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
不言败 更新:2021-02-26 21:02 字数:4834
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
作了。”
往日生活中积储的素材,一下子在静寂的脑海中闪现,一种难以遏制的创作激情,在孤独的茅盾心里燃烧,他在这
种热烈的激情中,时而兴奋,时而悲愤,时而迷惘和困惑。往日的激情此刻即将化为行动——从茅盾笔端汹涌而出。几
年前的情景,正好印证了茅盾对大革命的认识。去年秋天,茅盾听到当时团中央负责人梅电龙追求一位姓唐的姑娘,追
求到发疯的程度。有一次梅问唐,究竟爱不爱他?唐答“又爱又不爱。”因此,梅电龙从唐的宿舍出来,坐人力车,老
是在研究“又爱又不爱”是什么意思,到了入神的地步,乃至下车时竟把随身带的团中央文件留在车上,走了一段路才
想起那包文件,结果晚了。茅盾听到这桩事,觉得反映大革命前中国青年中一部分人的典型思想,而且情节曲折,富有
现代意识。这是极好的小说材料,当时因忙于工作没有动笔,现在这情景又重新浮现在自己脑屏。
茅盾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茅盾开完一个小会,正逢大雨,茅盾和唐棣华共持一伞,送她回家,路上,茅盾脑海
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现代女性的形象,忽来忽往,或隐或现,此时,听不到雨打伞的声音,忘记了还有个同伴,完全进入
忘我的创作激情状态,写作冲动异常强烈。
茅盾还记得在武汉时,在与自己宿舍隔街相对的一个宿舍里,住着 3位既漂亮又有活动能力的革命女性黄慕兰、范
志超等,她们的革命热情令人钦佩,她们单身的生活、漂亮的姣容,又令不少革命青年倾倒和追求。还有军校里那些追
求革命而来的大批女生,她们的革命热情以及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情绪,也深深地印在茅盾脑海里。茅盾还清楚地
记着,大革命因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受到极其残酷的挫折,许多满腔热情、富有思想的革命家,却因此而惨遭杀害,
其中有曾共事过的、相知甚深的肖楚女和侯绍裘等。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在四一二反革命叛变后,又落低潮,各
地土豪劣绅等反动势力,以十倍的疯狂,向农会反扑,惨无人道地对革命者进行报复。在革命发生逆转时,许多原先叫
喊得很响的国民党左派人物便发生动摇,“躲进租界者有之,化装潜伏者有之。”他们都感到幻灭,原来革命美好的希
望,已成泡影。这种中国 1927 年的现状,汇成一曲中国革命悲歌,这歌,茅盾是听到了,看到了,现在隐居在上海家
里,耳畔还在回响着。
酷暑盛夏的上海,热浪一阵一阵,景云里的邻居们,一到晚上,便带着蒲扇、桌椅去门外纳凉,谈笑。男女老小,
笑声哭声和这热浪混成一片。而茅盾则在家里,不敢出门去享受深夜里吹来的凉风,在家里或坐或躺,任凭脑海里那四
海翻腾的风云起伏。大革命啊,大革命,茅盾此时脑海里尽是大革命的时代风云,溽暑里,茅盾在清理自己脑海里的万
般素材,那些是云,那些是雨,那些是肉眼看不到,但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风!想着想着,脑海里正在过电影,突然,
一墙之隔的大兴坊住户在牌桌上用力一记,闷重的声音仿佛攻克汀泗桥的一枚炸弹,突如其来,真有些心惊肉跳!
茅盾把这些热辣辣的材料经过梳理后,选择了从五卅到大革命这段令人兴奋令人失望的岁月,选择了自己熟悉的一
些人物——小资产阶级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小说人物原型,写他们在大革命洪流中的沉浮,把自己所见所感写成小说。
第一部《幻灭》,茅盾在妻子的病榻边,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完了。他把自己写的第一部小说取名《幻灭》,用意
是写现代青年在“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在况人的同时,又是自况。
因为茅盾当时也只是个 30 出头的青年知识分子。
小说《幻灭》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女性——静女士和慧女士。着重描写女主人公章静的一段
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即双重幻灭——为了追求恋爱自由、爱情幸福、妇女解放的所谓个人的完善和报效民族、国家的
双重理想所做出的努力,及这种理想的无法实现,这种努力被残酷的社会现实所无情吞噬,展示出一段人生之旅和人生
之梦。静女士从某小镇到上海念书,因在初恋时遭军阀暗探抱素欺骗,感到幻灭;后来大革命兴起,到武汉投奔革命。
但是,实际斗争使她厌倦,誓师北伐典礼又给了她勇气。不久大革命失败,静女士又感到失望、幻灭。而静女士的朋友
慧女士则是一个见过世面、看透人生又到法国念过书的女性,因而在静女士纯洁的感情被青年学生抱素(一个暗探)玩
弄后,形成了一个貌似三角恋爱的关系,最后,静女士在武汉当看护,认识了连长强惟力,后来强惟力奉命归队,静女
士又陷入幻灭之中。
茅盾那如火如荼的创作激情,大胆地批判未经改造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弱点,揭露大革命前北洋军阀
统治下社会的黑暗,热情地讴歌北伐战争的胜利,同时又把发生不到一个月的南昌起义写进作品,显示了作者的胆识。
《幻灭》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十分成功,极为真实地写出了那一个时代的青年的内心世界。小说语言绚丽、犀利、清
新。
《幻灭》写到一半,茅盾从稿纸堆里抬起头来,发现酷暑已经消去,书中人物的各种纠葛和矛盾却依然没有理清,
随手便在书名“幻灭”下面署了个“矛盾”的笔名,准备让隔壁的小说家叶圣陶看一下。为什么茅盾当时取了个“矛盾”
的笔名,作者后来有过一段解释:
“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
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革命阵营内部的矛
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
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候,我又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却又总自以为自己没有矛
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够理解,也有点觉得这也是“掩耳盗铃”之一种表现。大概
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但后来还是带了草头出现,那是我所料
不到的。
茅盾的这段解释基本上是真实的。茅盾当时让妻子将部分稿子送给叶圣陶看,第二天,叶圣陶就到茅盾家里来,兴
奋地对茅盾说:“写得好,写得好,昨天夜里,我一口气读完你让德沚嫂送来的稿件。我准备登在这个月的《小说月报
》上,马上就发稿。”茅盾听后,吃惊道:“我还没有写完呢,送给你的,也只有一半。”
“没有关系,九月登一半,十月登一半。”叶圣陶也信心十足地说。茅盾觉得这样也好,也可及早给家里补贴些油
米钱,便说:“这倒也是个办法。”
“只是沈先生用的那个笔名,恐怕再改动一下,用‘矛盾’二字作笔名,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个假名,而且内容又是
写这场大革命的,万一国民党方面来查问,就不好说了。所以,我想了一下,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头,这样,姓茅
的人很多,人家就不会引起注意,而且口音上依然是‘矛盾’,不失沈先生本意,不知您以为如何?”
茅盾一听,笑道:“还是你想得周到。”岂料,“茅盾”这个笔名一经起用,竟成了茅盾一生中和本名齐驾并驱的
一个笔名,也是最为辉煌的一个名字!
《幻灭》在《小说月报》九、十月号上发表以后,书中清新绚丽的语言,热辣辣的题材和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立
刻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不少人写信给《小说月报》,追问“茅盾”是谁?茅盾故乡邻镇的著名诗人徐志摩看了茅盾的
《幻灭》以后,写信给叶圣陶,打听“茅盾”是谁。叶圣陶回信说:“作者不愿意以真实姓名示人,恕我不能告诉你,
但茅盾决不是一位新作家,这是可以断言的。”徐志摩知道叶圣陶不肯告诉,但凭自己聪慧与敏感,一定是参加过大革
命的沈雁冰。所以,后来在一次看戏时,他对同乡、茅盾的朋友宋云彬说:“绍钧兄不肯告诉我,我已经猜中了,茅盾
不是沈雁冰是谁!”
宋云彬一听,颔首大笑。
当茅盾交出《幻灭》后正打算写第二部时,不料叶圣陶来对茅盾说:鲁迅从广州到上海来了,你最好写一篇全面评
论鲁迅的文章,算是我们对鲁迅的欢迎。经过叶圣陶的劝说,茅盾同意了。但过了几天,叶圣陶来取稿时,却不是评议
鲁迅的,而是一篇《王鲁彦论》,在叶的催促下,茅盾再写了《鲁迅论》,两篇作家论,是茅盾回到文学界后的新奉献,
而叶圣陶仍坚持先发《鲁迅论》,在 11 月的《小说月报》发表了,署名方璧。
茅盾知道鲁迅 10 月 3日到上海了,8 日住在茅盾近邻,但一直不敢轻易出门去看他。 10 日那夭晚上,鲁迅由周
建人陪同访问茅盾,茅盾十分歉然地说:“因为通缉令在身,虽然知道你已来上海,且同住隔壁,却未能来拜望,很过
意不去。”鲁迅却摆摆手,笑道:“所以我和三弟到府上来,免得走漏风声。”茅盾和鲁迅各自说了武汉和广州的情况,
周建人也讲了上海的事情,三人感慨万端,唏嘘不已,末了,鲁迅说:“看来革命现在是处于低潮了,但我们的有些人
却仍在唱革命不断高涨的论调,这就令人费解了。”茅盾一听,接着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茅盾问鲁迅今后的打
算,鲁迅表示来上海住下去,不打算再教书了。茅盾苍白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临别鲁迅握住茅盾的手,用语重心
长的口气说“多保重。”
送走鲁迅,写完两篇作家论文章后,茅盾又着手写第二部小说:《动摇》。
《动摇》是茅盾经过冷静思考,比较有计划地来写的,杂取茅盾在武汉主编《汉口民国日报》所见所闻,基本素材,
取之于发生在湖北钟祥县的大革命失败和反革命的胜利。小说借此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以一个县城的变化来以小
见大。所谓动摇,就是“动摇于左右之间,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败之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国民党左派人物方罗兰和
土豪劣绅的代表胡国光。
方罗兰这个县国民党党部委员兼商民部长,在对待革命运动的态度上和对待爱情问题都异常动摇、软弱。因而其结
果是思想上的矛盾、迷惘乃至错乱。
而土豪劣绅代表胡国光,混进革命队伍后,却以极左的面貌大肆活动,他们用比共产党人还要“左”的面貌出现,
从而破坏革命,破坏共产党的声誉,血腥镇压革命。在《动摇》中,茅盾第一次塑造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形象李克。
但在这部小说中,茅盾从史实出发,没有浓墨重彩去描写,因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李克也无回天力,责任只在方罗兰
们。
回忆有时是美好的,有时也是痛苦的,尤其是自己孜孜以求过的事业惨遭损失的回忆,更是令人扼腕!茅盾在写作
《动摇》时,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他在《从牯岭到东京》中曾说自己创作心境:“我那时发生精神上的苦闷,
我的思想在片刻之间会有好几次往复的冲突,我的情绪忽而高亢灼热,忽而跌下去,冰一般冷。”所以,茅盾写作《动
摇》是非常痛苦的事。这自然是不以茅盾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927年底,茅盾的《动摇》方始改定。望着这一大握和着血和泪的稿纸,茅盾松了一口气。而此时,妻子孔德沚和
母亲她们已经忙着准备过年了。
写完《动摇》,茅盾有意观察一下当时文坛的反映,发现有部分评论《幻灭》的文章,对《幻灭》作了严厉的批评,
认为整篇的调子太低沉了,一切都幻灭,似乎革命没有希望。茅盾觉得这个批评就作品而言,也许是对的,但从作者个
人主观上而言,这种反映并非本意,大革命的失败使自己悲痛消沉,同时又的确不知道以后革命应走怎样的路,但又不
认为中国革命到此完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变,相信革命还会起来。总归要胜利。这一点,茅盾是坚信的。因此,
茅盾转而写些文艺论文、散文、神话研究以及翻译一个中篇。借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