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节
作者:
九米 更新:2021-02-26 19:34 字数:5373
曼指派某人把火柴堆在那里,并说那堆火柴将要在那里
用来火葬那个生病的比丘,因为它比在其它地方更好。
他向尊者阿迦曼表达他的诧异,请教为什麽会这样,因
为看起来那个比丘的病似乎并没有那麽严重。
尊者阿迦曼回答说,他已经知道那个比丘的疾病是
致命的,但是有关於他的後世并没有什麽可忧虑的。他
一定会生到一个喜乐的境界,但是不能告诉他即将到来
的死亡,否则,他可能会变得害怕,而他注定进入的喜
乐境界可能就错失了。
过了几天,病人在深夜里,突然地被疟疾的高烧症
状所攻击,过了几个小时之後,就安详地逝世了。尊者
阿迦曼能够预见未来的事情,可以从这个事件中看出,
但是有时,知道了将会发生什麽事,他却不愿向任何人
提起。
还有另一个比丘也被疟疾所攻击,他在早上的时候
体温升高,他的情况很严重,使他不能出去托钵,也不
能进食。他从早上一直到下午叁点当高烧减退的时候,
都用观察思惟它来对抗高烧。他观察思惟得很累了,所
以就只集中注意它而没有智慧的运作。也就在那个时候
,尊者阿迦曼正在详察他的修习,当下午四点,他前去
见尊者阿迦曼时,他被警告说这样的修习方法将不会有
什麽利益。
「如果你仅只让自己的心意停留在它上面,你就不
能体认身体的性质、感觉、心意的情况和现象,」尊者
阿迦曼说:「这种方法是隐士的方法,或像狗咬狗的方
法,不是一个希望体证所有事物真谛的比丘所应有的行
径。用那个方法,你将不能体证任何事。我检查着你所
做的,并看到你只集中你的注意力在痛苦上面,没有运
用智慧。那样,你不会有任何进步的。记住,智慧必须
做为所有观察思惟努力的基础。这就是苦灭之道。」
148一个怕老虎的「顽固份子」—让你所害怕的成为你的教练和老师
148一个怕老虎的「顽固份子」—让你所害怕的成为你的教练和老师
尊者阿迦曼对弟子们的帮助并不受时空的限制。它
视特殊的个案在特殊的时候,当需要他的帮助时而定。
他有一次坦白地告诉一个弟子说:「你最好离开,
到那个山洞去禅思,那将比留在这里更好。你需要强烈
的处方,那个山洞里有一只老虎,它会给像你这样顽固
的比丘所需要的那种处方。以老虎作为你的指导者,你
可能会学到多一点。你害怕老虎,所以你应该欢迎它做
你的教练和老师。一个怕鬼的人,也应该接受他们做为
他的教练,这是自我训练的正确方法。」
那个比丘,当他在家的时候是众所皆知的「顽固份
子」,他大胆而坦白又相当顽固。得到了这个「强烈」
的处方,他决定照单行事,自己推想尊者阿迦曼应该不
会送他去死。
「任它来吧,我一定要去,」他告诉自己:「然後
我将能够知道尊者阿迦曼话中的真理。大家都知道,尊
者阿迦曼绝不会未经仔细的思考而说出任何事来,他的
话经常带着一些隐含的意义,他已经显示出对我们的思
想非常了解。他一定也知道我在那个山洞里会发生什麽
事,否则他不会告诉我到那里去。我将前往,如果我死
在那里,没关系,我死得其时。但是如果我没死,我可
能会体证一些我现在所不知道的。他已经给我提示了,
现在我就要去实行他所告诉我的。」
下定了他的决心,他全副整装(所有他的袈裟)并
前去向尊者阿迦曼告辞。
「你要到那里去?」尊者阿迦曼问他。
「我要到那个山洞去找死!」那个比丘直率地回答。
「我并没有叫你去死在那里!我告诉你到那里去是
为了你的心意开发!」尊者阿迦曼说。
「是的,你并未叫我去那儿送死,但我已经从别人
那里知道,在距离我要去的那个山洞边不远的山洞里,
住着一只凶猛的大老虎,而每天来回那个山洞都要经过
它的洞口。那只老虎也曾经到过我所要去的山洞里、外
来,我害怕它真的会杀了我。那就是我为什麽这样回答
你。」
尊者阿迦曼接着问他,为什麽不顾事实上有许多比
丘们曾经住在那个山洞里,却没有人曾经被老虎打扰过。「你认为老虎会发现你的肉比别人更美味吗?」他问。心意是一个聪明的魔术师,它充满了诡计和狡诈去引
诱或恐吓修行人偏离他的目标。没有真诚和无情的自我
批判,一个修行人绝不能训练或开发他的心意,「这只
是开头,」他警告那个比丘:「你就已经被烦恼的呢喃
所蛊惑了,你以为用这个就可以挨过严厉的考验?你尚
未遇到过死亡,为什麽这麽耽心它?我告诉你真相,出
生就是死亡的最初因缘,你为什麽不怕出生?每个人都
渴望着无尽的出生,却不顾一次出生就足以产生无数痛
苦的事实。如果一个人能够像竹子那样分歧发枝的话,
他将乐於如此而不会想到死亡—它必然会带来百次毁灭
的恐惧。
「你是一个修行的佛教徒!为什麽你要这麽害怕死
亡?或许还比一个未经训练的在家人更害怕。为什麽你
那麽容易地屈服於烦恼的攻击而今束手无策?你有念住
和智慧啊!为什麽你不运用它们使烦恼的呢喃和威胁安
静下来,而让它们的诡计和狡诈能够暴露出来?
「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赢得斗士的胜利,如果你害怕
死亡,那麽前往战斗是没有用的,只有毫无畏惧地面对
死亡才能获得胜利。如果你真诚地希望痛苦的熄灭,你
就应该知道对死亡的恐惧是你加诸於自己的一种痛苦,
在战场上你必须自行消除它,你才能够看到自我堆积痛
苦的罪恶。这远比你自己降服於烦恼的呢喃,而永久受
制於它的牛轭之下要好得多。
「下定你的决心去选择你所相信的—法义和你的阿
迦的开示或是烦恼的呢喃—到处都是等着要吃掉你的老
虎。我用这个方法来开导和训练自己,而有你现在清楚
可见的结果。希望你自己能做正确的抉择。」
那个比丘的心似乎解除了它的重担,在尊者阿迦曼
坦白而正直的开示下,充满了欢喜。他顶礼尊者阿迦曼
,向他告辞了,高兴地出发前往山洞。
仍然欣喜若狂,他到达了山洞,放下了他的日常用
品,他四处看看晚上可以过夜的遮蔽之处。一刹时,他
的眼睛就开始戏弄他了。他在洞口看到老虎的爪印,然
後耳边呢喃着:「有一只老虎住在这里!」烦恼於是纠
缠着他,而他觉得好像害怕得要发狂了。从尊者阿迦曼
的开示所得到的欢喜和勇气都不见了,现在充满的是寒
心的恐惧,它弥漫着而拒绝所有去抗衡它的威力所作的
努力。
藉着擦掉爪印,他试着减少恐惧,但是恐惧仍然在
那儿—它在他的心中,不在爪印中。恐惧本身顽固地附
着在他的心上。
那整个晚上和第二天一整天,他被恐惧这个解不开
的难题折磨着。夜晚再度来临,他的恐惧增加了,好像
那里真的住着老虎一样,他接着被疟疾的冷热症状所折
磨,在心理的痛苦之外又加上了身体的痛苦,使那个地
方对他来说成了一个真正的地狱。但他毕竟值得赞叹,
因为他不顾一再的失败和沮丧,都没有放弃努力。
当强烈地感受着高烧症状的痛苦时,他持续用各种
方法来对抗自己的恐惧。每当他想起尊者阿迦曼的开示
,他就暂时得到鼓舞,而恐惧就减退下去。当後来恐惧
加强时,他就壮着胆子去面对危险和死亡。
「我在来此之前下定了决心,」他告诉自己说:「
而我告诉尊者阿迦曼要来这里赴死。我充满着勇气和欢
喜来到这里,但是现在我在干什麽?像这样被恐惧所笼
罩着真是可耻!我自己的心意催促我来这里,而就是这
颗同样的心,现在正在戏弄我,用恐惧驱使我发狂。这
到底是怎麽啦?难道我不是同一个人吗?我已经变成了
一只胆小的动物吗?我最好现在就下定决心:我是否应
该坐在断崖边缘上禅思?以便心不在焉时,我就可能掉
下去而死在下面。在那个情况下,但有兀鹰和乌鸦会来
吃光我的遗体,不必麻烦任何人来火葬这个体。或者
我应该在老虎的走道上禅思?省得它回来的时候又麻烦
它来找我。」
这麽一想之後,他就跑出蚊帐而站在洞前下定决心。他最後决定坐在断崖边缘,因此只要有一刹那没有念
住,就会送他到深渊里去做兀鹰和乌鸦的筵席。他坐向
低处,背对老虎的走道,诵念着「佛德」,心底想着一
刹那之间没有念住就会送他赴死,所有这段时间,他观
察思惟到底他是比较怕掉到悬崖下或是被老虎吃掉?而
他认清了他是比较害怕掉下去死掉(那会更突然而因此
也更恐惧)甚於被老虎吃掉。
在他已经开始这个坚决的自我训练後很久,他的心
意突然地潜入深奥、不可动摇的禅思状态(安般那叁摩
地),此後就忘却了所有的状况,忧虑和恐惧都不见了
,剩下来的是能够奇妙地保持它自己的心意。
这完全的潜入持续了十二小时,从晚上十点一直到
第二天早上十点—当他从禅思出来的时候。那天并不需
要去托钵或去吃任何饭食,他禅思的结果比他所能梦想
的还要奇妙。再没有任何恐惧的迹象,也没有任何高烧
的症状,他觉得比以往更勇敢和自信。它现在显示了法
的功效包括了治疗学上的和心理学上的,治疗了身心两
者的疾病。从此以後,他觉得自己能够停留或走到任何
地方去,不必随身带着恐惧。他不太在意老虎,除了如
果它真的来了的话,那将是一个考验他意志力的机会。
他经常怀着感激和恭敬,想念着尊者阿迦曼的开示
,体会了那个开示是何等的奇妙、真实和有利於他。他
现在知道了如何去训练和驯服自己心意的诀窍,并经常
运用恐惧去克服恐惧。
他想要在那个山洞多留久一点,选择最危险的位置
,做为适合他修习禅思的地方。这些包括了老虎住的洞
口或老虎每天经过的路上。当静坐禅思的时候,他并未
坐在他的蚊帐下面,因为他耽心坐在里面,他可能会放
纵自己於过度自负中而不怕老虎。
一天晚上,无论他试了多久或多少努力,他的心意
拒绝潜入禅思的深奥状态,於是他想到经常到那个地方
的老虎,问他自己此刻它在那里,它应该在那儿帮助他
修习禅思。事实上,如果心意适当地被激励,要进入叁
摩地一点也不困难。在这个念头经过他的心里大约半个
小时之後,他听到老虎从後面接近的声音。听到这声音
,他警告自己危险现在正在接近着,现在正是寻求专精
庇护的时候了。他一想像自己被老虎抓着脖子,他的心
意就突然地潜入专精状态,除了不可动摇和难以形容的
专精宁静之外就没有残留些什麽了。他沈潜进入心意的
息隐之处,大约从早上二点直到十点左右,像以前一样
,他觉得不需要出去托钵或进食。
这里必须注意,当心意在所谓禅思基础的完全沈潜
状态里,身体对外在环境不再有反应,也没有知觉。这
也是这个比丘的经验,因为每当被外在环境激励的时候
,他的心意就突然地潜入那个状态。
在他从禅思出来以後,他走到听到他朋友发出声音
的地方,清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