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连过十一人      更新:2021-02-26 21:33      字数:4719
  结束了生命,五十几岁就死了。正因为他顿悟了,及时有了解自己之明,因此有人说他多活了四十多年(《天津法制报》吴章文)。他退休了,重新调整了自我,结果他竟然活到98岁。
  正因为重新认识了自己,有意思的是,他的这种自知之明又促使他重新去认识金钱与事业。他从以前贪欲地占有财富转变为热心去做慈善等事业,比如他曾经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支援一所因抵押权而关闭的学校,将它建设成为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他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致力于消解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无知。在他的资助下,发现了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多种发明。
  这个事实也说明要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一旦真正认识自己,会给人生、给人际关系开拓出一个新的景象、新的成功来。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的识人:知人又知己(1)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33章)这是何等美妙的人际交往的智慧啊!老子非常懂得辩证法,他教你得把两方面辩证地结合起来。只有一方的“知人之智”不行,只有另一方的“自知之明”也不行,而应当合起来,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这就在人际关系中做到明智了。
  我们想起《孙子兵法》中的智慧,这是可以和《老子》的智慧互动解读的。《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看,要打仗百战百胜,就得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那么如果追问下去,只知己不知彼,或是只知彼不知己呢?那么结果就是一胜一负。什么意思?就是胜败各占50%。如果不知己也不知彼,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了,那就是彻底失败!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如果我们来解读一下军事家孙膑与庞涓中的“知己知彼”与“不知己知彼”的情况是很有意思的。庞涓和孙膑本是同学,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他有“知人之智”,也有“自知之明”,因此完全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但是可惜的是,他又没有进一步正确引导自己的“知人之智”、“自知之明”,比如向孙膑好好学习讨教,再比如强强联合起来,共同干一番大事业,而是认为同行是怨家,妒忌他。庞涓暗中派人召来孙膑,当然是不怀好意的,特别看到魏惠王对孙膑很器重,就更加重了对孙膑的妒忌。于是庞涓盗用法令,削掉了髌骨,弄断了他的双腿,还在他的脸上刺字,目的是不让孙膑露面,那就没有人超过自己了。
  从这里看到,孙膑和庞涓同学一场,当然也了解庞涓,但是可能没有深层地了解,特别是没有在已经变化的时空中了解他的心态、行动,所以没有能及时地识破庞涓的暗算。他应召而去,又失去了宝贵的双腿。这可以说,孙膑的“知人之智”还有不够的地方。但是孙膑毕竟是孙膑,他足智多谋,在沉痛地反思了这一切后,当然读懂了庞涓其人,开始深层地“知庞涓其人”了,所以利用齐国使者的来访,逃出了魏国,投奔齐国。庞涓没有能料到孙膑的这一招,被他逃出了自己设置的牢笼,这是庞涓没有能深层地“知孙膑之智”。
  此后事情的发展是庞涓越来越不了解孙膑与自己,而孙膑却越来越了解庞涓与自己,因此双方打仗,庞涓必败是注定的了。
  其后在公元前353年,魏国攻打赵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国君齐威王本想请孙膑为将军,孙膑很有自知之明,辞谢了,只担任个军师。这可能还有一招智慧,就是我孙膑不出头露面,让你庞涓不能摸清齐军的底细。这样就变成我知你的谋略,而你不知我的谋略。
  齐国将军田忌原来打算领军直至赵国救援,孙膑想出妙计,就是引军直奔魏国的大梁,直接攻打它的都城。因为此时魏国的精锐部队都用在攻打赵国方面去了,那么城里必定空虚得很,这一攻打必定使得魏军放弃赵国而急忙来自救。正如孙膑所料,魏军果然这样做了,而齐军就在魏军返回途中的桂陵地方以逸待劳,狠狠打击了他们,大破魏军。这就是有名的一举两得的“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的故事。根据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记载,在桂陵之战中齐军大败魏军。从这里可以看到,孙膑与庞涓在知人、知己方面综合水平的高低了。
  过了十三年,魏国又和赵国联军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的将领田忌还是采用直扑魏国大梁掏老窝的方法,迫使庞涓赶快离开韩国来救大梁。孙膑又出奇谋了,他对田忌说:“魏国兵很勇敢,一向看不起齐国兵,认为是胆小鬼。我们就来个因势利导,命令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造十万灶,第二天造五万灶,第三天造三万灶。”这里要说一说,什么叫“十万灶”、“五万灶”、“三万灶”?今人主要有两种解释,举个“十万灶”的例子来说,一是说供应十万人吃饭的炉灶,一是说十万个炉灶。前一说法是十万人,而炉灶多少不知道;后一种说法是炉灶十万个,但吃饭的人数不清楚。虽然不能断定谁是谁非,但不太要紧,因为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根据炉灶可以判断出军队的人数来。庞涓行军三天,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已经超过半数了。”于是他舍掉他的步兵,用轻锐部队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一直在观察形势,看到庞涓上钩,估计这天晚上庞涓会追到马陵,他就埋伏了重兵,还在一棵大树上削了皮,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字,并约定:“晚上一看到有火光亮起来,就往那儿射箭!”有意思的是,庞涓真的来了,他想看树上写了什么,就取火照着看,还没有看完,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就自杀了,临死说了一句话:“遂成竖子之名!”
  到最后庞涓又一次“自知”,是自知智慧已经穷尽,兵败已经无可挽回了,该结束自己的生命了。但是他又清楚地“知人”,这一下你孙膑这个小子成名了。果然如庞涓所料,在马陵一战后,孙膑名扬天下,而他的兵法也流传到今天。
  我们如果用老子的理念来解读,那么庞涓与孙膑这两位均是高智商的一对一的“自知”与“知人”,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知人”要“智”,不容易!“知人”有浅知,有深知,有个深度的问题;有片面的知,有全面的知,还有个广度的问题。同样“自知”要“明”,也不容易!明到什么程度?是一点之明、一片之明,还是通体能明?孙膑吃过庞涓的亏,被断了腿;庞涓又连连吃了孙膑的亏,一连败仗,最后丢了命,就是在“知人”与“自知”中较量,在“智”与“明”中角逐。最后胜利者非孙膑莫属,这是因为孙膑是真知了庞涓与自己,而庞涓非真知孙膑与自己。
  试看“桂陵之战”,既然你庞涓被孙膑打得大败,那么你得痛下决心,好好总结教训,好好进修进修兵法。此后经过了十三年这么长的时间,你应该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上面很有长进了。你应该对对手孙膑以及自己有很深刻全面的了解了,不应该还是那么心高气盛,大意轻敌,从而在“马陵之战”中已经不是老子说的“几丧吾宝”了,而是全部把“吾宝”丧失了。
  相反我们看孙膑,他吃亏后能反思总结,在《史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成长的信息。比如到了齐国后,碰到这样一件事情。田忌经常跟齐国的贵族子弟赛马赌博,孙膑就叫田忌尽管下大赌注,保证他赢。他要田忌用下等马和别人的上等马比赛,用上等马对付别人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别人的下等马。结果三局中输一局,赢二局,终于获取齐王的千金。此后写“桂陵之战”、最后写“马陵之战”,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所显示出来的军事才能以及“知人之智,知己之明”的情况,已经是炉火纯青了。一个在不断进步,一个不进步,或进步甚微,那么孰胜孰败,其实在开战之前就可以知道了。
  今天商家喜欢讲商战,研究商战,研究《孙子兵法》,我们这里对《老子》“知人之智,知己之明”的分析和事例的解读,或许也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吧。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的识人:知人又知己(2)
  再比如说,庞涓不会处理他和孙膑的关系,如果跟孙膑联合起来的话,那么或许会出现另外一个成功的人生。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张良,这个人值得解读。
  我们就再来说说张良。他的人际交往处理得很好,刘邦开国的三大功臣中,韩信最后被杀了,萧何也几次被刘邦怀疑过,惩罚过,而张良没有遇上这些事情。这就是归功于他既有深邃的知人之智,又有高超的自知之明。
  他有深邃的知人之智,凭借这一点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出谋划策,因此帮助刘邦建立了许多功业,功劳很大。
  但是他又有高超的自知之明,自己知道虽然功劳大,但不应该去和别人争功,处处感到满足,因此他从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所以心态很好,说:“自己凭着三寸之舌成为帝王的军师,封得万户侯,这是平民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了,这对于我张良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我愿意抛弃人间的事情,想随着赤松子去漫游。”(《史记》)于是他就学辟谷,学导引,隐居起来,完成了他一个美好的、成功的人生!
  再来说说萧何。他是刘邦的得力助手,被刘邦看作是自己的左右手一样重要。萧何很会处理他和刘邦的关系,他十分了解刘邦,也了解自己,他是把人际关系作为学问来研究的。
  萧何本来是沛县的功曹掾,通晓法律,据说当地无人能比。他当然于人际关系研究得很精通了。刘邦在平民时,后来做了亭长时,萧何曾多方保护帮助他,因为有知人之智,他看到刘邦绝非寻常之人。萧何后来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奇功,被封为相国。
  他和韩信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有意思,中国人有句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推荐韩信,使得韩信成功的,是萧何;最后因韩信在关中想谋反,吕后杀了韩信,也是萧何出的计策。
  萧何很会琢磨人际关系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把握、处理人际关系。朋友、敌人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的,要善于观察到关系的变化。
  他自己和刘邦的关系也是这样,在变化中调整与刘邦的关系。刘邦在外面打仗,平定陈豨的叛乱,听到韩信被杀后,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给了他一支特别的卫队,由五百名士兵,还有一名都尉组成。大家来贺喜,但有一个叫召平的人不这样,他对萧何说:“你的祸害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边吃辛受苦地打仗,你留守关中没有危险,为什么反而增加你的封地,还要给你配上卫队?这是因为韩信在京城谋反,刘邦也开始怀疑你了。希望你坚决地推辞掉,不要这些,还要把全部家产捐出来作为军费,这就会使得皇上高兴,不怀疑你。”萧何有自知之明,也了解刘邦是个什么人,就听取了建议,巧妙地调整了他和刘邦的关系。
  但是刘邦还是不放心啊,黥布造反时,刘邦一面在外边讨伐他,一面多次派人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在干什么呢?他在京城忠心耿耿地把自己家产又一次捐出来做军费,并安抚鼓励百姓,但是有一个门客对萧何说:“你离灭亡不远了。你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再高吗?你刚进关中时,就深得民心,百姓都依附你,你还这样孜孜不倦地做事,博得了百姓更大的爱戴,皇上多次打听你,就是害怕你的威信太大。如今你可以多买些田,用低价或赊欠的方法买田地,败坏自己的名声。皇上就会安心了。”萧何又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从善如流,结果刘邦放心了。
  刘邦回京城时,百姓拦路告状的人很多,告萧何贱价强买民众的田地、房宅,价值达几千万。萧何巧妙地避开了灾祸。
  不过萧何也不是跟任何人都能相处得很好,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是人,不是“神”。比如他和曹参就处理不好,两个人都是大功臣,但是史书上说,这两个人彼此向来瞧不起对方。不过萧何毕竟是大政治家萧何,萧何病重之时,还是向皇上推荐了曹参作自己的接班人。而曹参也毕竟是大政治家曹参,他代替萧何做了相国,都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政策法令全盘继承,所以有个成语叫“萧规曹随”。人啊人,人们的交际就这么复杂,玄妙得很,不研究,不琢磨自己和对方这两个方面能行吗?
  我们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