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8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4      字数:4686
  菩萨,五乘佛法,五个标准。用这五个标准来检定,我们的行为是善还是恶,是净还是染。
  凡夫先从善恶上来订标准,佛给我们订五戒十善,我们现在用得上,最低的标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言语造作与十善相应,这是正行,与十善相违背是邪行,邪正、善恶用这个标准来界定。再向上提升,天道还要加上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十善与慈悲喜舍相应,这是天道;十善与慈悲喜舍相违背,是人道,不是天道。愈往上去标准愈高,到法身大士那个标准完全与自性相应,这是善,与自性相悖那是染。我们前面读的这首偈子,寂静音光明天王所说的那是与性德相应,那是菩萨的标准。如果我们说得浅显一点,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与这十大愿王相应是法身大士的标准,就是与性德相应;与十大愿王相违背的是与自性相悖了,那是染,那是恶。所以标准有很多,我们现在是在什么地位,应当要认真努力采取哪一种的标准?但是佛法的修学跟世法不一样,我们虽然是以五戒十善为我们修学第一个标准,我们同时可以修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是《华严》里面所说,「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因此,经要多读、要多听、要多明了,都有悟处。积小悟成大悟,这就是悟处提升了我们的境界,对於我们的修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有信心、有耐心、有毅力,一门精进。
  『为灭世间痴暗惑』,这是修学的目的。为什么?为断贪瞋痴。目的要纯正,不是求世间的福报,不求名闻利养,不求五欲六尘的享受。目标若定在世间法里面也能够得到,不是不能得到,那不是果报,那是得不偿失。我们费了许多精力,费了许多时间去修行,得的不过是人天福报,你说有什么意思?好像你在开矿,找到一个金矿,费了许许多多时间去提炼,纯金炼出来了,到外面去换一块糖吃,你说你冤枉不冤枉!所以一定要把世间种种诱惑、种种受用舍弃掉。释迦牟尼佛证的是圆满果位,他所示现的生活方式,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这是告诉我们,如来在果地上,尚且不贪图名利,不接受五欲六尘的受用,何况我们初学?这个示现就告诉我们,那个方式是有害的,名利、物质上的享受决定有害,有大害,要舍得干净。我们有,有就布施,供养别人,这是福;只修善福,不受其害,很重要很重要。
  『是故清净最照明』,这一句,智慧透出来了,我们现在讲过高度智慧的生活。这是变化力光明天王他所悟入的,他用这个方法证得的。这个报告对我们初学非常有利益,告诉我们修行要有耐心,要有纯正的目标,要记取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示现的意义我们要能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卷)  1999/6/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50
  请看经本,化乐天偈颂的第四首:
  【世间所有妙音声。无有能比如来音。佛以一音遍十方。入此解脱庄严主。】
  这是庄严主天王他的赞颂,他所得的法门是「示现无边悦意声」。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妙音,这四句好懂。『世间所有妙音声』,这是讲六道,人道跟天道。天乐我们没有听过,只是在经论里面看到佛菩萨赞叹形容过;而世间这些音乐歌舞,我们也能够接触到一些。学佛之后,特别是对於初学的,初学,佛禁止我们参与这些场合,原因是怕扰乱我们自己的清净心,而对於五欲六尘生起贪著,所以佛在戒律里面才禁止。对於大乘菩萨,定慧已经成就的人,佛就不禁止。所以我们在许多古迹里面,像是敦煌、云岗这些石窟里面,看到佛菩萨种种变相图,世尊说法,诸天都是以音乐歌舞来供养,我们常常看到的。这些境界,都是定慧已经成就的人,心地清净,正如《金刚经》上所说的,人家真正做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所以示现出无障碍的境界;《华严经》上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展现这种境界给我们看。可是初学佛的人,不可以接触这些境界,接触之后,没有不堕落的,所以学佛确实是有阶段的,不是上根利智、不是再来人,这些场合接触不得,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可是在弘法利生,这许多境界又不能不知道,不知道你讲经说法就不契机,所以我们接触,总是要保持著高度的警觉,在这个境界里面,念念还是要提起佛号,不为境缘所转,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真正修行功夫,这个场所非常明显,你会不会用功,你能不能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
  这个地方,这一首偈里面所说的「妙音」,这音声含义很广,总不外一个是音质、音色,第二个是音声里面所显示的内容。论到音色、音质,确实世间所有妙音声都比不上如来。为什么?如来的音声是最极清净自然,从清净心里面生的。凡夫的音声,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的。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这个偈子一看,你就明了,当然不能为比。不但音声不能比,色相也不能比,诸佛菩萨是清净色相,我们是污染的色相,污染到了极处。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你修学的功夫完全显露在你色相、音声之中,古德讲「诚於中,则形於外」。我们内里面的功夫完全表现在色相里面,所以哪里能够瞒得过人?瞒人只是瞒愚痴之人。世间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你瞒不过他;在佛法里面,有修行的人,你瞒不过他;人家心地厚道,不说而已。为什么不说?说了没用处,世出世间圣人言说都是讲究契机的。你肯学、好学,喜欢听,听了能够改过自新,你就会时时刻刻遇到善知识。为什么?都愿意帮助你,正是佛家所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就是乐意帮助你。你不肯听、不喜欢听,听了之后不能去照做,善知识对你就一句话都不说。所以你就感觉得一生当中遇不到善友,纵然遇到善友也不得其利益。这些事情自古以来太多太多了。
  诸佛菩萨、高僧大德住世的时候,无不热衷的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听众很多,得度的人不多,得利益的人不多,得度、得利益又各有浅深不同。这些情况我们总得要知道,知道之后自行化他都能够离相,不著相了,才能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才能让自己定慧功夫增进。我们苦心教导,他不听,我们不会失望。为什么?当然是这样情形。十个听众当中也许有一个会听进去,一百个听众、一千个听众,有两、三个人得利益,这一会就没有空过。不可能叫人人都得殊胜利益,那是做不到的,佛菩萨也做不到。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听众有多少?佛经上记载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是常随众,少数。这些常随众不是普通人,这是佛菩萨化现的。由此可知,这什么原因?各人根性不相同,烦恼习气厚薄不一样,浅深不一样,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每个人解的深广也各个不相同。所以有人听佛说法,证无上菩提,得究竟的佛果;有人得菩萨,有人得声闻,有人得缘觉,有人得人天福报,还有人听了堕三途,比比皆是。如来说法尚且如此,我们算什么?但是希望众生得佛法殊胜利益,这个愿望不能没有,众生闻法能得多少利益,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讲席当中说得很多,有没有办法把我们自己修学的能力向上提升?使我们没有成熟的善根,能在这一生当中成熟,有没有方法?答案是肯定的,确实有方法。方法都在经论当中,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深解义趣,要认真努力依教奉行,对於增长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是很快的。可是这里头最难的、最大的障碍,不在佛菩萨,不在善友,是在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烦恼习气,如果你不能够把它断除,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把它断除,我们就办不到,这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所以要晓得,我们自己烦恼习气很重,这是自己的病。严重的,外面外缘不好,外缘是什么?助长我们的恶习气。尤其是个出家人,信徒一看到出家人高高在上,一切都奉承,於是出家人的习气最难断。在家人成就比出家人高,这是诸位都看到的。我们常常见到、常常听到,在家人念佛往生瑞相稀有,出家人死的时候迷惑颠倒,什么原因?出家人有过失自己不知道,信徒也不说,尊重你,不敢讲你,你做错事也成就你,你说糟糕不糟糕?所以要晓得,信徒害死了我们!我常常讲,可是这里头意思很深,很不容易体会。在家人修福,出家人折福;在家人赚钱很不容易,所以他很勤俭;出家人是想什么信徒都送来,以为什么都没有困难,折自己的福报,决定堕阿鼻地狱。佛教我们惜福,我们忘掉了,我们哪里懂得惜福?我看到在家人,我那个李老师就是在家人,用公家一张信纸、一个信封,都要向主管长官那里去呈白。为什么原因?我要不向主管长官去报告,他要不同意,我犯盗戒。在家居士懂得,出家人哪里会懂得?所以《地藏经》上讲的「侵损常住」,谁干的?出家人干的。拿起电话,废话一大堆,一通电话打半个小时,这是常住的钱,众生在里面修福,你这是给众生种福吗?所以佛当年在世,做成榜样给我们看,出家人接受在家人的供养,仅限於四事:饮食,中午你去托钵,一天吃一餐饭托钵,这个应当接受人供养;衣服,卧具,生病的时候医药,就这四桩事情。太过分了就是作孽,我们出家同修懂不懂这个道理?晓不晓得这个果报的可怕?有没有警觉心?
  世间圣人,「妙音声」是教我们做人,这是妙音;教我们堕落三途的,那是粗恶之音。可是现在人偏偏喜欢粗恶之音,对於妙音就起反感。佛说一切法,音声是帮助我们断烦恼,出三界,证无上菩提,我们对这个音也不乐,也不喜爱,这是真的。果然喜乐,必定是依教奉行。读经、听法,阳奉阴违,这就是没有喜乐之心,依旧还造三途业报,真正是不怕因果。谚语里面有所谓「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你们想想这谚语是什么意思?出家人高高在上,错了!释迦牟尼佛是低低在下,你在经论里面看到,世尊接触大众,从来没有贡高我慢的心。中国古圣先贤也说,「学问深时意气平」。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夫子处事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从来不敢轻慢一个人。没有读过书,无知无识的人,孔夫子见到不敢轻慢。在经典里面处处看到,世尊处事待人接物,都做了最佳的榜样给我们看。所以此地的「妙音声」,要紧的还是著重在它的内容,真实教诲,纯善无邪,这是如来的妙音。
  『佛以一音遍十方』。什么是一音?纯一真诚,纯一善心,纯一爱心,纯一利益一切众生音。《华严》教导我们「一切即一」,一切是指教化众生的方式不相同,因为众生根性不一样,所以诸佛菩萨随类化身,随机说法,这是多;「多即是一」,佛无论现什么身相,无论说什么法门,他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指出我们成佛之道。方向跟目标永远不变,这是一音。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我们今天结集成这么多经典,一音。佛法,大家都晓得,称为内学,心性之学。我们现在与许许多多宗教接触,於是有很多宗教徒问我们,你们佛经是怎么来的?他们的经典是神说的,神降临的。我们佛经不是的,佛经是释迦牟尼佛口述的。佛当年在世,没有写过经典,没有著述,经典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就记忆当中写下来的。我们这个说法,他们听了之后就起了疑惑,那这个记忆会记错。以我们的心,去度佛当时弟子们的状况,我们会记错;那记错了,不就说错了?这怎么可信?尤其是佛经讲的四次结集,第一次结集距离佛过世的时间很近,也许人还相信;愈往后去,时间愈远,最后一次结集,距离佛灭度两、三百年。这种代代口传,哪有不发生错误的道理!那我们这个经典谁能相信?信不信由人!
  我们了解,佛菩萨灭度,灭度他会再来。在我们中国,祖师大德当中,史书里面记载的,就有佛菩萨再来。众所周知的永明延寿大师,阿弥陀佛再来;过去天台山国清寺丰干和尚,阿弥陀佛再来;寒山、拾得,文殊、普贤菩萨再来的;唐朝傅大士,示现在家居士身,弥勒菩萨再来的;近代印光大师,诸位晓得,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宝志公,观世音菩萨再来的。所以历代高僧大德当中,许许多多佛菩萨化现的,我们肉眼凡夫哪里知道?佛菩萨在不在这个世间?在,多得很,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来帮助后学,帮助世人。何况佛法的教学,不是教我们跟著释迦牟尼佛学,跟著释迦牟尼佛学,那就变成宗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