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1:52      字数:5090
  5月10日那天,比特约了很多媒体的朋友。下午两三点,比特带着已经在外衣里面穿上丁字裤的儿子,在华强北上了载有半车人的12路公交车,八九名深圳、香港记者和一名跟拍DV的朋友一起上了车,阵势不小。此时的小比比特还嘻嘻哈哈地跟记者们开着玩笑,他把自己当成要拍戏的明星了。
  比特事先还准备了一把破扇子,贴上一个广告牌写着:小品《练胆》。这是为了误导观众,让大家以为他是在拍小品,规避被骂的风险。
  上车落座后,比特便笑着与儿子商量脱其外衣,小家伙马上表示拒绝。这时比特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剪刀,说如果不脱就剪衣服下来,比比特只好配合。比特把儿子身上的旧衣服脱下后,顺手扔出车窗外,这样一来儿子就没得选择,想后悔也不行了,这个胆非练不可。
  当时比比特很出乎意料地嘟噜了一句:“你还真扔啊?”
  面对这么多记者和乘客,比比特只穿着一条丁字裤和一双拖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用一只手捂住下身。
  记者的闪光灯一闪,坐在车上的乘客既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车一停,很多人都提前下车,免得惹麻烦上身。出乎比特意料的是,比比特居然没有哭,捂着下身,还笑嘻嘻的样子。
  在工会大厦站下车后,比特拿出事先准备的白色T恤给儿子套上。这时一些记者已经撤退。比特问儿子还敢不敢去华强北练胆,小家伙却说“去就去,谁怕谁。”到了华强北,比比特看到人山人海的行人,紧拽着爸爸的手生怕被甩掉。当比特要脱他T恤衫时,他不干了,表示后悔,可比特目的就是要练他的胆量,他越是退缩,比特越不放过他。于是比特连哄带逼地把小家伙的T恤衫扒了下来。
  开始时,比特拉着儿子的手走得很快,还没等回头望的人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已经消失了。比特不甘心就这么走马观花地应付一下,于是他对儿子说:“咱们要在这待一下,让人围观一下,看你的胆量怎么样。”
  比特在树下的石凳上坐定后,一下子就围上许多人。这时,比比特不好意思了,拉着父亲要走。比特开始用激将法:“你不是说要来华强北练胆量吗?那就在这练练胆,看看你的胆量真正有多大。”比比特还是不干:“我不了,我刚才说话不算数。”
  比特继续说:“你怕就更加要练胆。因为每次找老师你都哭。”看到父亲坚决不肯走,比比特真的哭了起来,而且哭得相当厉害。这反而引来更多的围观者,连巡警和城管也被引了过来。
  比特想着让儿子哭一会儿吧,拖一下时间可以让儿子慢慢适应。这时候看笑话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拿出手机开始拍照,大部分人都以为他们在拍戏。而巡警则反复地劝告比特能不能换个地方,比特坚决不走,和巡警理论开了。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比特自己觉得的确是过分了,“我望子成龙太心切了,儿子当时的一个细节动作让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时,在人群中只穿丁字裤的比比特哭得是脸红脖子粗,一边哭一边咳,好像哭得喘不过气的样子,咳嗽的时候嘴巴里还带着点小血丝。比特看到,儿子很用力地在掐自己的腿,掐得自己几乎出血,在用自残表示反抗。事后想起这些,比特意识到当时孩子太紧张太痛苦了,压力真的太大了。
  比特赶紧给儿子套上了T恤衫。在华强北呆了大概半个小时后,他准备带儿子离开。但刚走到振兴路口,就被两个开摩托车的巡警拦住了。巡警说:“你不能走,有人报警说你虐待儿童。”
  巡警要了比特的身份证,将比比特拉到一边,问他:“他是你什么人?他有没有打你?”比比特摇摇头说:“没有打,他是我爸爸。”警察还是不让比特离开,让他等报警人过来对质,等警车过来将他拉走。
  10分钟后,警车过来了,但警车上的领导听取汇报后就开车走了。没办法,拦截他的警察只好气呼呼地对比特说:“你太过分了,下不为例,以后不要这样做了。”把身份证还给了比特。
  比特拉上儿子,边离开边笑着对儿子说:“以后不要怕警察了,他们只抓坏人的,我们没有做坏事,所以不能把我们怎么样。”比比特也像胜利后的战士一样,高兴地迎合着父亲的教诲,因为他刚才还真的以为警察要把爸爸抓到监狱去。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比特
  第二天,各大媒体报纸纷纷报道,《作秀大王当街逼儿袒胸露乳“亮骚”》、《“作秀大王”逼子当街裸体称练胆》……
  报道几乎都是批评性的,比比特的卓别林童星网上也有很多骂比特的留言,比特的手机也收到不少责骂的短信。看到这些报道,比比特的爷爷奶奶,脸色也相当难看。一时之间,比特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次日,比特受到《南方都市报》的邀请,带着儿子去报社做了一个专访。12日,该报以《不喜欢和爸爸上街卖艺——对话作秀大王之子》为题做了跟踪报道。
  而在同一天,深圳《晶报》也刊登了一个关于比特父子二人专访的跟踪报道:本报5月11日报道的《“作秀大王”逼子当街裸体》中,马献青(比特)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目瞪口呆,随之而来的是对这种行为的质疑。当天(11日)下午,记者再次与“出名”之后的马献青面对面,探究事件前后父亲和孩子的心理变化……事件之后,马的儿子与头一天记者在公交车上看到的样子有点不同。这个只有8岁的孩子也许受到了昨天事件的影响,显得沉默了许多。记者试图与他进行交流,但是孩子一直没有正面与记者进行一句对话。对周围人的询问,反应也较冷淡……
  比特觉得奇怪了,父子二人明明只去了《南方都市报》做专访,怎么《晶报》也出来个专访呢?“而且说的不是事实呀,当天我和儿子回去的路上就开始有说有笑的了,他怎么可能会在事后变得反应冷淡,他们怎么能这样的编造呢?”
  比特心里很不痛快,因为《晶报》的跟踪报道中出现了教育、法律以及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对其的严厉批评。于是,比特在网上发了个帖,说《晶报》这篇报道是假新闻。比特说虽然和《晶报》记者相熟,但当时在极端的压力和震怒之下,也只能出此对策。后来比特在电话里和该记者有过再次沟通,往事不堪回首,谅不谅解的都是后话了。
  小比比特毕竟还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很快就忘却了练胆现场哭闹的情景,继续看他喜欢的影碟和电视节目。而比特却无法轻松下来,因为骂声还在继续,指责还在延伸,“我甚至不敢让孩子在公共场所靠我太近,总觉得背后有人在指指点点。”
  正在比特承受巨大压力之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的编导打来电话,邀请比特父子前去录制一期节目,让心理专家给孩子进行一次心理辅导。比特爽快答应,因为他也想及时得到专家的心理辅导。节目邀请了目前中国最有威望的心理专家之一杨凤池教授,和父子二人展开一场对话。小比比特当众承认,练胆时感觉很痛苦,但跟爸爸到处跑有意思。同时比特也表示自己的做法确实太过分了。
  这个练胆秀是作秀大王比特这几年来所有的秀当中最负面的一个,也是挨骂最多的一个。在经历练胆秀这些余波的时候,比特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方式确实太过分了。他最初的想法,让儿子比比特上《非常6
  1》栏目的愿望,也变得渺茫起来了。在北京录制《心理访谈》节目的同时,比特父子二人还是去了《非常6 1》栏目参加初试。但没有收到复试的通知,上《非常6
  1》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
  比特顶着诸多的压力,他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过于心急坏了好事。“我儿子确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我付出的同时,他也不明不白地付出了,我希望他以后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和无奈。”
  此后,比比特被送回了老家,开始重新上学。
  作秀要与社会舆论建立双赢
  这场逼儿练胆秀,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其成功之处恰恰就是失败之处。
  从策划角度来说,这场秀有其独特之处。让儿子裸奔这个方法,可谓反常规到了极端的程度。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一个本应受到保护的孩子,看起来像是在受虐待,这才是吸引眼球的关键之处。对作秀者来说,成功吸引了眼球。
  但吸引了眼球就等于成功了吗?这个问题对于现今许多秀来说,回答是肯定的。只要吸引了眼球,在他们看来就达到了目的。但对于当时的比特来说,却不是,他们最初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而是产生了另外的一种效果,有好也有坏,因此整体来说算是失败的,根源恰恰就是由它的成功一面引起的。
  本来这场秀的目的十分单纯,就是给孩子练胆,但结果是胆没有练成,反而让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尽管这种方式也让比比特扬了名,却也让他受到了伤害,也让比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现在看来,这场秀作得有没有必要,代价是否太大了?是值得比特和大家深思的。
  而用小孩子作秀,也是今后每个策划人都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建议今后作这种极端形式的秀,如果对当事人或非用不可的孩子产生了负面的心理影响,一定要在事后请心理专家进行疏导。
  这场逼儿练胆秀,让比特先生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上的滑铁卢。电视台请来了心理专家,报社请来了教育专家,对比特进行批评。比特为自己导演的这场秀,承受着空前绝后的压力和痛苦。
  作秀形式的选择是需要谨慎的。身为作秀大王,很多时候已经不用自己现身说法,而是退居到幕后,策划出一场具有轰动新闻效益的秀行为。这里面需要考虑的,是策划者所设想的作秀方式,和自己的作秀对象能否一致,从而产生双赢效果。否则,秀仅仅就只是一场秀,停留在了秀的表象。原因和结果在秀主体意愿的逆流中,会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这显然是策划者不愿意看到的。
  美德秀:试水北京连生波折
  在北京的两个秀,对比特来说,永远是个痛。他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在深圳能一帆风顺,到了北京就蔫了呢?这是个地域差异的问题。北京和深圳,一个是千年老城,一个新兴城市;一个文化意识厚重,一个是融合文化色彩;一个严肃,一个宽容。
  比特两次秀的流产就在于他选错了地方,每个城市对另类文化的容许度各有不同。
  13、美德秀:试水北京连生波折
  谈起在北京作秀,比特有些沮丧。秀过这么多城市,在北京的秀总是容易中途流产:美德秀和安全套秀都让他进了派出所。他说:“还是深圳开放一些,她能容忍我折腾。”
  但他还是心有不甘:“我跟北京的记者熟悉,他们都喜欢我,有机会我还要去北京多秀几次。”
  搁浅的美德秀
  2005年儿童节前夕,比特带着儿子到北京中央电视台12频道录制完节目,就送他回了河南老家。比特在老家呆了十来天,其间拜访了一个叫罗继生的哥们儿。这哥们儿开了家装饰公司,自己出了本诗集。不知道他生意怎样,但诗集的确没多少人看,堆在办公室里到处都是。
  罗继生看了比特随身携带的有他报道的报纸后,很想借助比特的另类策划,把诗集推向社会。比特答应了:你想动作大点,开销就大点,动作小点,开销就小点。
  罗继生总共给了比特1000元的车马费,还很豪气地说:你就使劲去帮我折腾吧!
  比特看了一下那10张人民币,这往返北京剩不下几个子儿。比特感觉就像是拿着一根没有肉的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