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交通工具类:沧海一叶舟      更新:2021-02-26 18:57      字数:4897
  3、桩法入道 抻筋拔骨
  观世之进化,每种事业,无不先立基础而后进展,基础固,则进步速。拳术之道,尤宜先立基础,故初学,以桩法为始。一曰降龙桩,二曰伏虎桩。
  练此桩法,先要虚其心,涵养本源,以呼吸之气下贯丹田,而充实其腹,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肢体,使气血循环周身,流通百脉,脏腑清虚,筋络舒畅,骨健髓满,精气充足,而神经敏锐,故谓之养基立本,此桩法慢练增力之妙法也。
  谚云:“本固枝荣”,儒谓“本立而道生”。以后无论操练何种拳势,精意莫不本此,虽起初不得妙境,久而久之心领神会,不难妙极神明。否则不依规矩,操之过急,四肢必生挫折之苦,虽费神劳力而不得佳果。
  桩法慢性之锻炼,系顺天命之性,合乎自然之道,一动发于性,一静存于命,偈曰:“静为本体,动则作用”,正是会意象形之法门,而道蕴藏其中矣。急练求之者,难得其中实益也。
  桩法是形意拳、象形术的基本功,是站立不动之法。习武要改变旧有的运动习惯,打拳时改变较难,先在站姿中改变。
  有降龙、伏虎两个根本桩法,其实两个桩是一个桩,就是形意拳的三体式。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根本,所谓“万法不离三体式”。
  三体式为:一步向前迈开,两足分出前后。前脚直指正前方,后脚外撇,重心在后脚。前手向前方伸去,高度在胸口,后手藏在前肘之下,腹部之前。
  气在胸部上升、腹部下降。站桩片刻,前手与胸部感应,会不自觉地上拾。后手与腹部感应,自然有降力,如不控制,会缩贴到腹上。
  降龙是把飞龙拽住,可比喻为放风筝的劲,有控制地放飞,劲是向上的。伏虎是把老虎按在地上,不让它动,劲是向下的,老虎脖子肉厚,根本无法按牢。
  按老虎,好比是按水瓢,一死按,瓢就滑开了,把手按到水里去了。两只手就是两个桩,前手是降龙桩,后手是伏虎桩——错,如果两只脚做到两手的状态,才真是降龙伏虎。
  前脚是放风筝的劲,后脚是按水瓢的劲,三体式便齐备了龙虎二桩。三体式是天地人,头颈叫天,胸腹叫人,腿脚叫地。天地生人,所以练拳先要摆正头颈和腿脚,如此才能滋养五脏、端正脊椎。
  人参赞天地之造化——人能参与天地演化,所以胸腹反过来能滋养头颈腿脚。气沉丹田,可以通涌泉,便是腹影响了脚,人影响了天地。      在古人的理念中,生命是分为上下两段的,胸、腹两段代表人,符合这一理念。葫芦是典型的上下层,古人将葫芦作为生命的代表,比喻人的胸腹,修炼时的身心变化叫“壶里乾坤”。
  胸阳腹阴。阳如火,有向上之力,阴如水,有向下之力,所以在胸前的手会不自觉地向上,在腹前的手会不自觉地向下。
  胸在腹上,向上运动的阳居在上位,向下运动的阴居在下位,分道扬镳,不会交合。道家因此发明了“小周天”功法,腹胸之气交合。
  小周天象煮水。火在水下,才能把水煮熟。如果火在水上,就永远不可能煮热水了。原本在下向下的向上了,原本在上向上的向下了,称之为“颠倒”。
  小周天静功难操作,在拳术则简单。三体式的前手为龙后手为虎,也就是前手是胸、后手是腹,向前迈一步,后手变前手放出,前手变后手按下,就完成了颠倒。
  这个颠倒龙虎的动作,就是形意拳的第一拳——劈拳。道经《翠虚吟》说道功分三品,上品简易而易成,中品要妙而可成,下品烦难而难成。
  上品功法简单而效果快,中品功法巧妙而效果慢,下品功法繁琐而很难有效果。与常人的理解不同,竟然是越高级越容易,越低级越复杂。
  形意拳是上品。
  阴阳、动静、刚柔、虚实。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
  动而生阴阳,静而生刚柔。
  虚实,阴阳动静之机;刚柔,一动一静之理。一阴一阳谓之道,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通变之谓化,阴阳不测之谓神。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阴阳相摩,八卦动荡,而易行其中。以象形之理言,动则为意,静则为性,妙用为神。动静,动而未发谓之机,发而中节谓之和。
  中者,阴阳之大本也;和者,天地之大道也,致其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心意象形之理而成乎其中矣。
  站桩需知阴阳。这段阴阳论,摘取了孔子的周易讲解和《中庸》的文字,的确符合站桩的体验。薛颠言“孔言性命,语极精详”,孔子将修炼说得准确详细。
  三体式具天地人,又具龙虎,得阴阳之妙,所以是形意拳的根本。龙虎桩不但在三体式中,而且在形意拳的一切姿态中——这个秘密,薛颠没有藏私,语为“以后无论操练何种拳势,精意莫不本此。”
  这是甘心犯禁。形意拳门人众多,象形术好在只有他一人。薛颠写书不保守,但形意门规矩大,形意拳谱大行于世,但要从老师口里得到一个拳谱上已写出的口诀,竟很困难。
  薛颠弟子李仲轩一直隐居,近七十岁时被某形意同门访到,是个三十多岁青年,擅长打形意的龙形,能以伏地姿式窜出去两米,腰力颇佳。
  他尊敬李老,李老也喜欢他。但李老有誓言,一生不能收徒弟,所以不教。李老住所附近有一个小水坝,他告诉李老,他半夜在小水坝上练武。
  他预测,李老来看,会禁不住地指点。李老应邀了,没有说什么,高兴地坐在一边。李老师是练武的人,看别人练武,当然会有兴致。
  李老总去看,都没说什么。直到有一次,他练完,李老笑呵呵地走过去,看神情是想指点两句。但李老话到嘴边,又转成了别的话,说:“陪我绕水坝走走吧。”
  青年知道李老心动了,一阵暗喜,陪着李老走。李老无语,走了很长时间,青年忍不住了,说:“咱爷俩这么好,您就告诉我吧!”
  李老有所触动,但还是继续走。结果,绕了水坝两圈,走到早晨三点,李老还是没说。几日后,李老把形意拳根本歌诀《九要论》抄了一份,宝贝一样地送给他。青年早看过《九要论》,一下绝望了,再也不来水坝练拳了。
  李老过世时,他来参加葬礼,见了李老家人,说:“老人嘴真严,把该告诉我的话,生给咽回去了!”
  桩法是慢性锻炼,不但锻炼肉体,还可以呈现心灵。薛颠言:“静则本体,动则作用。”
  一位形意门人站桩之后,后面几天里,走路吃饭时,也觉得自己还是在站三体式,不曾动摇过。
  一个中午,他正看电视,突然桩法的感觉又来了,随后便极其困倦,上床后,觉得头顶、丹田像充电似的。过了半个小时,突然“啪”的一下,身体就没了,神志清醒过来。
  格外清醒,自觉有智慧,似乎万物奥秘都明白了,自己就是宇宙的本体。他想:“我是不是悟道了?”此念一想,就失去了那份清醒。不是一下失去了,是慢慢失去的,他还想:“坏了坏了!”
  他想挽回,一作挣扎,反而全失了。他总结,经过这一变故,才明白人平时的精神状态很低级。他究竟达到了何等境界?不好追究,但这一事例,可证明“桩法入道”不是虚言。
  这位形意门人的经历,可以和月溪禅师的悟道经历对照。月溪禅师去牛首山献花岩访问铁岩禅师。铁岩教导他:“汝不可断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无黑闇深坑那里返看。行、住、坐、卧不要间断,因缘时至,无明湛湛黑闇深坑,叻的一破,就可以明心见性。”
  “不住有无黑闇深坑”是烦恼的形象化,不要断烦恼,断了烦恼也就断了智慧,你烦恼的时候,就追问烦恼是从哪来的?在一切日常活动中都追问,终有一日烦恼“啪”的一下没了,便明心见性了。
  月溪禅师照此用功,一天夜里,听到窗外风吹梧桐叶的“哗哗”声,就此开悟。
  铁岩说的明心见性,是在“啪”的一下后,那位形意拳人得大清醒,也是在“啪”的一下之后,其实并不是真有声音,是一个动势,心理变化了,令生理出现了一个反应。
  月溪参禅,搞得“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追问心念,竟如此消耗体力。龙虎桩不追问心念,身体立久了,产生一个自发的“动势”,“啪”的一下,一念醒觉。
  静不是安静,是“能做万物主,不随四时凋”的本体,它是万物的总根源,没有时间限制,无形无象,不会像花草树木般,随着四季荣衰。
  入静,就是回归万物的本体。人的心性就是本体的显现,飞禽走兽也有心性,都可入静。
  可惜豺狼有食肉的习气、牛羊有吃草的习气,生灵都随着习气走了,不能返还心性,所以造成了万物差别。
  月溪禅师曾竖起一指,对众弟子言:“来从遍满虚空来,迦叶佛释迦佛;去从遍满虚空去,观世音弥陀佛;古今诸佛,在老僧指头上,不去不来;老僧亦在指头上,不去不来。汝等若能识取,便是汝等安身立命处。”
  来了满天空的佛,又去了满天空的佛,现在我告诉你,所有的佛都在我这根指头上,我自己也在这根指头上。月溪禅师谈的是入静。
  静为本体,动为作用。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静反而是更大的动,就像看似不动的星星,其实是高速运动,宇宙是运动的。
  宇宙不是本体,星星也是一种现相,现相必然是动的,本体是不动的。将宇宙误认为是本体,说明现今的人对“象形取意”这门学问离得太陌生,圣学久不传矣。
  六合有内外之分,内三合:心与气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又曰:筋与骨合,皮与肉合,肾与肺合,头与手合,身与足合——又谓之内外三合。
  总而言之,合则全身法合,即是神合、意合、精气合,光线茫茫神光四射,一气贯通而谓之真合也。
  法曰:心要虚空精神要坚,意要安逸气要浑圆。神光耀射光线绵绵,全体法象无处不然。
  形意拳也叫六合拳,六合论讲了内在和谐、外在和谐、内外和谐的方式。法曰中“神光耀射光线绵绵”一句,讲到了光。六合论是形意拳原有理论,法曰是薛颠写的,形意拳不谈光。
  道家“内景功”要想光,静坐时想象发光的神仙居于身体内部,将肉体化为仙境。内景功是道家的小功法,唐朝以后练的人就少了。象形术是武术,以姿态锻炼,不是观光想影。
  象形术提到的光,不是真有光,是指灵感。文学上,一个人有灵感,形容为“心中一亮”或“眼前一亮”,便是此意,光亮是一种感觉,不是真有光亮。
  比武时要“神光耀射光线绵绵”才能取胜,是说比武时要灵感不断,方能瞬间克敌。
  六合是标准,要达到六合,薛颠写出了“锻炼筋骨”一章,这一章节,也是对“九要、八论、四梢、三害、八忌”的总结,将这些理论归纳出一个具体的练功方法,如下:
  欲求身体之健康,首要锻炼筋骨。骨者,生于精气而与筋相连,筋之伸缩,则增力,骨之重者,则髓满(髓是人之精也)。筋之伸缩,骨之灵活,全系锻炼。
  头为五阳之首,尾闾是督脉之门。头宜上顶,尾闾中正则精气透三关入泥丸(脑海);背胸圆开(指背筋胸筋撑开),气自沉下归丹田(小腹);两臂抱撑,肩窝吐气,开合伸缩,力达指心(指,手指;心,手心,属筋);象其形,龙蹲,目之精,爪之威;虎坐,摇首怒目,胯坐挺膝腰;腰似车轮转,身有水准线;两足心含虚,抓地如钻钻;两股形似弓,进退要连环,骨灵河车转(如机器之轮轴也);筋络伸缩如弓弦,身劲发动若弦满,手出如放箭,运动如抽丝,两手如撕绵;手足挺劲力(手足四腕力也),叩齿骨自坚(齿属骨);行其意,摇首搅尾闾,动如飞龙升天,践如猛虎出林,纵跳灵空象猿猴,步法轻灵如猫行。
  得此要素,神乎技矣。
  此篇是宝,透露练拳秘诀。首先指明健康在于筋骨,外家拳讲究练骨,骨头重,别人一触即痛,技击占便宜。所以有踢铁棍、打木桩的练法,来增强骨骼的硬度。
  薛颠说骨是精气所生,做“练精化气”的功夫才能骨重,原来练精化气的道功,有直接的技击效果。
  骨重——骨头的密度大,骨髓饱满。骨髓是精,薛颠说练精化气的方法是“头上顶、尾椎中正”,头是阳气聚集处,尾椎是督脉开始的地方,督脉是阳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