这个身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如果你说是的,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入佛境界。你说不是,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我是他的学生,你跟他的距离好远好远。释迦牟尼佛是自性德相的一分,德是能力,无量无边的变化能力;相是相状,各个相状都不相同。
  佛经最难懂是表法,所以说它是意在言外,你照它的字来解释就坏了,古人讲「依文解义,三世佛怨」,三世诸佛都喊冤枉。所以性宗、禅宗不立文字,为什么?怕你著文字相。不立文字,它的文字最多,你们看看《大藏经》,禅宗的东西比哪一宗都多,它不立文字,文字比人家多。那个「不立」是什么意思?不执著文字,不是不要文字,绝不执著。不但文字不执著,相状也不执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千变万化,显示自性的德能,它的作用。这个意思跟《华严经》佛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的是法身、报身,唯识所变的是应身、化身。三身是一个身,《华严》上讲的十身也是一个身,所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些重要的教诲,重要的这些经句,我们要熟;不但要熟,常常依著这个教诲起观照,你掌握这些原理原则,观察这个世间一切诸相,你就有所领悟了。悟,智慧开了,你就能契入,入是你证得了,你得到真实的受用;契入要深要广,受用才圆满、才自在。而这里头最大的障碍是我执,所以佛法的修学,破我是第一关;我执没有了,三界六道轮回超越了。可是要放下我执,首先要放下「身见」,《楞严》上讲「最初方便」,不要再执著身是我,这身见是头一关。身是什么?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四大五蕴众缘和合生起的幻相,它不是我,它是什么?我所。我们得认识清楚,它是我所,它不是我,我所是我所有的。
  我所有的到底有多少?有多大?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我所有的。我们住在这个地球,地球是我所有的,没有我所有的话,我到哪里去住?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太阳系是我所有的,我要没有太阳系的话,地球往哪里放?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小星系,银河系是我所有的,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所有的。这个身要跟一切我所有的平等看待,不要偏爱它,偏爱它就错了,你的心就不平等,就不清净。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我所有的,佛经上讲一切诸佛如来是我所有的,一切菩萨也是我所有的。「我」是什么?我是毗卢遮那,我是清净法身。这个念头转不过来,《华严》决定入不进去,在《华严》的门外,没入门。换句话说,要想契入《华严》这个大门,用现代的术语来说,思想要解放,知见要解放,你才能入得进去。起心动念还把这个身体当作我,还为这个身造业,要叫这个身舒服一点,要叫它多享受一点,造业!
  所有一切平等法中,一切我所有是平等法,平等法中生起不平等的妄想、恶念,这个错了。这是背弃智慧光明,随顺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愚痴、是黑暗的,佛法是光明。这也是我们平常劝勉同修们,在生活里头、工作里头,与大众相接触的时候,决定不能够随顺自己的知见。为什么?自己的知见是错误的,自己的知见都是与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相应,所以这不叫学佛,学佛要把自己这边放下。放下怎么办?我没有开智慧、没有见性,不要紧,随顺佛陀的教诲。佛陀教诲在哪里?在经典上,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依教奉行,我们相信,一点不怀疑。佛菩萨在经里面所讲的字字句句都与自性相应,所以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就是随顺性德,千万不要说释迦牟尼佛也是个人,聪明一点而已,我何必要跟他走?我有我自己的主张;那你就错了,你还是搞是非人我。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不能把他看作他是一个人,我们要深深了解,他是性德的一个象徵,性德的一个代表,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经上说得好,教你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你听说过了,听说怎么样?不会用,死在这一句下,见到释迦牟尼佛,不知道「自性释迦,唯心娑婆」,你就不会用;你要会用,你好自在。真的会用了,你在日用平常当中,你遇到个同学,觉华法师是自性觉华,唯心净宗学会,全用上了;你的心立刻就恢复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性德就现前。
  凡夫天天听经入不了境界,总是离不开妄想分别执著,麻烦在此地,所以日子过得那么辛苦,学教也学得这么痛苦,这是根本。舍弃妄想分别执著,得大自在,生活大自在,学习也大自在,真的是法喜充满。佛经,古德跟我们讲,它的教学宗旨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