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
辩论 更新:2021-02-26 19:55 字数:4845
竟只是小品。他也演过几部电视剧,可是谁知道他演的电影会是什么样呢。
《男妇女主任》是赵本山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当然是一部农村戏,据说他个人投资了400万。在宣传推广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我看了一遍样片,同时听导演聊了整部影片拍摄的过程和一些花絮。当时赵本山在外地演出,我没有听到他的个人意见,于是就渐渐有了一点担心——即使宣传到位,这部电影会在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良好票房吗?电影不同于电视剧,它在国内的观众群是年轻人。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我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既然这是赵本山的“处男秀”,经历了很多辛苦才拍成,我也要帮我姐夫朋友的忙,那就尽全力吧。很快,我召集了北京十几家报社文化娱乐版的资深记者,约了包括《北京青年报》在内的几家重要媒体的专访,同时还有北京电视台“环球影视”的人物访谈。一通折腾下来,已经是1999年年初了,在春节到来之前,眼看着各个媒体的宣传都已经纷纷出笼,我的任务完成了。但是原来定位为“贺岁剧”的这部《男妇女主任》由新年拖到了春节前还没开始公映,我不知道赵本山在想什么。
当然,这些已经和我没什么关系了。当时赵本山开始进入春节晚会剧组开始了排练,后来,据说这部电影改为在全国农村放映——这样做应该算是比较明智的。
聪明的赵本山当然知道他的市场在哪里,也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所以后来他又转向开始拍摄电视剧,并且试着自己做导演。2002年,那部名叫《刘老根》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央一套播出时,收视率还很高。
和赵本山接触过几次,觉得他除了聪明之外还有一点霸气。自从成名之后,他谢绝了北京好几家著名文艺团体的邀请,留在辽宁发展,在东北他的名望很高,并且名利双收——也许这就是这种“霸气”产生的原因。当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自信。
在2003年9月,自信的赵本山把东北二人转带到了大上海,在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里,从此有了一个“刘老根大舞台”,据说在开始演出的第一天,几个主要演员包了专机到上海参加彩排。
都说“丑人多作怪”,赵本山并不算丑,却经常会凭借自己的本事做出点事来“吓你一跳”——千万不要低估了他。
9、闯祸的学生影帝
在我看来,成名太早的幸运儿好像是上天在和他们开玩笑,在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名利和声誉之后,也一定要经历更严厉的考验,并且为此付出代价。命运有它自己的一套变化规律,这是不随人的意愿转移的。
自从入学开始,夏雨就是个特殊人物。其实1995年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年份,首先,为他赢得“威尼斯影帝”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夏天开始公映,随后他也如愿以
偿,顺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念书。
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在校生,他大概只在开学初期在男生宿舍住了不到半个月,之后就到外面找房住了。而且这一个阶段只要他在校园里出现,身边一定跟着好几个人,有时候是他的同班同学,有时候是高高大大的几个类似保镖一样的壮男,当时他已经和姜文的“阳光灿烂”公司签了约,又得了大奖,自然是一个倍受保护的人物。我和夏雨同时入校,但是似乎没见过他到学校食堂吃过饭,刚开学的时候因为赶上校庆,食堂会餐,每个学生手里都多了几张花花绿绿的餐券,中午吃饭的时候,好多人都跑到食堂去了,气氛很热闹。最开始的时候我也看见了夏雨,他好像看热闹似的转了一圈,有人替他打了一份菜,然后一转眼他就又不见了。
夏雨入学那年好像还不到19岁,男孩子尤其懂事晚、贪玩的多。其实当时他还是个小孩子的心态,做事全凭兴趣,所以也会不知不觉惹点祸。第一个学期他就把校园里外宾送的一棵紫玉兰树给撅了,据说是他们班的好几个人一起干的,为了上课排小品用,学校方面对此很生气,决定对他进行严办,因为他是个特殊的学生,是“影帝”。
我想,在17岁那年得到这个称号的时候,这个奖对夏雨来说差不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第一次出镜就演男主角,第一次演男主角就得到了国际大奖,作为威尼斯电影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帝,他非常幸运。当然,这种先例不是没有,曾经有好几个奥斯卡大奖的得主也是十几岁的少年,但是很遗憾,后来他们大多在影坛消失不见了。
这一点夏雨当时应该知道,包括把他引入电影圈的姜文也意识到了。在夏雨入学后不久,姜文带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回学校放映,在电影开始之前,他领着夏雨站在舞台上,对台下坐得满满的的“中戏”教职员工和学生们说:“这孩子经历的事情不多,大家多包涵。现在他也在我的母校念书,希望母校能‘护犊子’,把他培养起来。”
其实“中戏”培养出的明星太多了,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年少成名。在夏雨之前,1980年代初就有主演电影《牧马人》的从珊,之后也有凭着《我的父亲母亲》和《卧虎藏龙》扬名国际的章子怡。年少成名当然不错,演员的艺术生命有限,能够早一点实现自己没什么不好。问题是,当你成名之后面对社会的时候,你并不会因为年龄小而受到每个人特别的照顾,你因为年少气盛所犯下的无心之失也不会得到更多人的原谅,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是一颗明星,而不应该再是一个孩子。
所以,章子怡嘻嘻哈哈地和成龙在片场笑闹、在生日会上举动亲热,随后在美国的重要颁奖礼上英文出错、态度尴尬表现失仪;赵薇错穿一件印了日本海军旗的衣服、和每一个合作过的男演员都传出绯闻、喝醉酒、被泼粪;包括18岁成名的张柏芝因为恋爱事件而举止失常、17岁入娱乐圈之后大红的谢霆锋频频闯祸招惹话题……这些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也许都算是他们年轻不懂事造成的,年少成名的人难免有点轻狂。但是大众传媒不会因此放过他们,社会评判他们的标准与任何一个成年明星一样。所以,他们必须要为此接受舆论的批评甚至谴责。
在我看来,成名太早的幸运儿好像是上天在和他们开玩笑,在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名利和声誉之后,也一定要经历更严厉的考验,并且为此付出代价。
命运有它自己的一套变化规律,这是不随人的意愿转移的。夏雨在毕业之前曾经分别签约过三家公司,后来都解了约,毕业之后他并没有进入国家体制内的剧院或电影制片厂,而是做起了自由演员。我不知道他现在情况好不好,但是前一阵看到了他主演的电视剧《天下第一丑》,觉得他的演技的确提高了很多。
2003年11月,夏雨得到了“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希望曾经的幸运儿夏雨从此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10、“没有新闻”的伍思凯
演艺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丑闻、死亡、入狱、吸毒、破产……各种希奇古怪名目繁多的事情一件接一件,似乎说不定是在什么时候、说不定在谁身上就有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所以,我想对“没有新闻”的伍思凯这样说——在每天都有新闻发生的娱乐圈里,没事就是好事。
'
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创出名堂的艺人很多都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有的人背后有靠山以保证前程无忧,有的人靠自己能力打拼任劳任怨,更多的是资质一般但又不甘心,于是上窜下跳……很多形态,娱乐圈因此变得很热闹。
其实不论做演员还是歌手,最怕的不是大起大落,而是平平淡淡没人理会——没人理还叫什么“明星”呢?对其中的一些人来说,只要能出名就好,不管是好名还是臭名,如果能通过一些手段达到出名的目的,那自己的愿望也就实现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不知名的女艺人开始发挥自己天生的优势,拼命往一些功成名就的演艺大腕身边贴。在港台,女艺人们贴成龙、周星驰、吴宗宪,在内地,前几个月还有一个人在贴张铁林,并且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后,马上对媒体控告张铁林对她图谋不轨。
既然没有名气的人这么努力地想成名,那么已经有名有利有地位的人就把保持状态放在首位,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在娱乐圈生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只要能保证自己不退步,也就是在进步。同时,不招惹是非、平平安安是第一要务。
1997年年底,在采访台湾音乐人伍思凯的时候,我一度觉得有点枯燥,因为他给人的感觉似乎太“正”了,经历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做记者的,巴不得每个采访对象都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能讲出一部辛酸血泪史来听听,总之越沧桑越有的写。而伍思凯就偏偏是这么内敛的一个人,他很沉稳地和我聊音乐创作、聊歌坛现象、聊自己的使命感,在聊天的过程中他甚至很少有情绪波动或大笑的时候。当时我一边听他讲话一边纳闷:就是这样平淡的一个人,他当初是怎么从众多歌手中间跳脱出来的呢?他的成名曲叫《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那么他特别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采访差不多快结束的时候,我说起了刚刚在台湾出车祸身亡的张雨生。伍思凯的情绪马上变得伤感起来,他说自己和张雨生差不多同时出道,这么多年来情谊深厚,“他是一个非常执著的人,尤其是在几年前往幕后转型的时候,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现在回想起来让人难忘。”最后当我关上采访机的时候,伍思凯有点抱歉地笑着对我说:“我其实算是个最没有新闻性的人——没有绯闻没有退休没有事故。”
这时候我的心里有一些触动,因为我似乎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艺人的难处。
演艺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最近几年,丑闻、死亡、入狱、吸毒、破产……各种希奇古怪名目繁多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搅得人心烦意乱,似乎说不定是在什么时候、说不定在谁身上就有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所以,我想对“没有新闻性”的伍思凯这样说——在每天都有新闻发生的娱乐圈里,没事就是好事。
11、毛宁有错没错
其实,究竟是不是同性恋只是个人问题,娱乐圈很多人都是。在欧美有艾尔顿·约翰、乔治·迈克尔,在香港有罗文、张国荣,内地当然也有很多。但这毕竟是个太敏感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就不只是个人问题那么简单了。
我和毛宁是同乡,很早我就知道他,最初他是沈阳体校田径队的运动员。
'
辽宁省的体育成绩一直很突出,有一年在召开全运会之前,为了给自己的运动员们壮行,辽宁电视台特地录制了一台联欢会。其中有一个小运动员演唱歌曲《最高峰》,那个男孩子很开朗活泼,歌唱得不错,一笑还露出颗“虎牙”——“小燕子飞在身边,它不停地在呢喃,欢迎我来到大自然,你看那阳光灿烂它晒红了我的脸,我们在高山上度过快乐的一天……我们爬得高,我们看得远,让欢乐和美妙的歌声流淌在山水间……”很多电视观众从此认识了这个歌唱得好的运动员。他就是毛宁,当年刚刚17岁。
很多人命运的改变都是因为一次机遇。在那次晚会之后不久,毛宁就开始了在歌坛的发展,开始他在沈阳唱了几年流行歌曲,大约1990年左右,广东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一片蓬勃,带动得娱乐业也很发达,很多歌手都南下了,毛宁就是其中之一。在九十年代初期,广东是国内流行音乐发展生机勃勃的所在,一大批优秀音乐人创作出了风靡全国的流行歌曲,也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包括毛宁、杨钰莹、李春波、高林生、林依轮等人在内的风格各不相同的新歌手,极大地丰富了国内流行音乐市场。那个时候港台歌曲开始不吃香了,大家都听国内的。
毛宁在广东发展得很好,在陈珞领衔的“新时代影音”,他和杨钰莹被塑造成为“金童玉女”,同时也独唱。
1996年年初,我回辽宁电视台参加这一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制作。当年的晚会总导演是我的老师、辽宁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刘宝成,我当时的工作是给刘老师做助理,负责一些案头工作,也参与现场调度。这台晚会特地为从广州回家过年的毛宁准备了一首歌曲,叫《远归》,旋律很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