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爱之冰点      更新:2021-02-26 16:49      字数:5046
  答::优点:待人诚恳心胸宽阔;缺点:做事不够细
  问: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是:
  答:创建UT斯达康。
  问:预测5到10年后您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答:5年后,我还会在UT斯达康,UT斯达康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10年后,我将不在一线管理层。
  问:最喜欢的下属是什么样子:
  答:敬业、勇于承担责任、品德好
  问:舒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答:和家人在一起;娱乐:玩游戏,和同事下棋;运动。
  问:您喜欢的名车是:
  答:不好说。袄3、4个月前还是喜欢奔驰。(可能会改变)。
  问:座右铭或人生信条是:
  答:情、义。
  问: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
  答:没有一本独立的书,影响很大的是《乐观思维》。
  问:您认为在未来5到10年最有竞争力的海归创业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答:第一,有宽广的心胸;第二,具有国际化的能力;第三,有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魅力);第四,有眼光
  问:请预测您所在行业在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
  答:我们这个行业是个非常令人兴奋的行业。3年后开始有爆发性的增长,这是基于互联网、无线、宽带的发展,运营到制造业、内容提供商这一系列产业链得到极大的发展。5到10年进入高速增长期。
  互联网跨媒体并购高手的个性人生(1)
  王兟TOM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关于王兟:
  1964年出生于云南昆明;
  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取得理学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两年;
  1984年,考入英国牛津大学;
  1989年,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
  1999年11月,新飞网花5000万元买下广州163;
  2000年6月,加盟TOM,出任投资总监;
  2000年7月,出任TOM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2000年8月以后的一年内,TOM实施18项购并,价值总额超过20亿元,涵盖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互联网、体育、户外广告和印刷媒体;
  2003年1月,当选为云南省第九届政协常委;
  2004年初,TOM集团宣布2003财年全年盈利。
  2004年8月4日,TOM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一脸书卷气、白面书生模样的王兟潇潇洒洒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时候,记者惊叹于他的年轻,一种与业绩相互错位的年轻。现在,年届不惑的王兟仍然天南海北四处忙碌,而有关TOM的新闻总是不断被媒介所津津乐道。就在此前的2004年8月4日,王兟领导的TOM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此举不但确立了TOM集团作为一家控股公司之地位,并且在大中华地区拥有多元化的媒体业务,被誉为TOM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上一个被视为“里程碑”式的胜利是年初宣布的2003财年全年盈利。
  “投资界的神童”、“IT业界最神秘的人物”、“新传媒巨头”、“谋略高手”……在各类媒介上,为人谨慎、处事低调的王兟被贴上这样一些形形色色的标签。王兟曾先后任职于麦肯锡和高盛投资银行,随后被李嘉诚看中,加盟TOM,直至担任TOM集团首席执行官。靠连环收购起家,王兟促成TOM晋身大中华首屈一指的中文媒体集团。
  边城青年的求知梦
  王兟1964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在大学教中国文学,母亲是一个中学化学教师。王兟说父母亲对他的影响很大:父亲给王兟文学的熏陶与哲理的启迪,使他日后重视自己的人文修养,对人生的方向能看得清、看得远;而童年时代跟着母亲在学校化学实验室渡过的时光,使王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敢想、敢做,敢尝试,也学会了遇事进行定量化思考的习惯。在成长过程中对王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母亲。
  “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热情,能够创造资源的人。她做了一辈子中学老师,喜欢帮助人,什么帮忙调研工作、谁家小孩入幼儿园,还有学生因为被父母打躲到我们家,我母亲去给他父母做思想工作,这些事情很多,我母亲总是很有爱心地去帮助他们,但从来不求索取。我们家成了很多人的避风港湾,我现在有时候回家,经常看见一些跟我母亲一样大小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在一起,他们都对我母亲非常敬重。我母亲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她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很会学习。你知道有一种人,他人生成就可能很多,会顶风迎浪,特别坚忍不拔特别悲壮。我母亲不这样,她总是乐呵呵地,但是什么事情也难不倒她。有什么问题她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她不放弃,而且在未放弃之前她不会轻易被这个事情所吓倒。她这个精神其实是很伟大的。”
  天资聪颖的王兟从小学起就一路跳级,15岁就在学校推荐下破格参加高考,入读云南大学化学系。大学生活对王兟最大的锻炼是组织和领导团队的能力,他在全系98个学生中年纪最小,却通过竞选成为学生会主席。20多年后,成为职业经理人的王兟很强调团队精神:“领导一个企业,最关键的是有没有能力来建立一个好的团队,以团队精神来共同解决问题。团队精神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学毕业后,王兟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做研究见习员。他的日常工作是到云南全省各地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里的微量元素,然后,说服农民使用合适的化肥,这有点近似市场推销。
  “我发现我的长处不在技术上,我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热闹,不太能够忍受科研的寂寞,我的特点应该在管理方面。”王兟准备出国学习管理。1984年秋天,王兟考入了英国牛津大学。当时牛津还没有企业管理专业,他只好入读相近的庄园管理专业。王兟的硕士论文是为这个亏损多年的庄园做一个5年管理计划,结果这篇论文得了学校的二等奖,王兟也对今后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建立了自信。1986年,王兟拿到硕士学位。但他没有像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那样,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也没有忙于寻找工作,而是留在牛津,又花了3年时间修读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的本科课程。这是牛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课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是西方文化菁华的积淀。
  “任何地方的人都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觉矮人一等,其实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总有一天会成为世界一流。”王兟说,到了英国,英国人说,瑞典代表世界一流水准;到了瑞典,瑞典人又说,世界一流在美国;到了美国,美国人也不认为自己能代表世界一流水准。这样的追寻最后还是在牛津大学的草坪上有了结论。有一天,一对美国夫妇对牛津校园的草坪赞叹不已,说是世界一流的草坪,问养护草坪的工人有甚么诀窍。工人回答说:你只要打理同一片草坪300年,自然就会有这样的成果,成为国际的标准和典范。
  在牛津前后5年的读书生活令王兟受益无穷。“今后想从事的管理事业,需要的不是尖深的学问,而是广博的知识以及思考、写作、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在西方接受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获得谋生手段,而应该是为了了解另一种文化形态的思维方式与社会价值。扎实的人文基础对一个人的生活修养和事业成功是很有用的。”王兟逐渐养成了一种睿智达观的生活态度:人生的挑战是免不了的,无论甚么事,一旦决定做了,且已经在做了,就绝不后悔,一路把它做下去,直到有一个好结果。
  互联网跨媒体并购高手的个性人生(2)
  投资并购小试牛刀
  牛津毕业后,王兟很想去美国这个西方最大最繁荣的经济体看看。1989年,王兟在数十名牛津和剑桥毕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被著名的麦肯锡顾问公司录用。但是不到3个月,王兟就险遭解雇原因是“与美国学生相比,牛津毕业生的进取精神和动手能力都显得不够,例如使用电脑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人。”王兟认识到,别人的尊重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实力、业绩和胆略上的。牛津训练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自己的优势。灵活的大脑功能足以弥补笨拙的电脑技能。从不服输的王兟决心向公司证明自己的实力。
  王兟参与的第一个案例是为一家大型航空公司提供经营建议。王兟花了许多工夫观察和研究,最后只提出了3个简单的事实与结论:第一、这家航空公司只有几条航线是赚钱的;第二、要成为飞行全美的航空公司,必须要在美国最大的100个城市提供服务;第三、在当地的服务市场占有率一定要达到10%以上才能赚钱。既然如此,要使这家公司成为有利可图的全美航空公司,就须依循相应的逻辑改革:第一、增加赚钱航线的班次;第二、在百大城市提供服务;第三、把每个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0%以上。这个方案令公司的同事和管理层对王兟刮目相看。王兟也从中学到了解决企业问题的诀窍:将复杂的问题切割成按重要性排列的一系列小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解决。王兟在麦肯锡另一项为人称道的成绩是建立了公司内部资料共用系统,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在麦肯锡打工之余,王兟自己还开了一家公司与朋友合伙做高尔夫球场管理以及房地产生意。1991年,美国政府要将部份军用物业转为民用。当时美国人都认为这些老房子没有甚么用处。王兟却看准美国社会老龄化趋势,联合一家经营老人公寓的公司,共同出资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下两幢政府物业。王兟将它们翻新装修,改建成500多套适合老人居住的房间,以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服务很快全部租了出去。这是王兟淘到的第一桶金,以较少的投资创造了相当理想的现金流量。
  “当初出国留学,就是想了解西方社会的优点,但自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事业还是应该在中国。如果我能运用从西方学到的知识,发展在中国的事业,自如地穿梭于东西方两个世界。那么,我就会有真正的成功感。”1992年11月,王兟辞去了麦肯锡的工作,加盟香港投资银行界,进了汇丰银行属下获多利直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随后转往著名的高盛投资银行发展。
  王兟在高盛最成功的个案,要算对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投资案,“当时我的观察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业。如果能捷足先登,将来必定有资本增值的空间。美国2亿多人口就有1;000多家保险公司,中国12亿人口却只有8家保险公司,因此投资平安保险深具发展潜力。”但当时有同事反对说,中国的保险业因属国有企业而没有多少发展空间。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也否决了平安保险投资案。王兟力排众议,向公司高层据理力争。最后,王兟的意见终于被采纳,而且事实也证明他的意见是对的。当时投资的3;500万美元,现在市值已超过5亿元,增值达14倍以上。
  TOM集团并购操盘手
  “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幸运儿,发展很顺利,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但我这个人性格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很有韧劲,认准的事情很难动摇,有一种不屈不挠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把事做成的犟劲。因此,当我已经认定了一条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后,便会非常投入,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接近。”几年投资做下来,王兟见过的企业多了,他更想做的是能够亲自运作一个企业。而此时和黄集团所属的TOM网络公司也在物色一个投资业务主管。和黄高层把目光聚焦到王兟身上。对王兟来说,TOM这样一个有150亿港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是一展雄心的理想舞台。他毫不犹豫地加入TOM,担任首席投资官,不久又接任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王兟回忆李嘉诚先生第一次找他谈话印象深刻:“李先生特别强调经营一家上市公司,要懂得开源节流,务实求进;投资者的利益分分钟不能忘记,要为股东带来回报。同时,李先生也鼓励我们在看准方向时就大胆去做,不要迟疑、不要拖延。”
  王兟一上阵就把并购作为重头戏,在短短12个月内实施17项并购,价值总额达22亿港元,约合2。82亿美元,并购对象涵盖户外广告、体育推广、台湾的印刷媒体和大陆的广告公司。包括收购鲨威体坛网站100%股权;并购163网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