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节
作者:
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0 字数:4679
撬牡娜啡肥鞘率嫡嫦唷U蛭硖睿绿痹樱颐且皇呛芟感模趺茨芄幻靼兹缋此嫡媸狄澹渴兰淙耍兰浯厦髦腔鄣目蒲Ъ摇⒄苎Ъ摇⒆诮碳也荒芙馊缋凑媸狄澹蚓褪谴碛昧诵模较虼砹恕U馐撬得鹘鸶毡Φ刈现匀弧?br />
第二段讲宝树。长者说,这是「万行因果」。菩萨修六度万行所感的宝树庄严,那是果。如来他也在修行,他那个行不叫修。「修」是什么?因为我们的行有错误,把错误的行修正过来叫修行。如来果地上丝毫错误都没有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所以他的行还可以叫修行,还要修正。如来在果地上丝毫错误、缺陷都没有了,所以他只有行,不能讲修。诸佛如来,这都是证得究竟果位的这些人,他们自行普贤行,我们也把它称作因地,实际上他已经没有因与果。我们为了说话体会方便起见,佛在果地上他也要过生活,他也有他的工作,我们今天讲他也有他的事业。他的生活是什么?享受寂静之乐,那是他的生活。《仁王经》上讲五忍,如来果地上是寂灭忍,他享受的是清净寂灭的生活,这是真实到了极处,比无生法忍的境界还要高一级,这是他的生活状况清净寂灭。他的工作、他的事业是什么?普度众生。这个工作做不做?做,天天在做,从来没有休息,如经所说「千处祈求千处应」。实在讲哪里只千处?这个「千」也代表圆满,代表一个大圆满。经上讲十,十是代表圆满。十而百,百而千,所以用千是代表大圆满,无处不应。所以,成佛之后忙得不亦乐乎,不是没事干,事情太多了。我们要问:他究竟忙不忙?他不忙。为什么不忙?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自在。他的工作自在,他的事业自在,那是真实的。
果报显示出来「宝树行列,庄严金地」。金地是表真如本性。以六度十愿,普贤行就是十愿,普度法界一切众生,这是树,这是建树,树立如来果地上度化众生的大事业。佛家常讲大事因缘,无过於是。经上讲「令此道场一切严具树中现像」,这些境界都是如来行之中法尔如是,自自然然感得的果报,显示出觉行交彻。如来在果地上证得圆满的大觉,所以他的生活是觉行,他的事业也是觉行。行与觉,工作与智觉,我们加个智慧,大家更容易明了。生活与智觉相应,工作与智觉相应,度众生是帮助众生,与智觉也相应,没有一样不相应。所以宝树的庄严说之不尽,怎么能说得尽?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要想到从因感果,因无尽,果当然无尽。总而言之,宝树,如来自行为因,因行感果,树是依果,依报之果。树的身是金刚,树的枝干、条叶、花果是众宝所成,这些枝叶、花果都依树干而生。花表法,果表智。所以法是花,智是果,我们见到花就想到菩萨所修的法门。所以通常我们讲的比较具体,大家印象能够深一些。花表六度,六度含摄所有一切行门。
譬如我们讲修学下手,从三福下手。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想想这四句里面是不是六度?是不是经上讲的万行?六度万行都在其中。如果智慧现前了,心量拓开了,这四句不仅是六度万行,又与十大愿王相应。与十愿相应是普贤行,不是普通菩萨,普贤行。普贤行,跟诸位说,就是佛行。我们与普贤行不相应的时候,把那个不相应修正变成相应,修普贤行。如来在果地上完全相应,没得修了,所以如来果地上的行就叫行普贤行;我们今天是修普贤行,他们是行普贤行。华藏世界的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我们知道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我们也明白了,是他们行普贤行自然感得的殊胜果报。我们到那个地方要修普贤行,正如同《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那是要修的。哪些人要修?因地都要修,果地是在行,这个果就是究竟的佛果。因地,等觉菩萨还在因地,等觉菩萨还修普贤行;到最后一品无明破了,证到妙觉,证得圆满的佛果,这个时候叫行普贤行。岂不是因位、果位都是修普贤行吗?
长者给我们说:慈悲好比是树叶,十波罗蜜是树干,「法身以为其茎,而随十行之上,报得十种依果庄严」,十种依果就是经上讲的十句。我们很喜欢树木花草,我们接触树木花草,如果能够记住、能够想得起来佛在经上给我们这些开示,我们面对著树木,岂不就是如来给我们说法吗?哪有两样!所以才真正是无时、无处、无物不是道,这个道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我们自己原本就生活在「大方广佛华严」之中,可惜自己茫然不觉。佛果真实的受用,在古人讲「当面错过」。以前我们听「当面错过」这四个字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些什么;古人讲的也没法子问,书上看到也没办法问。今人有些学佛的问他这一句,他也说不出来。这个境界要不能稍稍体会得一些,「当面错过」这四个字确实很难懂得它的意思。
第三大段讲宫殿。宫殿严里面,长者为我们说「大悲因果」。他都从因果上说,地严心地因果,树严万行因果,宫殿大悲因果。大悲心为因,说得很有道理,感得殊胜庄严的宫殿。宫殿做什么用?庇佑一切众生,特别是一切苦难的众生。苦难众生,他这个意思我们也不懂。我们今天听说苦难众生,一定是很贫穷、没饭吃、没衣服穿,过得非常苦的那个日子,我们称为他苦难。大乘经里面讲的苦难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没有证得究竟果位的都是苦难众生。如果我们把范围再缩小一点,苦难众生就是指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没有能力脱离十法界,也就是法相宗所谓异生性的众生,那都叫苦难众生。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尽,这是真的。世间众生,六道里面,你今天再富贵,古人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这在人间是人上之人,了不起,实际上怎么样?还是不免轮回,还是要受流转之苦。换句话说,既然在六道里面,没有不堕三恶道的道理。佛在经上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切众生在这个世间,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个话一点都不错。六道里面一切众生是以三恶道为自己的故乡,他的老家;三善道是出来旅游观光、住旅馆,没几天就要走,就又要回去。特别是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我们看得很明显,地藏菩萨非常感慨,好不容易劝导一个众生断恶向善,离开地狱,生到人间去享福,但是没有一会儿他又来了,又回来了。人间享受一百年,在地狱里才几分钟。你看看佛在经上讲,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年,二千七百年是地狱的一天,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年。人间活个一百岁,在地狱里只有几分钟;地藏菩萨劝他出去,几分钟他又回来了。这成什么话?所以地藏菩萨很头痛,感叹道:众生难度!但是他老人家毕竟是了不起,难度也要度,决定不退心。这是值得人尊敬,值得人佩服,他真有耐心。所以宫殿,前面跟诸位说过,就是我们居住的房舍。只要一看到是住家的房舍,这个建筑让我们这个身体能够遮蔽风雨,身能够得到安乐。见到这个相就要想到,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就像这个居住一样,保佑一切众生身心的安稳。感得广大居,这个居住的所在。
长者在此地告诉我们,他说这个地方有五种殊胜的功德,成就如来所居的宫殿,感得这个果。这就是说,佛有五德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第一种,「如来大悲含育德」。就像一个慈母一样爱护她的子女,母亲之德最伟大的就是这一点,如来有这个德,确确实实把九法界众生都当作儿女一样看待,爱护、关怀、协助,无微不至。我们要问:如来既然是这样的慈悲,现在为什么没照顾我?实实在在讲如来对你慈悲到了极处,是你拒绝、你不肯接受,不是佛不照顾你。你悖逆父母,哪里是父母不慈?是我们自己不孝,不肯接受父母的爱护、关怀、帮助,不肯接受,不肯听话,那有什么法子!所以我们今天不但要修孝敬,而且要学如来大悲含育之德。我们学著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没有任何条件。甚至於帮助他,他不知道恩德,忘恩负义。忘恩负义要不要帮助?要帮助,还是要帮助。所以这种帮助没有条件的,他感激,帮助他;他不感激,还是帮助他;怀恨在心,也帮助他。这叫真正慈悲,叫大慈大悲,无条件的慈悲,我们应当要学。可是帮助他到什么程度,那是看他的接受;他不接受,那没办法。关怀、爱护是无尽的、是平等的,帮助要看他接受;他能够接受一分,再给他一分;能接受十分,就给他十分。每一位同修,你们如果发至诚心肯接受诸佛如来的加持,那个加持是太明显了。今天你们感觉得不到佛力加持,是你自己反抗的力量很大,排斥的力量很大,也就是说你的烦恼习气很重,你随顺烦恼习气,不能随顺佛的教诲,所以佛力的加持加不上,事实真相如是。
第二种德是「真实智慧利益众生」。成佛之后可以说就这么一桩事情,念念,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帮助这个社会,帮助一切众生,决定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念念能够成人之美,绝不会成人之恶,成就是帮助人。你有一点点小善,诸佛如来知道,都生欢喜心,都嘉勉你;你造作种种过失,诸佛菩萨也知道,不会记在心上。所以丝毫极微的小善都得佛力的嘉勉,何况大的善行,能够舍己为人,帮助一切众生,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从今而后,起心动念为社会、为众生,把自己完全忘掉,完全舍弃掉,不要害怕我的生活怎么办?我这一家老小谁照顾?我到年老的时候又有谁来帮助我?不要去起怀疑,不要去问,你先种因,后来果报是你意想不到的。你真能为佛法、为众生,纵然你的儿女不孝,佛菩萨会应化在面前变成你的孝子贤孙。要不然,佛在经上所讲不都是妄语,都是假话了吗?千处祈求千处应,那不全落空了?世间人会打妄语,世间人往往说了不作数,现在这个世间人彼此都不信任了。你的话不可靠,要什么?要写成文字,还要找律师来签字,签了字就可靠吗?未必可靠。给诸位说,佛菩萨的话是最可靠的,不需要文字,决定没有妄语,我们偏偏不相信,不相信就不接受。佛很乐意加持我们,很希望圆圆满满的加持我们,你不肯接纳,有什么办法?所以五周因果里面,第一个所信因果,把「信」摆在第一条。一定要学习利益众生。
第三,「我们要学习佛的智慧的观察」。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佛菩萨用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凡夫用什么?凡夫用感情。再说不好听的话,凡夫用烦恼习气。现在连情都谈不到了,谁跟你讲感情!现在用什么东西?用贪瞋痴。什么是心?贪瞋痴是心。你要问,你是什么心?贪瞋痴是心。贪心、瞋心、愚痴心,用这个心,情都不谈了,情都没有了。用贪瞋痴,将来现出的果报是什么?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现在三途的现象,诸位如果细心去看一下,太明显了。从哪里看?从广告上看、从电影画面上去看、从现代人穿的这些衣服上去看,你看衣服上印的这些图样都是妖魔鬼怪。我从新加坡街道上过,你看双层巴士上画的那些画,都不是人的样子。样子是个人,脸是青色的、白色的,手是绿色的,这不是妖魔鬼怪吗?这是我们的果报。佛的果报多殊胜,我们的果报在眼前显示出来的是这些。你看到的时候心里很不舒服,可是世间人看得很舒服,为什么?他就是那个心,变现就是这个境界。我们学佛就省悟过来,要有高度的警觉,不是好事情。所以要学佛用真实智慧对自己、对大众,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现在一般人所说「理智」,我们要理智,不要用感情。这是讲得很浅,讲得很粗,我们从这个地方学习就好。决不要感情用事,时时刻刻保持头脑冷静,冷静的头脑来观察一切人事物,佛跟大菩萨是这样做,绝不动感情。别人以贪瞋痴对我也好,无论什么样恶劣的态度对我也好,我们要学著温和,要显示出定力,在境界里保持如如不动。他说话粗鲁、粗暴,我们说话柔和,这就是度化众生。让他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我们在行菩萨道。不必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就是这些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能够回头。不能说是他粗暴,我也粗暴,那就完全错了;他用情、他用烦恼、他用习气,我们用智慧,我们用理智。
如来第四种德是「以大智慧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