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
圈圈 更新:2021-02-26 17:14 字数:4807
矶嗳税阉魑拦铝⒅饕宓睦犯荨!懊怕拗饕濉毙问缴暇媾分耷抗灰镏靼嘌阑指聪惹暗闹趁竦囟稍っ乐薮舐降氖挛瘛K跃趸虿蛔跃醯爻闪嗣拦て诘亩酝夤勰畹睦锻肌础拔颐堑陌肭颉薄! ≡谠己病だノ鳌ぱ堑彼购竺娴淖芡呈前驳侣场そ芸搜罚?769—1845),即美国第七任总统。他出生在边远地带卡罗莱纳州。他曾是律师,这使得他有足够的钱在田纳西州诺西维尔郡附近建一座大宅,里面的仆人均为奴隶。杰克逊很看重名誉。他曾经杀了一个侮辱他妻子的男人,但他是最后一位被公众选举的总统,也是第一位代表人民利益履行其职责的总统。杰克逊尝试废除新成立的组织,因为他认为这些组织并不民主,如竞选团。他反对赞助入侵政治。他相信政府的工作应该惟一的以好的方面为轴心运转。在他任总统期间,政治活动产生两极分化,开始形成类似如今的格局——民主党和共和党。民主党支持杰克逊,而共和党反对他的领导方式。 杰克逊的保护者和接班人马丁·范·布伦(1782—1862)有着纯正的荷兰血统。在杰克逊眼里,他是一个“真正不狡猾的人”。不幸的是,范·布伦试图解决他的前任同一家由政府垄断的私人银行——美国第二银行之间的冲突,但却招致相反的结果。西部土地投机的浪潮被国有银行遏制,随后第二银行倒闭,在1837年引发了一场金融恐慌,也导致了独立后第一次严重的经济萧条。这种萧条拖了5年,好几百家银行倒闭,成千上万家企业破产。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他作为结束南方奴隶制的“不朽北佬”被历史学家广泛研究。但事实上事情要稍微复杂一点。林肯是肯塔基州一位拓荒者的儿子。换句话说,他是南方人。他童年的部分时光是在荒芜的印第安纳州度过的。那儿的树林有野生的狼和熊。林肯曾在一个农场里劈篱笆桩。他在学习法律之前在伊利诺伊州经营一家商店。之后,他加入州议会并在县法院工作了8年。他认真地、努力地奋斗以提升自我,这种精神一直被当做一种重要的美国价值观:普通人只凭勇气和决心使自己出人头地。 尽管林肯在1858年的参议院选举中落败,他作为一个竞选者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成为1860年总统选举中的共和党候选人。他率领北方同南方进行战争,起初是由于对南方试图脱离联邦的合法谴责,而非出于奴隶制的非道德因素。虽然林肯于1863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是他也非常现实地只让11个州的黑奴获得了解放,而其他4个蓄奴州的黑奴在当时并没有解放。不过,毫无疑问,林肯的精神是伟大的。他在葛底斯堡(美国内战中重要的战场之一)公墓上的题词刻画了这种精神:“我们现在坚信这些死者不会白白死去——这个国家,在上帝的指引下将获得新生的自由——人民的政府是人民选举的,为人民服务的,他将永垂不朽。”政治上的言语和行动向来是不一致的,而在这里,它们却是出人意料的一致的。 此后不久,1865年,林肯被一位演员约翰·维尔克斯·蒲斯枪杀。不知为什么,这位演员认为林肯总统在帮助南方,因此又揭露了美国政治中的另一幕(尽管这种事情并不是仅在美国发生):总统和政客被暗杀的悲惨传统。到目前为止,美国的43名总统中共有4名被暗杀的子弹夺去了性命——粗略估计刚好在10%左右。这或许刚好与写满了阴谋和暗杀的血腥编年史相得益彰。在这一点上欧洲旧统治下的王朝就有些不同。不过林肯被刺确实在美国政治史上留下了丑陋的污渍,在以后的几年中一再被提起。 下一个受害者是另一位自力更生的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1831—1881)。他像林肯一样把严明的纪律同强硬的政治手段结合起来。加菲尔德作为共和党的领袖,他一上任就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政治措施。他后来被一位极有政治野心的律师杀害。这里,还要提到他的前任格罗佛·克利夫兰(1837—1908)。克利夫兰是仅有的一位任期分为两截即两个任期之间有4年间断的总统。他是新泽西州一个长老教会牧师的儿子。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他对任何经济集团的特别对待爱理不理。他曾强迫铁路公司让出联邦政府赠予的980万公顷(800万英亩)土地。他拒绝联邦对农民的帮助,理由是这会削弱国家的特征。他曾经出动军队镇压罢工者。总之,克利夫兰总统与其他总统相比,其政治生涯显得平淡无奇。 詹姆斯·加菲尔德之后继位的是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他是纽约人,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个总统。尽管他出生在富裕的大城市,罗斯福对总统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他在美西战争中成了英雄。1901年他结束了作为纽约州长的任期,当上了总统。罗斯福把总统看做是“人民的管家”。他解决了劳工纠纷,推行反托拉斯法打破垄断,并进行囊括西部一些茂密森林的公共土地扩张。他实施巴拿马运河工程,为美国寻求一个更宽泛的国际角色,并因他在日俄战争中的调停而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一战期间,白宫由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统治,即美国历史上第28位总统。威尔逊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改革家。他完全遵照罗斯福的模式。这位出生在弗吉尼亚州的长老教会牧师的儿子首先作为政治学教授而出名,后来在1913年赢得总统大选。威尔逊更多地致力于美国的国际角色和建立世界新秩序。他在国内跟随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对不公平的商业活动采取措施,对工时做出限制,禁止使用童工。威尔逊由于使美国摆脱世界范围的冲突而继续当选下一届总统。1917年他迫切地感到要“使民主得以在世上安全存在”——此语后来常被美国的敌人拿来嘲讽美国,但它在说出来之时完全是真诚的——并要寻求国会同意而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1918年,威尔逊在他的“14点和平计划”中提出建立一个国家联盟的设想。他的“14点和平计划”是战后起草的反共产主义蓝图。威尔逊希望《凡尔赛条约》能够全部采纳他的计划,但欧洲诸国在战后领土划分和德国重建问题争论不休,他的梦想也就破灭了。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萧条对第30位总统赫伯特·胡佛(1874—1964)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胡佛是一个教友派铁匠的儿子。他是一名工程师,在援助190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和疏散一战爆发后来自欧洲的10万移民这些事中出了名。他对协约国实施的战时食物计划和战后向中欧、苏俄进行的船运巩固了他的声望。1928年胡佛成为共和党候选人。他在1929年大萧条前还享受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时光;他治理萧条的措施是减税和降低工资,很大程度上使缓和危机变成了当地民众自愿的努力。然而,这对减轻萧条的冲击只起到了极为有限的作用。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是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一个远房侄子。他30多岁时双腿不幸瘫痪。他1932年一上任就采取了一系列对付大萧条的带有左翼色彩的果断措施。面对1300万的失业大军,罗斯福推行了“新政”。这是一个针对农民、小商人和工厂失业者的全国范围内的复兴计划。依据这一计划,美元脱离了金本位。他的措施使大商人产生敌意,他们想通过最高法院减少影响;罗斯福对此做出反应。他加强了政府在立法范围内对经济的控制,对富人课以重税,并实行新的福利和社会保险计划。他反对美国的孤立主义,寻找新的盟国;日本袭击珍珠港使他试图让美国避免参加二战的努力失败。他于是毫不吝惜地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并支持原子弹的发明。 罗斯福突然死于脑溢血之后,就由哈里·S·杜鲁门对是否使用原子弹这一重大并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决定。广岛和长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杜鲁门在国内追求充分就业和工业和平的目标,提高社会保险项目,并清理贫民窟;在国外主持柏林的空运工作,在苏军1948年封锁西柏林时向围困的德国人空运食品。他还支持推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被破坏的工业基础设施进行重建。在杜鲁门的领导下,美国加大了它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赌注;1950年,美国在仁川登陆,挑起了朝鲜战争。战争3年后结束,200万人失去了性命。 杜鲁门的继任者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890—1967)。他1952年在“我喜欢艾克”的竞选标语下参加了竞选活动。由于战争时期做过美国驻欧洲军队的司令,并且进入政界后,又被提升为北约最高司令官,因此他得到了很高的支持率。艾森豪威尔出生在得克萨斯州,是一名共和党员。他试图遏制冷战爆发,在这样一个存在核威胁的新世界,对抗苏联就意味着世界末日大规模的战争。1953年,在斯大林刚死后的几个月,艾森豪威尔就同中国和朝鲜谈判,中止了战争。苏联在几周内宣布它制成了自己的氢弹,从而打破了美国在核武器上的垄断地位。两年后,在日内瓦召开的战后首次东西方会议上,“艾克”迫切希望同苏联交流太空计划便于提升安全保障。他还阻止了“为和平而制造原子能”的计划,并把铀资源借给其他国家使用。在国内,艾森豪威尔开始对付很棘手的废除种族隔离问题。 艾森豪威尔之后的下一位总统是约翰·F·肯尼迪(1917—1963),美国第35位总统。肯尼迪在1961年1月寒冷的一天宣誓就职。他在迅速了解他的国民之后就在魅力和期望的光环笼罩的眩晕中入住白宫。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英俊的民主党人,当时只有43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由于他做参议员的父亲厚颜无耻地在禁酒时期积聚了大量的财富,这位富有的新总统和一位贵族的女继承人成婚。当杰奎琳着手把白宫改造成为国王和王后居住的“迦美勒”宫廷(英国古代传说中亚瑟王所居住的宫殿),美国就为他们编织了一个神话。然而亚伦·杰·勒纳的音乐“迦美勒”中的歌词却成了一句预言:“这确实是一短暂的光辉时光。”肯尼迪上任后仅1000天就遭到暗杀,他的光辉也就消失了。这所有的一切,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1961年,肯尼迪急切想进行各种自由主义改革,包括公民权利和取消种族隔离,而当时美国的“仁慈”通过新成立的“和平工作团”延伸到了国外。之后在离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不到320千米(200英里)的加勒比海岸出了麻烦。古巴先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到1959年菲迪尔·卡斯特罗(1927—)发动政变才摆脱殖民统治。美国黑手党在近海肆无忌惮地经营娱乐及色情活动。肯尼迪当总统后第三个月在猪湾事件中被卷入这场纠纷,由中央情报局纵容的古巴流放者进行的攻击遭到失败。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态度大转变,更糟糕的是,18个月后,赫鲁晓夫向古巴运送导弹以此响应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和进攻威胁,使整个世界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1962年,肯尼迪使美国在老挝和南越建立军事要塞以对抗“共产主义的挑衅”,这在他死后不久,就导致了一场血腥、混乱的战争。
美国总统第35节 肯尼迪遇刺
1963年,约翰·F·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 1963年11月22日。 约翰·F·肯尼迪总统和林登·B·约翰逊副总统及约翰·高纳利州长在得克萨斯旅行。肯尼迪在福塔汉斯过了一夜。随后抵达达拉斯。朋友曾警告过他此地右翼分子、约翰·伯奇协会(一个美国极右翼反共组织,1958年成立)、南部民主党和忠诚顽固的共和党活动猖獗,但肯尼迪已下定决心要去那里。 11∶37总统视察团乘空军一号在达拉斯商业中心西北11千米处的拉夫·费尔德机场着陆。汽车队在最后时刻改变了路线:他们到达戴莱宾馆时,改变了原来计划中的一直向前穿过斯戴蒙斯高速公路,而是右转进了休斯敦大街。这样他们就要经过得克萨斯学校的图书储藏室,那是一间高大、古老的砖房。它远在右边的角落,可在远处右上方看见“长满草的小山丘”。他们一行人出发上路了。总统坐在顶棚敞开的大型轿车的后排,总统夫人坐在他的左边。 12∶21当大轿车转弯进入艾木尔大街经过那间储藏室的时候,肯尼迪总统向人群招手微笑。突然,12点30分30秒的时候,随着一声枪响,肯尼迪双手捂住了喉咙——他被击中了脖子。当高纳利回头看到身后的一幕时他惊呆了。他感到胸口、手腕及大腿处剧烈地疼痛。有一颗子弹射入总统的头部,打飞了他的部分后头骨。轿车的护卫者们身上溅满了血和脑浆。杰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