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低诉      更新:2021-02-26 20:20      字数:4893
  李轩:我要养成按时做值日的好习惯。我早晨起床比较晚,有时来不及做值日。我改正的方法是:前一天晚上调好闹钟,第二天比平时提前20分钟起床,做到准时到校。
  楠楠:我现在还不够文明,我的目标是不再骂人。我改正的方法是: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说脏话,就是在生气的时候也要做到有话好好说。
  小雅:我的不足是经常忘带作业,我要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我的方法是:每天写完作业马上把本放回书包,晚上再检查一遍。
  惠琴:我的目标是养成“上课铃响,座位上坐好”的好习惯,现在我有时还做不到。我改正的方法是:课间休息时不去很远的地方,在没打铃之前先回到座位附近活动。
  孩子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如此具体,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变得比以前更爱学习,也更守纪律了。可见,只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在培养习惯时才会有章可循,好习惯也才能一步步培养起来。
  上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不断强化
  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
  为了养成好习惯,每做一次,就对自己说:“缠上一股,又缠上一股!”从这个意义上讲,好行为如果开了头,每做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就会变成牢不可破的习惯了。
  在好习惯的培养与坏习惯的纠正上,我们需要遵循强化/消失定律。对好习惯的强化就像每天为缆绳缠上的一股新的绳索,而对坏习惯则采用相反的方式,这样一来,要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就容易多了。比如,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掌握强化/消失定律的关键就是要奖惩分明。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且事先有声明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父母绝对不可以姑息迁就。如果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孩子也无法养成好的习惯。同时,如果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父母绝对不要吝啬,也许只需要你说句话而已,但对孩子来说,那将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好行为、好习惯进行奖赏,进行强化,对错误的行为、坏习惯进行惩罚,让它消失是强化定律的核心。因此只有赏罚分明,强化定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威特夫人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威特夫人就开始积极使用强化/消失定律来教育孩子。女儿很小的时候,威特夫人便借助美丽、公正的“仙女”娃娃来奖励或惩罚女儿。如果女儿做了好事或者表现不错,第二天早起,在她枕头旁边就会有“仙女”放上好吃的点心。如果她做了坏事或者有了坏的习惯,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会得到任何东西。
  比如说,如果女儿晚上睡觉时把衣服折叠好,“仙女”就常常将这些衣服换成新的;如果女儿把玩具随便乱扔,“仙女”就会把玩具藏起来,使她几天之内不能用这一玩具做游戏。
  有一次,女儿把一个漂亮的娃娃扔在草坪上,后来,当她回来找到娃娃的时候,发现它已经被狗咬破了。因此,她哭叫着把受损的娃娃拿到妈妈面前。威特夫人抱起了小娃娃,她轻轻地抚摸着它的“伤痕”,同情地说道:“唉,它真是太可怜了!”但是,绝不说给女儿再买一个新的。
  等女儿停止哭泣,威特夫人才对女儿说:“你把这么漂亮的娃娃扔在草坪上是不对的,如果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我会多么悲痛啊!”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威特夫人谨记自己言行要保持一致,并且奖惩分明,力求为女儿做一个好的榜样,培养女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次,女儿要到一个同学家去,母亲答应了,并规定她必须在十二点半以前回来,因为那天母女俩要去看电影。可是,女儿迟到了10分钟才到家。
  威特夫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女儿看了一下手表。女儿知道自己不对,低着头向妈妈道歉:“我错了。”吃完饭,女儿就赶紧换衣服。这时妈妈让女儿再看看表,说:“今天看不成电影了,因为时间来不及了。”女儿哭了,闹着让妈妈带她去,但妈妈并没有被她打动,只是说了一句“这真遗憾”。
  让女儿尝到不守信用的后果,用惩罚的方式纠正女儿不守时的毛病,效果显而易见,女儿健全的人格也在这种赏罚分明的环境中不断得到培养。
  “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孩子行为的有效信号。而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奖励和惩罚是对孩子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孩子的自身评价,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在奖励时,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在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孩子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习惯的培养与纠正上充满信心与乐趣,让习惯的培养变得自然而简单。
  上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给予理解与尊重
  在习惯养成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让他们发挥主体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的合作。当然,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蒙台梭利是20世纪西方最卓越的儿童启蒙大师之一。一次,她给儿童们上了一节有关怎样擤鼻涕的课。
  蒙台梭利给孩子们示范了使用手帕的不同方法,还指导他们如何能尽量做得不引人注意。她以一种他们几乎觉察不出的方式拿出手帕,并尽可能轻地擤着鼻子。孩子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没有一个人发出笑声。
  示范刚结束,孩子们就像在剧场中那样热烈地鼓起掌来。
  孩子们的反应之所以这么强烈,是因为她的这次课触及到了孩子们那极其有限的社交生活中的敏感点。
  儿童在擤鼻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每当他们表现不是那么合适的时候,就会遭到父母的责备,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地教他们擤鼻涕的方法。当蒙台梭利这样做时,他们感到抵偿了过去的羞辱,而他们的掌声表明,他们不仅在这里受到公正的对待,而且这项技能的掌握也使他们在社会中取得了一个新的地位。
  可见,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而成人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是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更意识不到自己在轻蔑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尊重孩子,蔑视孩子的事例数不胜数,虽然父母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比如,当你看到你的孩子端了一杯水,你就会害怕孩子把这只杯子摔碎,这实际上就是蔑视孩子的一种表现。一只杯子难道比孩子的尝试和探索具有更大的价值吗?你是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呢,还是只心疼你的杯子?
  研究显示:与9个月至3岁的幼儿多交谈,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彼此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流的家庭里,孩子的智商会比别的孩子明显高出很多。
  科学家发现,在所有家庭中,家长在防止孩子们发生危险及麻烦方面付出的努力,是相似或相近的。但在与孩子耐心地交谈、细致地回答孩子提问及互相尊重方面,知识分子家庭与普通职工家庭有所不同。
  作为家长,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鲁迅说的好:对于孩子,小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以后也成不了人。
  习惯培养也是一样,要取得好的效果,父母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儿子已经上小学了。老师找了母亲,说她儿子最近总是迟到。妈妈没有责怪儿子,只是温柔地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儿子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晚上,妈妈在儿子的书桌上放了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这位母亲的做法是值得广大家长借鉴的,她知道,要让孩子改正坏习惯,要用巧妙的方法,粗暴的训斥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
  但是更多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很少顾及孩子的真实想法,只要自己认为某个习惯应该培养,就安排孩子去做。这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的做法,往往把孩子变成了习惯的奴隶。在父母的安排下,孩子要做这个,做那个,要这样或那样,但孩子很少知道为什么,或者虽然知道为什么,却不是孩子能够接受的理由。
  父母们在培养习惯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儿童,要把儿童放在主体的地位去思考问题。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首先要相信儿童,相信他们有接受教育的能力。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能接受父母的要求,或者目前培养习惯还早;也有的父母对孩子管得既宽又细,在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下,要么过度保护孩子,要么过于死板地要求孩子,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从根本上说,都忽略了儿童的接受能力。
  这样做,一方面可能使孩子受到过分的限制,使孩子的能力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习惯,逃避习惯培养。同时,父母的过度限制或保护,还在悄悄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孩子要培养良好习惯,难度就会更高一些。
  当然,相信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的同时,也要正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长”,则同样违背了孩子的生长规律。儿童时期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所以,为了成人自己的目的,而不管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是一种扼杀的行为。尊重儿童,就是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我们可悲的一种错误,就是急于要得到生长的结果,而忽视了生长的过程。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还要深入了解儿童,根据儿童的天性来培养习惯。父母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去进行。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习惯培养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明明孩子的性格是内向的,却非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这是比较难的,也是违背孩子的天性的。如果孩子是个慢性子,父母却要改掉孩子“爱磨蹭”的不良习惯,恐怕也会让孩子痛苦、父母难受。因此,父母在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的时候,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还要用适合儿童的方法去培养儿童。儿童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的时候,要考虑用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爱运动,父母可以在运动中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的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可以考虑让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培养孩子专注、爱思考的好习惯;孩子喜欢唱歌,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唱英文歌曲中学到英语知识或者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等。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在习惯培养中得到孩子的承认,也才能有好的效果。
  父母要建立这样的意识:孩子虽然年幼无知,毫无经验,体小力弱,需要自己的保护,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负有责任,但并不表示有权指挥孩子。尊重孩子,也是尊重你做父母的权利。父母要适时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给他保留一定的自主权,这样他才不会有强烈的失败感。
  上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循序渐进
  有一段时间,慈善机构的募捐活动总是响应者甚少,当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他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结果募捐到了比平时多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也可以称为“层递效应”。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向别人提要求,要想获得别人的响应,就要由低要求开始,然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