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爱之冰点      更新:2021-02-26 16:50      字数:5070
  所以,苏姗认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方的企业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必须引进智慧管理的理念:以人为先,崇尚以人为本;将人才从阶层组织中解放出来,企业管理和组织机构趋向扁平化;重视结果导向,从结果评判员工;搭建学习舞台,给员工更多的学习成长机会。
  怎样留住真正的人才呢?苏姗认为,除了员工自身具备的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外,华点通给每个人提供一个发挥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发展,实现每个人的梦想。“你告诉我你想要做什么,需要我如何配合你,公司需要给你怎样的支持,把一切准备好,其余的就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苏姗认为每个员工都应该是老板,每个人都要有心胸,每个人每天都要学习。有一个有趣的比喻说明他们的管理理念:公司就是一把太师椅,椅子上坐的是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下面的四条脚则分别为社会责任感、员工的自主管理与相互承诺、诚信。
  苏姗说:“我并不把自己当作老板。在公司里也没有人是老板。因为在我这里工作的人,他的未来完全控制在他自己手里。他必须告诉我他自己要做什么。我们会要求员工每个季度做一个计划,把你要拜访的客户和需要公司给予的支持列出来,用你的计划来说明我们给予你团队成员的支持和资金支持。你的计划定下来后,你就必须努力去做。因为到期你如果完成不了,你就在大家面前失去了你的信誉。”
  在与员工的相处中,苏姗提倡的是一种“快乐源自感激,超越始于诚信”的理念。“这是我们大家进行脑力激荡的结果。因为我们相信一个心存感激的人一定会是快乐的人。我们提倡帮助别人成功,并享受其间的快乐。我们为有机会相聚在一起共同为一个理想而努力而心存感激;为有机会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而感到欣慰。所以,华点通人不是打工族,每个人都是个创业者,在华点通的平台上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有数不尽的令我们心存感激的因素。”苏姗想让员工明白:对自己的超越,还有对以往业绩的超越,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事业的忠诚,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客户的承诺。同时离不开对客户、对社会的诚信。有此忠诚和信誉,方有了以上超越的基础和前提。
  苏姗如此看待人才,那么她的人才标准是什么呢?华点通公司是一家国际顾问咨询公司,具体地说,就是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品牌营销策划等服务。它的招聘程序一般是先由人事部根据要求初步物色一些潜在的、有能力的人,通过部门经理的筛选,然后大概有10%的人选进入总裁面试的范围。在面试考虑的范围中,苏姗对学历、成绩的考核大概只占10%,如果是已经工作过的人,那么他原先所从事的行业和他的家庭背景占20%。更多的考核是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也就是拿一个具体的项目来与他共同探讨,看他是否能技巧性地回答,是否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的核心。经过考核,最后可能只有1%的人能进入华点通公司。
  苏姗很自信她的团队,她说:能够进入到华点通团队的人员应该说就是百里挑一的,他们本身就需要在自身能力之外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否则我是不会允许加盟的。另外,我是在提供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发展,实现每个人的梦想。你告诉我你想要做什么,需要我如何配合你,公司需要给你怎样的支持,把一切准备好,其余的就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倡导的是自主管理,倡导“公开、公平、公正”,所以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成长并快乐着”。“事业唯美,乐在其中”是每个华点通人的信条。
  一般企业成长的过程都是痛苦的,在苏姗的团队当中,竟然可以做到“成长并快乐着”!苏姗认为,只要你拥有向上的决心,并且能够学会感激,你就不会觉得成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关键是一个人必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回答自己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要到哪里去。只要做喜欢的事情,并有机会做的很好,同时也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快乐就会相伴了。
  咨询·公关成功来自沟通(4)
  成功来自快乐的沟通
  “当我回到中国以后,我发现更多的人都是非常不快乐的。我就很奇怪,问及原因,哇,真是有太多的理由了,几乎每一个小小的事情都会成为他们不快乐的原因。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了一些在寻常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企业家),我发现,这些人几乎都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症。当然,我帮助了许多这样的人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但是,这个人群真的太大太大了,所以我非常原意将我对快乐的理解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更多的人走出困惑。”
  “快乐”真的有秘决吗?苏姗给出这样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微笑+赞扬+感激+心态。“善意、真诚的微笑可以融化严冬的冰雪,可以化解很多矛盾和误解,学会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快乐的关键要素;学会赞扬他人可以带给自己无限的快乐,因为你可以从他人的满足的笑脸中找到快乐的元素;学会充满感激非常重要,不满足或感到运气不佳会使你和快乐绝缘;积极的向上的心态则是快乐之本。希望朋友们都能记牢这个快乐的方程式。并在现实生活中努力的去实践。那么,我肯定快乐会离你越来越近了。”
  苏姗的生活观是这样的,工作是为了快乐,快乐地工作,快乐地与人沟通。“实际上我现在做的所有行业里面,都是和沟通分不开的。因为我觉得和一个人沟通,能够启发一个人的心灵,给人带来一些灵感,甚至给他灰暗的生活带来一点点的光亮,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生命的一个意义。所以我所有的职业,无论是策划人,还是职业经理人,实际上就是一种沟通。”
  苏姗所指的沟通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当然是指互相交换一种意见、想法和思想,但另外一种沟通就是指与别人分享你的经验、你的感受,希望给别人一种启发,给别人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包括和各个层面的沟通:与政府的、与媒体的、社会的,与供应商的、与所在团队、同事及所有人的沟通,而经理人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
  从华点通咨询公司开展业务以来,苏姗在4年多的时间里,巡回国内作了上百场演讲,为天津、泸州等城市提供了关于城市资源整合、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顾问咨询服务,与各地政府、企业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取得了相当的成效。1999年10月,为配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苏姗同中国形象设计委员会会长杨子云先生合作发起了关于北京品牌形象设计的研讨会。在会上,她从一个长期在国外生活的华人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新北京”品牌塑造战略的报告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塑造新北京形象迎接新奥运”的提法成为北京2008申奥口号的前身和起点。
  成功来自快乐的沟通,与别人,也是与自己。苏姗说:“最关键的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快快乐乐心甘情愿地做。我觉得实际上普通人也可以去成功,只要他是一个快乐的人,他做他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他做的事很有意义,能够帮更多更好的人去找到他们的梦想,成功实际上举手可得,可能就是你在与别人沟通、帮助别人中的一个副产品,不需要执意去想它。这就是成功吧。”
  苏姗曾采访过一百多名美国成功企业的主管们,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令她吃惊的是,这些男性和女性成功的诀窍有着相似的认知。苏姗总结出他们获取成功的经验有:
  1、信用加效率。
  2、创新和冒险精神。
  3、对赚钱有疯狂的欲望。
  4、人格比金钱更重要。
  5、健康的积极的心态。
  6、采用精英人才。
  7、有庞大的网络。
  8、目标明确。
  9、知己知彼。
  10、有普通人的生活乐趣。
  个性问答:
  问:最欣赏的人是谁:
  答:英国的戴安娜王妃
  问:在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答:我的音乐老师
  问:您认为您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优点:宽容和平和的心态;
  缺点:工作狂
  问: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是:
  答:协助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策划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同时协助广州申办2010亚运会并策划口号:动感亚洲;感动世界。
  问:请预测5到10年后您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答:专门从事慈善事业的慈善家;把海外华人儿童成长基金做好。
  问:最喜欢的下属是什么样子:
  答:忠诚;敬业;有自主管理能力;有职业道德
  问:舒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答:打坐;打球;读书
  问:您喜欢的名车是:
  答:宝马的轻型跑车
  问:座右铭或人生信条是:
  答:把每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才不会有遗憾
  问: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
  答:中国的古代名著
  问:您认为在未来5到10年最有竞争力的海归创业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答:有庞大的资源网络;有实际操作的实力;有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同时具备特殊的沟通能力
  问:请预测您所在行业在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
  答:咨询行业将是成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中国本土和世界顶级的咨询公司将进行一场激烈的直面竞争;本土企业可能会有劣势。
  咨询·公关中国市场就像一张白纸(1)
  毕博管理咨询全球高级副总裁黄辉
  黄辉,毕博(BearingPoint)管理咨询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生于1962年11月1日,中国福建,在1982年于厦门大学获得计算系学士学位,随后前往德国留学,1989年获博士学位。从1989年至1996年;在德国当时最大的化学及医药公司赫司特(Hoechst)(财富五百强)总部咨询部门工作;积极影响并实现了本公司泛欧洲营销;生产;物流及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此后在国际五大之一的普华(PriceWaterHouse)任咨询高级经理;为奔驰;壳牌等跨国公司在欧洲及美国等地提供了精细生产方式;机构及流程重组;绩效管理等咨询服务。1996年,黄辉前往日本东京负责毕马威管理咨询公司(KPMG;国际五大)在日本的业务,并使其成为在日本富有影响力的咨询公司,1998年9月起,担任日本区董事总经理与董事会代表。2001年4月;黄辉被提升为毕马威管理咨询全球高级副总裁,负责日本,韩国区的制造业,流通业与高新技术等产业咨询服务;并兼大中国区总裁。2002年5月1日领导公司成功地并购安达信公司的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企业咨询业务,成为国内最大的管理咨询和系统集成公司。
  “优秀的管理能够维持一个企业的生存,但真正意义的一流企业是通过卓越的领导来创造的。”带病坚持工作的黄辉,尽管声音有些沙哑,但是话语中所透露出的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质让记者深为感叹。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咨询管理公司的管理者,黄辉的言行举止透出一股严谨的气质和简练的作风。
  自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像许多海归职业经理人一样,黄辉也是在一些声名显赫的跨国大公司中逐渐走向高层管理者职位,同时也逐渐走向事业发展的顶峰。
  “做管理咨询这行要求人有极快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业务知识,适应新情况,这样才能立于不败。”1989年在西德波恩大学获博士学位后,黄辉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财富》500强企业德国最大的化学及医药公司赫司特(Hoechst)从事咨询工作。当时欧洲正处于经济一体化进程,物流业获得极大发展,企业中各项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ERP也刚刚开始,赫司特当时也正致力于此。
  在这个民族情结浓重的日耳曼国家,黄辉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然而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勤勉谦虚的精神让黄辉在赫司特站住了脚跟,也积累了宝贵的咨询业实践经验。
  1996年,黄辉离开赫司特,到普华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加入了毕马威,并被派往东京负责原毕马威管理咨询公司(BearingPoint)在日本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