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节
作者:九米      更新:2021-02-26 21:06      字数:4757
  扛鲇牖嵴吡粝铝松羁痰挠∠蟆S氪讼喙兀嗣腔骨宄丶亲盘氛诓斡牒椭苯恿斓颊卧硕校勒白蟆钡那阆虻牧硗庖恍└腥朔胃氖吕S幸淮危氛氯ゼ觳楣ぷ鳎呈【尾肯蛱氛惚烁貌肯率粲幸晃徽た瞥ぃ?947 年伪造了一份入党志愿书和一封党员介绍信,利用分配到一个新工作单位之机,“混进”了党的组织。汇报该问题的同志并告诉谭政,这个人的问题已全部调查核实完毕,本人也如实作了交待。现在,他准备将这个人定为混迸党里来的政治骗子,作清除出党的处理。谭听取汇报后问道:“他入伍后表现如何?”汇报的人回答说:“一贯表现较好,作风正派,能联系群众,工作上有一定成绩。”谭政又问:“根据他的一贯表现,你看他是否具备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汇报人回答说:“可以说基本具备。”问明详细情况后,谭政表示:
  “我看这个同志,既不能定为混迸党内的政治骗子,也不能清除出党。”在座的军区领导干部都惊愕了。接着,谭政不紧不慢富有哲理地解释道:“他当时采取的那种手段混到党内来,做法上当然是错误的。但事实证明,他到党里来不是别有用心,想干坏事,这和政治骗子完全不同。如果1947 年他不那样做,根据他在部队工作的八九年的表现,也可能早就入党了。我看还是为他补办一个人党手续,帮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会为党继续努力工作的,对党有益而无害。”谭政这种以党的事业为重,一切从大局考虑,历史地、实际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为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化消极为积极,对人的处理十分慎重的工作方针,使在场的每个人赞叹不已!后来, 1957 年在反右期间,某军一领导同志向谭政汇报说,“内定”的师团职干部“右派分子”的定性标准不好掌握。过后,谭政便派出工作组帮助工作,并对派出的工作组当面交待说:“对划为右派的复查定案,是件很细致的工作。对人的问题一定要慎重对待。要注意接受历史的教训,打击面不能太宽。”这样,工作组通过逐人逐事复查,将原来“内定”的若干名师团职干部“右派分子”的名单刷下来一大半。谭政又很好地保护了一批党的军队干部。1956 年9 月中下旬。北京西城太平桥大街。政协礼堂。酷暑刚过,金秋已临。今天,北京西城区太平桥大街新落成的政协礼堂,红旗招展,卫兵凛然。具有划时代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八大”,在这威武雄壮、富丽堂皇的政协礼堂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一千零二十六名代表,佩带精制的代表证,代表着全国一千零七十三万名党员,洋溢着胜利、喜悦的笑脸,秩序井然地步入会场。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外国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整个会场,热烈庄重,呈现出团结、兴旺的活跃气氛。谭政,这位“七大”时期的中央候补委员,在“七大”后十一年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成绩,今天,也光荣地参加了大会。
  在党的“八大”会议上,在听取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陈云、董必武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所致的开幕词、所作的报告和重要发言后,谭政也在党的“八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建军新阶段中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的发言。原来,谭政自调京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总政常务工作以来,在部队的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及其政治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加之建国前谭政的成就与贡献,因此,1955 年9 月,谭政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因此,谭政在党的“八大”的发言中,便对新阶段部队中的政治工作经验作了总结。发言前,谭政将发言稿分送邓小平、彭德怀、罗荣桓、黄克诚等审定。彭德怀、黄克诚对谭政的发言稿作了肯定的批语,邓小平在文字上还作了改动。谭政在“八大”会议上的发言中说道:“全国解放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导下,逐步地从过去的旧阶段,进入到现在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到来,是以技术装备的改善开始的,由此引起的是军队的指挥、编制、训练、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
  这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飞跃,建军史上的一次巨大变化。”谭政在介绍了上述时代变化的背景、特点之后,单刀直人,提出了如何认识政治和军事技术的关系问题。他提高语调继续说:“有鉴于此,因此,现阶段的政治工作,应正确认识政治和军事技术的关系。在现代战争中,技术条件的重要性是大大地提高了。没有现代技术装备,没有高度技术水平的诸兵种合同作战,卑靠人的勇敢是不能在战争中取胜的。目前来说,我们在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指挥方面的知识,不是很多,而是很少,技术的薄弱仍然是当前军队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必须用最大的努力来克服这种落后状态,并争取若干年内在军事技术上赶上其他先进国家的军队。”
  谭政在强调了军事技术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之后,话题一转,又谈到了人的因素、政治因素的重要作用。他说:“但是,我们强调技术的重要,并不是主张可以降低人的作用、政治因素的作用。
  相反的,人的因素始终是战争中的决定因素,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技术条件日趋复杂,兵种增多,战争更加残酷的条件下,更需要发挥人的作用。技术是由人掌握的,任何新的技术只有同人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为此,谭政格外强调:“必须加强部队文化教育,使各级干部文化程度若干年内普遍达到大专以上,同时普及战士的文化学习,适应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加强部队军事训练,提高军事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军队才能真正实现正规化,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国防军。”
  最后,谭政又在发言中指出了在目前新阶段中,部队工作转变中所发生的几种偏向。他指出:“这些偏向大略表现为:忽视官兵一致,上下一致的传统:忽视思想工作,不走群众路线;在学校教育与部队训练中,存在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军队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地方党的关系,较前疏远。”针对上述问题,谭政在发言中还提出了新的历史阶段军队政治工作的任务和方法。谭政发言结束,会场掌声雷动。谭政的这篇发言,是我军在新阶段政治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这篇发言,被编入“八大”的文件汇编之中,中央军委将其作为建军的重要文件印发全军。
  在中共“八大”上,谭政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12 月,谭政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主持全军政治工作。同时,他还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常委、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人大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7 年1 月7 日。北京。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新年刚过,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便在北京隆重举行。
  会上,一位风度翩翩五十岁上下的中年首长,正在满面春风、流畅潇洒地进行长篇讲话《关于在军事训练中执行群众路线的初步总结》。此人就是一年多前被授予大将军衔,半年前参加了党的“八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不久前出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说起谭政出任总政治部主任,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原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同志,由于身体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的思考,决定让出总政治部主任的位置,由新人来接班。罗荣桓认为谭政是最恰当的接班人选。经过慎重斟酌, 1956 年9 月2 日,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夕,五十四岁的罗荣桓,终于提起笔来,郑重写道:
  彭转军委并报中央主席:
  我长期身体不好,不能工作,而又挂名很多,精神上极感不安,请求解除我总政主任及总干部长等职,以免妨碍工作。
  罗荣桓
  1956 年9 月2 日
  同时,罗荣桓通过别的形式,提出谭政为自己的接班人选。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接到罗荣桓的信后,感到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他考虑“八大”
  召开在即,可在会议期间向毛泽东报告后再说,便将此信压下。10 月2 日, 彭德怀来到军委办公室,让秘书将罗荣桓的信取出,在信上批给军委秘书长黄克诚:
  抄送军委委员阅,准备在军委会上讨论一下。原稿转呈主席。
  中央军委经过反复研究,考虑到罗荣桓的健康状况,决定同意他的请求,并决定由谭政继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继任总干部部长(不久,总干部部与总政合并)。该两项提名在12 月29 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52 次会议通过。
  谭政出任总政治部主任后,主抓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主持全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文化、学习理论的高潮。长期以来,部队处于紧张而又严酷的战争环境中,而且农村出身的干部、战士占很大比例。因此,总的说来,部队的文化素质、理论素质特别差,不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就连小学文化程度的都很少。补人部队的翻身农民,有许多人还是文盲。为了适应部队正规化、现代化的要求,谭政从1953 年起在广州军区(原中南军区)时,就开始考虑组织部队学习文化问题。他先是组织力量在中南军区部队调查摸底,了解部队中各种文化程度的状况,看看还有多少战士需要“扫盲”,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和提高干部战士的文化程度,文化教员从哪里来,从哪里解决。在调查的基础上,他又在一些单位搞了试点,取得经验:文化教员,可以招收一批地方大中学生,教授各年级干部班。战士的“扫盲”,可以聘请地方小学教员兼任。这样,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南军区部队在文化教育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此时,谭政又向军委、总政治部提出了在全军普及文化的建议。1956 年12 月底,谭政出任总政治部主任后, 结合部队正规化、现代化要求等特点,根据部队文化素质低、理论素质差,很难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等不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他的一贯思路和主张,在他主持下,全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文化的新高潮。对部队领导干部,谭政还提出了学习政治理论的任务。谭政提出,通过离职和在职等形式,普及文化教育,使军队中所有的工农出身干部的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一部分达到大专以上。为此,谭政领导并制定了《院校教育方针》、《干部理论学习计划》、《海岛工作纲要》等法规、准则。他主张干部要脱产学习,要保证有四百个小时系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对于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谭政要求在若干年内,读完十二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等课程,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学习毛泽东的有关著作。在抓部队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时,谭政还以身作则,除了抓紧时间阅读马列著作外,还和一部分军队高级干部在南京举办的读书班中,一起学习毛泽东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读书笔记。亲自组织编写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后又主持制定《关于在职干部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指示》。这样,便在全军掀起了进一步学习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在内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理论的热潮。后来, 1957 年2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谭政学习了这篇讲话后,带领干部到福建沿海部队进行考察。4 月间,谭政执笔写成了《关于当前部队官兵矛盾和军民矛盾的考察报告》,并提出了正确处理官兵关系的十二条措施和处理军民关系的八条办法,受到中央军委的好评。谭政在抓部队的文化学习、理论学习的同时,丝毫未放松抓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正确处理政治工作与军事训练的关系。为了把政治工作渗透到军事训练中去,保证部队训练任务的完成,除了训练时间给以充分保证外,谭政还要求总政治部工作人员首先自己参加军事训练,到部队去摸爬滚打,直接感受,变为内行。谭政本人也亲自深入东南沿海部队,检查部队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这样, 1956 年12 月在谭政主持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谭政曾就部队军事训练中的群众路线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总政宣传部根据他的讲话精神撰写了《关于在军事训练中执行群众路线的初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