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7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3      字数:4676
  大的警惕,使我们真正觉悟到得人身不容易,人的寿命很短促,其他道寿命都比人道长。
  得人身有什么好处?六道里唯独人道苦多乐少容易觉悟,诸佛菩萨示现成佛度众生都在人间,没有说是在其他道里面示现成佛,没听说过。以菩萨的身分,以天王的身分,以种种不同身分,在其他道里面度众生,有!经上说得很多。十地菩萨多半在天上作天王,那就是我们此地现在所念的,应以天王身而得度者,即现天王身而为说法。我们现在读这一段经文全是天王,不是真正的凡夫天王。我们晓得,凡夫天王怎么能参与华严法会?大家都知道,参与华严法会的都是法身大士,决定不是普通人。而实实在在讲,这些法身大士多半都是古佛再来,早就成佛;以大士身,这叫倒驾慈航,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他们来做这个事情,来行菩萨道。菩萨对一切众生,给诸位说,决定没有心,有心都是妄心,无心这才是真心,唯有真心才能跟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众生之感有浅深、广狭、隐显种种不同,诸佛菩萨他们高明,极其微细的感动他都有应;甚至於我们心里微微动念头,这个感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发现,佛菩萨已经知道,佛菩萨已经有应了。这种情形很多,而且常常发生在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是粗心大意没有感触到。如果你的心真诚清净,你就会感触到,常常跟佛菩萨感应道交。特别是讲经的场合,无论是讲的人、听的人,这个时候的感应特别多,感应特别显著。讲经的人往往事先充分做了预备,可是上台之后,所预备的东西一句都没用上,而能够滔滔不绝讲得如理如法。这个情形,过去我们读谛闲老法师的《圆觉经讲记亲闻记》,《圆觉经讲记》是老和尚自己写的讲稿,《亲闻记》是江味农居士、蒋维乔居士那一帮大居士们听经记录的,他们有三、四个人听经做笔记,那个笔记交给江味农居士整理,第二天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这个讲得好,这是我讲的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都不敢承当这是我讲的。那是什么?佛力加持,那是感应。众生听了能生欢喜心、能够开解、能够领悟,也是诸佛菩萨加持的。所以在讲堂里面,如果你细心去体会、去观察,说听都得佛力加持,而且这个加持非常明显。普通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加持,你不容易觉察到,除非你的心很清净,你的心很细,你会感觉到,粗心大意你不能觉察。而后才知道佛恩浩大,世间父母对我们的恩比不上诸佛菩萨,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无微不至,无时无处不在;理如是,事也如是。
  可是你要得菩萨示现佛的身分,示现佛的应身,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这在三千年前出现在印度,那就是经上常讲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应身就很不容易遇到,那真是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此地是「无量劫海时一遇」,唯有明了的人才会十分珍惜这个机缘。机缘,现在人讲机会,机会不常在,一纵即逝。什么人是有智慧的人?什么人是有福报的人?什么样的人是有本事的人?抓住机会的人就是有智慧、有福报、有本事的人。世间痴迷的人,往往把大好的机会当面错过,那是真正可惜。
  天王所得的法门,是「能令众生值佛生信藏」,我们在前面介绍过,他的赞颂与他所得的法门完全相应。赞颂里面特别提醒我们,我们今天在此地的聚会因缘殊胜、因缘稀有、因缘难得,纵然在这个道场修学一天,这一天的机缘也是无量劫海时一遇。诸位同修要明了,昨天你们看到,从黑龙江大庆那边来了十二位同修,昨天晚上在此地听一次经,今天中午我跟他们在一起吃饭,我们可能在一生当中就是这一次见面,以后不会有了。还有这个机缘吗?谁也不敢保证,这一生就这么一个机会,来生有没有?不可靠,再要遇到的时候,恐怕是无量劫海再一遇,你就晓得这个机缘多么可贵,多么难得。我们遇到,一定要令他生欢喜心,给他带一些经书、录相带,他们所需要的、喜欢的,只要他们能带走,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谁懂得这个机缘?必须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的心会变,变成什么样?变成对一切人、一切物都有一个真正的爱心,何以?机遇难逢。一切人、一切物,这一切物,佛经里面常讲除了人道,其余的各道都用「物」这个名词代表,这里面有我们肉眼能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我们会很珍重、会很珍惜。无论是善人恶人,逆境顺境,都会珍惜,都会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对待,这叫学菩萨道,学诸佛菩萨的处事待人接物。这两句是讲遇佛、得人身机会之难,一定要认识。
  第三句就是讲信藏,『能令众生生信解』。清凉大师说得好,「不信,则佛就难遇;正信,佛就常常会遇到」,这个话讲得好,讲的是事实。佛法当中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正信、真信你就会遇到。虽然遇到,不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身。实在说,佛的一切应身都是随众生感而应现。为什么我们遇不到佛这种殊胜的应身?我们心不是佛心,心要是佛心,你会遇到佛的形相,纵不是应身佛,你会遇到化身佛,也能见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要是佛的心去感,佛就以这个相来应;你是菩萨心去感,佛就现菩萨身来应;你是凡夫心感,佛就现凡夫身来应。所以佛现身不是自己愿意现什么身就现什么身,如果佛说我愿意现什么身,那已经是凡夫,凡夫才有愿意不愿意,愿意不愿意是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佛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佛心清净,佛心平等,佛心无念,无念就是无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这些念头,所以能与法界众生起感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一切处有感,一切处就有应。我们赞叹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同时起感应。所以感应之事,感应之理,我们要很清楚、很明了,我们自己用什么心?
  抗战胜利之后,周邦道先生的夫人那个时候住在南京,感应到地藏菩萨现身。她并没有学佛,可是这个人行孝道,她一生真正把孝敬做到,她并没有学佛,也不认识什么佛菩萨。有一天有一个出家人到她家里去化缘,化缘也不太多,化五斤香油,她没给他,这个出家人就走了。走了以后她忽然想起来,她家住的房子很大,外面有院子,有大门、二门,进去是第三道门,庭院很深,她那个房子我曾经去过。她说大门、二门都没有开,忽然想起这个和尚怎么来的?走了之后门还是关得好好的,和尚不见了。这个疑问在她心里面好多年都不能解决,一家人都见到,绝不是眼花,清清楚楚。他说他是从九华山来的,问她化五斤香油。以后他们到台湾,住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跟李老居士学佛,把这桩事情向李老居士报告,李老居士说那个和尚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她后悔死了,当时没有给五斤香油。佛菩萨,你是什么样的心,他就现什么样的形状,你是个凡夫心,他就现个凡夫出家人的样子来跟你化缘。这是一种奇迹般的出现,遇到善知识为她说明、为她开示才恍然大悟,与佛有缘。她念佛修持很不错,往生之后火化有三百多颗舍利。居士当中往生瑞相很稀有,这些年来我们听说、看见的不少位。
  由此可知,我们自己的清净信心,无私的一种愿力,这个重要,这种心、这种情就是能感,诸佛菩萨能应。感是要真心,真实的愿心,自自然然与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正信、正解,「唯佛能生」,这是我们一般讲相辅相成。我们自己具足信愿能感,佛菩萨能应,帮助我们的信心更坚定,帮助我们的愿心更恳切,我们深信切愿,就会常常得佛菩萨加持。由此可知,感应也可以能说作互为感应,这个意思就深。我们能感动佛菩萨,佛菩萨也感动我们,这里面的关键自己一定是如教修行,才能够做得到。我们读这首颂,一定要珍惜机缘的难遇;珍惜机缘,爱惜机缘,不让这个机遇空过。
  怎样才不空过?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一定要帮助一切众生有缘闻佛法,这个缘就没有空过。合掌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跟他的缘没有空过,佛的金刚种子种在他阿赖耶识里。我们赠送人家一本经书,赠送人家一张小小的佛像,赠送他们一串念珠,这都是与佛有缘。这些东西并不贵重,而实实在在是无比的贵重,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看重的是金银财宝,这个东西看得很重,这串念珠能值几文钱?但是他不晓得,这串念珠在阿赖耶识种了佛的种子,这真正是宝,无价之宝,无尽之宝,我们知道,他不知道。不管他知不知道,已经种下去了,如果他的善根福德厚,他这一生就会起作用。善根福德薄,下一次无量劫时再遇到,他就起大作用;也许就是一次机缘,而度脱六道十法界,因这个机缘,他就能遇到净宗法门,念佛往生不退去作佛。唯有我们自己认得清楚才真正肯干,肯与一切众生结法缘,肯帮助一切众生了脱生死苦海,同证无上菩提;要常常有这个心,时时要认真努力去做。这是世间自在主天王所得的法门。再看底下一首:
  【佛说法性皆无性。甚深广大不思议。普使众生生净信。光焰天王能善了。】
  光焰自在天王得的法是「能令一切众生闻法信喜而出离」,他是依这个法门证果,所以他赞颂里面,前面两句就是说所闻之法。『佛说法性皆无性,甚深广大不思议』,这里面的意义,佛法是以「无性」才是真性,真性无性;「无」不是空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般若经》上常讲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妙有是讲法相,真空是讲法性。宗门里面也讲无念,无念是真念,无念就是真性,有念就变成识性,识性是第二义,真性是第一义。这些名词很难懂,但是很重要,如果你要明了,依这个修学,那就是宗门里常讲「从根本修」,依根本修,你的成就快速。「无性」这两个字很难懂,《楞严经》上世尊大开方便之门,从我们六根门头指出我们的真性,真性就是自性,就是此地讲的法性。为什么要说一个「无性」?怕你执著:「我有个真性,我有个自性」,你就坏了。
  今天下午,光明山有几个年轻人来找我,说他们遇到一些信徒,问了几个问题不能解答;告诉我还有一个常常为大家讲解佛法,被一个基督徒问了一些话答不出来,现在他就去信基督教了。我说也不错、也很好,真正好好依照基督教的教义修行,将来生忉利天,忉利天主就是他们的上帝,现在不信佛没关系,到天上去跟著天主,天主常常请佛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那不是一样吗?问题就是他要能生得了天才行,他生不了天就没有办法;他要真正能够生天,好事情。他们问什么问题?无明是怎么生的?无明是什么因缘生的?几时生的?这个问题可是大问题。我跟他说,我跟你讲了你也不懂,这个问题是富楼那尊者,当年向释迦牟尼佛提出来的。富楼那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无明是什么原因生的?第二个问题无明是几时生的?第三个问题是成了佛之后无明断了,你才能成佛,断了之后几时无明会再生?问得好!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答覆他,说得很详细;虽然说得那么详细,你去看你还是看不懂。世尊答覆四个字解决,「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懂吗?什么叫知见立知?譬如在经上讲,佛给我们讲见性,是法性、是自性、是真性,可是你要是觉得「我有自性,我有真性」,你已经立知,那就是无明。怎样才不落在无明?世尊给你讲这部经,从头讲到尾,你心里如如不动,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你完全接受了,那个就不落无明。给你讲见性是真心,「我们见性是真心」,完了,这就叫知见立知,这就是无明本,你怎么会懂?跟你讲了你也不懂。他说:我们怎么样对付初学?我没有法子,举一个比喻跟他讲,你回家好好去想想。你所问的就像学校里博士班程度的课程,你现在的程度是幼稚园的程度,幼稚园程度想问大学研究所里的课程,你怎么会懂?你如果懂了,有些念小学、念中学、念大学,那些人不都是傻瓜?浪费那么多时间、浪费那么多精力,为什么不叫小朋友一下就到博士班去念?念一天,博士学位就拿到,那多好,多省事。办不到!世间法尚且办不到,何况佛法?佛法比世间法难得太多,你怎么会懂?给你讲得怎么清楚,你也不懂。为什么不懂?你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