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9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3      字数:4683
  缦智啊K苑鹁骋埠谩⒛Ь骋埠茫际亲约焊姓倮吹模颐且飧龅览怼?br />
  所以在生活当中,从早到晚我们所接触一切人事物,种种感受,要知道都是与念头有密切关系。你要追究所有一切感受的根源,就是起心动念。因此我们的念头就要注意,念头要真诚,最关键的是诚、真诚,真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学道,道业能不能成就,关键在此地。能不能够,现在讲很粗的话,趋吉避凶,消灾免难,关键也在这两个字。果然我们能舍弃一切虚伪,处事待人接物都用真诚,这是你的佛性现前,你真心现前,真心里面没有灾难,真心里面没有业障。我们今天用心就是不能用真心,统统用的是妄心,过失在此地。所以我们自己有光不能改变,不能放金色光明,不能放白色光明,不能放黄色的光明,所放的光明都是乌黑的,乌七八黑的,灰土土的光,说光也好、说气也好,令一切众生看到不能生欢喜心,道理在此地。你那个光的转变「唯识所变,唯心所现」,为什么不肯修清净平等觉?
  一个念佛人,如果不修清净平等觉,就跟西方极乐世界不相应。心行不相应,念佛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这个话我们总要记住,总要明了。你天天拜佛,身礼佛,口念佛,心想佛,这不错了,样子做得不错,可是你的心里面欲望没断,是非人我没断,贪瞋痴慢没断,处事待人接物还用一个虚假心,就不能往生。如果你的心真诚、心清净,你不信佛,你也不念佛,你决定不堕三恶道,你来生享人天福报;如果遇到佛法,一念、十念就能往生。为什么?本钱够了,本钱是清净心、真诚心,对人没有一丝毫虚伪,坦诚相见,别人能感受到。尤其是修行人,不仅是佛教,任何宗教,不信仰宗教的,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世间贤人君子,读书有修养的人,读书是明理,有修养是什么?坦诚的心处事待人接物,有修养。修是修正我们的错误,有修行的;养是存养,养善心,养心性。这样的人,他接触外面境界的感官,与我们一般凡夫不一样,那个微细的境界他能见得到。
  此地是讲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何以毛孔光明能演说?演说的是什么?『等众生数诸佛名』,众生有多少数量,他念佛的数量跟众生数量相等。这个我们没法子想像,我们今天听了这是神话,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今天认为神话,认为不可能,是因为我们有分别、有执著,落在数里头,那就不可能。他们为什么可能?他们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落在数量里面,那就可能。不落在数量里头,这个道理要懂。也就是说你有分别心,你有执著心,你就落在数上。就像《了凡四训》里面云谷禅师所讲的,落在数量你的命人家就算得准,要是舍弃妄想分别执著,不落在数量里头,谁能算你的命?任何人来算都算不准。个人如此,家庭也如此,国家、世界无一不是如是。你没有办法超越数量,你看到超越数量的那些人,就觉得不可思议,没有法子理解。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不但要晓得这个道理,要认真学习。学习没有别的,还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其理,放下是放下一切分别执著、放下一切过失。要知道我们清净心里面、本性里面没有过失,不但恶没有,善也没有,善恶都没有才叫真善。善恶是相对的,你有恶,换句话说,你就有恶报,就有三恶道;你有善,你有善报,你就有三善道;善恶都没有,六道就没有了。极乐世界的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的乐出不了三界,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在见思烦恼里面叫边见,边见的范围多大多广没人知道,现在人讲相对的。六道里的众生,都是生活在相对理论之中。不但六道,包括十法界,四圣法界也没有脱离相对。不过他们相对的概念比我们薄,执著轻微,我们这个执著非常严重,不能够舍离,所以自己在六道里没有出头的日子,你说多可怜!我们要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出头,在这一生当中要成就,彻底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
  从哪里改起?司马光说得好,从不妄语开始。司马光一生的成就是「不妄语」,实话实说,一生当中不自欺、不欺人,这是他教导我们下手之处。我们想想确实很有道理,人能够做到不自欺、不欺人,这个心情多么舒坦。没有欺骗一切众生的这些事情,没有欺骗一切众生的念头,这心才能得清净。凡是欺骗众生,不能说真话的,当然是罪恶,见不得人,这就是你心地的污染。佛告诉我们要改过、要修行,我们这个缺点就不肯修正,这个过失就不肯改掉,那无济於事。换句话说,你这一生想超越六道轮回、想成就,就不可能。我们想想,这一生当中学佛了,逐渐明白了,什么事情最大?了生死、出三界是大事,再没有比这个事情大了,这个机会难遭遇。我曾经跟诸位同修说过,得人身不难,遇到佛法难,尤其遇到大乘了义大法太难太难了。遇到了要不能够把握住,不能利用这个机会成就,岂不是太可惜?千万不要打妄想,这一生遇不到还有来生,那个来生就不知道要多少劫,也许是无量劫之后你再遇到一次,这个无量劫中你要受多少苦报?所以觉悟的人决定在这一生成就。
  佛菩萨毛孔光明演说「等众生数诸佛名」,我们有没有觉察到?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给我们讲的句句是真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意思非常深广。一佛名就是一切佛名,一切佛名就是一佛名,在什么地方显现?毛孔放光当中显示出。说到毛孔光明,岂不就是讲的虚空法界,佛家讲的依正庄严。正报是毛孔,依报是微尘,正报毛孔光明,依报就是微尘光明。确实是演说,演是示现,说不一定是言说,「说」的意思是明了的意思,你在种种示现当中明了了。所以佛讲,菩萨成佛的时候,看到大地众生皆成佛道,就是这个意思。佛看我们众生是佛,我们看佛菩萨也是众生,这是怎么回事情?佛看我们毛孔光明演说无量无边佛名,佛菩萨见到,我们见不到。我们看到佛菩萨,也没有看到佛菩萨毛孔演说诸佛名号,没看到。这是什么回事情?境随心转,我们用妄心,用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觉察不到。佛何以能见到?佛用清净心,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心就是虚空法界,所以佛见到的是一切众生的真性。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是执著分别在幻相上,著相,所以见不到性。这是性德,性德圆满的流露,用个佛名来表示。为什么?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在此地,又不要执著在名号上,执著在名号上,你把意思又错会了。佛名内容是讲究竟圆满的性德,一微尘、一毛孔都是性德圆满的流露。菩萨见到,菩萨契入这个境界,契入境界我们一般世俗人讲证果,他证得了。
  所以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知道。我们用妄想,用分别,用执著,用种种不善之心,把性德变成妖魔鬼怪,把性德变成六道轮回,把性德变成无穷的灾难。没有一样不是自作自受,自己还迷惑颠倒,还怨天尤人,认为这个灾难不是自己造的,别人造的,我们受到连累了。把一些责任全推给别人,这是罪上加罪,果报是苦上再加苦。你什么时候能觉悟?什么时候能回头?这个话就难讲了。我们读了菩萨在此地赞颂,一定要觉悟,要细心去体会。你能不能有觉悟,你体会到哪一个层次,与你看破、放下的功夫决定是成正比例。你心不清净,你见不到。清净心也有等级,清净心愈高的,你所体会到的境界愈深入。所以这个经文含义非常深广。
  『随其所乐悉得闻』,随其所乐是讲众生,九法界的众生,他的爱好都能够得闻。随其所乐,这就不是一元的,是多元的,我们能不能体会到?在我们现前的社会里面,有人喜欢佛,有人喜欢基督,有人喜欢天主,有人喜欢大梵天王,不一样,还有人喜欢狐仙的,「随其所乐悉得闻」,你喜欢什么,佛菩萨就现什么样的身形,正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细细观察,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所说的纵然不同,你冷静一观察是佛法,无有一法不是佛法。再细细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诸佛如来,统统都是的。什么叫佛法?什么叫诸佛如来?性德流露而已。统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法法平等。这个平等没有高下,没有大小,没有真妄,没有善恶,没有去来,没有一异,不可思议,所以这个经叫不可思议境界。《华严经》在佛法里称「大不思议经」,中国人称《维摩经》是「小不思议经」,这是「大不思议经」。
  由此可知,从心性上讲是一元,从现相上讲是多元。多元不异一元,一元即是多元,一多不二。你们诸位想想这个味道,你能够稍稍体会,你就可以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融成一片,这是华严境界。我们今天迷了,就是迷了自性,迷了这些事实真相。不要说跟其他宗教不能够融合,自己一个道场住的几个人,天天都闹别扭,天天在搞意见,你说你迷到哪里去了!真正觉悟的人,跟一切众生决定是融合的,圆融和合。不能跟一切众生圆融和合,自己要警觉,我对於宇宙人生的理迷了,事做错了。这是随其所乐悉得闻,这里面就是讲理是一元,事是多元,性是一元,相是多元,你们细心去体会这个味道。
  妙轮庄严幢天王,他从这个境界里面解脱证果的,成无上道,成无上正等正觉。这些事情也都摆在我们面前,为什么他能够得解脱,他能成无上道,我们为什么不能?太粗心,太大意了。诸位要想真正成就,真正入诸佛如来境界,不改过不行,不修行不行。说到改过、修行,一定先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先要晓得自己的行为,你才会改。自己有过失不知道,你从哪里改起?佛法里面常讲,世间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诸佛如来没有过失,另外一种,凡夫没有过失,凡夫有过失不知道,所以他没有过失。觉悟的人就有过失,菩萨从初信位的菩萨到等觉菩萨都有过失,所以他们知过,知过就是觉悟,我们佛法讲开悟了。改过就是修行,把自己错误的过失改过来,改过是修行。
  古大德提醒我们,修行从哪里修起?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心地。真正会用功的人,用功非常得力的人,是从念头上修行,把不善的念头改正过来,恶念改成善念,染念改成净念,杂念改成一念,从这里下功夫,这叫从根本修。根本修正过来了,在事相上修行,功夫就很容易得力。无论是念佛、是参禅、是持咒,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都会得力,都会有成就。不在根本上下功夫,只是在这些事相上,所谓是寻枝摘叶,那个修行很困难,很不容易成就。凡是懂得从根本下手,一生当中几乎都能成就。我们在中国,古大德《高僧传》里面、《居士传》、《善女人传》里面都看到,那些人为什么一生成就?他懂得从根本修,从心地上修。
  我也常常劝导同学们,最初方便,我们现在入手之处是什么?要放下对世间、出世间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我们往往想控制,这个念头不好,绝对错误,这是迷惑,惑业苦这是惑;如果再有占有的念头,那就造业了。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那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还有什么好占有的?你能够占有得到吗?说实在话,连自己这个身体都不能占有,一天一天衰老,一天一天殒灭,你有办法占有吗?你占有,你能叫它不老吗?不可能的事情。《金刚经》上讲「三心不可得」,也就是能占有的念头都不可得,所占有的一切形相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能所都不可得。所以说你这个念头是妄念,你这个念头是无明,你要有个念头想占有的时候,你造罪业。诸佛菩萨何以得解脱?何以得大自在?就是他没有这个念头,他那个境界、他那个心态是跟虚空法界完全融成一片,这是真心,这是自性。所以文字,菩萨赞颂只有四句话,里面的含义无比的深广。我们再看底下一首:
  【如来自在不可量。法界虚空悉充满。一切众会皆明睹。此解脱门华慧入。】
  这是华光慧天王。『入』就是证入,跟前面讲的解脱是一个意思。佛经里头,这些名词术语都含很深的意思。『解』是解开,解开我们的烦恼,解开我们的妄想,解开我们分别执著。『脱』是脱离生死轮回,脱离十法界,脱离无量无边的灾难。「入」,入如来的境界,入一真法界,在《华严经》上是入华藏世界,入极乐世界,这是证果。第一句『如来自在不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