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
指环王 更新:2021-02-26 19:49 字数:2924
利亚人把撑竿跳称为“阿夫契尔”。意思是牧童式的跳高。过去牧童们时常忙里偷闲,将牧羊竿撑在地上蹦上跳去寻欢作乐。古俄罗斯和普鲁士士兵,在行军中,也总是利用手执的长矛跨越道路上的各利障碍物。
最早的撑竿跳高比寒是在中世纪的节日庆典活动上和骑士比武的赛场上开始形成的。遗憾的是,至今我们尚未发现当时遗留下来的撑竿跳高比赛的纪录。从一些史料中我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撑竿跳高的成绩是1。83米。这个纪录由一个名叫蒲茨的德国人于一七八九年创造的。
十九世纪,撑竿跳高已被列为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一八六六年,英国选手麦切尔跳过了3。21米高度。不过,那时候撑竿跳高用的撑竿。同我们现在田径比赛中所看到的撑竿截然不同。当时所谓的“撑竿”,其实只是一根又粗又重的松树树干。后来经过人们不断的改造,撑竿才逐渐变得细圆轻巧起来。一九二四年,挪威运动员托夫(Тоффу)用这种轻巧的木制撑竿,第一次跳过4。25米的高度夺得冠军。
撑竿跳高的比赛规则历来如此,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修改。说起撑竿跳高的比赛规则,曾有过这样一段趣闻。
一九0四年的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斯城举行。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你追我赶,热闹非凡。在撑竿跳高架前,各国好手龙腾虎跃,比赛异常激烈。轮到日本选手佐间代·富士试跳时,只见他从容不迫地走近沙坑,把手中的撑竿一端,深深地插入黄沙内。紧接着,富士用双手抓住竖立直的撑竿,一股劲儿地顺着竿子往上攀爬。一直爬到超过横竿的高度,他才越过横竿,从撑竿上跳下来,富士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场上的观众和裁判员个个莫明其妙。大家彼此瞠目相觑,不知所措。后来,会评判委员会经过商议,决定不承认富士的比赛成绩。同时规定,凡撑竿跳者,必须先有一段距离的助跑。评判委员的这一规定,当时并没有难住这个精灵的日本人。富士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开始朝沙坑的方向奔跑。到了竖立的撑竿前,他又重新没着竿子往上攀爬。最后,评判委员会不得不再次商量对策,作出补充规定:撑竿跳高时,运动员不得交替使用双手抓握撑竿。这条临时宣布的规则后来就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撑竿跳高的最高纪录是5。83米。世界各国优秀撑竿跳高选手,为了征服4米的高度——一七八九年的1。83米到一九八三年的5。83米——先后花去了二百年的时间。
Number : 2393
Title :埃歇尔的世界
Author :布律诺·埃斯特
Issue : 总第 25期
Provenance :世界美术
Date :1983。1
Nation :荷兰
Translator :周建国 张骏
莫里斯·高乃利·埃歇尔(Maurits Cornel is Eschelr)1898年出生在荷兰洛瓦当的一个水利工程师的家庭里;后在阿纳姆度过了童年。
在中学里,埃歇尔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两次留级,只有绘画课的成绩还好一点。1919年,他进入哈勒姆的建筑与美术学校学习建筑,后又改学绘画。他受到严格训练,很快掌握了木刻技术。但是尽管他很努力,学校和他的老师德·迈斯基塔给他的评价却是:“他非常保守、理智,缺少青年人的心境和朝气,他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家。”
两年以后,他离开了学校。但一直到1944年,他与自己的老师德·迈斯基塔始终保持着联系,经常寄自己的作品给他。终于有一次,当他老师把他的一件版画新作挂在家中,老师的家人误以为是老师的新作,以至于喊叫起来:“这是一幅你从来没有创作过的最了的版画!”
从1922年起,埃歇尔多次旅行,到过意大利、西班牙,法国,马耳他等许多地方。他对意大利的风景和建筑怀有很浓厚的兴趣,创作了不少木刻作品。甚至有一次,还用旅途中创作的版画作品支付他去地中海旅行的来回船费。旅行常常是和朋友们结伴进行的。他们乘船乘火车,但更多的是背着背包步行。旅行生活不仅给埃歇尔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绘画素材,也使他认识了一位住在意大利的瑞士姑娘玉弥克,并在1924年同她结为终身伴侣。
1937年以前,他描绘意大利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和乡村风光。也有少量肖像画和动植物画。如果他在这方面继续努力下去,很可能在同时代的版画家中寻得一席体面的地位。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人们发现他的作品开始心理化,不再在外部视觉中吸取美感,而热衷于对规律性、数学结构、连续性、无限性、画面潜在冲突的追求,他在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上辛勤地探索着。于是评论界对他失去热情,他的画也卖不出去,知音者寥寥无几。然而他非常沉着,无视周围的压力而继续他的追求。到了五十年代,许多数学家、结晶学家、物理学家对埃歇尔的作品发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在埃歇尔的作品中看到了某些定律的再现。于是,他的作品被高价抢购。被刊登在各种科技书籍杂志上,受到十分热烈的赞扬。美术评论界也前倨后恭起来。
在埃歇尔成名之前,他的父亲在经济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埃歇尔婚后一直与夫人和夫人的双亲住在罗马市郊。1935年,埃歇尔不满意大利的黑暗统治。带领全家移居瑞士。1937年又迁到比利时的于克勒。1941年他们回到荷兰的巴恩,艺术家的作品日趋成熟。到了五十年代他开始声名卓著。他象钟表一样在规律地作出一件件版画新作,只是在1962年病重的时候才停止过一段时间。三个孩子成长了,慢慢地去开创自己的道路。
1970年,他住在勒盎的一个艺术家协会里。在那里,年老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画室,免费享受一切。1971年3月20日,埃歇尔在那里与世长辞,终年73岁。
谁把艺术看成只是纯感情的表现,那么他应该全部否定埃歇尔1937年以后的作品。在他的构思和创作中,他是一个思维的人。他所描绘的鱼、鸟、蜥蜴,需要有一种很少人才具备的思维方式来进行。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探索热情在画面上的流露与发挥。所有的艺术评论家都避免用“思维”这个词,在音乐和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就好象“思维”是反艺术的同义词。事实上称一幅艺术作品为思维性的或不是思维性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予那些艺术家所感兴趣的、所经常思考的东西,以一种表现的形式。埃歇尔就使得一些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思想成为现实,得到介绍和体现。他的作品使观众产生发现新世界和新事物的热情。
埃歇尔的作品富于独特、神奇的色彩。但他说:“我并不想使作品神秘化。人们称之为神秘的东西,通常是一种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欺骗方式!我不是这样,我怎样想就怎样表达,只是为了研究绘画所提供的可能性这个目的。我的版画就是这个研究的结果。
埃歇尔看不起缺乏启示的作品,他称某些抽象派画家是一些专画乱七八糟东西的蹩脚画家。但是他赞赏那些在抽象领域里自由驰骋的人。他认为,如果抽象事物有个具体的出发点,就会感到踏实。他对于个别功力较深、技艺精湛的现代派画家抱有敬意。他没有现代派艺术家所赞赏的所谓自发性,他的每一件作品都经过艰难的过程,有成堆的草图,有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构思。
(摘自《旅游天地》1983年第3期)
Number : 2394
更多免费TXT、EXE电子书
请到Aisu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