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作者:
不言败 更新:2021-02-26 21:02 字数:4935
的事发生了,转身扫了大家一眼,发现个个都阴沉着脸。
“出了什么事?你们不要瞒我!”孔德沚转身对茅盾他们叫道。
“姐姐已经死了。”沈霜讷讷地回答母亲。“死了?怎么会死的?这不可能!”孔德沚依然不相信地叫道。眼泪已
经在眼眶里打转。“真的,妈妈,姐姐真的死了,所以让我来重庆。”沈霜说。这时,孔德沚楞了几秒钟,突然号啕恸
哭起来。
这时,钱之光夫妇和茅盾都来劝孔德沚。 茅盾说:“亚男是没有了,可是还有阿霜,他就在你身边呢。”这时,孔
德沚突然悟到什么,抬起泪眼盯着茅盾:“怪不得好几次夜里发现你在哭,原来你早知道了,为什么你要瞒着我呀!”
说着又痛哭起来。
毕竟有一个壮壮实实的儿子在身边,孔德沚和茅盾把悲伤埋在心底。阿霜随父母回到家里后,把在延安临走前张琴
秋给茅盾夫妇的一封信交给父亲,并详细地向父母报告了姐姐沈霞牺牲的经过。茅盾拆开琴秋那封信,一看,是 10 月
10日写的,正是阿霜临走时,知道琴秋为霞的事,心力憔瘁,十分感动。
面对失去爱女的巨大悲痛,茅盾夫妇又深明大义,同意儿子奔赴前线参加革命的要求,1946年 1月 12 日,夫妇俩
送儿子上路,继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在周恩来、徐冰的安排下,沈霜被直接派到北平军调处,参加北平《
解放三日刊》的编辑工作。
在准备离开重庆前,茅盾积极投身民主政治运动中去,并出面提议成立“陪都文化界政治协商会议协进会筹备会”,
推动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同时,写了《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倾向》对 8年抗战文艺工作进行探索。
后来,茅盾在整理女儿遗物时,在女儿的信中发现这样一段话:“《劫后拾遗》我们已经读到。我自己觉得遗憾的
是这里面竟没有谈到我所关心的学生与文化人的情况,在这中间我也找不出什么你们在那时究竟是怎样的一点影子来。”
过去,茅盾忽略了这段话,现在,爱女去世了,茅盾觉得过去没有满足女儿的愿望,是个遗憾。因此,茅盾忍着丧女的
巨大悲痛,用一个多月时间写出一本三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生活之一页》,忠实、详细地记述了香港战争时期茅盾夫妇
的生活。3 月 16 日茅盾夫妇飞抵广州,在广州逗留一段时间后,于 4月 13 日从广州乘佛山轮到香港,住在铜锣湾海
景酒店,在香港时,应亲戚柯麟的邀请,专门去澳门散散心,后来从香港坐船启程,于 5月26日到达上海,回到阔别 8
年的第二故乡!
梦寐以求,访苏终于成行。见到从未见过的亲人,语言不通,只好借字典对话。畅游苏联各地,留下了难以磨灭的
印象。
第二十七章访问苏联
1946年 5月 26 日茅盾到达上海时,开明书店的傅彬然、内弟孔另境夫妇和欧阳翠等亲友到码头迎接。欧阳翠特地
把自己大陆新村二楼的正房让出来给茅盾夫妇,自己搬到三楼。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茅盾又恢复了以往的繁忙,事后
他回忆说:“回到上海的头两个月,几乎天天都忙于接待客人,出席家宴,拜访亲友,参加集会。我只能在晚上挤出时
间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又是非写不可的。”
这些文章,大都是杂文,从 6月 15 日至 10 月 15 日的 4个月中,茅盾写了近 30 篇杂文,如《十五天后能和平
吗?》、《美国对华政策》、《下关暴行与人民最后的希望》、《从原子弹演习说起》、《请问这就是“反美”吗?》、
《对死者的安慰和纪念》、《周报何罪》、《谈平等与自由》、《美丽的梦如何美化了丑恶的现实》、《一年间的认识
》、《鲁迅是怎样教导我们的》等等。刚到上海的文学活动中,茅盾译完了《团的儿子》,又编了《苏联爱国战争短篇
小说译丛》,同时,又写了一些评论和序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肖红的小说——〈呼兰河传〉》一文,文情并茂,文
采斐然,他写道:
20多年来,我也颇经历了一些人生的甜酸苦辣,如果即使有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压在心上,因而
愿意忘却,但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童年的欢乐,为了要把自己造成一
个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甘愿苦苦地学习,可是正当学习完成的时候却忽然死了,像一颗未出瞠的枪弹,这比在战斗
中倒下,给人以不知如何的感慨,似乎不是单纯的悲痛或惋惜所可形容的。这种太早的死,曾经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
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但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因此我这次第三回到了香港想去再看一看蝴蝶谷这意念,也是无
聊的;可资怀念的地方岂止这一处,即使去了,未必就能在那边埋葬了悲哀。
这一段至情至美文字,茅盾借为纪念萧红的小说而表达了对女儿沈霞刻骨铭心的爱和忆念。
8 月初的一天,苏联大使馆的一等秘书费德林专程从南京来到上海,交给茅盾一封苏联对外文化协会(VOKS)邀请
信,邀请茅盾夫妇访问苏联。后来茅盾亲自去南京办理护照,结果一拖两个月,幸亏沈钧儒从中斡旋,才得以要求在 10
月份去办护照。在去南京办护照前,茅盾夫妇与赵清阁、凤子、葛一虹、阳翰笙、洪深、陈白尘等 8个人,免费去杭州
旅游,畅游西湖。茅盾最后的中学时代是在杭州度过的,从中学毕业到现在相隔 30 多年,弹指一挥间,世事沧桑,西
湖依旧,青山依然,茅盾感慨万端。从杭州回到上海后,茅盾便搭周恩来的飞机,去南京办护照。
当时从上海去苏联的途径,最为便捷的路,还是坐船到海参崴,然后再取道西伯利亚到莫斯科。于是茅盾定了这条
路线。到 11 月下旬,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驻沪代表克留科夫通知茅盾,船 12 月 5日启航。
茅盾赴苏联的行期确定以后,接连应邀赴宴,许多团体和友人,纷纷举行宴会和家宴,欢送茅盾夫妇赴苏访问。11
月 23 日,中苏文化协会为茅盾饯行。24日下午,中华全国文协、剧协、音协、漫协、诗音协、学术联谊会、杂志界联
谊会、新出版业联谊会等 10 个民间文艺团体,在八仙桥青年会举行欢送会,郭沫若、马寅初、叶圣陶、熊佛西、潘梓
年、侯外庐、许广平、阳翰笙等两百余人,出席欢送会,气氛热烈而亲切。25日晚,苏联总领事哈林夫妇在外白渡桥头
的总领事馆设宴为茅盾夫妇饯行。苏方有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驻华代表乌拉窦金,驻沪代表克留科夫夫妇,塔斯社远东分
社社长罗果夫等;中方有外交界宿耆颜惠庆、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的会长黎照寰、沈钧儒、郭沫若夫妇、田汉夫妇、
叶圣陶、洪深、阳翰笙、潘梓年、戈宝权、葛一虹、叶以群等。席间,其情浓浓,其意融融。在酒酣兴浓之际,纷纷赋
诗唱和,预祝茅盾访苏成功。黎照寰率先赋诗:
滨楼此夜酒千杯,为爱人和万意开。两国英雄醒复醉!醉中同敬特殊才!
接着郭沫若步原韵唱和道:不辞美酒几倾杯,顿觉心花带怒开。今日天涯人尽醉,澄清总得赖群才!
田汉也唱道:
几度新亭举百杯,愁颜偏许对花开。何须痛恨张君迈,扭转乾坤有霸才!
沈钧儒也唱和道:
一杯一杯复一杯,贺君万里旅程开。从知领导归文化,旋转乾坤仗众才!
叶圣陶也十分激动,唱道:今宵不惜醉千杯,语各相投襟抱开。为送雁冰致一语,幸将慧识发天才!
外交界宿耆颜惠庆老人也十分兴奋,站起来唱道:红白旨酒满玉杯,宾主相对笑颜开。敬祝伉俪征万里,不愧我国
有奇才!
最后,潘梓年站起来唱和道:文化交流酒满杯,中苏合作鸿运开。问谁好战追希墨,举世人民骂蠢才!
茅盾被这种真诚的感情感动得泪花闪烁,频频举杯,感谢大家的厚爱和期望。12月 3日,茅盾夫妇又到马斯南路中
共上海办事处辞行,主任陈家康和茅盾都十分感慨,陈说:“沈先生,这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全面内战已成定局,
这一战不打出个结局来,大概不会收场,我们上海办事处已作好撤退的准备,恐怕等不到你们回来我们就要离开。”言
辞间不胜感慨。茅盾接着说:“那就预祝我们在人民胜利之日再见吧。”“对,我们总会见面的!”
陈家康又说“昨天我凑了几句,算是赠别吧。”说完,递过一首七律,茅盾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满园缇骑残葺草,一叶春秋定战和。耿耿归心唯玉帛,茫茫来日识干戈。遥闻新贵朱衣好,猛觉苍生菜色多。剩有
亭林书百卷,中原利病再摩挲。
茅盾吟罢,连声致谢。两人握手道别。
1946年 12 月 5日,一清早,朋友们早早来到大陆新村欢送茅盾夫妇访苏,一间屋里挤满了来欢送的人,一些出版
社托茅盾带到苏联的书,也早已装箱待运。在谈笑间,苏联领事馆派来的汽车已在楼下鸣叫,他们是专门来接茅盾上船
的。这天,阳光灿烂,微风轻拂。江海关码头上挤满了送行的朋友和新闻记者、郭沫若夫妇、叶圣陶、叶以群、臧克家、
葛一虹、任钧等友人早早等候在那里,苏联总领事夫妇、罗果夫等朋友也专程来欢送茅盾访苏。
大家见茅盾夫妇的车子来了,便簇拥上前,郭沫若笑容满面地握住茅盾的手,一边示意身边的夫人于立群说:“献
花、献花!”把一篮康乃馨鲜花献给茅盾夫妇,人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掌声。随后,茅盾和大家一起坐上登陆艇到斯摩
尔纳号。一上船,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和茅盾夫妇合影。然后,茅盾送别新闻界朋友,只剩下叶圣陶、郭沫若等好友。这
时,大家都默默地坐在茅盾身边,谁都没有大声说话,怕打破友情的温馨,宁愿默默地沉浸在依依不舍的友情里,郭沫
若忽然轻松地说:“等着吧,也许明年 9月联合政府成立,10月里我们就可以组织‘访苏团’一起到苏联去!”
“好的,明年我就同你们‘访苏团’一起回国。”茅盾接着说。郭沫若轻松的神态,诙谐的话语,一下子,船舱客
厅里又活跃起来,大家又都会心地笑了。这时,忽然有人提议,请郭沫若代表大家送几句话给茅盾夫妇,郭沫若推让一
会儿后,见推辞不掉,便提笔写了起来,写完后,又让于立群朗诵:
寒流过去暖流来,今天就和春天一样。这真是多么喜欢的一天,我们在这斯摩尔纳号上欢笑得和孩子一样,大家都
感觉着自由了!
这不是离别,因为我们的情感永远不会离开。
我们也没有什么临别赠言,因为你就是我们卓越的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言语都在你们心里。
别了,明年春夏之交的时候,请你们从自由天地更多地带些温暖回来。
于立群那流利而富有感情的朗诵,引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面对这些几十年患难中的朋友,面对这火样的友情,茅盾
心潮澎湃,他慢慢地掏出笔,回赠朋友:
离开了这么多的敬爱的师长,虽然我是到温暖自由的天地去,我的心情是难过的,我依依不舍,因为你们将在祖国
度过阴暗的季节。谢谢我的敬爱的师友,为了你们给我的友爱和鼓励。
这时,甲板上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时代出版社送来几十册玫瑰红封面的小册子,书名叫《欢送茅盾先生访苏唱
和诗辑》,是上次在苏联驻沪领事馆欢送会上,黎照寰、郭沫若、田汉等 7人的七言诗作。茅盾见书,十分高兴,要求
友人签名。郭沫若签名后,忽然诗兴大发,在小册子的扉页上提笔写了一首诗:
乘风万里廓心胸,祖国灵魂待铸中。明年鸿雁来宾日,预卜九州已大同。
这时,汽笛在呜号,茅盾夫妇一一送别友人。茅盾心里涌起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
船经过 5天 5夜的航行,12月 10 日下午抵达海参崴,在海参威停留两天,住在乞留司金旅馆。13日下午,茅盾夫
妇终于登上西去的列车,在整整12天的旅程中,穿越了西伯利亚无穷无尽的平原,饱览了异域风光。
1946年 12 月 25 日清晨,茅盾夫妇到达苏联首都莫斯科,下榻一个名叫萨伏伊的旅馆。由苏联对外文化协会副会
长和协会东方部主任叶洛菲也夫陪伴和招待。旅途的疲劳,茅盾夫妇洗澡后,便很快进入梦乡。整整睡了一个下午。傍
晚时分,红霞映红天边,莫斯科的近黄昏十分壮丽,古朴、雄伟的俄罗斯建筑,在晚霞里,十分迷人。茅盾夫妇在叶洛
菲也夫的陪同下,踏上莫斯科的街道,呼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