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2 节
作者:
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4 字数:4688
∑腥徊畏妹钭”惹穑褪侨∑腥徊畏霉凼酪羝腥褪堑谄呋叵蚱腥徊畏玫狡障推腥统煞鹆恕U馐撬得鳎胁荒眩选V趺囱恐褪瞧泼钥颍馐钦嬷P性趺慈菀祝磕阒乐螅辰缏砩暇妥?br />
今天大经里头都是这么告诉我们,舍己为人,你能不能舍己?不能够舍己,你不知、无知。再不为自己,不为这个身,所有一切为社会、为众生,你有没有做到?没有做到,你不知。你对这个道理、对这个事实真相,你一无所知,所以你做不到。你要是真正了解,还要人劝你吗?不需要,你完全做到了。绝对不会要人劝,也绝对不会有人劝你。有人劝你,是你那个知接近开悟,还没有开悟,人家来帮助你一把,使你向上提升。真正觉悟之后,一句话都不必说,你自自然然会做,你会做得很圆满。第一关很难,第一关在《华严经》里面讲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初信位的菩萨就舍己为人,不会再为自己想,为自己想那是凡夫。《华严》圆教初信位的菩萨,等於小乘里面须陀洹的地位、小乘初果,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妄想分别执著,执著已经放弃一半了,还有一半那是思惑,见惑这一半放弃掉了,他能够舍己为人,不再为自己这个身体,这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刚入门。这个虽然是没什么大成就,说老实话,出离六道轮回还不行;出离六道轮回要七信位的菩萨,见思烦恼断尽了。但是初信位的菩萨,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把握,这是西方世界无比殊胜之处,有这个功夫就决定往生。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70
请掀开经本,知足天偈颂的第三首:
【如来往昔修诸行。清净大愿深如海。一切佛法皆令满。胜德能知此方便。】
这一首偈,前面两句我们讲了两次。第三句『一切佛法皆令满』,清凉大师注子里说,「杂染本空,故前令灭(这两句是说第一句);佛法本具,故今令满。妄尽真显,二言相成」,解释第三句。注解的文字虽然不多,意思相当具足。如来与大菩萨果地上的德行,德行就是起心动念、生活行为与道德相应,就叫做德行。道是什么?德又是什么?道是心性的本体,德是心性的起用;换句话说,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与自性体用相合,这是德行。自性体用,里面确确实实没有杂染。杂是指妄想分别,染是讲分别执著,在佛经里面讲的三种烦恼:无明、尘沙、见思,尘沙是介於两者之中,尘沙就是分别。所以见思烦恼、执著,纯是染污;尘沙、分别,一半是染污,一半是夹杂。我用「杂染」两个字来讲,无明、妄想是杂不是染,执著是染不是杂,分别里面有杂有染,这是讲三大类的烦恼。这三大类的烦恼障碍我们见性,佛跟我们说,心性的体用里头本来都没有。佛与法身大士证得,所以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言行与性德相应,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佛教给我们要断烦恼,断烦恼从哪里断起?从自私心断起。自私自利的念头,我们要觉悟,把我们害惨了。我们在佛经上得到的讯息,今天我们有缘聚会在一堂,每一个人的善根福德都非常深厚,不是你这一生才闻到佛法。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阿闍王子与五百长者子,佛说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我们不比他差,如果我们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这一生当中决定听不到佛法。你要不相信,新加坡学佛的人有多少?几个人能够听到这部经?显而易知的事情。有智慧的人很多,有福报的人很多,就是没有机会听到这部经典。所以我们肯定过去生中所种的善根福德,绝不比阿闍王子与五百长者子他们低,很可能还超过他们,这都是说实话。为什么无量劫的修行,还落得今天这种地步?原因在哪里?私欲没有放下,我们要觉悟,我们的亏吃在这个地方。起心动念还是为自己,做百分之九十九的好事,还有一桩自私自利,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要知道警觉,要知道惭愧,要知道发愤,这一生当中把这个毛病赶快改过来,如果不能改过来,这一生又空过了。空过之后,千万不要以为我的善根福德很深厚,来生一定还会遇到缘,来生不见得。你自己得好好的想想,盘算盘算,你来生能不能得人身?来生要能够得人身,五戒十善至少要能够打上八十分、九十分,来生才能得人身。自己给自己打分数,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
五戒里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是四重戒,每一条戒想一想,能不能达到八十分?十善里面,身三业完全相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有四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三业:不贪、不瞋、不痴,冷静去思惟我们做到几成?不符合那个标准,来生就不能得人身;换句话说,不能得人身,就三途去了。愚痴堕畜生,什么叫愚痴?简单的说,这个世间好事、坏事没有能力辨别,好人、坏人也没有能力辨别,把好人当作恶人,把恶人当作善人,愚痴!没有能力辨别佛跟魔,来生堕畜生道,没智慧;贪爱,饿鬼道;瞋恚、嫉妒,地狱道。我们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有没有这三种贪瞋痴的意念?如果天天还造这三业,而且贪瞋痴还相当严重的话,我们就晓得来生到哪里去?三途去了,很可怕!所以你把眼光稍微看远一点,你就知道很恐怖。眼前什么灾难不要紧,小事一桩,将来到三途去了,这个麻烦大。堕进去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出来之后,能不能再得人身?大问题。地狱道出来之后,多半是饿鬼、畜生,为什么?还债。《感应篇》里面,我们看注解引用的经论,引用一些公案,还债,我们知道有变马、变牛还债的,披毛戴角还,没有想到还有变成植物还债的。你想到愈想愈可怕,我们不断怎么行?
大家都以为这个断很难,不知道断掉之后清凉自在,那真舒服,解脱了。不肯断,心胸狭窄,你的精神生活很苦,重重绳索绑住,你不自由;物质生活再好,也是富而不乐。佛祖为我们示现、为我们做榜样,真正放下了,真正解脱了,他的物质生活很贫乏,精神生活丰富,贫而乐。那种贫苦的生活一般人都受不了,佛菩萨过那种生活得大自在、得大安乐,这是我们凡夫没有法子体会到的。佛是得到真乐,离苦得乐,得究竟乐。大慈大悲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们,告诉我们这种大自在、大喜乐是我们自性里头本具的,不是从外来的。只要你放下一切杂染,你的果德就现前,果德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外头来的。佛也曾经为我们示现,在《华严》示现的华藏世界,在西方示现的极乐世界,实际上,极乐跟华藏就在眼前,经论里常常跟我们讲「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今天见不到华藏、见不到极乐世界,什么原因?我们的心杂染,所以把华藏、把净土变成我们现在的依报,「一切法从心想生」,唯识所变。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这个道理,真明白才真回头,没有回头你还是不明白,你那个明白是似是而非的明白,不是真明白;真明白,你决定真的做到。哪个人愿意吃苦,不愿意享乐?那才叫真的傻瓜、叫愚痴。佛菩萨不愚痴,个个聪明绝顶,个个都是高智慧,高智慧哪有不肯放下的道理?只有痴人才放不下。所以我们自以为高智慧,错了。你过得这么苦的日子,你哪来的智慧?真有智慧的人,过佛菩萨的日子,过神仙的日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第三句说「一切佛法皆令满」。满,不容易,这首偈关键是「满」这个字。我们看了这首偈,看了这个字就晓得,胜德天王是什么人?如来化现的。不是如来化现,哪能够有这个境界?菩萨一切佛法不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还欠缺一分。「满」是如来果地,这是我常常给大家介绍,《华严经》上你看到所有这些人物,全是诸佛如来化现的。不要以为他们真的是法身大士,不尽然,不是真正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当然有,很多,他们这些代表的人物不是法身大士。就好比我们在念书一样,我们同学学生是法身大士,学生当中选个班长、选个代表,那是佛陀化身,那不是真的法身大士。如果真的法身大士,这不是他的境界,他是真正做到究竟圆满了。
我们要问前面,什么叫做「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就是一切法,哪里是一切法?我们日常生活穿衣吃饭、起心动念、待人接物,点点滴滴那就是一切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加了一个「佛」字进去,「佛」是什么意思?彻底明白,彻底搞清楚。明白了、清楚了,到底是一桩什么事?一切法是一法,「一」是自性,一切法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一切法是一法,一法就是一切法。一法是什么?一法是自性,唯心所现。一法又是任一法,随便拈一法,任一法都是一切法。我跟你讲一切法是自性、自性是一切法,理事无碍;跟你讲任何一法就是一切法,事事无碍,是无障碍的法界。无障碍的法界,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诸位要知道,无障碍,事事无碍,今天科学家所说的,无量不同维次的空间突破了;虚空法界是空间,过去、未来是时间,全部突破了。生活空间大了,你可以回到过去,你可以进入到未来,过去、现在、未来这个界限没有了,四方四维上下的界限也没有了,这才叫做「一切佛法皆令满」。这是真正的圆满、究竟的圆满,密教里面称为大圆满,这是我们本来面目,我们应该要过这个生活。
由此可知,我们迷得多深,我们活得多苦。这样深的迷惑、这么苦的日子哪来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你的,你自己迷惑颠倒。迷惑的根源,执著这个身是自己,执著这个念头是自己。外国哲学家比一般人聪明,哪是我?知道这身不是我,什么是我?「我思故我在」,那是什么?执著第六意识能够思惟,以为这是我,错了。佛说得高明,一切众生执著第七识是我,第七识「四大烦恼常相随」,我痴、我爱,你说这个东西糟糕不糟糕?「我的意思」,大毛病。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最初方便是破我执。学随顺别人的意思,不要坚持自己的意思,这是第一步的功夫,破我执从这里下手。但是随顺别人,这里头有个原则,别人都是恶的行为、恶的念头,我们怎么办?古大德有很好的教导教我们,他的行持与性德相应,我们完全随顺;不与性德相应,我们要有智慧、要有善巧,那就是随顺当中我们有能力避免过失。
我过去曾经跟诸位说过舜王的例子,舜王孝顺父母,他的母亲是继母,继母常常要害他。他父亲也颠倒,完全顺从他后娶的太太,时时刻刻想把他害死。舜知道、很清楚,绝不以为那是父母的过失,他念念只想的是我自己没有尽到孝顺,常常叫父母生烦恼,这才叫真正孝心、尽孝。舜怎么样?一切顺从。他的父亲挖了个井,挖井干什么?不是取水的,想找一个机会把他推到井里面去,活埋在下面。他知道了、清楚了,预先到井里去挖个洞,挖一个斜坡,有一个出口出去。他的父亲把他推下去,他就下去了,石头压下去、砸下去,他从洞里小路跑掉,这叫顺,这是孝顺。如果他真的愚孝,父母要他死就死了,陷父母於不义,叫后人都骂他父母,那哪里叫孝顺?这是高度智慧,善巧方便。这一类的事情,舜一生遇到的太多太多了,最后父母感化,回头了。所以中国人讲孝道,二十四孝他排名第一。这是教导我们如何尽孝,如何把「孝顺」两个字做到。孝顺,「顺」要有高度智慧,要有善巧方便;没有智慧的人,不懂孝,也不知道怎么顺。真正在人事物上都能够尽孝,都能够做到恒顺,普贤十愿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那个恒顺都是要像大舜那样的顺才对,才是正确的,不是感情的随顺,是高度智慧、善巧的随顺,这才是自他两利。这些大道理,现在没人跟我们讲了,只有靠我们自己读圣贤书,做到圆满的觉悟。
「一切佛法皆令满」,这个「佛」是觉悟的意思,对於一切法觉而不迷,都能够做到圆圆满满。清凉大师注解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妄尽真显」。「真」是不能修的,古人常说「但除妄想,莫求真实」,你要有个心去求真,真就变成妄,还是个妄想;只要把妄想除掉,真性自然就现前。妄想无量无边,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见思、尘沙、无明,我们现在换个名词来说,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是妄。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我们要记住,要在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