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节
作者:
低诉 更新:2021-02-26 20:20 字数:4940
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吸烟的行为,应该态度坚决,及时纠正。那么,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改正吸烟的坏习惯呢?
1。要向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讲明吸烟的危害。告诉孩子,香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特别是尼古丁。吸烟对呼吸器官的机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吸烟能使未成年的孩子降低脑力活动的能力,使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受到损害,影响智力、能力的发展。吸烟还容易结识社会上的坏人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家长只有进行说理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吸烟的害处,他们才能自觉地克服吸烟的坏习惯。
2。要切断使孩子染上吸烟坏习惯的污染源。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良好的家风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家庭中做到没有吸烟者是最理想的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吸烟或戒烟。会吸烟的家长除不能姑息迁就孩子吸烟外,还要不给孩子提供吸烟和买烟的机会。
——引导孩子参加社会的有益活动,掌握他们在社会上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防止他们和社会上吸烟伙伴的经常来往。
——要取得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配合,经常查询孩子是否有吸烟迹象,实行共同监督。
3。培养孩子戒烟的心理要求。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愿意模仿成人,学习成人的行为。在孩子看来,会吸烟就是成长为大人的标志。所以不少孩子开始吸烟时都是出于好奇心、好玩,随后就试着吸烟,偷着吸烟,最后发展成不以为然公开吸烟。此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会抽烟并不是成人的标志,大多数成人是不抽烟的。同时耐心开导,帮助他们树立戒烟的决心。千万不能训斥挖苦,更不能打骂或撵出家门。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从主观上形成戒烟的需要和动机。
4。帮助孩子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是纠正吸烟坏习惯的治本措施。俗语讲:正事不足,闲事有余。大量事实表明,孩子开始染上吸烟行为时,也正是失去学习兴趣之时。绝大多数吸烟的孩子都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为此,家长要引导孩子走上学习的正道,经常过问和辅导他们的学习,随时鼓励孩子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孩子将主要精力和活动时间用在学习上。这将有助于他们戒掉吸烟恶习。
下篇:怎样纠正坏习惯爱吃手指的习惯
相信吗,十几岁的孩子吃手指。心理学家解释:这种现象与孩子的情绪焦虑有关。
邻家有个可爱的女孩,名叫小晶,是个安静而温顺的小姑娘。可是小晶的妈妈发现十多岁的女儿吃手指!那天,妈妈叫女儿做事的时候,偶然发现小晶的手指刚刚从嘴边移开。
小晶小的时候,曾经吮手指入睡,但后来终于被“扳”过来。其后也曾看到女儿的手搁在嘴边,好像在啃“肉刺”,并未引起妈妈的注意,谁还没有一些小动作呢?但这次孩子的动作有些慌乱,反倒让妈妈注意到她的手。只见左手的中指被吮得发红,其余几个指头有的已经破了皮,露出鲜红的嫩肉来。难道孩子这么大了还保留儿时的习惯?妈妈不解其原因,当然她更关心的是怎样帮助孩子改掉吮指的坏毛病。
在儿童少年的行为问题中,吮指现象时有发生。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吮指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与孩子情绪焦虑有关。
在婴儿期,手作为人体活动最自如、最容易接触的部位,很容易成为孩子发泄情绪的“工具”。孩子最初吮指是在“玩”,这一动作可以使他缓解饥饿感、减轻焦虑感,获得心理快感。固定地吮指常伴随有一定的心理诱因,如果孩子第一次遭遇心理应急时以吮指的方式得到缓解,那么就会在日后同类情况下沿用此法,渐渐地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固定下来。
医生让小晶的妈妈回想孩子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的生活情境、家庭氛围,或在不妥的教养方式下生活过。在那种氛围中孩子会感到紧张、压抑、担惊受怕、无所适从;另外,懦弱、依赖性强的孩子也容易发生这类问题。
小晶的妈妈说,孩子幼年时家中老人脾气比较暴躁,常当着孩子的面训斥保姆,搞得家庭气氛相当紧张,孩子也非常紧张,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
对爱吃手指的孩子,家长们可采取以下办法帮他们改正这个坏习惯:
1。从影响孩子心理感觉的不良诱因入手,比如改善家庭气氛,不要训斥或责骂孩子。对于孩子吮指毛病的改正,要给予充分的耐心。作为家长,注意做到两点:一是不要急躁,二是不要过分关注。
2。最好办法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安排他关注外界事物,没有更多的时间出现吮指动作。如果看到孩子又在吮指,可以态度温和地将其手从嘴边拨开,不要再说什么,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若发现孩子此行为有所减少,要明确地予以表扬。
3。让吮指动作在淡化中消褪,使孩子学会用言语表达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下篇:怎样纠正坏习惯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习惯
一名沉溺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13岁男孩小艺(化名),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
当时目睹这一惨剧的一位工人,事后这样向记者感叹:“我从来没看见过这样一种奇怪的自杀,设计好那么标准的飞天姿势,而且带着笑脸,毫无痛苦!”
初二学生小艺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跟姥姥长大。小艺的父亲介绍,小艺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进入重点中学以后,初一第一学期功课还都八九十分,第二学期明显下降,进入初二成绩直线下滑,除了数学仍考了98分,语文、英语、物理都不及格了,后来才发觉小艺迷上了网吧。
有次小艺失踪了,两天一夜不见人影,小艺的父亲和母亲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去寻找。他们在一家网吧把他找回家,批评他不能再这样下去啦。小艺哭着说:“我错了,我一定改!”
尽管小艺屡次保证不再进网吧,但这位13岁少年没能控制住自己,之后连着两天小艺又失踪了。父母亲又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找,在另一家网吧终于找到了他。
小艺的父亲向记者回忆那天的情景:孩子已两天没吃饭了,脸色苍白,浑身都软了。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张50元的会员卡,网吧里有许多穿着校服的学生。当时我们十分生气,我找到老板说:“国家有法令规定不准未成年人进网吧,你为什么还发展孩子当会员,这不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老板只说了句“我不知道他还未成年”,让把会员卡退了,便走了。
小艺的父亲说,我们最后一次把小艺拉回家已是下午3点钟了,小艺哭着说:“我中了网络游戏的毒害,我管不住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了。”
记者在小艺家人手中拿到的4个笔记本,洋洋数万言,都是小艺亲手抄写下的网络游戏故事,其中内容大多以第一人称述说,情节充满了游戏的魔幻色彩。小艺自己扮演《守望者传》、《英雄年代》故事中的主角,把自己全部融进了“神魔、精灵”世界。文中多次记录了“我”肉体死亡、灵魂升天的经历。
“儿子的自杀可能模仿了网络游戏中的情景!”小艺的父亲推断。
小艺是沉迷网络游戏而最终走上不归路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惨痛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我国目前网络游戏用户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比例。对北京市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患网络成瘾综合症的比例是14。8%。
在一些网吧里,真正上网浏览信息的人很少,绝大多数孩子都在玩各种充满杀戮、格斗情节的网络游戏。
据专家分析,网络游戏吸引人有两大要素:一是互动性,二是情节吸引人。在网络游戏里孩子能体验到许多极限感受,如可以目击血雨腥风的杀戮场景,发泄不快心理;可以过关斩将,感受崇拜者的眼光;可以和上千人同时边打边聊,交上一些天南地北的朋友。
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你认为游戏中的成功与现实中的成功哪个更重要?”结果,70%~80%的学生认为一样重要。由于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操作、探索做得比成年人还好,很容易在网络游戏中获得现实生活中失落的自信和后来居上、舍我其谁的满足感、成就感。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现在的学生普遍课业负担很重,很多孩子没了“自我”,活得很累很压抑,而又缺乏必要的宣泄途径,只有在游戏中没有人强迫他去做功课,这个环境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大量接触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会习以为常,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往往想到用游戏里的方式解决,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可以随意地杀人、放火,可以恋爱、结婚,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这里很容易被扭曲。一些网络游戏创造的魔幻色彩,甚至能控制青少年的意志和思维,让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中游走。
可见,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将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带来很不利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改正沉迷网络游戏的习惯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1。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研究表明,人接触不良信息的反应是不同的,对网络游戏的迷恋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的消极影响较小,而在生活中失败的人,容易沉溺于虚拟时空。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2。提醒和监督孩子不要玩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
3。在玩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约束他们自发地无休无止玩游戏的倾向,平时每天玩游戏最好不超过一节课的时间,周末、节假日每天最好也不要超过3小时,还要注意每隔40分钟左右要停下来到户外活动活动。
4。鼓励孩子多玩益智类、运动类的游戏。不提倡上小学的孩子玩大型网络游戏。如果孩子已经在玩了,应该与他们协商,要严格控制游戏时间。
5。引导和鼓励孩子发展多方面兴趣。在玩游戏中及时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质,支持他们参加教育部门或少先队系统组织的兴趣小组或科普、体育、文化活动。
6。让孩子与现实中的人交往。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离不开同龄群体的密切交往,离不开深刻的体验。所以,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诱惑最重要的保障。
7。实行“目标管理”和正确引导。对孩子玩游戏机的次数与时间可以实行目标管理。成绩提高后,可以适当延长游戏时间,反之,适当缩短游戏时间。做到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制能力,培养锻炼意志,战胜自己。
下篇:怎样纠正坏习惯沉迷于电视的习惯
现在一般家庭都有电视机,很多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况且一些动画片确实很吸引孩子,尤其是住楼房的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下楼玩,让孩子自己出去又怕惹事生非,所以宁愿让孩子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也不让孩子外出,久而久之孩子就迷恋上了电视。
由于孩子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低,对电视里的一些刺激镜头或情节不愿放过,吵着闹着要看,这样长期无节制地看电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对视力、消化系统、人际交往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莹莹特别喜爱看电视,尤其是电视连续剧。每天放学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看电视。中午,不愿睡午觉,要看续集;晚上,作业不愿写,却能认认真真地做个忠实的电视之友,有时看到深夜十一二点钟。
莹莹一旦看起电视来,饭也顾不上吃了,经常是两眼直盯着电视,饭凉了也不知道,每次吃饭,莹莹的妈妈都得在房间不停地提醒。
莹莹的妈妈也曾尝试过强迫关机,令其写作业或休息。但孩子总是憋了一肚子气,作业写得马马虎虎,以示对家长的反抗。否则就是等你稍不注意,又把电视打开了,有时还跑到邻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