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
低诉 更新:2021-02-26 20:20 字数:4952
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必然不可能从心底里孝敬父母。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3。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
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4。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家长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尊敬老人的习惯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有必要让下一代将这种美德继承下去。同时,尊敬老人的美德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品德教养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生动的例子,有些孩子在家长、学校的教育下,认识到了尊敬老人这种品质的重要,于是,我们看到了在马路上,有孩子扶着老人过马路;在公车上,有孩子主动给老人让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相反的例子,有些孩子顶撞老人,取笑老人,甚至用很生硬的态度来命令老人为自己做这做那。
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让我们来听听这位父亲的讲述:
李先生是我的同事,因为住的也挺近,李先生经常带着8岁的儿子强强到我家串门,我儿子小毅和强强年龄一般大,两人也因此成了好伙伴。李先生很喜欢我4岁的儿子小毅,甚至不只一次地提出,让儿子认他做干爸爸。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告诉他,这件事由孩子决定,只要他同意,我就举双手赞成。从这以后,他对我儿子更加疼爱有加了。
2003年4月的一天傍晚,他按照约定来我家做客,还给儿子带了一大包礼物。
不巧的是,儿子当时正在和爷爷发脾气。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吃晚饭时,掉了一桌饭粒,爷爷看不过眼,就说了他一句:“吃饭时要注意,你这是在浪费粮食。”爷爷的这句话惹了大祸,小毅把碗一推,拒绝继续再吃。小毅的吃饭问题,一直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他吃饭时,大家一直是哄着、陪着,生怕他少吃一口。归根结底,是怕他不够营养,影响身体发育。
“你看你,没事儿说这些干嘛?”奶奶率先发难,白了爷爷一眼,接着转向小毅,“别理你爷爷,好孙子,快吃饭吧。”儿子把脸一扭,表示不给奶奶面子。妻子对爷爷有怒不敢言,马上趴到地上:“儿子,听话,来,边骑大马边吃饭!”小毅把头扭到另一边,还是不给面子。这下子,奶奶和妻子都没辙了,无可奈何地看着爷爷。
爷爷没办法,只好亲自出马,问小毅要他怎样做才能继续吃饭,他一定满足。
“要给我10元钱,再骑大马,还要做个烂脸。”小毅干脆地说。
李先生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进门的,见此情景,他一脸愕然,却欲言又止。因为是熟人,爷爷没太在意,在小毅的要求下,给了10元钱,俯身做马,在他小手的挤压下“烂”了一次脸。然后,笑呵呵地带着小毅重回饭桌。全家人都松了口气。
李先生的表情很不自然,没坐多久就匆匆离去了。从那以后,李先生来我家的次数少了,而且再也没提过做小毅的干爸爸的事。
这年春节,李先生的爸爸从老家过来了,得知这一消息,我分别为他的家人买了礼物,特意去他家拜访他的家人。
爷爷奶奶起床迟,我到了有一阵他们才来到客厅。
几乎是与此同时,李先生和他妻子及儿子也都站了起来,向两位老人问好,并把座位让了出来。两位老人坐下后,李先生和妻子才坐下来。在两位老人家与我聊天的时候,强强甚至李先生都没有说话,只是一直在倾听。
后来,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烟瘾很大的李先生,在老人家于客厅落座后,再没有吸烟,却时常起身离座。
当他再次起身离座时,我找了个借口跟了出去。
这才发现,李先生竟然是到楼道里吸烟。
“我的父母在座,”李先生见我疑惑地看着他,就向我解释,“在他们面前吸烟,是对他们的不尊敬!”
原来,在李先生家,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家规,孩子从小就要学习一些尊敬老人的相关礼节。例如,一群人聚会时,要先向老人致以问候,要把座位让给老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大声讲话,不可以在老人面前吸烟……
听了李先生的介绍,我才明白,他为什么少到我家去,并且对小毅不再像以往那样热情。
尊敬老人,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都做到关爱老人。
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
1。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所以,父母在与老人相处中,应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2。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如此反复练习,养成习惯。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3。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4。建议孩子多与老人交往,增进相互感情。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随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说“再见”等。
作为老人,应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谈,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不能因兴趣迥异,就居高临下。对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动关心、尊敬老人,自觉听从老人教导,努力做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关爱他人的习惯
很多孩子在家长的百般宠爱下,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高别人一等,别人都应该关心自己,却不知道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关爱。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要获得别人的关心帮助,首先要学会关爱他人。有这样一句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懂得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人关照,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马斯洛说:“爱自己的邻人并不是一种超越人的现象,而是人所固有和自然散发而出的某种东西。”在互帮互助中,在爱的奉献中,生命才能充满无限的力量。谁在爱,谁就在活着。
一个男孩出外旅游时,在半路上不慎将照相机摔坏了。当他在一处优美的风景前因为自己不能留影而深深遗憾时,有个陌生女孩拿着即可拍相机走过来。
男孩说:“小姐,能帮我拍个照吗?我的照相机坏了。”女孩二话不说便为男孩拍了照,男孩过意不去地要给女孩钱,女孩却说什么也不要。
后来,男孩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那个女孩,女孩站在路边,木然地看着她的自行车。男孩停下自行车后,发现女孩的自行车链条松掉了,于是毫不犹豫地替她将自行车修好,最后女孩风趣地说:“想不到我给你方便,也等于帮了自己。”
一个充满爱意的温馨世界能支撑起人类生命的发展和延续。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只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张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主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打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这个年轻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幸运,就在于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礼貌。而且这种行为是一种道德上形成的“本能”行为,也就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它体现了做人最重要的一个品格──关心他人的精神,仁爱良心的高尚。这种精神和高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培养。
家长帮孩子养成关心别人的好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让你的孩子知道,当他考虑到其他人时,你会很欣慰。
2。让两个或更多的孩子一起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比如让两个孩子把他们的积木放在一起,搭个大大的模型。
3。让你的孩子与同学一起分享他的玩具;当小朋友不高兴时,让他试着去安慰。当别的同学需要什么文具时,鼓励你的孩子不带个人企图地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同学。
4。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照顾宠物或者种植植物来表达自己的爱心,孩子从这样的行为可以学会最基本的责任心,从而成为善解人意的孩子。
5。要求孩子有良好的行为方式,家长自己要树立起好的榜样,家长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会模仿的。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要承担它的后果,无论好坏。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着力培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孩子更要尽职尽责,有条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否则就会给自己和大家带来麻烦。
学校组织去国家公园野餐,老师将需要带的东西分派了下去,由班上的每个同学负责回家准备一项。同学们有的负责去超市买食品,有的负责准备烤肉的炉子,有的负责所有的餐具……威尔逊分到的任务是负责准备烤肉要用的调料。
期盼这次野餐已经很久了,因此,消息一得到确认,威尔逊就开心地蹦了起来,直到放学回家,他都开心地楼上楼下地欢呼着,惹得爸爸妈妈一阵怜爱。妈妈提议威尔逊列一个单子,把需要带的东西先想好了,然后交给妈妈检查,这样不但可以防止遗漏,还可以防止没有经验的威尔逊漏拿了东西。
但是威尔逊说要先出去跟小朋友宣布这个消息,回来后再列清单。他说:“放心吧,爸爸妈妈。我会带好的,别担心。”
妈妈虽然不是很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