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节
作者:不落的滑翔翼      更新:2021-02-26 21:03      字数:4832
  ,爱迪生却说:“算了,全过去了,可我们这笔钱花得真痛快。”他还说:“又学到了一门学问,而且对社会曾经有过贡献,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至于债,用工作来偿还好了。”矿山事业的失败,几乎将他推入深渊。但是坚强的爱迪生毅然从深渊中爬起来,像年轻人一样,凭着热情勇往直前,再度地向发明挑战,而迈向璀璨的发明旅程。正如马洛利所说:“在爱迪生的态度上是找不出特别的失望情绪的。他总是希望着将来,他总是考虑着如何解决目前的处境,如何利用我们花了极大代价换来的知识。”
  采矿工程为爱迪生造成了很大亏损,这使得那些不怀好意的报社记者在一旁看笑话。有的地方新闻这样写道:“爱迪生过了8年,打开魔法箱,里面是空的。魔术师下山了,下次又会变出什么花样呢?”
  打破常规,进入水泥业
  爱迪生很快调整进攻方向转到了水泥制造业。
  水泥是由英国石匠亚斯普丁(Joseph Aspdin 1779—1855)于1824年最初发明的。水泥形色像英国波特兰产的有用石灰石,故称“波特兰水泥”。这种水泥是由天然含粘土的石灰石制碾而成的自然水泥,多羼砂,凝固较慢,凝后较坚。制造时,先将石灰石与粘土混合,成份多少,可任意配合,然后烧成。亚斯普丁制造的水泥不免粗陋。
  到了182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科普雷的舍勒(DavidO.Saylor )与同伴数人开始仿制水泥。在工程师怀特用自然水泥修筑伊利运河后,起而效者更加多起来。法国在1840年,德国在1858年都先后建起了水泥厂。到20世纪初,人造水泥大盛行。1902年,美国计划出水泥17230644桶。
  爱迪生初入此业,实为后进。由于他看到此业的发展与作用日增,又从碾矿业中获得许多关于碾石的经验,便打算进入水泥业。
  1898年,他在西奥兰治以西45英里处的森林发现了水泥石,爱迪生立即购下了800英亩储有水泥石的土地。爱迪生广泛阅读水泥制造法的书籍,并多方收集有关资料。接着,进行绘图设计。工场的设计图,经过24小时不眠不休息的赶工画好,照设计图所建的工场,直到今天还保留着。他从附近的矿场运来了石灰石。要碾碎作为水泥原料的石灰岩,那些用于开采铁矿、辗碎矿石的机器,马上就派上了用场。这样于1902年,爱迪生的工厂已开始生产水泥。与其他水泥厂相比,爱迪生的水泥厂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全面采用机械动力装置,使工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出来。到了1905年,它已成为全美第5家最大的水泥厂,日出产3000桶。1924年,日出产至7500桶。爱迪生认定水泥制造业大有希望,便成立了“爱迪生·波特兰水泥公司”。
  爱迪生进入水泥业后,打破常规,设计了一个大型长窑。起初他用了一个木制的模型,进行反复的试验。最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准备制造。以前的转窖长60尺,直径6尺;这一次的长150尺,直径9尺。
  长窖完工后,试验结果产量较普通的窖多了一倍;然而爱迪生还嫌不足,他在马洛利的报告上写道:“不行,再想办法。”后来水泥的产置逐渐增至550桶,后来又至650桶。然而这还不能满足爱迪生的欲望。他对马洛利说道:“现在的困难并不在长窑本身,而是在于你管理的方法。我相信那长窖在24小时内一定能制造出1000桶的水泥来。”
  水泥产量的数字继续上增着,从750桶增加到850桶。但爱迪生依旧嫌产量太少。马洛利便问他:“如果你知道增加产量的方法,那么就希望你立刻告诉我们。”爱迪生回答道:“假如我有时间的话,我将在最短时间内把它解决。”他建议了几种改良的方法,后来工厂的出品不但超过了900桶,又到了1000桶。最后在24小时内竟能制造出1100桶。当时有不少人对这长窖发生怀疑,同业中也有人嘲笑这种制造方法。他们预言这方法是马上就要失败的,他们认为这长窑一定会发生弯曲。可是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不到几年,美国全国出产的波特兰水泥一半以上是用爱迪生式的长窑制造的。而且,烧制水泥所需的煤也减少了一半。他还利用选矿厂设计过程中获得的技术大大改革了水泥石烧制前的碾磨工序。另外,用大批小车推运水泥石的作法也被5吨大型气铲所取代。
  “爱迪生经营水泥业,其最令人注意处,不在于标准制造法上的贡献,而在其所表现出的爱迪生之伟大人格,坚强毅力和创造精神。”
  水泥公司的利润很大,当年开采铁矿所负下的债,不到3年全部还清了。
  有人对爱迪生建规模如此之大的水泥厂有点不理解。爱迪生对此答道:“马车终将被未来的电车或汽车所代替,土路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美国的发展步伐。水泥正是重新建造马路的不可缺少之物。”爱迪生这么说,也就这么干。
  接下来研究的项目,是铺路和为多数工人建造廉价而耐用的房子。但是两种设想没有一种是特别成功的。在新村附近铺设的第一条一英里长的水泥路仅使用了一年,其后铺设的路也不理想。后来,爱迪生发现问题出在路基的粘土硬度上。此后,在其他地方铺设的几英里水泥路一直使用到1950年以后。
  另一项目是建造水泥房屋。这是采用先造好房屋架构,安装铁筋,然后灌注水泥的方法。照他所想的办法,实际做起来,灌注水泥只要6个小时就可以作好,一幢漂亮的房子,在很短期内就能完成。他曾估计:“塑造一幢6间房间的屋子只需300元左右的代价。塑造的模型可以在全国各地重复使用,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费用了。”
  “爱迪生式建筑法”造成一次建筑界的革命,此后各处的大楼、工厂等大建筑,纷纷采用这种方法。
  1908年8月,爱迪生提出了这种房屋的专利。专利书中说:“我的发明旨在用水泥建造房屋,一次成型——它的所有构件,包括山墙、房顶、间隔、澡盆、地板等,都是水泥混合物制成。此发明适用于各类建筑,然而我认为它最适用于住室的建筑,因为依此方式,住宅楼中的阶梯、壁炉饰板、天花板饰板和其他内部装饰、装置都可以在房屋浇铸过程中一次成型,与房屋形成整体结构。”但是,爱迪生为劳工与建小型住宅的目标都未实现。原因是爱迪生式建筑法虽然方便,但式样却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而人们要住的房子,各有各的习惯和爱好。因此,相同式样的房子就不太受人欢迎。
  这样,爱迪生遭到了某些刊物的取笑。专以讽刺为职业的伦敦的一家杂志《笨伯》幸灾乐祸地说,爱迪生的宣告虽然能把建筑业吓瘫痪了,但却将其他领域刺激了起来。
  “伦敦县政府中一些更富有幻想的人们谈起了使用液体水泥在伦敦郊区铺设煤气管道。他们声称,顾客们能随时使用水泥,就像现在使用自来水一样方便,这是一种天赐之福。如果突然有客来访而没有住处,如果需要建造狗舍,如果想建造一座台球室,如果需要建造一个门廊,或是暖房,甚至是夏天的别墅,如果在暴风雨之后房屋开始漏水(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如此),变得晃动起来,如果必须加高花园的院墙,以防邻里窥探——在所有这些方面,付租人都可以随时使用水泥,而且会感到它的方便。因为他只需通知当地的五金商送来铸铁件,将它们树起,然后打开水泥龙头,让家里最小的成员看着就行了。“我们在这里建议,水泥龙头应该漆成红色,以防止与水龙头混淆,因为水泥不管多稀,也不适于浇花或炖土豆。”
  爱迪生一生中对类似的讥讽嘲笑见得多了,也就不以为怪。对此,爱迪生在《水泥与建筑工程》中撰文重新解释了他的意图,他说:“我投入这项研究,不是要从中赚钱。我将很高兴地批准有关方面制造模具,建设住宅,不向他们索取任何专利费,唯一的条件就是房屋的设计必须使我满意,使用的材料必须合格。”不久,爱迪生参加了新泽西州第一座水泥房屋的建造。巨型机械搅拌机被固定在现场,一条传送带将水泥送上屋顶的储泥池,6个小时便可将模具灌满。6天以后,夹板去除,剩下的工作只是安装门窗、管道和照明设备。
  在初步工作完成之后,爱迪生作出了一份更为细致的计划——建造“一种弗兰西斯一世风格的建筑,这种建筑雕花绮丽豪华,若用石制,其造价将高得无法偿付。”“如果用水泥建造,内部的装饰可以用彩绘解决……屋顶制成瓦状,也易于油成主人喜欢的颜色。”这种房屋据说能够绝缘,又可以减少3/4的建筑费用。但是,这种房屋还是没在公众中推广。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爱迪生闯进了被人们认为是俗气的工业之中,从而科学界对他的看法更加不好。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起源于他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所持的观点,对书本和手工劳动所作出的评价。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实用为主,有时也不免带有庸俗的市侩气味。其次,他给人以不干净的感觉,虽然他瞧不起那些“橡胶大王”,但愿意将自己的技术出让给他们。第三,使科学家们恼火的是,在某些场合,尤其是在分割电流方面,正确者总是他,而不是那些有资格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有些人心胸坦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如普利斯等;其他人则心胸狭隘,不甘服输。
  创设新式蓄电池
  爱迪生在他84年漫长生涯中,最费苦心的是“电池的发明”。他在电池的发明上整整费了10年的光阴,耗费300万元巨资,而实验的次数高达5万次之多。爱迪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由于他固有的天才和勤奋,是由于他愿意用各种方法和材料进行大量试验,以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他也有时失败。他错了,他往往不放弃错误的想法。
  爱迪生不能容忍慢慢来和不集中的思想。他所爱好的工作方法是先了解一切,而后则竭尽全力对一个问题的各方面作风驰电掣般的突击。他常常由于全力以赴赢得了胜利。当他设计一种新的蓄电池所做的试验失败了8000次的时候,说道:“唉,我至少知道了8000种不能使蓄电池工作的东西了。”
  19世纪末,电力普遍用于工业,使美国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出现了巨大变革。电动机和电气制造业发展成为美国新兴的重要工业,许多大城市建筑了大发电厂,供给工业、电信事业、电车和电灯照明所需要的电力。电力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美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了英国。
  要用电,自然先得有电源。当时电力来源主要靠两方面:一是发电机。它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威力,可惜体大身重,无法携带,成了它的美中不足之处。二是蓄电池。比起发电机来,它小巧玲珑,甚为轻便,但是它不能用很长时间。
  说起蓄电池,它很早以前就由法国人勃兰特发明了,只是性能不好,没有什么用处。到1880年,又有法国人福勒苦心发明新的蓄电池,这就是所谓“铅蓄电池”,比起勃兰特的蓄电池可说优秀多了,所以马上广被用作电灯的电源。但是,这种蓄电池有两个缺点:第一,铅的本身很重。第二,蓄电量太少。
  爱迪生决心试制一种新蓄电池。这种电池体积小,便于装在旅行袋里携带;重量轻,一只手便可举起;成本低,每个人都买得起;电力强,能永远持续供电。
  1900年初,爱迪生终于开始着手于蓄电池的研究。“就像猎人在广大的原始森林里,找一只小小的金鸟。”这是爱迪生自己说起当时的心情所讲的一句话。
  鸟巢不知在哪里,不管大树、小树,都要一株一株地仔细去看看。他除了铅,各种金属和药品都曾用来研究、实验,可是全都不行。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工作人员不免信心动摇,开始怀疑起来。他们说:“这上万次的失败,更证明别人的看法没有错:要制造蓄电池,不用铅是不可能的。”
  这话传到爱迪生耳朵里,他付之一笑。说:“我不信大自然会这样吝啬,会把制造好电池的秘密扣留住。只要我们埋头挖掘,百折不挠,迟早总能发现的。”他决心加倍努力,“真心诚意地探索”下去。
  他把工作人员分成日夜两班,轮流干活,轮流休息。他自己还是老习惯,一天到晚,通宵达旦,坚持在工作岗位上。马洛利回忆说:“爱迪生每天早晨7时到7时半就赶到实验室,一直工作到中午。用很短的时间吃过家里送来的午饭后接着再干。下午6点钟,马车来接他回去吃晚饭,大约7时半到8时左右,他又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