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节
作者:
开盖有奖 更新:2021-02-26 19:07 字数:5378
口同声地答世尊曰:“见到了,见到了。”然后世尊慈祥地对他们讲:“我
们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二边:一是不能过于耽著世间的享受;二是
不能使五蕴过于受苦,无衣无食,因为毕竟是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
不易成就。远离二边,当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五比丘听了世尊的开示
后,态度迥然不同,对世尊生起了恭敬心,祈求传法。于是,我等大师、
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便为五比丘传授四谛法(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苦谛(DukkhaSacca)、集谛(SamudayaSacca)、灭谛(Nirodha
Sacca)、道谛(MaggaSacca),应知苦而断集,灭苦集而修道。此五大比
丘听受四谛法后,都摧毁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而欲界(Kama
Dhatu)、色界(RupaDhatu)、人(Manussa)、天人(Deva)等得知世尊在鹿
野苑转四谛****也都议论纷纷。
此时,许多众生赞叹世尊说:“佛陀为五比丘传付妙法,他们都得到
了究竟涅(Nibbana)!”世尊告曰:“此五比丘,不但现在我以妙法使
他们得到究竟涅的果位,往昔我曾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他们行持十善
⑴。”请问:“世尊往昔是怎样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其行持十善(Dasa
KusalaKarmani)的?请为演说。”世尊告曰:“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
有一位慈力国王,他执政时,举国上下无不安宁,百姓无争无灾,佛法昌
盛,国君圣贤,非常圆满。慈力国王具大慈大悲心,常行供施,广积资粮。
常供养沙门比丘(SamanaBhikkhu),布施给婆罗门、贫穷者、病痛者,除
此之外;还对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等有情做布施,尽量满其愿。因国
王的大慈大悲,人民也行持佛法,故任何邪魔外道都不能侵害到他国的人
民。当时,多闻天子(Vessana)的监狱里跑出了五个夜叉(Yakkha),准备
到人间来夺取人们的威力、精气、财物等。它们就到了鹿野苑,欲以传染
病来夺取人们的精血,削弱人民的威力,可它们想尽了办法,都害不到他
们,甚至对傍生也是束手无策,故心生疑惑,不知为何,就问牧童:‘为
什么我们到鹿野苑,不说害人,连傍生也害不到,原因何在?’牧童说:
‘那是自然。因为,我们鹿野苑有一位慈力国王,他以大慈悲心护佑自己
的眷属,其悲心遍及于飞禽走兽、海底游鱼,故你们是无法侵害的。’
五夜叉心想: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去找慈力国王,他具大悲心,可能
会满我们的愿。即以婆罗门形象来到国王前,祈求道:‘慈悲的国王,我
们已是很久无食充饥,现在是饥肠辘辘,您能不能想法满我们的愿,让我
们饱餐一顿?’国王很乐意地说:‘可以。你们需要什么饮食,我无论如
何都满足你们。’五夜叉说:‘我们不要别的,只需活人之鲜血。’此时,
国王有点为难,心想:我已发了慈悲心,不害任何人和傍生的,这样,只
好抽自己的血来布施给他们了。他问夜叉们:‘我用自己的鲜血来布施给
你们,如何?’他们听了十分高兴地说:‘非常好!非常好!’国王马上
让御医抽自己的血布施给他们,内心十分清楚明知他们是非人,不是婆罗
门,但他们是众生,我一定要满他们的愿。御医就推脱说:‘从国王身上
抽血,我是不敢的。’皇医虽然推谢了国王的要求,但这位精通医术的慈
力国王,就照着镜子从血管里自己抽出血布施五夜叉饮用。同时,他发了
一个坚定的誓愿:‘在没满他们的愿之前,我是不断地抽自己的鲜血布施
他们。’慈力国王的善举及誓愿已感动了帝释天,他知道国王的发心清净,
慈悲心深广,但担心他身体难支;故用天人的加持方法对他作加持,使国
王的身体迅速得到恢复。五个夜叉满愿后,慈力国王就深切地发愿:‘以
此布施血肉之善根,愿世上诸多无明愚痴未解脱者速解脱;未得安慰者得
安慰;未得度者令得度;未涅者速涅!’同时,又殷重地发愿:‘愿以此
善根,成熟我无上正等觉的果位。’五个夜叉听到慈力国王如是发愿,马
上说:‘大菩萨既然发愿成就如来、正等觉,那我们就发愿作您的首座眷
属。’(师言:众弟子们在此是应该发愿,可五夜叉喝了他的血还要在他
面前发愿,好意思吗?)(译者:由此,我也默默地思维:末法时代的如意
宝(CintaMani)上师和其他许多大德高僧,以深切的悲心,用无上的妙法
来摄受吾等后学,可能也是我们往昔曾多次麻烦过上师他老人家,在因地
中我们的恩师也是象世尊一样如是发心救度我们,故有今天这不可思议殊
胜无比的法缘。我们从境界上虽然不能跟五比丘等首座眷属相比,但从缘
起上,我们的大恩上师在这样一个五浊恶世、末法时代,能赐给我们无上
甚深的珍宝,生生世世的珍宝——显密法要。不知我们师徒是何等甚深的因
缘,肯定我们往昔曾经聚合,今生又得聚合,来世肯定我们也会聚合。但
愿我们将生生世世聚合在极乐清净刹土中,永不分离。同一座下的金刚道
友们,吉祥普贤同缘份的金刚弟子们,常常如是祈祷吧!常常如是发愿吧!)
当时,国王问他们:‘你们怎么能作我的眷属呢?你们的行为与我的眷属
的行为格格不入,我的眷属不能有象你们这样经常害众生、喝人血等不应
理的作法。’五夜叉坚定地说:‘如果您摄受我们,那么,我们以后再不
害任何众生,而奉行十善。’国王这时才开许,他们便共同发愿:以此善
根,愿在释迦牟尼佛初转****时,成为其首座弟子。诸比丘,你们是怎么
想的?当时的慈力国王就是现在获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我,当时的五夜叉就
是现在的五比丘(PancaBhikkhu),当时我是以自己的血肉满他们的愿,
现在,我是以自己体证的妙法赐于他们慧命,令其得究竟的阿罗汉果位。”
正文 (49)五百商主—世尊伸手 除夜叉障
(49)五百商主
—世尊伸手除夜叉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五百商人携带很多货物准备去他方经商。他
们穿过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山庄,走进了一片森林,这片阴森森的树林中
依住着一个忿怒可怖的夜叉,它能夺取众生的生命、精气,消减他们的威
力等,常常作害于众生。当他见到五百商人走进森林后,便狂起阴风,对
他们造种种违缘,这五百商人遭到很大的违缘,前没有人烟,后没有村落,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人人都是惧怕极了,都祈祷各自的天尊,凡是
世间所知道的具威神力的天尊地神都祈祷了,还是无济于事。大家都慌作
一团,六神无主。(师言:现在很多人就象此时的五百商主一样,今天修
这个法,明天修那个法,祈祷这个本尊,那个本尊,大概七、八、十来个
本尊,甚至去修一些世间的歪门邪道。总之,五花八门。这样不是很好,
一生中最好只祈祷一个本尊,本尊是上师三宝的总集,一个本尊与十方三
世诸佛本是一体,修任何一个法都不会相违的。例如自己的本尊是文殊智
慧勇识,若修金刚萨法时,刹那把文殊智慧勇识观成金刚萨
,这样观想既不舍本尊,而且在紧要关头再祈祷本尊的话,本尊马上现
前。若是念其他佛菩萨的心咒也可以把本尊心咒也加上。同时,修任何法
都可以将本尊观成其他任何圣尊,在法界智慧中,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全
是一体的。)当时,其中的一位商主是居士,他知道其他的人把非皈依境
作了皈依境。所以,所有的祈祷都无济于事。便劝诫大家:“你们应该一
心一意地祈祷佛陀,佛陀才是真正的皈依境,因为,佛陀是遍知一切(Sabba
Vidu)的智者,具足悲心(Karuna),能遣除一切灾难和违缘,是救护众生
的仁者。”闻此,他们开始一心一意地祈祷遍知能仁的佛陀。
世尊具足二种智慧及种种共不共的殊胜功德,并时时刻刻地观照众
生得度的因缘,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时五百商人至诚祈祷着世尊,世尊也观知彼等调化机缘已成熟,便显示神
通,遥舒右臂,将五百商人及全部货物都拿到舍卫城旁边,刹那间,遣除
了夜叉对他们所作的违缘。五百商人既惊喜又觉得不可思议,对佛陀生起
了很大的信心。之后,他们各自都料理好自己的眷属和事务,到祗陀园释
迦牟尼佛前恭敬顶礼供养,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和意乐,传授
了相应的法,他们都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获得了圣果。之后,他们在
佛陀前再三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
的方便言词使他们都纳受了比丘戒体,他们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
烦恼,都得到了罗汉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和手
掌无别。诸天赞叹他们的功德。
时诸比丘对世尊赞曰:“世尊不仅是把他们从暂时的违缘中救出来,
而且对他们传法,使他们获证罗汉果位,把他们从生死轮回的大海救度出
来,真是不可思议!”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我救了他们,往昔我也曾
救过他们,使他们得到四禅五通。那是很早以前,有五百商人到外地经商,
当时路经森林,遇到了夜叉对他们作违缘,他们都束手无策,惊慌失措,
大喊救命。当时,森林附近有个大神通的仙人,此仙人以自己的威神力把
五百商人救了出来。这五百商人很感谢仙人的救命之恩,在仙人面前出家。
之后,都得到了四禅五通。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获证正等觉的我,当时的
五百商人即今五百商人,前后都是如是的因缘。”世尊复告诸比丘:“另
外还有段因缘,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此五百商人
共同出家为五百比丘,在临终时发愿:我们一生中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
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愿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
得证罗汉果。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因往昔这两个因缘和合,今生我
救了他们,他们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并获证罗汉果。”世尊如是宣说毕。
正文 (50)一只乌龟—血肉施蚁 获证菩提
(50)一只乌龟
—血肉施蚁获证菩提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忄乔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万天子得
到了圣果。众比丘禁不住赞叹:“善哉(Sadhu)!善哉!世尊以殊胜妙法,
满足了五比丘及八万天子之愿,令彼等皆得究竟之圣果(AriyaPhala)!”
世尊闻此,告众比丘曰:“各位,不仅今生我如是满足他们,往昔我
也以自身的血肉满足过他们。汝等当谛听:很早以前,有一条古老的河,
河里有一只具慈悲心的乌龟,它时而在河里自由地生活,时而到岸边的草
地上戏乐。有一次,它去岸边的草地上戏耍了良久,发困睡着了,被一只
蚂蚁看见了,它立刻回到蚁穴告诉同伴,伙同八万只蚂蚁浩浩荡荡地向乌
龟爬来,咬食着熟睡的乌龟。咬着咬着,就把熟睡的乌龟痛醒了,乌龟睁
开眼一看,浑身上下遍满了蚂蚁,全都咬食着自己的身体。大菩萨(Maha
Bodhisatva)虽然身为傍生,然心没有堕落。(师言:大菩萨正士和愚人之
间的差别,可以从心的相续来区分:真正的大德高僧遭到命难时也不会舍
弃三宝的;但一般的愚人是随境而转的,革命运动来了别人失信心,他也
失信心,过去了呢?别人赞叹他也赞叹。所以,大德、大菩萨、正士、慧
者,从他的清净心相续可以观察出他的成就。正如《格言宝藏论》云:“正
士即使遇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