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作者:梦幻天书      更新:2021-02-17 08:04      字数:4877
  柱,殿内北角有一楼梯下通地下室,3米多高的地下室,四周石柱支撑分隔成许多小间,就是原来存放日本侵略者骨灰的地方。
  侵华日军修建神社进行祭祀活动,早在”日俄战争”中就随军开始,在战场在”战迹地”举行神道祭祀是他们的习惯,因此最早的”沈阳神社”当在日军占领之初。后来修建的较大较正规的神社至少有两座,第一座是在1915年(大正4年)11月,日本人在沈阳建起的”奉天神社”,据说当年是为了纪念明仁天皇即位4周年,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组织修建,地点就在现在的和平区北四马路沈阳市公安局西边的八一剧场;奉天神社在1916年建成,全部日本式建筑,门前有鸟居(中国人常称为牌坊),院内有三座大殿和附属房舍,西面有花园。这些东西,一直到日本投降抗战胜利,这座日本侵略代表性的建筑才被全部拆除,如今已经全无踪迹。
  日本人在奉天修建的后一座神社,就是沈阳”灵庙”,那是在1938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高潮中,东北人民的抗日烽火让丧命的侵略者越来越多,战没者的灵位在前已建成的奉天神社里已不堪容纳,需要再建一座了。日本占领当局便威逼利诱奉天各界和居民捐款,开始修建这座规模更大的”灵庙”。据说最初的规划是,大院坐北朝南,建造两座东西相对的大殿,南北为附属房舍,南侧为鸟居大门,北侧有假山花园,假山下面有防空洞。但是,后来随着日本的战局越来越吃紧,战争物资也越来越紧张,迫使神社的建筑速度非常缓慢,一直拖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只建成了东大殿和南北平房,挖了防空洞上面修建了假山,而西大殿只打了个地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为这座”灵庙”的永久性建筑规模太大,也因为急需使用,所以这座日本侵略标志性的建筑没有被拆毁,只是清除掉了里面的神社设施,一直作为公家得以保存了下来。从目前的寻找和”发现”来看,沈阳”灵庙”很可能是在中国大陆极少保存并相对”完整”的日本神社之一,或许应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把它作为历史的证物,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中国大陆的日本神社(6)
  长春神社——建国神庙——新京神社
  有日本人前几年到东北寻访,他们找到了伪满洲国的”建国神庙”的遗迹,拍了照片并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建国神庙建于昭和15年(1940年),在满洲国的神庙里祭祀着”天照大神”,带有强迫皇帝溥仪的意思。只剩下了一块基石,损坏了的说明牌上写着:1945年8月11日夜,溥仪从皇宫出逃时,被关东军烧毁。”
  这座所谓的”建国神庙”,名为佛”庙”实为神社。这方面的情况,末代皇帝溥仪是最清楚不过的,他在《我的前半生》里写道:”我回到长春之后,便在‘帝宫’旁修起了一所用白木头筑的‘建国神庙’,专门成立了‘祭祀府’,由做过日本近卫师团长、关东军参谋长和宪兵司令官的桥本虎之助任祭祀府总裁,沈瑞麟任副总裁。从此,就按关东军的规定,每逢初一、十五,由我带头,连同关东军司令和”满洲国”的官员们,前去祭祀一次。以后东北各地也都按照规定建起这种‘神庙’,按时祭祀,并规定无论何人走过神庙,都要行九十度鞠躬礼,否则就按‘不敬处罚法’加以惩治。”
  满族本是信奉萨满教的,大清王朝以后又渐向佛教靠拢,无论如何建神庙供奉天照大神都是改换祖宗,是连溥仪儿皇帝也难以忍受不愿接受的;可是在日本主子面前,即使内心痛苦万分却也无力抵抗。据他的回忆:第一次是吉冈突然走到摆佛像的地方站住了跟他说:”佛,这是外国传进来的。嗯,外国宗教!日满精神如一体,信仰应该相同,哈?”然后吹嘘了一套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的神裔,每代天皇都是”现人神”,日本人凡是为天皇而死的,死后即成神,等等。
  后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在奉调回国前向溥仪说:”日满亲善,精神如一体,因此满洲国在宗教上也该与日本一致。”接着,继任的司令官兼第五任大使梅津美治郎通过吉冈向溥仪摊了牌:日本的宗教就是满洲的宗教,我应当把日本皇族的祖先”天照大神”迎过来立为国教。又说,现在正值日本神武天皇纪元二千六百年大庆,是迎接大神的大好时机,我应该亲自去日本祝贺,同时把这件事办好。
  溥仪痛苦地回忆说:”我在全东北人民的耻笑、暗骂中,发布了那个定天照大神为祖宗和宗教的‘国本奠定诏书’”,他也只能用”神庙”虚名骗骗自己。皇帝尚且如此,何谈底下的百姓,东北大地上的哪座神社不是被日本人逼出来的。
  现在长春,吉林大学礼堂,有一座白墙黑瓦日本神社般的建筑,就是1936年修建的日本神武殿,是为日本人祭祀神武天皇专门修建的一座神宫。还有一座新京神社,从长春火车站沿人民大街向南行五百米,走到路西侧的省委机关幼儿园,向里面看去依稀可见一幢砖木结构日本风格的建筑,就是它的旧址。新京神社建成于1916年,原名长春神社,在1932年伪洲满国成立后更名为新京神社。
  1940年,溥仪专程去日本,从天皇手中接过了天照大神,还有装在一个长方形木匣里的三件神器:剑、铜镜和勾玉。从此日本神道被定为满洲国的国教,”天照大神”为”满州国”的”国神”,各地被迫纷纷建造”神庙”,设立”神官”。前面提到的在”帝宫”同德殿院里修建的建国神庙,是专供溥仪皇帝用的。到天皇宣读”终战诏赦”前的1945年8月11日,溥仪悄悄地逃跑,他自述:”汽车开出了帝宫,我回头看了一眼,在建国神庙的上空,升起了一股火苗,日本人已放火把神庙烧了。”紧接着的一年年,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神道神社也一个个地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中国大陆的日本神社(7)
  吉林梅河口神社、锦州神社
  2004年7月间,一则”吉林挖出靖国神社”的新闻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来,在梅河口市的山城镇发现了日本侵略军留下的一块刻写着”山城镇神社”的石碑,触景生情,两位知道情况的当地老人控诉了当年日本军队占领这里横行霸道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又为日军侵华保存下了一桩罪证。
  据报道,年高91岁的山城镇居民张老回忆:这个山城镇神社像个庙,是砖瓦结构的。当年日本军人在山城镇横行霸道,把当地很多中国人都残杀了,他们在狼狗圈里训练了很多狼狗,把很多中国人扔进狗圈里就被活活咬死。那时谁也不敢看,否则就会被日本人杀头。到日本投降后,当地的老百姓由于痛恨日本人,将他们留下的房子都拆掉了。老百姓们宁可拆掉这些砖瓦房,也没有人去住。
  66岁的胡大爷从小生活在这里,因为外面都是日本兵,小时候大人不让到外面玩;当年日军在东放路上修了一座通往神社的桥,但他一直没敢上去过。当时人们经过神社时,都不敢往里面看,如果谁看了,就会遭到日本军人的讯问,甚至毒打。他还说,在发现石碑的东放路东面是一片稻田,应该就是当年神社的地方。在距发现石碑约500米处,还有一处炮楼,是当年日本人看家护院的,后来被居民当作了仓库。在东放路的西侧100多米处原来有日本兵的军营,都是砖瓦修成的平房,在军营的北面有一个日本驻山城镇的领事馆。
  据当地文物专家讲,在这块石碑上有姓名”本田卓郎”,很可能是侵华日军在山城镇的最高长官,石碑应该是他所立,这个神社,在山城镇的日军或日本人都要来参拜。从此看来,这座神社当为专供日本人祭祀的神社。
  日本神社在中国大地上的消失,也符合了一句老话: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东北大地上那曾经多达300座的神社,大体上也是这样。比如锦州神社,还与一位解放军爆破英雄阎克林有关:1946年,年仅16岁贫苦家庭长大的阎克林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还好才过了一年1947年10月就在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吉林的战斗中被解放了,从此他成为人民军队的战士,1948年2月,阎克林参加解放鞍山的战斗,抱着一包炸药炸掉了敌人的指挥所,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接着部队攻打锦州,城里的守敌负隅顽抗的坚固的核心工事正是一座日本人留下的”神社”,只要攻下”锦州神社”,就能动摇全城。阎克林所在的三连承担了攻打”神社”的攻坚任务,他所在的二班担任突击队负责爆破任务。当晚10点钟,攻克”神社”的战斗打响,阎克林抱起20公斤重的炸药包冲了上去……一包、二包、三包、第四包炸药阎克林又冲了上去,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突击队趁着硝烟冲进了”神社”。锦州解放了,日本人的神社也完蛋了。阎克林后来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岛,至今在海南省万宁县乐来镇还树立着一座”阎克林等四位革命烈士纪念碑”。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中国大陆的日本神社(8)
  青岛神社成忠烈祠、济南神社变英雄山
  胶东沿海地区也是被日本侵略最早的地方之一,日本在这里曾经修建的”碑”、”塔”和神社等建筑物也不在少数。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把现在青岛十大景观之一的”中山公园”这里变成了日本名字的”旭公园”,并在园里修建起了占领标志的”忠魂碑”和道路,路旁植上樱花树,成了纪念日本侵略战没者的游览公园。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曾把这里改名为”第一公园”,到1929年南京政府接收青岛,又以第一公园作为接收青岛的纪念物,又更名为”中山公园”。在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的时候,曾经把这里名称改回”第一公园”,到抗战胜利后,又重新恢复”中山公园”园名;为了纪念抗战胜利,当时曾把园内的日本忠魂碑改名作为纪念”七•;七”事变和抗战阵亡中国将士的忠烈碑,后来青岛人民因为感情上难以接受象征日本侵略的原碑,在义愤之下又把这座忠魂碑砸毁了。
  现在贮水山儿童公园的所在,因为两峰中凹像个马鞍形,故有马鞍山之称;德国人侵占青岛以后,把它叫作”毛尔托克山”,因为在上面修建了2座贮水池,便得了”贮水山”的俗名。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把这里改成了日本名”若鹤山”,1915年在山北坡修建了一座日本神社——青岛神社,同时把这里修建成了”若鹤公园”;老百姓因为看着神社像座寺庙,所以俗称它日本大庙。在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把这山命名为”贮水山”,把带有侵略标志的若鹤公园改名为”第二公园”。
  同样,在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青岛神社曾被改作纪念”七•;七”事变和抗战为国阵亡将士的”忠烈祠”,以每年7月7日为纪念日举行公祭;但是与忠魂碑一样,青岛人民仍然难以接受这座日本侵略的标志性建筑,不久也将它砸毁了。
  在2004年8月15日前后,济南人民回顾遭受日本侵略的历史,也查找到了”济南神社”那段渐渐远去的历史遗迹——在英雄山济南战役纪念馆和绿树成荫的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在山脚下停车场的甬道左右两边,还深陷着两根大石柱,在以北不远处陷着另一根大石柱,三根石柱每根都约有9米长。据介绍,1939年至1944年间,侵华日军曾在这里建造所谓的”济南神社”,用来祭祀侵略中国战死的阴魂;这三根石柱就是神社的”鸟居”,中国人说是类似于中国牌坊的东西。
  在济南战役烈士纪念馆的门前,在南侧空地上的石头堆里,在一根石柱上刻着一个大大的”奉”字,另一侧也有一根同样的石柱,上面刻着一个大大的”献”字。原来,这不是中国汉字,而是日文汉字;据说,这两根石柱也是当年济南神社的,当年有一座墓碑放在一起,上面刻有日本人名和昭和多少年的字样。
  真想不到,在如今市民们休闲歇脚的地方,还隐藏着流逝岁月痛苦的秘密;据济南烈士陵园的《园志》记载:日本侵占济南时,曾经在这里修建过一座”济南神社”。1937年12月日军沦陷济南,在济南的日本居留民团便开始为修建神社强占民地;在1939年12月,侵华日军济南陆军联络部、济南日本帝国总领事馆与济南市公署合谋,成立了济南神社御造营委员会,宫司日本人岩吉多久美,征占了四里山以南、马鞍山以西的86亩土地;到1940年、1944年又扩大神社的外苑,在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