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节
作者:死磕      更新:2021-02-25 04:10      字数:5017
  差太远,高丽刀砍在明军的身上,大部分力量被锁子甲吸收,如果不砍到要害,
  只能造成轻伤。而明军的马刀,却是高丽骑兵的梦魇,只要招呼到身上,一拖就
  是一条尺余长的伤口,伤者立刻失去战斗力,没人来给他们救治,只能眼睁睁的
  听着自己鲜血涌出的声音,等着鲜血流干,等着死亡的到来。
  趁高丽人被打懵的空档,王浩、李陵带领的骑步兵冲到了大明战俘跟前。这
  些弟兄于开火的刹那,在这几天趁夜袭混回来的同伴招呼下,一起蹲在了地上,
  双手护着头。王浩从马上把钢刀扔下,大叫,别乱,互相割断绳索,跟在我们身
  后。立刻,有人把钢刀分发下去,得到钢刀的人利索的把自己和离自己相近的人
  腰上的绳索切断。高丽骑兵此时终于后悔,如果还是最初那种长长的绳索,不换
  这种短绳,明军骑兵也冲不进来。可惜,当初只想到了如何方便进攻,低估了对
  手的实力。
  战俘们很快得到了自由,握着钢刀,在骑步兵的掩护下缓缓后退,渐渐没入
  车阵中。张正心率一队人接住他们,带他们向震北军的大营走去。战场上,所剩
  无几的高丽骑兵拼命缠住常茂等人,他们知道,一旦常茂等人退回本阵,明军的
  火器将无所顾忌。
  崔浩在远方无奈的看着部下在大明骑兵的冲击中做垂死挣扎,他的士兵派不
  上去,对手根本不珍惜炮弹,每次他想派一部分援军,炮弹都在反复落下的地方
  再次组成一道死亡之墙。高丽的火炮还是实心弹,只能打五百步,摆出来白给对
  手做靶子,所有根本就不用向外摆。
  “蒙古人呢,蒙古人呢”崔浩在心中呐喊,他的嘴角在抽搐,心中,辱骂的
  词已经把蒙古人家族中所有长辈慰问了个遍。当他几乎绝望时,蒙古人的马队终
  于出现在他的望远镜内,缓缓的向明军大营靠近。
  “冲上去,把火炮踏翻,冲啊”,高丽人在大叫,太远,蒙古人听不见。
  营地指挥部,朱棣也看到了蒙古人的洪流。距大营有二里多远。蒙古人打仗,
  每人三到四匹马,故而可以在任何距离发起冲锋。
  “燕王殿下,要不要让一支队伍回援,蒙古人太多了”。书记官刘畅小心的
  建议,他是朝中大臣的儿子,书生出身,初临战场,难免有些紧张。
  “不必,有武将军在此”,朱棣答了一声,把望远镜转向常茂的方向,那边,
  张正心正带着战俘走向归途。
  营寨东,重重铁丝网后,武安国横刀立马,巍然不动。三千步兵在其身后排
  成几条直线,枪管如林。
  蒙古人向前移了几步,停了下来。看对方没有反应,又向前移了几步,又停
  了下来。然后犹豫着,不知是否向前冲锋。
  武安国向后望了一眼,炮兵阵地上及时的竖起了一面黄旗。他笑了笑,大手
  猛然挥落。一个红色烟花腾空而起,无数炮弹尖啸着,冲蒙古兵迎头打下。那是
  悄悄调转过炮口的部分炮兵给蒙古人准备好的见面礼。爆炸声从蒙古马队中升起,
  硝烟过后,几万蒙古马队丢下无数尸体,潮水般后退,转眼变成了逃命。
  “打开寨门,上马追敌”,武安国一声令下,三千骑步兵跨上战马,冲出大
  营。被压抑了近二十天的战马撒开四蹄,风驰电掣,追赶着近自己二十倍的对手。
  听到追兵的马蹄声,蒙古武士绕过自己的大营,拼命的策动战马向远方宽阔
  的草原上遁去。留守大营的武士也不甘居后,上马狂奔。把空营留给对手。
  “能追上,才怪”,事后,一个战士笑着向没参加追击的炮兵同伴解释。
  “那你们追什么”。
  “吓吓他们,武侯事先叮嘱,如果追近了,我们就放慢速度。千万别追上,
  得不偿失,谁想到他们连大营都不要了,让我们白拣个了大便宜”。
  “败了,只是没想到这么惨”。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的崔浩痛苦的想。作
  为一个统帅,他必需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
  “撤离,后队在前,中军在后,金正生,你带步兵断后。放弃大营,王奇,
  你速回大营,告诉守营人马,把笨重东西烧掉,大家到二百里外辽河渡口会齐。
  李显之,速到渡口通知船只做准备”。看着部将一个个领命而去,崔浩再回望自
  己的前军,滚滚硝烟遮住了他的视线。“不会有人能逃出来了,天,我打了什么
  仗啊”。
  第二卷大风第二章荣誉(上)
  第二章荣誉那一战,草木含悲,风云变色。
  直到多年后,牧人依然不敢在当年的战场附近放牧,每到晚上,幽绿的鬼火
  开始大片地闪烁,仿佛大队人马挑灯夜行。野狼在草丛中发出凄厉的哀嚎,听之
  如闻鬼哭。
  不到二十日,近四万人埋骨于此。
  “这是第一次火器大规模集中使用,宣告了热兵器时代的开始”。多年后,
  在军校课堂,徐增寿对着一群刚入校门不久,渴望建功立业的年青面孔,诲人不
  倦。
  “战车,经过近千年的沉睡,重新走上了战场,不光是为了对付骑兵而存在,
  而且成为攻城拔寨的利器。火炮的集中使用,成为作战原则……”。
  “你们可以找出此战的很多失误,但你们要记住,这是第一场冷热兵器之间
  的对决,双方都没有经验,因此,指挥部门的临敌应变能力,成为取胜的关键,
  阵而后战的模式,彻底被打碎,岳武穆当年提出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胜负
  之道,得到充分的验证。”。
  “这还不是此战表现出的最高智慧,我认为此战的最经典部分,是教材中没
  有说的,但是与结果紧密相连。大家要记得这个人,”他在磨砂玻璃黑板上大大
  的写下了一个名字“陈士泰”。“仅此一役,足以成就其不朽功业”。
  “因为此人的存在,此战不仅成为大明收复辽东主权的开始,而且成为大明
  民族和解的开端,作为军人,我希望你们记住,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而不是
  去发动战争”。
  “不要陶醉于此战杀敌的数字,无论敌我,每个数字,都是一条生命,都代
  表着一个士兵,捍卫了他的荣誉”。徐增寿讲着,白须飘荡,思维又返回到关外,
  那数年的指点江山。
  那天,他作为先锋部队,奉命对撤离战场的高丽人做试探性追击。
  朱棣把自己的近卫团,以及一直未投入战场的三千人预备队交给了徐增寿。
  徐增寿换了匹战马,擦了擦脸上的血污,领命而去。协助他的是张正心,武安国
  的得意弟子,最年轻的军官。近卫团是临出关前特地从抽调好手组成,作为指挥
  部的护卫,也是武安国为了防止重蹈怀柔城外朱棣深陷敌阵的覆辙而设。
  万马军中,斩将夺旗者,震北军中,唯有常茂。
  用兵谨慎,履平地若危,闻惊雷而无惧,非徐增寿莫属。
  至于武安国,那是震北军的主心骨。待到此人出场,已经意味着和对手比大
  小,一局定输赢。
  那场追击战,永远让徐增寿铭刻在心。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对手,他们拥有和你一样的智慧和勇气。
  徐增寿的马队冲过硝烟,接近高丽大营。先前的炮火遮断给追击造成非常大
  的麻烦,一个个大坑使队伍不得不变得凌乱。
  “停,整队”,徐增寿挥挥手,传令兵立刻打马奔向各个中级指挥官。一面
  面旗子高高竖起,近卫团各营按兵种交差集合成阵。虽然事先已经得到斥候的确
  切报告,高丽大军已经迅速向辽阳方向退却,徐增寿还是小心的停住了队伍。
  “张团长,派一个连的骑兵试探攻击,骑步兵做攻坚准备”。
  “得令”,张正心清脆得回答一声,招呼出一连骑兵,迅速地向高丽营寨靠
  近。
  大寨死一般宁静,焚烧物资的浓烟打着团窜向天空,风吹旗子的烈烈之声清
  晰可闻。
  四百步,三百步,两百步,嗖,嗖,嗖,弩箭破空声若急雨。一个人立,战
  马将张正心抛到马下,红色蒙住了天空。
  撤,骑兵迅速调转马头,两名护卫将张正心拎上马背。身后,乱弩齐发。再
  坚实的铠甲也抵挡不住弩箭的近距离冲击,只一个接触,四十多名战士饮恨沙场。
  “有陷阱,鹿砦太高,马很难跃过去”。揉着肩膀,张正心痛苦地回报。若
  不是按曹震师父的指点,遇到伏击时紧急提缰绳,今天他就在劫难逃。
  “变阵,步兵强攻,驮炮掩护,高丽人没留下多少断后的人马”,徐增寿沉
  着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从刚才的弩箭密度来判断,敌人不会太多,估计是留下来
  断后的,其指挥官很聪明,充分利用了阵地的优势。
  俄顷,近卫团改变了阵型,一队骑步兵下马,竖起一簌簌蒙着铁皮的长盾,
  五、六个人一组,缓缓地探索着靠近高丽营寨的路径。每组盾牌后面,都两个士
  兵猫着腰,手中紧握一根长长的铁筒子,那是专门用来投射手雷的掷弹筒。
  驮炮开始发威,这是专门为骑步兵配备的小炮,但非常轻便,仅五十多斤,
  可绑于马背之上。缺点也很明显,威力小,射程只有六、七百步。
  鹿砦被炸毁,一个个躲避不及的高丽士兵被炸得凌空飞起。但炮弹没落到的
  地方,仍然有人扣动了弩机。
  弩箭“兵、兵、砰、砰”地打在长盾上,持盾的手因紧张而变白。偶尔有箭
  越过盾牌,将士兵射倒,旁边的人顾不上停顿,把伤者或死者的尸体推到一边,
  继续前行。随着惨叫声,有人踩进了陷阱,没被同伴拉住,竹签突起,一条生命
  在上面徒劳的挣扎。没有人回头,战鼓已经响起,前面即使是刀山,也要踏过,
  这是士兵的责任。
  一百步,一片黑鸦鸦的手雷带着火星飞上了天空,落下,天地间弥漫起一片
  泥土的黄色。
  营寨着火,燃烧,黑烟滚滚。依然有弩箭从黑烟中射出,突然,一道白光从
  浓烟中射出,一队大明战士被击中,飞出队列之外。
  是投石车,重逾千斤的巨石下,不可能有人幸免。
  后方,几枚炮弹急急射出,将投石车可能存在的地方炸平。
  盾牌丛林稍稍滞了滞,很快又继续向前。前进,掷弹,前进,再掷。每一步,
  都有人倒下,路,用尸体铺就。
  终于,盾牌越过了寨墙,在身后留下了一条用鲜血染红的进攻之路,宣告总
  攻的开始。
  一声怒吼,骑兵踏着战友热血,闪电般插入高丽大营。刀光过处,惨呼连连。
  马刀举起,把对手砍倒,马蹄踏落,将对手踏成肉泥。为数不多的守军仓促
  结成的枪阵根本不堪一击,很快被击碎。骑手在高丽大营中往来冲突,清理躲在
  营帐后放冷箭的残敌。
  守军正如徐增寿判断,不足五百,而就是这五百余守军,让震北军付出了近
  百条战士的生命。
  以后每追十余里,都会有一伙高丽士兵阻截在前,强弩,火炮,滚木雷石,
  断后者充分利用着各种地形。进攻者士气如虹,防守者破釜沉舟。
  整整一天,徐增寿只前进了五十里。平日沉静的他,简直无法忍受这样的羞
  辱。令人震惊的是,断后的高丽士兵几乎个个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明知阻挡不
  住他的马蹄,也要拼上一拼。有伤兵竟然倒在地上装死,在大明士兵靠近时,提
  刀跃起,和对手同归于尽。
  直到第二天,朱棣接到战报,派李尧带着一团骑兵和一个炮兵营来援,才使
  局面好转。但追击敌人的脚步依然缓慢,对手的目的只有一个,纠缠。每股多则
  四、五百,少则几十人,总要消耗掉追兵的部分时间。
  第三天,乱石岭,当炮兵把本来不高的山头炸去半尺,徐增寿终于捉住了高
  丽人的断后组织者。被炮弹震昏的金正生 。被浇了一盆冷水,金正生醒来,对徐
  增寿笑笑,清晰的用汉语说了一句“杀我,多谢”。
  平静的和他对视了一下,徐增寿拔出了自己的手铳。
  作为军人世家,他明白那笑容里的含义,三千人阻敌两天,任务完成,死而
  无撼。
  战争有正义与否的区别,而作为交战双方的军人,他们都在承担自己的责任。
  高丽大军败了,但是金正生用三千残兵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徐增寿
  的对决中,他是胜利者,足以自傲。
  两天的时间足够保证大队人马和对手拉开距离,崔浩有了充足的时间撤过辽
  河,凭借河水与辽阳城组织第二次较量。所以金正生目光中了无遗憾。
  “他是个好将军”,王浩叹息道。拍马向自己的队伍后面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