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2 节
作者:
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4 字数:4678
上穑恳欢ㄒ萌绾稳ヂ涫担幽母龅胤窖А@娜耍悠鹦亩钪ρВ桓圆焕娜耍友杂镌熳魃先パАO妊裁矗肯妊С纸洌馐亲畛醴奖恪3质裁唇洌课褰涫啤2灰愕锰撸吡说阶詈蠖悸淇眨急涑尚问剑颐谴幼畹偷牡胤较率郑褰洹⒀啤M悄忝窃谡饫锓⑿难Ы簿陕畚颐嵌家玻嘟步步渎傻姆矫妗T凇段蘖渴倬啡饺咂肪褪墙参褰涫疲感牡娜ザ粒险娴睦葱玻闾寤岬蕉嗌伲阋涫刀嗌伲憔驼娴檬苡谩D懔飧鼍宥疾荒芴寤幔阍趺茨芄宦涫担看诱饫镅稹T诜鸾探渎衫锩妫晕颐浅黾胰死唇玻钣欣娴氖恰渡趁致梢窃鲎ⅰ贰3黾胰四芄话颜飧鲂〔嶙永锩嫠档娜甲龅剑憔褪悄┓ㄊ逼诘氖ト耍槐惹鸾洹⑵腥涮吡耍娴奈颐遣蝗菀鬃龅健D芄蛔龅缴趁志土瞬黄穑涠拿磐悄愣寄芄煌ù锩髁耍愣寄芄宦涫担悴皇鞘ト怂鞘ト耍?br />
经律论三藏,我们净宗的经有五经,论有《往生论》,律用《沙弥律仪》足够了。而印光大师他老人家,用《感应篇》、《阴骘文》来代替戒律,也是好办法,这个意思更好、更深、更广,很值得我们赞叹。他这种提倡,真正是苦心救度世间的劫难。因为我们标榜佛家的戒律,《沙弥律仪》确实很好,在家人也可以学;但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佛教,佛教的东西拿出来,他排斥、他不接受。所以我们用《感应篇》、用《阴骘文》,不是佛教的,大家提出来,好像你很公平,没有门户之见,容易接受。印祖的苦心,我们要了解,只要能劝导一切人断恶修善,就能够达到消灾免难的效果,无论哪一家的学说都好,何必一定要把佛教搬出来?他讲的跟佛教没有两样,那就等於是佛说的,没有差别。从这个地方,你也看到佛法心量之大,确实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只要是符合善的标准,不管什么人说,不管是哪个宗教,我们统统采取、统统接受、统统尊重、统统依教奉行,没有成见,大公无私。世间有不少人先入为主,他坚持他的成见,很不容易接纳外人的意见,这个就很难了。我们从佛法里面来观察,佛法没有这个情形,这是佛法之殊胜。佛法讲真实,真实里面没有差别,真实里面决定没有自私,真实里头决定没有妄想;才起心动念,已经就离开真实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中庸、中道就是真实,中是中正,没有一丝毫偏邪。我们起一念偏了,就偏了一点点;再起一个念头,偏的幅度愈来愈大。所以一有妄想就偏了,一有分别那就九十度的偏差,一有执著那是一百八十度的偏差,全错了。诸佛菩萨一念,一念是中正,一丝毫的偏差都没有。
『悉知众生心』,一心是能知,众生心是所知。我们今天讲观机,你的心愈清净,你观察得愈真实;你有成见、你有分别、你有执著,你观察就非常困难;换句话说,你所看的是外表,真相你没有看到。人家的现相都摆在面前,都显露在外面,没有一丝毫的隐瞒,可惜我们自己看不出来,看不出来的原因就是自己有妄想分别执著。为什么诸佛菩萨看得出来?「一念悉知」,悉是究竟圆满,没有丝毫遗漏。我们今天没有自知、知人之明,明是智慧,就是受妄想分别执著之害,我们要是把这个东西舍弃,能力就恢复。唯有知众生心,才能够随机应现,就跟菩萨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分,应当给他说什么法,就给他介绍什么法门。而佛在《大集经》上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一句真实话。可是劝导一切众生修学净土法门,是要有善巧方便,现在的话说,要有技巧。众生根性不相同,他喜欢学什么,不妨先随顺他修学,到他修学遇到困难,路走不通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劝导他:这个路走不通,我们不妨试试看那一条路。而决定不是说,净土好,别的法门都不行,这个样子人家起反感,决定不能接受;一定要随顺他的根性,随顺他的爱好,今天讲是多元文化。所以观机相当不容易,观机透彻,应化在世间,没有不得众生拥护的,大家都爱戴你。你没有私心,你没有成见,你不固执,跟你接触就觉得非常容易,才能够教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让他们人人都知道断恶修善。
善心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有,都喜欢善心善行,所以劝人断恶修善不是难事,难在哪里?难在如果自己本身做不到,劝人就难了;自己本身先要做到,然后劝人,人家才相信。世尊三转法轮,最后作证转,我已经做到了。四谛法那是举个例子,佛告诉大家世间种种苦的现象,这是示转。上根利智的人听到,他就觉悟;中根的人觉得你说这个与我还有一层距离,所以佛进一步劝他,「你应该要知道」,这是说到自己身上来了,中等根性的人明白了,佛是为我说的,不是为大家说的,不是与我不相干,他就能接受;下根的人还不行,还不相信,所以佛最后作证转,「我已经知道」,佛一定自己作证。佛说五欲六尘的享受是苦不是乐,你能知道吗?佛知道,所以佛把这个舍掉。佛舍掉这些,我们今天明白了是舍三途、舍六道,这个东西是三途六道的因缘。因跟缘舍掉,当然不会有果报,所以他过的这种生活方式,那是佛菩萨的生活方式、天人的生活方式,如前面所说的,一丝毫的负担都没有,包袱丢得干干净净,一身的自在。我们今天出来旅行,都带很大件的行李,我一看那个很苦,累赘!佛菩萨旅行,你们有没有看到佛菩萨旅行有带行李的?我们看那些变相图,画出来的在空中云彩里头,身上轻得就像羽毛一样在空中飞行,没有看到他带行李。
我们今天的根性,实在讲不是上乘根性,所以没有办法不带行李,行李带得愈少愈好,不是必要的决定不要带。我们是佛弟子,在末法时期不能离开经典,所以经书一定要带,带三本就行,《无量寿经》、《弥陀经要解》、《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不要带那个本子,那个本子太重,不必带注解的本子,带完全是经文的。现在台湾有印的三种《华严》三册,我们带一本《八十华严》就行了,一部《华严经》一册,大概也只有这么厚的样子,那个本子好。无论到哪里,我们身上只带三本书,轻松自在。带一些换洗衣服,非必要的东西尽量把它放下,我们就得自在。这也是现身说法,我们出去旅行,「法师,你行李就这么一点儿?」是!从前出家人哪有行李?背个包袱,几件换洗衣服、经书,打个包袱背在身上就走了。哪有那么大的行李,笨重,手拉都拉不动,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道场是提供给大众薰修的,这里面设备当然愈完善愈好,道场是个学校,我们到那个地方去,设备齐全,参考资料很丰富,只限於在那里受用。学习抓住纲领、记住纲领,要深解义趣,我们这一生受用不尽。不仅仅在佛法修学上受用,实际上佛法修学就是日常生活,我们对人、对事、对物,不就这么三桩事情吗?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佛法。佛教导我们东西太多了,每一天薰修,毛病习气还是照犯,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烦恼习气是多么的深、是多么的重,要觉察得到!你能够觉察到,警觉心就提起来了,就晓得非断不可,不断这一生大好的机会又错过了,怎么样也要把它舍弃、也要断掉,求生净土重要。这一生要不能得生,将来决定还是会生净土的,为什么?我们跟阿弥陀佛结了缘。但是李老师讲的话讲得好,你不免长劫轮回,你还要受多少磨难。这些磨难,说老实话,叫冤枉受的。可以现在就去,可以不再受磨难,这个关键就是我们随顺佛陀的教诲,还是随顺自己烦恼习气,就这一念之差。随顺我们自己烦恼习气,那就慢慢来,长劫轮回;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们这一生就成就,当生成就的佛法,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天王他所修证的法门因果都通,在他是果地上的,在我们是因地上的修学。这一段长行就介绍到此地,下面我们再看偈颂:
【尔时知足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而说颂言。】
这是说偈的仪式,每一段都有这个仪式,我们读得太多,读多了千万不要厌烦,一看这个,这还有什么讲头的,翻过去就算了。要知道每一段前面讲这个是提醒我们,我们的毛病就犯在此地。研教、听经不能开悟,念佛功夫不能成片,毛病都出在这个地方。我们是粗心大意,没有一丝毫诚意,没有一丝毫恭敬,你怎么会得到?印光大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是诚敬的教学。『承佛威力』,这是谦敬;绝不以为是自己的,自己有能力,自己有智慧,这个观念错了。纵然是自己有,也要谦虚,尤其是教初学,自己要做出谦虚,给初学人做个榜样。现在人不懂得谦虚,都以为自己很聪明,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诸佛菩萨,你查遍《大藏经》,决定没有这种字样。连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都不说是自己说的。《华严经》的注解,你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在玄义里面,佛说法跟孔老夫子一个态度,「述而不作」,不是自己的创作,他所说的是古佛所讲的,「我所讲的不过是转述古佛所说而已」,你看看谦虚到这个程度。孔老夫子也是这个态度,述而不作,一生没有创作,所讲的都是古圣先贤所说的;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都是过去古佛所说的,谦虚!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菩萨说偈赞佛,陈述自己的心得报告,「承佛威力」,这是佛力加持,我们有什么能力?谦虚到这个程度,一丝毫贡高我慢的念头都没有。我们今天上台,展开经典能讲到一点道理,佛力加持,承佛威力。诸位在这里听讲,听到有一点心得,听到有一点欢喜,不是自己有能力、自己有智慧、自己有善根,承佛威力。处处要学谦虚,处处要学谦让,我们在佛法里才真正学到东西。绝不可以有一点点自尊自大,傲慢的念头,这个念头是障碍、是烦恼,障碍你智慧,你不会开悟。所以经展开你看不懂,给你讲你听不懂,听把意思听错了,什么原因?傲慢、自大。所以障碍在自己一边,不在外面。记住印光大师的话,学诚敬,诚敬是入道之门。
下面这一句表现得更好,『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这上面是对佛,下对一切众生。上面是对佛的尊敬,下面对一切众生的尊敬,显示出「生佛平等」。他看佛,这个佛说本师释迦牟尼佛行,说一切诸佛也行,本师的教诲,一切诸佛威神的加持,这都是真的。「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这是他们这个族群,大族群。诸位要晓得,一尊佛的化土,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知足天,知足天不是一个,诸位同修都知道它是欲界天。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一个大千世界里面四禅天只有一个,一个四禅天,三禅天有一千个,四禅是天顶。佛家讲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通常是这样讲法。三千大千世界,单位世界的天顶是初禅,小千世界的天顶是二禅,中千世界的天顶是三禅,大千世界的天顶是四禅,所以四禅一个。你想想看,三禅就一千个,二禅一千乘一千,百万个,初禅再乘一千;欲界天是在初禅下面,你就晓得知足天有多少个?弥勒菩萨到底在哪一个知足天?我们娑婆世界的兜率陀天就很多,你要知道弥勒菩萨在哪一个兜率陀天,给你讲兜率陀天,你都找不到。
我这个讲法,你就晓得他说的是个大的族群。还不够大,为什么?我们才讲一个大千世界。《华严经》上讲,它这个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每一个诸佛刹土都有这么多知足天,你才晓得这个族群之大,大到不可思议。所以是把虚空法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族类,归纳为二百七十多个,每一个族类里头都是无量无边。举出十位天王来表法,十位是代表无尽,它不是数字,代表无量无边。这里「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这个一切知足天众范围有多大,我们没法子想像。所以大家不要看到这个,大概就是讲前面这十个,那我们就全把意思错会了。这十位就是代表大千世界里许许多多的兜率陀天,他们都是兜率天王。兜率是梵语,翻成中国是知足的意思。而补处菩萨都在兜率天修行,为什么不在其他天上修行?其实是表法的。补处菩萨无论在哪个地方,都叫兜率内院,不管住在什么地方都叫兜率内院。兜率内院表什么?表知足。你只要知足了,你住在此地,此地就叫兜率内院,就是兜率天。它是表法的,并不专指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