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左思右想      更新:2021-02-25 04:22      字数:4838
  序曲 第一章 求生 第二章 锻造 第三章 过渡 第四章 独立 第五章 陷阱 第六章 恩惠 第七章 苦难 第八章 奔流的生命
  序曲前言(图)
  熊猫虎子
  当古猿还没有演化成人的两百多万年前,大熊猫就已经在我国的柳江江畔出现。随后的化石记录表明,人类与大熊猫共同生存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它们的演化历史始终相互交会,这就是我们与大熊猫的缘分。
  历史上,这两种生物共同的分布区曾一度席卷过亚洲东南部的大片地区,从广西向南到越南、老挝和泰国,然后又向东至江淮平原,并继续向北一直扩张到北京周口店。更新世前后四次冰期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和晚期智人的大屠杀使数十种大型野兽销声匿迹,人类继续不断扩充自己的种群和领域,而大熊猫只能在中国西部大山中寻找荒野依旧的自然避难所。
  对于大熊猫来说,适应无需十分精确,生活更不必非常完美,只要勉强能够维持就可以了。因此,它们保留着古代食肉动物的肠胃,却过着以食竹为生的清寒生活;它们继承了古熊那种以生下不足月的早产儿的繁殖策略,来保住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在历经漫长艰难生活的颠连之后,至今野生大熊猫的基因还没有什么缺陷,它们的生存力和繁殖力也没有受到削弱。与其同时代的大型哺乳类相比,大熊猫是生存竞争中的胜利者。然而,二十世纪中后叶,大熊猫的命运竟发展到了几乎灭绝的边缘,究其原因并非自然力所为,而是现代人的野蛮行径所致。
  大熊猫灭亡的时间还没有到,它们还能生活得更加长久。今天,大熊猫不仅仅生活在大山的竹林中,同时也永驻在人们的心里。
  序曲序曲(图)
  虎子在它生长的秦岭地区
  雪片从空中飘落,无声无息。在灰蒙蒙的天幕下群山呈现着渺无人烟的蛮荒景象,有个紧裹着防寒服的人在雪野上跋涉。白色雾气从他肺里呼出,又在他睫毛、眉毛和头发上结成了冰碴。        四周出奇的安静,有种阴森恐怖的气氛笼罩着山谷。在万籁静寂的森林里,他专心地寻找野兽的踪迹。一个轻微的脆裂声从就在他身后响起,他侧耳静听了一会儿,再慢慢转过头去……一只娇小玲珑的雌熊猫正在跨越结冰的溪水,然后便钻到山坡上的竹林里。        竹梢微动,雪花纷纷落下。透过枝叶的缝隙可以看见:她斜倚在雪地上,伸出左爪钩过一根竹子,送进口中,用牙把竹叶逐一咬下,噙在嘴的左角,待积累成一小撮,再用右掌把竹叶卷紧成筒状之后,便眯起双眼,心满意足地、一口一口地咬切和咀嚼起来。        几分钟后,她爬上小山梁,从容自若地走着;不一会,她停在一棵山杨下,用毛茸茸的尾巴把自己的香气施放在树干上;随后无拘无束地昂起头来,在她那少女般的脸上,带着一股狂野的美丽和高雅的气质。         ……
  第一章 求生求生(1)(图)
  娇娇把刚出生的虎子从地上叼起来
  一个秋雨连绵的黎明。
  在秦岭南坡海拔1950米的一处峡谷里,大熊猫虎子和它的孪生兄弟,被胞衣包裹,几乎同时从母亲温暖的产道中挤出来,悄悄地坠落在寒冷的石穴中。它们先在没有任何铺垫物的泥土地上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着,几秒钟后,两个胎儿几乎同时挣脱了胞衣,大声地啼叫起来。
  母熊猫低下头去仔细查看,用舌头触摸它们,并一次又一次地舔去胎儿身上的血污,然后用牙叼起了其中一只——它就是虎子。虎子被放在妈妈毛茸茸的手掌上,妈妈将它呵护在自己的胸前,使它在温暖和爱抚中安静了下来。但是,与此同时,母熊猫不得不用惋惜和无可奈何的眼神,凝视着另一只还在巢里蠕动和尖厉啼哭着的胎儿,直至那只小生命停止了呼吸。母熊猫疲乏极了,她闭上了眼睛,细细品味着新生婴儿求生的呼唤和自己做母亲的艰难。
  母熊猫半年前独自从远处迁来,当时她还是一只处于青春期的四岁半的雌熊猫。她很快选择并适应了这里的新环境:由两条在北边相互连接,然后又分别向东南和西南方向逐渐降低高度的小山梁,包围形成一个隐蔽而平缓的谷地;湍急的溪水在这里收住了奔腾,徐徐地向南流出开阔的谷口;大片大片的巴山木竹生长在溪流两边的坡地上,乱石则堆积在两侧的山脊附近;在安详、温暖的阳光下面,许多由巨石围成的洞穴遮掩在青苔、葛藤和枝条的绿幕之下。
  年轻的母熊猫到达谷地三周之后,在一个飘雪的冬日,我把一个无线电跟踪颈圈佩戴到她的脖颈上。
  她身材苗条,毛发鲜亮洁白,圆圆的脸上长着小小的黑色的鼻子。在她那对美丽的深黑色眼斑中间滚动着珠子一般清亮的眼睛,她的面颜端庄,仪容典雅姣好。我把她叫作“娇娇”。那个精致的皮制颈圈更增添了她高雅和独特的气质,同时还帮助了我,在秦岭长达13年的时光里可以时刻与她为伴。
  天亮了,当东方刚刚现出曙光的时候,我就在娇娇产崽的石穴上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缝隙,安放了一个带有红外线光源和录音设备的微型摄像镜头,并通过导线把图像输送到我的帐篷之中,使我有可能通过这套闭路电视系统,在不干扰娇娇和虎子的情况下,能连续地、不间断地观察到洞穴中的情况。
  我蜷缩在帐篷里已整整30小时了,眼睛和浑身的肌肉渐感不支,但还是未能见到虎子的影子。我的身体僵得很厉害,需要使大劲搓揉才能站起来,正当我打算舒展一下酸痛的筋骨时,娇娇把脸转向了洞口。即刻,我看到她脖子下面有一只细小而瘦弱的肉红色的幼崽在蠕动。娇娇把它托在左掌的掌心里,一次又一次地用她温暖的舌头去抚摩她的幼崽,并多次仰起头来对着洞外嗅闻,显出有些放心不下的样子。3分多钟后,她转过身去,又把黑白分明的身子背对着洞口。
  两个半小时之后,娇娇再次把脸转向摄影镜头。这次我发现她的面部满是疲乏、困倦的表情,一会儿就打起了瞌睡。不留神,娇嫩的幼崽虎子就从她手中滑落到窝里。洞穴中传来幼崽一阵响亮的、吱吱哇哇的叫声,就是在我的帐篷里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娇娇脸上的倦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似听到了紧急号令,她立即弯下身去,用牙轻轻叼起兽崽,捧在手中,用舌头一遍又一遍地抚慰它,使它安静下来。
  我打开笔记本写道:
  为什么一只刚刚生下来的熊猫婴儿,叫声竟会如此尖厉而响亮?这与它身体的大小极不相符。显然,婴儿的叫声是一种表达自己意愿的信号。当母、崽熊猫相距甚远时,这种高声调的呼唤是十分必要的;而当母、崽都同在洞穴里时,为什么还需要如此强烈的信号呢?
  如果说,因为与母亲相比,幼崽的身体实在太小、太弱,它必须用一种强烈的信号才能引起母亲的注意。但是,为什么母熊猫面对另一只在地上蠕动并大声啼哭的胎儿,却又“置之不理”呢?
  第一章 求生求生(2)(图)
  出生不久的虎子在妈妈娇娇的怀里熟睡
  一个秋雨连绵的黎明。
  在秦岭南坡海拔1950米的一处峡谷里,大熊猫虎子和它的孪生兄弟,被胞衣包裹,几乎同时从母亲温暖的产道中挤出来,悄悄地坠落在寒冷的石穴中。它们先在没有任何铺垫物的泥土地上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着,几秒钟后,两个胎儿几乎同时挣脱了胞衣,大声地啼叫起来。
  母熊猫低下头去仔细查看,用舌头触摸它们,并一次又一次地舔去胎儿身上的血污,然后用牙叼起了其中一只——它就是虎子。虎子被放在妈妈毛茸茸的手掌上,妈妈将它呵护在自己的胸前,使它在温暖和爱抚中安静了下来。但是,与此同时,母熊猫不得不用惋惜和无可奈何的眼神,凝视着另一只还在巢里蠕动和尖厉啼哭着的胎儿,直至那只小生命停止了呼吸。母熊猫疲乏极了,她闭上了眼睛,细细品味着新生婴儿求生的呼唤和自己做母亲的艰难。
  母熊猫半年前独自从远处迁来,当时她还是一只处于青春期的四岁半的雌熊猫。她很快选择并适应了这里的新环境:由两条在北边相互连接,然后又分别向东南和西南方向逐渐降低高度的小山梁,包围形成一个隐蔽而平缓的谷地;湍急的溪水在这里收住了奔腾,徐徐地向南流出开阔的谷口;大片大片的巴山木竹生长在溪流两边的坡地上,乱石则堆积在两侧的山脊附近;在安详、温暖的阳光下面,许多由巨石围成的洞穴遮掩在青苔、葛藤和枝条的绿幕之下。
  年轻的母熊猫到达谷地三周之后,在一个飘雪的冬日,我把一个无线电跟踪颈圈佩戴到她的脖颈上。
  她身材苗条,毛发鲜亮洁白,圆圆的脸上长着小小的黑色的鼻子。在她那对美丽的深黑色眼斑中间滚动着珠子一般清亮的眼睛,她的面颜端庄,仪容典雅姣好。我把她叫作“娇娇”。那个精致的皮制颈圈更增添了她高雅和独特的气质,同时还帮助了我,在秦岭长达13年的时光里可以时刻与她为伴。
  天亮了,当东方刚刚现出曙光的时候,我就在娇娇产崽的石穴上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缝隙,安放了一个带有红外线光源和录音设备的微型摄像镜头,并通过导线把图像输送到我的帐篷之中,使我有可能通过这套闭路电视系统,在不干扰娇娇和虎子的情况下,能连续地、不间断地观察到洞穴中的情况。
  我蜷缩在帐篷里已整整30小时了,眼睛和浑身的肌肉渐感不支,但还是未能见到虎子的影子。我的身体僵得很厉害,需要使大劲搓揉才能站起来,正当我打算舒展一下酸痛的筋骨时,娇娇把脸转向了洞口。即刻,我看到她脖子下面有一只细小而瘦弱的肉红色的幼崽在蠕动。娇娇把它托在左掌的掌心里,一次又一次地用她温暖的舌头去抚摩她的幼崽,并多次仰起头来对着洞外嗅闻,显出有些放心不下的样子。3分多钟后,她转过身去,又把黑白分明的身子背对着洞口。
  两个半小时之后,娇娇再次把脸转向摄影镜头。这次我发现她的面部满是疲乏、困倦的表情,一会儿就打起了瞌睡。不留神,娇嫩的幼崽虎子就从她手中滑落到窝里。洞穴中传来幼崽一阵响亮的、吱吱哇哇的叫声,就是在我的帐篷里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娇娇脸上的倦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似听到了紧急号令,她立即弯下身去,用牙轻轻叼起兽崽,捧在手中,用舌头一遍又一遍地抚慰它,使它安静下来。
  我打开笔记本写道:
  为什么一只刚刚生下来的熊猫婴儿,叫声竟会如此尖厉而响亮?这与它身体的大小极不相符。显然,婴儿的叫声是一种表达自己意愿的信号。当母、崽熊猫相距甚远时,a 不知道那只被遗弃的婴儿身体发育状况如何?是雄的还是雌的?
  熊猫崽出生后的第九天,趁娇娇第一次离开洞穴外出觅食时,我和一位助手来到洞口,打算观察虎子的状况。但洞口被娇娇用树枝和竹子挡住了,我请助手守住洞口,自己拨开挡在洞口的遮掩物,匍匐着爬了进去。我发现,原来被娇娇堆放在洞穴里的竹子都被摆到产崽的窝上面,把幼崽掩盖了起来。
  我十分小心地挪开那些竹子,这才见到一只熟睡中的熊猫崽;透过竹叶和枝条,还隐约可见在窝巢下面那只早已夭亡的婴儿。由于高山气候寒冷,缺少细菌,那只婴儿还没有腐坏,竟还保留着新鲜和完好的状态:
  在初生婴儿肉红色的皮肤上,长着略长而稀疏的白毛,双眼紧闭,耳廓尚未长出,只能见到两个小小的耳孔,有一条相当于体长三分之一的尾巴。整个身体的形状与它父母比起来相去甚远。
  我取出一个小弹簧秤先称量那只出生后就夭亡的婴儿,体重为103克,看起来比一只实验室的小白鼠略大一些。然后,我就小心翼翼地搬动已经9日龄的虎子,生怕搅扰它的睡眠。它看起来像一只大白鼠。我把它放进了一个布袋里,它仍然保持安静的状态;但当我把布袋挂到弹簧秤的小钩子上时,它突然高声尖叫起来。我迅速看了一眼弹簧秤上的刻度,其体重已达到450克。我急忙按原样掩盖好竹子,快速离开洞穴。这时,在50米外竹林中觅食的娇娇发出一声嗥叫,连蹦带窜地往石洞奔来。
  我迅速跑回帐篷,打开录像机记录:
  娇娇进到洞里,捧起正在啼叫的虎子给它喂奶,崽兽一进入妈妈的怀里,闻到妈妈的体味便立即安静下来。娇娇用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