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连过十一人      更新:2021-02-17 08:05      字数:4778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恭亲王奕訢政海沉浮录  作者:汤黎 余祖坤
  这是晚清重臣恭亲王奕訢的传记。奕訢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对清末政治有深远影响,是太平天国的镇压者、洋务运动的开创者、也是诸多屈辱条约的签订者,主持三朝外交,人称“鬼子六”,征途上三起三落,将中兴的誉与辱国的毁全都留在身后。他差一点当上皇帝,那样晚清历史也许要重写。
  本书力图从奕訢这个人物的活动来看当时社会的大背景,同时又将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作客观的评判,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道光皇帝的聪惠宠儿(1)
  天下大势,兴亡谁定?这是人们对历史的永恒的追问。中国历史的长流,浩浩荡荡,奔突而进,似乎瞬息之间,流走了上下几千年,淘尽了无数风流人物。时至清代,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这样一个中国古代历史的最后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天下大势,急转而下,走向衰落,清王朝开始呈现出“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败气象。尤其是到了道光帝时期,秋叶飘零的暮色笼罩了颓败的大清王朝,于是龚自珍——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愤怒了,他以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的声音向天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年1月11日)深夜,整座紫禁城沉浸在梦境之中。子夜时分,静妃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乐道堂里,一男婴呱呱坠地,啼声划破了沉寂的夜空,给死气沉沉的紫禁城增添了一些生机。爱新觉罗家族又一个皇子降生了,这就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皇子,在其以后几十年波澜起伏的政治生涯中,曾对大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兴衰荣辱,甚至对整个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奕訢。
  在此之前,道光皇帝已有五个皇子,但长子奕纬,已在去年因病而殁,卒年恰值风华正茂的24岁,这对道光帝是个沉重的打击。次子奕纲、第三子奕继都是静妃所生,可惜相继在一二岁时早夭。长子奕纬死时,皇二子、皇三子已夭折有年,皇四子奕裕戎钭由形闯錾垡狄欢瘸鱿至撕蠹涛奕说奈O站置妗4箦禄仕淖愚仍},才缓解了道光帝的无后之忧,奕裕财牡玫拦饣实巯舶V劣诘谖遄愚日p,系贵人钮祜禄氏所生,生而状貌拙陋,不为道光所喜,后来过嗣给亡弟绵恺为后。
  皇六子降生的喜报飞快奏到天廷,道光帝得知,龙心大悦。经历了连殇三子之痛和帝业继承的无后之忧,年过半百而喜得皇子,叫他怎能不感到喜悦呢?他也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了。自从接过祖宗基业,为力挽颓势,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然而,无论他怎样勤勤恳恳,形势却总让他心中充满了无可奈何。今日喜得皇六子,大清帝业后继有人,道光帝感到非常欣慰,于是当即赐名为“奕訢”,訢的意思,就是高兴。
  奕訢自幼聪明伶俐,与皇四子奕裕黄穑钍艿拦饣实鄣某璋U庖坏悖梢源愚仍D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在宫内地位的升迁看出。虽然在奕訢出生之前,博尔济吉特氏在道光帝当时具有后妃名号的十二名妃子中,已经位居第五了,除皇后外,她位列全贵妃、和妃、祥妃之后;但是,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也就是奕訢将近两周岁的时候,她被晋封为贵妃,地位迅速攀升,超越了和妃、祥妃。而这时,原来的孝慎皇后已经去世,皇四子奕裕纳附犹娼屎螅庋┒眉厥仙砦箦匚唤龃斡诨屎蟆T诘燃渡系暮蠊铮敢宰庸笫浅S械氖拢┒眉厥显诤蠊械匚坏难杆倥噬砻髁说拦獾鄱赞仍D的宠爱非同一般。
  照清代祖宗家法,皇子到六岁时就要入学,上学的地方叫上书房,教师由皇上指派,称“授读师傅”,均由人品高尚、学识渊博的大臣肩负其任。上书房不仅教授经史诗文,还有武艺高超的师傅(称为“谙达”)传授骑马、射箭等满族的传统武功。上书房的设立,其意在使皇子从幼年时即接受严格的教育,为以后的治国平天下奠定良好的基础。
  皇四子奕裕⒒柿愚仍D先后被送入上书房读书,道光帝为他们各选了品才兼优的饱学之士,尽心授读。为奕裕〉氖Ω凳嵌攀芴铩6攀芴铮种ヅ蕉踔萑耍拦馊杲浚僦凉げ渴汤伞⒆蠖加贰⒐げ可惺椋钍艿拦獾鄣男湃巍N仍D所选的师傅是翁心存。翁心存,字二铭,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补授大理少卿。不过,他只教了一年,便以母老乞养,回归故里,由贾桢接替。贾桢是山东黄县人,道光六年榜眼,比杜受田和翁心存的科考等第都高。道光帝为奕訢选择这样一位榜眼作师傅,再一次透露了他对奕訢的偏爱。
  第一章 道光皇帝的聪惠宠儿(2)
  贾桢自担任奕訢的师傅后,悉心教导,尽职尽责,严而得法,意欲将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自己的爱徒。而道光帝对皇子的学习也非常重视,经常亲自过问。一次,贾桢远赴江南主持乡试,道光手书与之曰:“自汝出京,六阿哥在书房,又胡闹矣。”奕訢虽然生性活泼好动,甚至有点顽皮,但对自己的师傅却非常尊重,深服其管教,因此,师徒俩在上书房相处的日子里,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奕訢在以后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对贾桢始终心存感激之情,终生不忘。
  在奕裕甑氖焙颍淠溉屎蟊┩觯谑堑拦獾劢懈陡仍D的生母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将奕裕尤胱约汗校悠淙缤咨右谎ば恼樟纤囊称鹁印^仍}、奕訢兄弟俩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每天,兄弟俩早早起床,五鼓时分便到上书房,学习汉字诗词文章,儒家经典以及历代政治史籍。午休之后,跟随满洲师傅学习满蒙语文。正课之余,兄弟俩就在谙达的指导下,学习射箭、角力、舞刀、使枪,直至薄暮方休。
  道光帝很注重继承满族崇尚武功的传统,他自己曾在九岁时,随祖父乾隆皇帝狩猎于热河,引弓获鹿,乾隆大喜,特赐黄马褂、花翎。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里应外合,突袭皇宫,道光帝当时正在上书房读书,率亲兵反击,从容镇定,并以鸟枪击杀两名起义兵士,使起义军惊惧溃散,建立了所谓“定乱之勋”,嘉庆帝大为赞赏。这些都是他年轻时候的光辉历史,现在,他一天天地老了,也累了,他把满腔的希望寄托在奕裕娃仍D兄弟俩身上,希望他们学习文韬武略,将来能够像他的列祖列宗那样,建立非常功业,重振大清雄风。因此,他即使再忙,也经常在日理万机之暇,前来观看兄弟俩的学习和训练,观看之余,常令皇子、王子练习射箭,中者则赐其帛或羚枝,以示奖励。
  就这样春去冬来,几经寒暑,兄弟俩长成为翩翩少年。经过多年的武术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比较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平时相互切磋、相互砥砺,进步很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秋天,两兄弟共同编创了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一天,兄弟俩将他们共同编创的这套枪法演练给父皇观看。两人身手敏捷,霎时,只见银枪翻飞,似蛟龙腾海,刀法凌厉,似猛虎下山;直看得道光帝眼花缭乱、动魄惊心。演练完毕,道光帝大悦,看着两位生龙活虎的皇子如此亲密、团结,于是当即赐枪法名为“棣华协力”,赐刀法名为“宝锷宣威”。棣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又叫棠棣,开的花都是一对一对的。《诗经》中名为《棠棣》的诗篇为颂扬兄弟情谊的名篇。道光帝用棣华形容两兄弟的亲密无间,寄寓了对他们将来能够精诚携手、重振大清雄威的殷切希望。
  与诸位皇子、王子相比,奕訢更加聪慧过人,上书房每日讲授千余言,他“少读即成诵”,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道光帝和师傅贾桢对奕訢也非常严格,贾桢赴江南主持乡试时,道光帝特意手书谕旨给他,嘱咐他不要因此影响了奕訢的学业。经过严格的教育,奕訢不仅对传统的儒家经义有了系统深入的理解,而且诗文写得也颇为出色,从他流传下来的《乐道堂诗钞》和《萃锦吟》,不难窥出他的确文思敏捷,才华出众。此外,贾桢工于书法,在其教导下,奕訢的书法也有很深的功底。他的骑射和武功也在诸皇子当中最为突出。总而言之,奕訢不仅精通经史,擅长诗文,而且娴熟刀枪之技、骑射之术,文韬武略均在诸位皇子之上。正因如此,道光帝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能凭其杰出的文韬武略,担当治国重任。
  奕訢所处的时代,也正是一个迫切需要非常人才的非常时代。大清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环顾宇内,那么多的灾荒,那么多的策反和叛乱,那么多的贪官和污吏,尤其是那可恶的鸦片,蔓延全国,横被海内,槁人形骸,蛊人心志,夺人钱财,丧人性命,导致国人家破人亡,同时也严重侵蚀着国家肌体的每一个要害部位,实为千百年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西方列强有了轮船、枪炮和整日机器轰鸣的工厂。他们为了攫取最大的财富,竞相把魔爪伸向全球各地,伸向大清王朝的心脏。就在奕訢诞生的那一年,对中国觊觎已久的英国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法案,同时决定派遣商务监督到中国,以代替东印度公司的“大班”(东印度公司驻广州代表的称呼),执行英国的侵华政策。七年之后,英国终于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践踏我山河,掠夺我财富,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拥有几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对于一向爱好和平和安宁的中华民族来说,实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章 道光皇帝的聪惠宠儿(3)
  道光帝有感于“内则叛乱踵起,外则强邻逼迫,朝廷之威信渐替,军队之腐败日甚”,决心正本清源,躬行节俭,力图革除积习,改变社会风尚;此外,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众多方面——诸如漕运、盐政、河工、捐纳制度等等,他都挖空心思地进行过大力的“改革”。道光帝一生真苦、真累,在他当政的日子里,他平均每天料理政事、批阅奏章的时间,可以说多于任何一个他的前任和他的后继者。然而,历史发展的大势却显得那么残酷无情,无论他怎样辛苦地操劳,道光帝毕生的努力全部被验证为劳而无功。也许这还不算是他最为可悲可叹的地方,道光帝最为可悲可叹的地方,在于他“朝中无人”的困境:守着这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家园,统领着四亿之众的臣民,他感觉比银子还紧缺的偏偏就是人才——能当政用事,能消灾祛难的人才。在他周围的尽是只知“多磕头少说话”的曹振镛和结党营私、欺君误国的穆彰阿这样一些无能庸臣。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终于爆发了由科考落第书生洪秀全领导发动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国内局势更加紧张。同时,国外西方列强的攻势更加咄咄逼人。
  历史注定奕訢这样一位杰出的皇子必将活跃在时代的峰顶浪尖。
  第二章 与储位失之交臂(1)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奕訢虚岁近十八,足龄十六。道光帝开始为这位心爱的皇子张罗婚姻大事了,其实他早已考虑成熟了。新年刚过,道光帝宣召热河都统桂良进京,二月十四日,指其女为奕訢嫡福晋。
  桂良(1785—1862年),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瓜尔佳氏,是满洲贵族八大姓之一。桂良的父亲,曾任闽浙总督。桂良是宦门子弟,自嘉庆十三年桂良由贡生捐纳为主事步入仕途后,就一帆风顺。至道光十四年二月(1834年),桂良即以江西布政使而护理巡抚之职,跻身于清政府大员之列。
  在督抚大员中,桂良是比较有建树的。护理江西巡抚时,曾以有效的措施解决省城和南昌等县的缺粮问题,丰裕了老百姓的粮仓;任河南巡抚时,曾多次勘察黄河及支河堤堰,为国计民生,积极筹办河工;严办偷漏税,以利政府财政税收;查禁白莲教秘密活动。道光十九年六月(1839年)调为闽浙总督,旋改为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致力于剿苗,其间采取了种种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苗汉之间的关系。道光帝非常满意桂良外任督抚大员的政绩,道光二十五年四月(1845年)连日召见了进京觐见的桂良,并谕称:桂良年甫六十,精力大逊于前,难胜两省之任,着留京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