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
车水马龙01 更新:2021-02-25 04:20 字数:4879
虽然称为千“佛”岩,据说以前内中却有一秀才石像,如真人大小,举止神态并不“佛”,与常人无异。在芸芸佛像中,搀杂一个凡夫俗子,很有些让人觉得奇怪。关于这点,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清康熙年间有一秀才,叫万晋江,梁州(今重庆永川)人氏。出川赴京赶考,不中,归途路过千佛岩,天晚,投宿。却听店主说起,千佛岩究竟有多少尊佛像,从来没人数清过。谁要是心诚,数清了,江里便会高奏仙乐,浮出一只金船,把他载往极乐世界,荣登仙境。这只金船,还是铁拐李的拐杖变的呢,专渡有缘人。这位秀才功名不就,本已心灰意懒,听店主这么一说,不禁心里一动。
第二天,秀才一大早就来到千佛岩下,细数佛像,却怎么也数不清,不是数重,就是漏下了。正着急间,却见一俊俏的村姑在江边的一棵柳树下卖红枣。秀才虽然死读诗书,却不是木鱼脑袋,急中生智,上前把红枣全部买下,在每个佛像面前放一颗,这样计数,就不会弄错。当他放完最后一颗红枣,江中果然仙乐飘飘。附近的人都跑来观看,却见江水四涌,金光万道,一只金船慢慢从水底浮起。秀才欣喜若狂,正要跳下金船,却见身前一尊佛像没有红枣,不假思索便在那佛像前放了一颗。谁知,红枣一放下去,仙乐突然停止,金船复又沉了下去,江面恢复了平静。原来,菩萨见秀才拜佛心不诚,功名心太重,于是伸手把面前的一颗红枣吃掉,让秀才计错了数,当不成神仙。秀才原本功名不就,也无颜回乡,便在此地住了下来,后来娶了那位卖枣的村姑为妻。村姑的父亲是一位民间艺人,专事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老人只此一女,并无子嗣,便把这一绝活尽数悉心传授给了秀才。老人去世后,秀才承其衣钵,技艺更胜于老人,成为一代名匠。
哪知,这位秀才功名心不死,不甘心考不中举人,也做不了神仙,便在千佛岩绝壁上雕刻了一尊自己的石像,并列与众多佛像中,以传后世。
可惜,解放后修建川陕公路时,公路从绝壁穿行而过,众多佛像被毁,这尊秀才像自然也在其中。大概毁掉的石像,早已做了公路的基石了吧,这倒是这位秀才始料未及的。如今,秀才的传世梦固然破灭,因千佛岩被毁去大半,后人想要再数清佛像亦不复可能,江底的金船,也便要永沉江底了。
第三部分 茶底书话第42节 骨气
前几年重庆人和成都人有个比较经典的互损段子:重庆人说成都人是李伯清——假打,成都人找不出贬低重庆人的现成代表,就从《红岩》里拉出甫志高,说重庆人没有骨气。
这话得把重庆崽儿噎半天——谁叫重庆出了这么个叛徒的代名词呢!
这几年川菜在全国各地很流行,世界其余国家和地区,有华人的地方也几乎都有川菜,这似乎证明了某些人的看法——越地域越世界。但我倒认为川菜的流行是它肯变节的结果。我现在所在的杭州,川菜馆遍地开花:川味馆、刘家香辣馆、朝天门……外表看起来正宗得很,内里其实早已变了心,一扫耿直泼辣,和西子姑娘一样绵软得腻人。就是让厨师专门上一盘青椒,也会涩得难以下咽——这些青椒均未成年,哪像重庆青椒那么老辣!正宗一点的川菜馆也直接从四川重庆运来辣椒,但每一样川菜都有微辣、中辣可以选择。在川菜里,辣椒和花椒一定秤不离砣,但一出川渝,辣椒立刻另求新欢,进上海立马向糖妥协,到浙江则向酱献媚,听说在意大利,担担面竟变成了通心粉!这种抛弃元配的无情之菜,还有什么变节的事做不出来。可见在做菜这点上,甫志高不光是重庆的代名词,也是整个川渝的代名词。
周末和报社几位同事去杭州文二路一家川菜馆吃饭,早已人满为患,号子排到了30多号,只好另寻他地。走不多远,发现一家前几天还在卖馄饨的小馆子换成了川菜的招牌。心想在这样的馆子吃到正宗川菜,几率相当于中六合彩,但左近实在再找不出一家不排队的川菜馆,只好冒险进去,大不了多上一回当落荒而逃。
菜单倒像模像样,酸菜鱼、麻婆豆腐、回锅肉、烧鸡公……同事里有杭州人、东北人,吃川菜不过是跟潮流,点完菜,照例吩咐小妹:“微辣。”小妹拿了菜单进厨房,一会儿又出来:“对不起,厨师不做微辣。”东北同事不悦:“怪了,我们给钱吃饭,连个选择权都没有吗?”厨师听到外面争执,拿着铲子跑出来,直声直气地说:“我这里只做原汁原味的川菜,吃不消就请便!”我顿时觉得这个厨师有性格,做出来的菜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安抚同事,不妨先吃吃看。
菜上来,虽然同事被麻辣得直吐舌头,但连呼过瘾:“原来这才是川菜!”食毕,埋单,问小妹:“厨师是重庆人嗦?”小妹反问:“你怎么知道?”“那还用说?重庆人有骨气?!”
虽然这个回答有点意淫的味道,但我还是禁不住扬眉吐气,只可惜当时旁边不曾有个成都人。哼哼!
第四部分 一声叹息第43节 一声叹息
很久以来,总觉得叹息是一种病,或者至少是一种对病态心理的精神疗法,实在不是一个健康人应该有的。
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年过三十,这种曾为自己不屑的宣泄方式竟不期而至。难言的感情、无为的青春、伤感的岁月……无处着力时,每每便唯有用一声叹息来做一个无能为力的结语。碰上有不如意的朋友,饥不择食地拉了不善做思想工作的我做倾诉的知己。虽于他的苦恼没有消解的法门,无言以对,但听完后一声叹息,对他是种安慰,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庆幸。这时再重新审视,才惊觉叹息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人生在世,得意者十之一二,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时候,一声叹息,便将这十之八九轻轻揭过,从头面对。虽然很有些阿Q,到底保持了心态的平和,让人有了更好生活的勇气。没有做过类似的社会调查,但是想来,经常叹息的人群,犯罪比例一定比从不叹息的人群低得多。
叹息也有很多种,除了我这种普通人的心态,看看一些另类的叹息,也很能够折射出人性。东吴周渝,临死长叹息:“既生渝,何生亮。”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也唯有对天长叹。这类叹息,虽然英雄气短,到底令人感慨。张爱玲笔下的女主角,悠悠的叹息往往也成为对男主角挑逗、暗示、鼓励的武器,这类叹息,虽然暧昧,也倒很有情趣。相比之下,《红楼梦》里宝玉的丫鬟金钏为王夫人所逼,投井自尽,王夫人那声叹息:“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就很有点小人惺惺作态的自慰,令人不齿。对这种叹息,有勇气者不妨怒揭其面皮,就是不能怒揭,也当对其退避三舍,切不可学薛宝钗,为这种自慰粉饰,坏了叹息的本色。
意大利威尼斯有一座著名的叹息桥,连接总督府与对岸的牢房。犯人在审判定罪之后,就会从总督府走出,经过叹息桥被送进牢房。这些垂死的犯人在经过叹息桥时,由雕花的窗口往外看到美丽的水都风光,都会忍不住深深地叹息。而据说恋人如果在叹息桥下接吻,情爱将恒久远。想象桥上的死囚和桥下的情侣同时发出叹息,一个是对罪恶的忏悔,一个却是对爱情的赞美,地狱天堂竟是一桥之隔。
第四部分 一声叹息第44节 似是而非
同事的父亲今天火化。才六十多,去得很突然。刚开始,同事不能接受,到告别这天,大概也便有点麻木了。我们坐在一个车上,她竟然能谈论些单位的人事,又或者她只是借此来麻痹悲痛吧。送葬车队刚刚出城,忽然听得前面撕心裂肺的痛哭,一边哭,一边数落着死者生前的千般善事。同事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依然和我谈论。我很奇怪,脸上大概也流露了什么。她终于告诉我:“那个人是家里请来的,是个专业‘孝子’,过去在川剧团唱戏,现在兼职‘孝子’,听说生意不错,价格还挺高的。”我不愿表现得过分惊诧,以免同事尴尬。实在不好说什么,只好点点头,倒是同事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并不愿意这样,但母亲希望父亲能去得热闹。”
前几天刚刚在书话看过OK先生的《非日记》,开篇举了些“非读者”、“非书”、“非男女”、“非隐私”……不想,今日我竟有幸遭遇了“非孝子”,连“哭”都可以“非”,看来,“非时代”是真的不可阻挡地来临了。
成都有一种“非导游”,专门为单身男女服务。只要打一个电话,你就可以雇一个异性伴侣,陪你出游。旅行中,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确定你们之间的关系:父女、情侣、朋友、保姆……非导游很敬业,他们周到的服务,丝毫不会让你觉得是“非情侣”、“非朋友”。据说有不少大学生兼职这个营生,生意很火。
日本则有一家公司专门满足卑微小职员的领导梦。只要你肯出钱,你就可以当一天“非CEO”,可以骂人,可以炒人鱿鱼,可以和漂亮女秘书(当然也是“非秘书)调情,可以签一笔虚拟的上亿美元的“非合同”……“非”时代,人们是不愿去苦心经营“是”的,他们宁愿似是而非,以较少的付出,取得“是”的效果。时下流行的网恋,其实也是一种“非恋”吧。网络上的卿卿我我浓情蜜意,来得廉价,去得决绝。似是而非,虽似“是”,落脚却在“非”,如果谁以“是”的心态去参与,大概便会沦落到可笑甚至可恶的境地。
“非”如是泛滥,便也有人借了“非”的幌子来做秀。前一阵,一个青年作家宣称为了自己的某部小说,曾出入各种色情场所,亲身体验人性的堕落。他的意思,或许自己是“非嫖客”吧?但我总觉得他超出了似是而非的范畴,而是似非而是了。想起来,令人恶心。
不知是世道变了,还是我们的“是”“非”变了,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吧。
第四部分 一声叹息第45节 北京,我不为你激动
我的英文很差,当那个即将卸任的萨老头含含糊糊地说出一句英语的时候,我只能听懂一个词:北京。并没有特别的激动,因为事先没有期待。然后看见电视画面被一组毫无逻辑的镜头充斥。锣鼓。彩带。国旗。烟花。和人群一起疯狂着。倪萍又摆出和麦克风十分亲密的姿势,声带发颤,批发着她洪水般的矫情。有一刹那,我以为中央电视台正重播哪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是的,北京获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这样的表述合情合理。人们即使为此激动,我认为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我分明听到的是——“我们赢了!”“中国胜利了!”
我有理由相信这些人借用了1945年抗战胜利,咱们父辈和祖辈的用语。这个玩笑开大了!但他们分明是认真而执著的。
在这一时刻,人潮汹涌,欢声震天,我却有些许的酸楚。
中国,你能证明自己的东西太少了!当一个“胜利”来临的时候,你是如此地迫不及待。
——其实,当需要用一项体育赛事的承办来证明你的强大的时候,那只能证明你压抑已久的
弱国情结。
这个晚上,天气很热,我所生活的这个小城市没有出现北京的火爆。我刚刚和同事们在街边吃完大排档回来。我们谈到了申奥,谈到了北京。
“吃完饭差不多刚好能看到结果。”
我们知道北京在这次竞争中很有可能胜出。但没想到看到的结果是“中国胜利了”。今天的《新闻联播》时长五十分钟。其中超过四十五分钟的画面留给了申奥。我知道,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还将从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中发掘出更多。
于是,我重温了昨晚人群的欢乐,试图从中发掘一份本该有的激动。甚至在出现一个噙满泪水的双眼的特写镜头时,我竟真的几乎差点进入了状态。但我知道,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城市,人均月工资不到70美元,有一万多名下岗职工每月仅领取20多美元的最低生活费,农民种一年的粮食,充其量也不过换取100美元,加上他们打工挣的收入,农民人均年收
入也就300多美元。
奥运申办成功了,生活却还要继续。
明天,我还要加班,虽然连这月的工资都还没到手。
中国,离“胜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爱你,中国。
我也爱你,北京。
我愿意为你的强大奉献我还剩一点尾巴的青春。
但此时,我却不愿为你激动。
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