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0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4      字数:4691
  墓Ψ蜃约壕醯煤芨撸磺甙僭蚬杆疾瓮福皇O录柑趸共惶髁耍匆环庑鸥∽妗S∽婊卮鸬煤苊睿磺甙僭蚬福绻幸惶跄慊姑挥胁挝颍闳慷济徊挝颍灰惶醪挝颍腿慷疾挝颉D歉鋈耸盏接∽娴男胖螅顾闶谴厦魅耍徊戊耍∽婺畎⒚滞臃稹J率嫡嫦嗑褪钦庋摹S纱丝芍诶锩娼驳囊磺甙僭蚬福恳惶豕付际亲艹址牛际峭勇弈崦牛惶醪瓮福慷纪噶恕?br />
  一部经通,一切经都通,怎么通的?不仅是一切经,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都贯通,所有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的修学,无论从哪一门,你是得到根源,彻法底源,底源是什么?底源是性识。青莲法师在《地藏经》上跟我们讲性识,「以不思议性识为体」,说得好,我很佩服。性是唯心所现,识是唯识所变,这两个字把性相的根说出来、理事的根说出来,就是大乘法里面常讲的「彻法底源」,底源就是性识,性能现,识能变。达到这个源头,一切法哪有不通达的?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法法是有障碍:理有碍,事也有碍,理事有碍,事事有碍;唯有达到这个境界,才真正入无障碍的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华严经》的境界。真正的契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不仅仅是一切经通,一切法都通。你的心这个时候真清净,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了;不但对大乘、小乘,世出世间一切法,疑统统断尽,自性般若智慧现前。以这个慧为体,所以叫光明,「得陀罗尼光明」,人家是这样修学法的。
  清凉大师说,「若取助伴,则兼念定」。这个讲法对我们现前学习很有用处,使我们有下手之处。菩萨这么高的境界,彻法底源,我们听了好像是懂得,究竟怎么彻法我们做不到。我以前年轻时候,在李炳南老居士会下,他教我学习的方法,教我留意教理,读经、听讲留意教理。教理是什么?就是一切法的根源,那是教理,这是一法能够通一切法。他跟我说,我们做不到,做不到他告诉我,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要留意教义。这是非常好的指导,不至於学一部经就会一部经,那就难了。至少我学一部经,对於性质相同的、相接近的这些经典,我都能够通达,这是教义。教义是一部分的、一个宗派的,与我们宗派有关联的那些经论,你都能够通达。要是通达教理,那就是一经通一切经都通,这是最上乘的修学方法。不得已求其次,我们求中等的修学方法,这才省事。可是总而言之一句话,看破、放下还是一个真实的基础,我们对於世间许多事要是看不破、放不下,决定造成障碍,障碍我们修学,教义你也没有办法做到,这就难了。通达义理,可以举一反三;通达教理,闻一知十,古人常讲「一闻千悟」,那是明白教理。
  他这里教给我们方法,「则兼念定」,念是什么?「念即明记,故能忆持」,我们从这个地方下手。实在说,世间众生,上根的人少,中下根性的人多,无论佛家的教学,我们中国儒家的教学,古大德都懂这个道理,所以教学从哪里下手?从读诵下手。读诵就是从「念定」下手。古时候古老的教学法,它确实有理论根据,他们看得很深、很远、很透彻,所以教学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从儿童教起,七岁上学就教他念定,教他读诵经书,只教他记,不教他解,他理解的力量还不够,小朋友记忆力好,教他铭记,教他念、教他定。定是什么?无论做什么事情,教他专注、专心。从小就训练,无论做什么事情,他能专心。专心,事情就做得好,专心是修定的前方便,我们今天讲集中意志。一般人他心是散乱的,他的心力不能集中,这个也要从小去训练,都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定就能够忆持,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忆就是你会想到佛菩萨的教诲,持是你能够坚持。顺从佛菩萨的教诲,放弃自己的烦恼,放弃自己的执著,这就能进德。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从小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所以我们心是散乱的,无论对什么事情,世出世间一切法,犹疑不决,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好,这难!纵然是诸佛如来来教我们,我们都很不容易得利益,为什么?心里犹疑不决,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这是我们从小没有受过这个训练,造成现前的障碍。做事,我们自己仔细检讨反省,粗心大意。我们细细从经典里面去观察,佛菩萨他们是怎样对人对事对物,他们没有疑惑、没有忧虑,非常坚定、非常果决,每一桩事情都会做得那么圆满,做得那么周到,我们看了非常仰慕、敬佩,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怎样才能契入他的境界?这个意思就是说,过他们同样的生活。
  「忆持一切法」,要靠读诵。《观经》三福,那是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不能看轻它。净业三福是基础,没错!从这个地方奠基,一直到究竟圆满的成就,都不能够舍离。它是基础,它是圆满,从这里开始学,也从这里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彻始彻终,三条十一句涵盖全部的佛法,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全在其中,我们细细想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无边法门,能不能超过这十一句?不能超过。所以哪一法不是大总持法门?这十一句里面总共四十四个字,你再看哪一个字里头不包含一切法?我们有没有能看出来?《华严经》上「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个味道你有没有尝到?「读诵大乘」,是我们入门下手之处,是我们开智慧之所依。而「孝养、奉事」,是我们行门的根基;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要用孝养的心态,如对父母;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真诚奉事,如对诸佛。这是大乘法里面的真实基础,不在这上面奠基,我们这一生当中,就不能圆成无上道。《华严经》善财童子的基础,就奠立在这上面,所以人家一生成就,他示范给我们看。所以他的名字叫善财,他居住的地方叫福城,那个福就是三福。佛讲的十一句,他都做到,这个人叫善财。我们细细想想,这是我们的学处,我们要想「得陀罗尼门光明,忆持一切法无忘失」,就要在这上面真正下功夫。
  我们的念头转过来了,理念这一转,就是转凡成圣、转迷为悟、转恶为善。这个善恶的水平就高了,这个善恶是法身大士的水平,不是普通的水平,这是一般人不能够理解的;一般人善恶的水平是十善五戒。这个善恶的水平高,什么是善?悟是善,圣是善;什么是恶?迷是恶,凡是恶。在《华严经》里面说,法身大士才是善;断见思、尘沙,破无明,那才是善。讲到究竟处,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是恶、那是迷;必须把这一品无明都断尽,纯善、至善,大觉、圆觉,佛对我们的期望如是。我们做佛的弟子要争气,要认真的学习,小善小悟,如果自己就满足、就欢喜,我们的境界就不能向上再提升。我们想想小善小悟能不能超越轮回?能不能避免这些灾难?肯定是不能的。
  勇猛精进,决定不能够退转,决定不能够松懈;一松懈,就退转,就堕落,这是许许多多修行人,修学不能成就、得不到结果的原因。我们如果也犯这个过失,那就像过去生中一样,只是跟佛法结一个善缘而已。那你要问:我要哪一生哪一世才能成就?只要你真正明白、透彻了,精进不退,那一世就成就。我们把话说得再明白一点,你把净业三福这四十四个字的教诲,真正掌握住,全心全力去做到,你这一生就成就。如果这四十四个字,你要是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去学习,你这一生跟过去生中一样,善根里头加一分而已。由此可知,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决定在自己,不在别人。
  对我们来讲,「陀罗尼门光明」就是净业三福四十四个字。究竟圆满的解脱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净业三福里面,这个意思含藏在里头。我们只看到「发菩提心」,没有说劝我们念佛,其实有,在哪一句?发菩提心底下一句「深信因果」。我跟诸位讲过很多次,那个因果是什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意思含在里头。「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两句是化他。末后这四句,诸位仔细去观察,仔细去体会、去思惟,前面两句是自利,「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是自己圆满的成就;「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是化他。我们用什么东西劝别人?大乘,读诵大乘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一切众生族类不相同,《华严经》上说得很好,知见不一样,心性不相同,经上说了十几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只有大乘,大乘没有界限、没有框架,能融合种种不同的族类、种种不同的文化,都能叫他破迷开悟,所以破迷开悟没有界限的。
  前天印度瑜伽到这里来访问,他们在全世界也展开教学,他是教人坐禅、教人修定。他们没有宗教,不分宗教、不分族群,他们不破坏人家的信仰,无论信什么教他都赞叹、都恭敬,他教你静坐,教你修定的方法。大乘的教义比他还要广泛、还要自在,我们在《华严》里面好好的修学。同学们都修净土,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求,「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个愿望非常难得,非常稀有。这个愿望,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就是「无上菩提心」。他这个说法,古来祖师大德没有说过,细细想一想,他讲得对,他没有讲错。这个希求,这个愿望,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只要一心专念,没有一个不往生的。蕅益大师这个开示是在《弥陀经要解》里,印光大师对《要解》的赞叹,「即使是古佛再来,给《阿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赞叹到极处!可是有很多人怀疑,说印光大师讲得太过分了。我到此地,前些年演培法师就问过我,他说印光法师讲这个话是不是太过分一点?我给他老人家报告,我说印光大师讲的话不过分,讲得是恰到好处。我们要很冷静的观察,细心去体会,才能得法益;唯有观察清楚,我们才能断疑生信,依教奉行才得真实利益。往生,大家都晓得,四土三辈九品,要想提升自己的品位,大幅度的提升,关键都在「净业三福」,这个基础要奠得稳固,品位决定高。这是我们现前,自己所选择的总持光明,陀罗尼门光明。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喜接受。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三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83
  请看时分天长行第六句:
  【不思议慧天王。得善入一切业自性不思议方便解脱门。】
  菩萨的德号是『不思议慧』,我们从名号的意思去观察,这决定是诸佛应化的;「慧」加上「不思议」,决定不是普通的智慧。他所得到的法门是『善入一切业自性不思议方便』,这一句里面含义很深。我们先说「一切业自性不思议」。「业」这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活动、造作,包括我们的思想见解、起心动念,这属於意业;言语,这是口业;造作是身业。业再多,总不出这三类,所以佛家讲三业,用身语意就把所有一切造作全部都包括尽了。「一切」,这两个字是双关语,狭义的说,就是对於自己无始劫以来三业的造作;广义的说,十法界一切众生都包括尽了,这一切众生三业的造作。但是无论是自己、还是众生,自性不可思议。
  业是相、是作用,这一切现相跟作用从哪里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佛家讲求追根究柢,中国谚语所谓「打破沙锅问到底」,把它的根源找出来,根源是自性。所有一切业,这一切业里面还包括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是非善、非恶。这是从三业性质上分,有这三种。无论是从现象、是从性质,总不外自性。自性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幻?佛在此地讲「不思议方便」,方是法则。可见得所有一切现象的发生、变化,绝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常讲,这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在佛经里面是不能够成立的,《楞严经》上说得很好,「非自然,非因缘」。非自然、非因缘,这就不思议方便。但是非自然、非因缘,这是真实的境界,必须要自己能契入。自己不能契入,这桩事情永远没有答案,永远不能解决。佛给一切众生说法,还是不离因缘,也不离自然。
  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佛是用因缘、自然做手段,不是目的;通过这个手段,让我们去体会佛所说的真实义,这是如来真实义很难理解,道理就在此地。佛在经教里所说的都是意在言外,所以会听的要听弦外之音,你才能真正有所体会。如果你记住佛的话,这是教小学,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