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节
作者:死磕      更新:2021-02-25 04:11      字数:4943
  杀,不贪财,不好女色,不好丝竹等玩物丧志之事。可即使这样,大明朝百姓也
  只维持个温饱局面。想到时局,黄子澄这些辅政大臣的确问心有愧。
  “子澄,朕看到定辽公又在催治理淮河的款项,朕叮嘱过多次了,叫户部不
  要难为他,你们怎么还扣着他的钱不放呢”。正在看地图的朱标猛然冒出这样一
  句话,吓了黄子澄一跳。
  “回万岁的话,定辽公那里每年支出款项太大,臣等以为不加节制,国家收
  支难以平衡”,黄子澄定定心神,理直气壮地回答。
  “胡闹,子澄,你不觉得此事做得太过么,定辽公这些年修路搭桥,一直在
  外忙碌,没他这么拼命干活,你这大学士还不累死。你看看这地图,这上面新画
  上的线全是定辽公所修马路。有了这些路,大明朝政令才得以通达。干了这么多
  活还不肯邀功,古往今来你能找到第二个人么?明天早朝后抓紧把款给他拨了,
  别再拖着”!朱标有些生气地训斥道。武安国不肯入朝辅佐他,他也不真心希望
  在朝廷上放一个目无礼法的家伙。但此人大才,不可不用,亦不可大用。既然他
  不肯邀功,自己也不会给他加官进爵。但那些对国家有利的活,派给他干最放心,
  也最省心。如果这种勤苦之臣所请的款项还要被拖延,天下百姓口中,自己这个
  皇帝声威何存?
  黄子澄一哆嗦,赶紧上前几步,在朱标身后弯着身子解释:“万岁息怒,万
  岁息怒,不是臣克扣他的款项,是国库一时周转不过来。这到了年根了,钱总是
  有些紧的”。
  “钱紧”?朱标气得转过身来,目光如刀般直直地盯着黄子澄。“钱怎么会
  紧,海关每年那么多税收,都哪里去了,朕当年主理海关时,每年给先皇的银子
  愁得先皇都要另建银库才装得下,后来改库银为库金才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国库
  里压库的都是金块,你不要拿金币也跌价借口来糊弄朕”。
  仁厚归仁厚,主管了好些年海关和水师的朱标对国家收入问题可不含糊,要
  不然继位后也不会大力鼓励工商,鼓励海洋贸易。特别是刚当上皇帝的头几年,
  国库充盈,顺利地完成了武安国设计的改现银为金银双本再过渡到纯金压库的货
  币制度。当时整个大明朝都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为了让君臣齐心致力于
  国,百官俸禄跟着国库收入一加再加。可以说,朱标从来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
  会碰到国库空虚得事,乍听之下难免压不住火气。
  “万岁息怒,万岁息怒”,黄子澄急得又想跪在地上。结巴了半天才勉强解
  释清楚国库出现收支失衡问题的原委。今年两淮一带遭受水灾,朝廷免了那里的
  钱粮。南越等地新入版图,旧有的王朝没了,自然该收的朝贡也收不到了。加上
  海关上年景也不太好,以前走天津和金山出海的商船如今很多都走了永明城(海
  参威,大树将军李陵所建立,参见第一卷),燕王属地的税收是固定的,在永明
  城多收的部分却不向朝廷缴纳。导致国家海关税收流失严重。本来扣除开支外,
  国库还有些盈余,但年关将至,给诸位朝野官员的年终“添炭钱”照例是要留出
  来的,留出了“添炭钱”后,武安国那里需要的资金只好等春季的商业税收上缴
  后再支付了。
  朱标听得不住皱眉,国家财政自己才下放给黄子澄等人几年,怎么就成了这
  个样子,那些商家也怪,好好的近处海关不走,为什么千里迢迢去走极北之地的
  永明城?这里边肯定有问题。
  “难道北方又发现新的国家吗,怎么货物反而走永明出海呢”?朱标皱着眉
  头问。
  酒徒新书在鲜网出版,敬请大伙支持,投票。(myfreshnet/GB/literature/li_fantasy/100084136/index。asp)
  “万岁,燕王手下的北六省布政使郭璞趁咱们这两年海关加税的机会,在永
  明附近修建货舱,关税不升反降。现,现今,把,把小宗货物运到永明出海,好
  像,好像还比金州便宜些”。黄子澄的话音越说越低,海关加税是他和齐泰给皇
  帝出的主意,当时不顾海关总长朱江岩的反对强行下达的。出了这样严重的后果,
  当然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光海关,还有……。”。
  “还有好多商家也卷着钱向北跑是吧,你给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朱标
  的眉毛向上一挑,眼中寒光乍现。
  第三卷国难夜航(六)
  黄子澄的心突然一紧,冷汗一下子从背上冒了出来。眼前这个安泰皇帝虽说
  是个仁厚之主,可仁厚并不代表他软弱可欺。就连当年居拥立之功首位的李瑞生
  都舍得砍,何况自己这无根无基的文臣。看来今天这关不好过,早知道如此,还
  不如不来汇报水师的事情,投机不着,反给自己找了一身麻烦。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听臣慢慢道来,慢慢道来”。这回台词黄子澄念得
  最顺嘴,说起来一点儿都不结巴。一边讨饶,一边飞快地计算着利害得失。
  “讲”,安泰皇帝眉头紧锁,君威迫得满屋生寒。
  瞬间从高峰跌入低谷,黄子澄脸色吓得惨白。实情他不敢说,编谎话又没人
  信。论物产,大明朝苏杭、福建、广东一带乃天下最富庶之地,一年两熟的土地
  远远比辽东苦寒之地物产丰富。论人丁,江南随便一个省拿出来,人口数量都超
  过辽东三省总数,加上南方人天生灵活机变,无论如何这南方府库也应该比北方
  府库更充裕才对。可实际情况偏不如此,朱棣名下的北方六省在布政使郭璞的努
  力下,这些年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兴旺,工厂开了一个又一个,除了布匹外,整
  个江南富裕之家都以用上地道北方货为荣。眼看着大批的银圆北流,户部尚书齐
  泰无可奈何,为了维持朝廷开销,除了加税还能有什么办法。这朝廷治下的商人
  们也不争气,不思忠君爱国,反而总是羡慕北方商人比自己有地位,嫌他们自己
  给朝廷缴了税相关权利却不像北方那么有保障,所以稍微一不如意就卷了钱向北
  方跑。
  见黄子澄吭吃了半天也没给自己一个确切答案,朱标更不高兴,沉着脸追问
  道:“怎么不说话,难道你这大学士根本不关心国库是否充盈吗?子澄,朕对你
  期望甚高,你不会学那些人整天喝茶、作诗、对对联玩吧,如果这样,这大学士
  当得也太轻松了”?
  “万岁息怒,万岁息怒,事关重大,臣、臣不敢乱说。这、这户部一,一直
  是齐大人管辖,海,海关全凭朱大人做主,万岁不如把他们两个叫来问问,也许
  他们说得更详细些。臣只看得一鳞半爪,说太多了,反而误事。”,黄子澄把心
  一横,将烫手山芋丢给了师兄齐泰和海关总长朱江岩。
  “如果朕就要你先说出你知道的一鳞半爪呢”?朱标又追问了一句,面沉似
  水。黄子澄就这点不好,着急要做的事不择手段,与自己无关的事则缩手缩脚。
  看今天这个样子他肯定有事瞒了朕。
  黄子澄狐疑地抬头看了看朱标,心中暗道:“今天这皇帝是怎么了,不会听
  到什么消息了吧。”咬咬牙,硬着头皮说道:“臣,臣以为根本问题就在于燕王
  殿下那里总和朝廷对着干,朝廷加税,燕王那边就减税,害得商人们总想向辽东
  跑。眼下辽东那边工厂众多,出的东西全是咱这边做不好的,所以大把的银票都
  被北方赚走了。而燕王殿下向朝廷上缴的银圆数十几年一直没变,这么大个家业
  全凭咱们朝廷这边支撑着,怎么撑得过来。况且秦王殿下那里还每年大把的要钱,
  要火器维持边境安稳,定西军光去年报损的要求补充的火铳臣听说就够装备一整
  支军队。那曹大人和武大人那里也不知节省点开销,水师要想打得远,就得在蛮
  荒的岛屿上建立码头,储备补给,所有功绩还不都是拿银票堆出来的;武大人修
  路、治河向来是从宽了花钱,刁民要多少搬迁费用他给多少,即使还价也还得很
  高。这几年国库支出多,收入少,自然越来越穷”。
  这几句话都是他考虑了很久,所以说出来也比较流畅。如黄子澄所料,安泰
  皇帝听完再不追问国库之事,皱着眉头在书案边兜起了圈子,根本不会追究黄子
  澄暗中偷换了概念,将商人为何北逃,宁可千里迢迢在永明出货也不肯在金州出
  货的问题转移到削番、节约水师及建设投入上。
  钱都被燕王赚走了,而燕王却不肯增加其封地上缴的税收数量。朱标反复思
  量着这句话,一时间全然忘记了一个事实:至少这个燕王没向国库要钱,而秦王、
  晋王拥有几乎和燕王一样大的领地却每年向朝廷伸手。
  削番,朕削得动么?朱标苦笑着命黄子澄退下,叮嘱他顺便让秉笔太监将朱
  江岩和齐泰宣来。削番是不成的,自己手中的军队没有把握可以战胜老四,老二
  和老三同样是番王,让他们出兵的协助朝廷干掉老四,他们做大后朝廷付出的代
  价决不比让维持现状小。消减水师开支这个建议更是一句虚妄之言,没有水师在
  海外攻城掠地,自己的功业何来,在百姓中威望更让老四给比了下去。况且没有
  这支水师,拿什么和老四讨价还价。消减武安国修路及治河方面的投入?这正是
  黄子澄他们一直暗中采用的办法,可眼下等待朝廷建设的淮河岸边是朱家的故乡
  啊,故乡的花鼓唱得好,“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想起官员奏折上所言凤阳惨状,朱标眼中隐约有了泪光。这十年九灾的淮河
  两岸,如今是朱标的一块心病。连故乡百姓的日子都无法过好,自己还算什么好
  皇帝,他心里暗暗自责,同时又暗暗羡慕起燕王朱棣手下人才济济来。如果那个
  郭璞在朝中,也许朕也不会这么难,可燕王又怎么舍得让郭璞入朝。
  宁可把北方六省的政务都交给郭璞,朱棣也不会哥哥将郭璞挖走。安泰皇帝
  朱标还没傻到去抢弟弟手下第一能臣的地步。即使抢过来,他也没朱棣那种勇气,
  赋予对方无条件信任。这就是作为帝王和作为诸侯的区别。只要皇帝在,诸侯就
  不怕自己所信任之臣造反,就可以由着那些爵爷们在圆桌议事时互相扔鸡蛋和鞋
  子。可天子可以么,天子不但要为国负责,还要为自己的家负责啊!
  “皇上,朱大人和齐大人到了”,秉笔太监孙厚蹑手蹑脚进屋通禀。
  “让他们进来,赐座”,朱标将心神从北方收回,高声吩咐。
  齐泰和朱江岩二人先后走入御书房,当年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姑苏朱二老
  了,乌纱之下,已经可见缕缕白发。曾与黄子澄一同在北平指点江山的齐泰也步
  入中年,宽厚的面容上染满了岁月的轨迹。二人一同给朱标行了君臣之礼后,端
  坐在皇帝对面的凳子上。
  “今天把二位爱卿找来,朕要问问国库的事,子澄说国库里快没钱了,自朕
  继位以来,这可是头一回,你们一个管钱粮,一个管着海关,给朕核计核计,为
  什么这北方六省蛮荒之地,反而比锦绣江南富有。是朕失德呢,还是用人不当!”
  朱标没心情和旧部客套,开门见山说出了今天所议主题。
  这话说得够重的,齐泰心头不由得一沉。站起来躬身施礼道,“万岁,微臣
  掌管户部钱粮,却劳万岁为国库忧心,微臣失职,请万岁责罚”。
  朱标摆摆手,打断了齐泰的请罪之语,“朕并非想责罚谁,只是想知道具体
  原因。子澄不管钱粮,不如你们清楚。朕不想做那又瞎又聋的当家人,知道了原
  因,咱君臣也好想办法”。
  “万岁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朱江岩在椅子上欠了欠身子,低声询问。辅
  政大臣中,他跟朱标日子最久,但其意见却屡屡不被朱标接纳。慢慢地难免心灰
  意冷,说话时预先留出退避空间。
  “真话,咱君臣二十余年,朱二无需用假话哄朕开心”。朱标略作沉吟,给
  了海关总长一个确切答案。
  真话就好,我还以为你自己愿意这样当糊涂家呢。朱江岩自我解嘲地笑了笑,
  朗声说道:“臣以为,海关收入近年流失严重,与关税高低无关,但诸多官场恶
  习难辞其咎。与海外诸国相比,我朝关税并不沉重。但出关前手续烦杂,不法官
  吏纷纷伸手。一船货物出海,货主付出的各项杂费是关税数倍,当然要想办法逃
  避损失,所以南货北出之事屡见不鲜。”
  “朱卿是说有人从中层层剥皮了”。一层阴云浮上朱标苍白的脸,朱江岩所
  说之事他有所耳闻,却没想到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