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作者:不言败      更新:2021-02-26 21:02      字数:4916
  后来回忆那段生活时,他说:
  1948年的香港,在我们这些政治流亡者的眼里,又是个小小的自由天地。在报刊上,只要不反对港英当局,不干涉
  香港事务,你什么都能讲。包括骂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英帝国,元气大损,自顾不暇,对
  中国的内战采取了中立的不介入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在《华商报》上,《文汇报》上大登新华社的电讯,可以大张
  旗鼓地报道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胜利,可以把“国军”直呼为蒋家军队或国民党军队。这样便利的条件,对于我们这
  些握了半辈子笔杆却始终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人来说,真像升入了
  “天堂”。
  这种写作环境以及写作心境,给茅盾提供了十分舒畅的条件。当时因文化人突然涌到香港,一时,这个弹丸之地,
  人满为患,住房十分紧张,后来在周鸣钢的帮助下,在九龙弥敦道租到了住房。于是茅盾又全身心地投入文艺活动中去,
  担任了文协香港分会的常务理事。同时,又把《苏联见闻录》写完,接着又写了《杂谈苏联》,后由致用书店出版。
  写完《杂谈苏联》以后,茅盾又把在东江游击队保护下脱险经过,写成《脱险杂记》。之后,茅盾又投入相当精力,
  创作长篇小说《锻炼》,主编《文汇报》副刊《文艺周报》;担任《小说》月刊的编委等。这样,1948年下半年的茅盾,
  又忙得不可开交。
  《锻炼》是茅盾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早在 6年前茅盾就有这个设想,打算写一部反映抗战全貌的、规模
  宏大的长篇小说。后来在重庆时,曾把部分素材写成《走上岗位》,现在香港有相对安定的生活,茅盾就再发宏愿,写
  一部连贯五卷的长篇,预计 150万字,3 年完成。现在茅盾着手写第一部《锻炼》,这部作品以上海八一三战争为背景,
  写出了各个阶层在抗战初期的心态,爱国与卖国,抗战与投降,反映了中华民族在这血与火中经受考验。书中也塑造了
  苏辛佳等一批出身于知识分子乃至资产阶级家庭的爱国青年形象。也塑造了一批工业家的形象。这部长篇小说在《文汇
  报》上连载了 110天以后,才全部登完。但此时,因解放军的节节胜利。茅盾又面临着新的任务,打算写 5部长篇的计
  划,又落空了,又成为《霜叶红似二月花》第二。
  接着,茅盾的苏联情结和被不断传来的解放军胜利的消息所鼓舞。写了一篇《春天》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用预言
  的方式,憧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种种情景。但小说中的苏联情结影响印痕太深,似乎是苏联革命后的场景。这篇小说发
  表后,在国内似乎反响不大,因为中国广大读者对苏联的感性认识太浅,也想象不出如此这般的情景,相反,国外的反
  响倒十分敏感,日本文学评论界把《春天》称为茅盾的“幻想小说”。而茅盾后来自己则更正说:它不是我的“幻想”,
  而是我的“预言”。
  当茅盾这个《春天》写完时,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已得到中共方面的通知,决定分期分批地秘密进入东北解放区,参
  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沈钧儒是第一批乘船北上的民主人士;11月下旬,郭沫若等是第二批离开香港的民主人士。等第
  二批人秘密北上以后,整个香港又似乎冷落起来,茅盾夫妇也似乎焦急起来,翘首盼望北上的日子早日来临。12月下旬,
  终于得到通知,与李济深、章乃器、邓初民、朱蕴山、卢绪章、洪深、彭泽民、梅龚彬、施复亮、吴茂荪、孙起孟等 20
  多人,于 1948 年除夕晚上,秘密上了香港直航大连的苏联船。此时此情,大家心情都十分激动,在北上的船上,大家
  欢度元旦,茅盾在船上过元旦已是多次,最早的 1926 年元旦,是在上海到广州的醒狮号轮船上,去出席第二次国民党
  代表大会。还有一次是在去香港途中,那时是带着惘然和忧虑的心情去的,而今天则是北上,参加筹备新中国,大局已
  定,走向光明,几十年来追求的,女儿、胞弟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即将实现了,心情十分激动。茅盾拿出笔记手册,
  请李济深题词,李济深颌首微笔,提笔在茅盾送过去的手册上题道:“同舟共济,一心一意,为了一件大事,一件为着
  参与共同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康乐的新中国的大事。??前进前进,努力努力。”
  船在万顷碧波的中国大陆东部海面航行,风浪的颠簸,无所畏惧,勇往直前,1949年元月 7日,船平稳地驰往大连
  港,人们都蜂拥到甲板上,眺望这片神圣的自由的土地。船徐徐拢岸,岸上一大堆欢迎的人群,眼尖的夫人孔德沚兴奋
  地对茅盾说:“快看,闻天,闻天在迎接我们!”随着夫人的手望去,茅盾也发现了人群中颀长的张闻天的身影,他正
  挥动双手,向这些来自香港的民族精英致意。茅盾眼眶里噙满了泪花。中共对这批知名人士十分器重,在大连稍许休息
  后,立刻组织他们去哈尔滨、小丰满水电站参观,然后送到沈阳。
  27日那天,沈阳市举行欢迎会,欢迎李济深、茅盾等知名人士抵达沈阳,茅盾作了《打到海南岛》的讲话。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传来,茅盾等更加兴奋。
  2 月下旬,茅盾等 35 人终于登上中共中央派来的专列“天津解放号”,满怀喜悦地进京。2 月 25 日,抵达北平。
  茅盾、李济深、沈钧儒、郭床若等知名人士的到来,在车站受到热烈欢迎,罗荣桓、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彭真等将
  领亲自到车站迎接他们,并接到北京饭店住下。
  在北京饭店住了没有几天,一天,儿子沈霜突然出现在茅盾夫妇面前,夫妇俩十分惊喜。原来,沈霜已在《东北日
  报》工作,知道父母已来北平,便来看望父母。
  此时,茅盾夫妇还未见过女婿萧逸,只是通信和照片上见到过。正当茅盾夫妇盼女婿来时,女婿萧逸真的来了,他
  来拜见从未见过面的岳父岳母,孔德沚见到女婿,想到女儿,立刻哭了起来,茅盾心情也十分伤感,茅盾十分疼爱女儿,
  见到这位身着解放军服装的英俊女婿,又十分喜欢。在交谈中,茅盾更确切地知道了女儿生前的一些情况,以及牺牲的
  经过,谈到难过处,萧逸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对爱妻的感情,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萧逸表示希望能留在岳父岳母身边,照
  顾茅盾夫妇,并打算在岳父的指导下,把自己这几年的战斗生活用小说形式再现出来。
  茅盾十分赞许女婿的才华和志向,但同时又替女婿分析了整个国家的形势,鼓励女婿:“你最好是参加完解放战争
  的全过程,然后再进行创作,这样视野会更开阔,经验会更丰富。”
  萧逸含笑点头。听从岳父的指点,愉快地奔赴太原前线。临行,萧逸为岳父母拍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讵料,这竟
  是最后的一次见面!萧逸告别岳父母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兵团开往山西,参加解放太原的战斗。
  作为记者,萧逸随军采访就可以了。但萧逸直接上前线阵地,参加战斗,英勇无畏。4 月 15 日那天,他站在新占
  领的水泥碉堡里,参加对敌喊话,不料,敌人诈降,一梭冷枪打来,萧逸光荣地牺牲在阵地上。
  萧逸牺牲后的第二天,他的战友张帆把他的遗物和照片寄给茅盾,茅盾夫妇得到这个噩耗,又大哭一场。茅盾内心
  觉得更加难过,感到自己没有保护好他而悔恨万分!
  在萧逸牺牲后 17 天的 5月 2日,茅盾给张帆写了一封信,倾诉自己欲掩还露的悲痛心情:
  张帆先生:4 月 16 日来信收到了。感谢你不怕麻烦,把萧逸为我们拍的照片寄来。萧逸此番在前线牺牲,太出意
  外,我们的悲痛是双重的:为国家想,失一有为的青年,为他私人想,一番壮志,许多写作计划,都没有实现。张帆
  (恕我直呼大名),我想你也和我一样,觉得萧逸如果死后有知,一定也恨恨不已,因为他不是死在总攻时的炮火下,
  而死在敌人假投降的诈谋中。正如昔年小女沈霞为鲁莽之医生所误,同样的死不瞑目罢?我已经多年来“学会”了把眼
  泪化成愤怒,但萧逸之死却使我几次落泪。萧逸的朋友在此间者都来看我,这给我很大的感动和安慰。你的来信也同样
  给我很大的感动和安慰。感动的心情你当然了解,至于安慰则是代萧逸感到安慰。一个人死后,有他的战友来悼念他,
  他在地下一定感到安慰的!我和你虽然不识面,但我觉得我们好像相知已久,朋友,为国珍重,为贵志而没的您的战友
  珍重!日来事冗,恕不多谈。顺祝健康
  茅盾上
  5 月 2日北平
  茅盾写完信,把悲痛深埋在心底,泪水往肚里咽,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国文化大厦的建设,迎接新中
  国的曙光里。在工作中忘却家庭中的烦恼,忘却失去爱女爱婿的创痛,他和郭沫若、周扬等一起,把来自新老解放区的
  文艺工作者组织起来,筹备全国性的文艺家组织。与此同时,茅盾于 5月22日和 30 日,两次主持《文艺报》(试刊)
  主办的座谈会,听取文艺界各方面的意见。1949年 7月 2日至 19 日,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茅盾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
  当选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也同时成立(即中国作协前身),茅盾当选为主席。担起全
  国文艺领导工作的重担。
  同时,茅盾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为建国大业尽心尽力。9 月 7日,新政协筹备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通过
  将即将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共同纲领》。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决定
  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会议选举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 180人,毛泽东当选为全国委员会主席,茅盾被推选为全国委
  员会常务委员之一。新中国的曙光已经照耀中国大地,面对这曙光,茅盾内心十分兴奋和激动,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时,
  他曾激昂地说道:“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揭开了中国历史全新的一页。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的统
  治从此结束。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亚洲、照耀
  着世界”。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受命组阁新中国首届政府,便动员茅盾出任文化部长。当时,茅盾
  婉言推辞,说自己不会做官,打算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后来,毛泽东亲自出面,找茅盾谈话,说文化部长这把交椅是好
  多人想坐的,只是我们不放心,所以想请你出来。茅盾举荐郭沫若:“那为何不请郭老担任?”毛泽东说:“郭老是可
  以的,但他已经担任了两个职务,一个是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一个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再要他兼文化部长,别人更有
  意见了。”又说:“听说你不愿做官,这好解决,你可以挂个名,我们给你配备个得力的助手,实际工作由他去做。”
  这样,茅盾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有同意了。新中国的曙光,普照中华大地。茅盾是沐浴在这曙光里,走进新中国的。
  对电影《腐蚀》的禁映,保持沉默;再版时不改一字。春夏秋冬,他竭尽全力扶持新人,关注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保护文物,弘扬国粹,为后人添砖加瓦。
  一部《夜读偶记》,见大国文化部长的功底,任后人评说。
  第二十九章文化部长
  还在毛泽东、周恩来动员茅盾担任文化部长时,茅盾已在为繁荣中国文化事业而操心了。茅盾当选中华全国文学工
  作者协会主席后,为创办《人民文学》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请求毛主席为《人民文学》题词和写刊头。9 月23日,毛泽
  东回了一信,信中说:
  雁冰兄:示悉。写了一句话,作为题词,未知可用否?封面宜由兄写,或请沫若
  兄写,不宜要我写。
  毛泽东
  9 月 23 日
  题词写在另一笺宣纸上:
  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
  毛泽东
  毛泽东的鼓励,茅盾自然更加兴奋。1949年 10 月 1日下午 3时,茅盾夫妇接到通知,出席天安门的开国大典。礼
  炮声、欢呼声,响彻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那宏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久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