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
绚烂冬季 更新:2021-02-25 03:43 字数:4814
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败将安敢辱我!’拔剑
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这时,玄德攀住操臂膊,云
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人,正当重用。’云长曰:‘某素知文远
忠义,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乃
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从这一则故事里,我们
看到曹操在一霎那之间变换了两副面孔:满脸杀气和满脸笑容。这确是“要
杀则亲自拔剑,不杀则解衣延坐;怒便加一倍怒,爱亦加一倍爱。奸雄权势,
奸不可及。”(毛宗岗的夹批)。
其实,曹操的“怒和爱”,只不过是古代御人术“恩威并济”的翻版,
即先施以威后结以恩。这种御人术后来也被张飞学到了。张飞生擒严颜,要
严颜投降,严叱说:“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
严颜喝说:“贼匹夫!要砍便砍,何怒也!”张飞为其英雄气概所感动,乃
亲释其缚,低头下拜请谅,严感其恩义,乃降。张飞释严颜和曹操释张辽,
确是一个模样,是否张飞也向曹操学来,不得而知。而曹操释张辽,张飞释
严颜,是因张辽、严颜都忠勇,这种人值得用。曹操能释张辽,因曹操是奸
雄;张飞能释严颜,因张飞是英雄。奸雄和英雄虽有差别,但其性格有共同
之处:喜不怕死的硬汉子,厌贪生畏死之人。如吕布被曹操所擒时,既向曹
操求饶,又求刘备代说情,尽管吕布百般哀求,曹操还是把他宰了。而曹操
释张辽,正是被其英雄气概所折服之故。曹操能用张辽,说明其慧眼识人,
张辽也因曹操的提拔才能成为魏国名将。
“焚书信”的气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一条规律, 而要做到 “知
彼知己”,就要先了解对方的情况,故魏、蜀、吴三国都千方百计在敌国安
置奸细。魏、蜀两国都曾互使反间计,这些反间计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通
过奸细来进行的。因此,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是公开的秘密。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故发现和清除奸细,各国统帅都十分重视。
不过,对于处理奸细问题,却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果掉以轻心,易造成
失误,冤枉好人,纵了坏人,这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敌人的势力。
对于处理奸细,曹操是有独特的处理方法的。他破袁绍后,缴获了自己部属
与袁绍私通的大批书信,有人劝他对这些人严加处理,他不同意说:“当时
袁绍势大,孤也不能自保,何况他人哉。”便命令把这一大批书信焚了。曹
操为何不把这些人严加镇压,而采取如此宽宏大量的措施呢?这是因为曹操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以免造成失误。曹操既已掌握了与敌人私通书信的
名单,他对这些人已心中有数,懂得如何对待他们。这样,曹操对他们就掌
握了主动权。他现在不处理,以后可慢慢处理。且这些人与敌人私通,其罪
有轻有重,不能一概而论,如都加以镇压,将扩大株连,造成内部混乱。二、
不削弱自己力量。当时,天下未定。正在用人之际,曹操示以宽容,将使这
些与敌人私通的人感恩戴德,有可能愧悔前非。如果把曹操和袁绍两人处理
奸细问题加以比较,更觉曹操这种御人术很高明。许攸因截获曹操催粮书信,
知其粮已尽,建议分兵袭许昌,两路击之。这是上策,若绍从之,可获全胜。
适审配来书,密告许攸在冀州时纵子侄贪污,袁绍大怒,并主观猜测,说许
攸“与曹操有旧,想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便把他驱逐。
把主观猜疑当作事实。给许攸扣上“奸细”的帽子,许攸确是冤哉枉也。古
往今来,出现的冤案,不正是由主观乱猜造成的么!而袁绍既把许攸当“奸
细”又不处理,反把他驱逐,这实是迫他往投曹操。由于许攸为曹操策划烧
粮事,促成袁军大败。袁绍如此轻率处理“奸细”,不仅冤枉了好人,自己
也倒了大霉。曹操的“焚书信”与之相比,确是明智得多!
严守军纪:“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的故事是这样的: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出征张绣途中,
见一路麦已熟,而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割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
老,及各处守境官吏说:“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
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
甚严,尔民勿得惊疑。”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
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即掣所佩剑欲自刎。众急救住。据郭嘉所说《春
秋》有“法不加至尊”之议,曹操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他说:“割发权
代割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说: “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遵军令。对曹操的“割发代首”,后人多认为这是曹
操的诈术,用以收买军心民心。这没有错。不过,曹操采取这样权变的办法
也情有可原。试问:曹操真的因犯自制之法而自刎了,有这必要吗?在东汉
末年,割据的群雄,大多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掠民以自肥,有谁因此而自
责过,而曹操能“割发代首”,这是难能可贵的。它说明曹操的军纪严明,
自己犯了法也不饶恕。曹操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以统一天下,不仅到处搜罗人才为己用,也极力争取民心的归附。因为他懂得“民为邦本”之理,故他
每次出征,大都严明军纪,防止扰民。而那四世三公出身的袁术却不懂得这
个道理,他军纪不明,到处掠夺人民。他派张勋率领征徐州的七路之兵,却
于路劫掠将来,故陈登把袁术的七路大军视如“七堆腐草”是有根据的,这
“七堆腐草”不堪吕布、刘备联军一击便土崩瓦解了。曹操与袁术两相比较,
谁善用兵不是一目了然吗?袁术既不能治将治兵,又掠民,他被打败是必然
之事;曹操能治将治兵又爱民,他出征多胜也是必然之事。曹操驾驭兵将之
术,确有其过人之处。
封爵赠金
曹操能搜罗人才并使之为己效命,是因他有两个“法宝”,一是封爵,
二是赠金。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愿为其主效命的无非为了名和利。而曹操的
封爵赠金恰好满足他们的欲望,故曹操一祭起这两个“法宝”,无人不乐意
归其麾下。当然,“封爵赠金”御人之术,并非曹操独创,那位亭长出身的
汉高祖刘邦,早在他与项羽争天下时便懂得个中奥妙了。陈平爱金,他尽量
满足他;韩信想当齐王,就给他刻齐王印。故这一文一武都乐意为他效命。
他的敌手项羽就不懂得这一套,这位西楚霸王为人有点吝惜,舍不得给人封
爵,下属不愿为他出力,这也许是原因之一。曹操是个饱学之士,对这些历
史的经验教训是熟悉的,他不仅善于吸取,且能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
他对“封爵赠金”运用之妙,远远胜过前人。如他对关羽的笼络收买,便充
分表现了他这方面的才能。
曹操接受关羽“三事”之约使之来投后,待之甚厚:赠美女十人;三日
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斩颜良立功后,封为汉寿
亭侯,可说是极尽其拉拢之能事。可是,关羽知其兄刘备所在后,立即封金
挂印,留书辞别说:“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
异日。”于是过五关斩六将而去。
为何曹操的“封爵赠金”的两个“法宝”不灵了。这是因为“桃园结义”
之“义”令关羽“难忘”,曹操原以为他的两个“法宝”所向无敌,万万想
不到被“义”气破了。不过,他的两个法宝并没有完全失灵:先是关羽感其
厚待,愿为之报效,斩了颜良、文丑,后来又实践了他的“其有余恩未报,
愿以俟之异日”诺言,在华容道上甘犯军令状,拼死放走了曹操。
4。关怀备至:孙权的御人术
孙权的御人术也有其过人之处,即能关心人,团结人。这虽不新奇,却
是御人的根本法。孙权有时也耍诡计,用以御人,但不高明,故易被人识破,
弄巧反拙,如“赔了妹妹又折了兵”是也。
视将士如己出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
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
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
所矣。是以哭之。’”吴起善用兵,是因得将士之心,士卒生毒疮,他用口
为之吸脓血,故被“将军自吮其疽”的父子俩,都甘心为之战死。这则故事,
被后人传诵,列为用兵要术。孙权深懂得这一用兵之法,故对将士很为关心,
视如”骨肉”,将士也因之以死报效。周泰舍身卫护他,他对周泰的亲切抚
慰,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濡须之战,孙权被曹军围困,势甚危急。周泰得知,挺身杀入,寻见孙
权。周泰在前,孙权在后,奋力冲突。突围后,不见权,泰复翻身杀入围中,
又寻见孙权。周泰冒着敌人弓弩,左右遮护孙权,身被枪数十,箭透重铠,
救得孙权。如无周泰拼死相救,孙权必死无疑。孙权感周泰救护之功,设宴
相慰。席上,权亲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说:“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
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
乃孤之重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言罢,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视之、
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孙权如此抚慰周泰,实是树立榜样,使诸
将效法,为其效忠。孙权对将士确是关怀备至,如对吕蒙的病亲自监护,对
朱然的病送医送药,这都使将士深为感动。故终孙权之世,吴国上下,休戚
与共,使东吴安如磐石。
善待将士,是御兵的要术,这并非每人都晓得。张飞便是个不善待将士
的猛将,他醉后常鞭将士,致造成严重后果:因醉疼打曹豹,丢了徐州;为
急兄仇,醉后鞭打末将范疆、张达,被割了脑袋。
张飞不善待将士,不得善终;孙权善侍将士,乃成大业。故御兵要御之
得法,切不可等闲视之。
不计前嫌,化敌为友
为天下不念旧恶,曹操有此宏量,孙权也有此胸怀。曹操“矫情任算”,
他虽信任张绣,张绣却没有死心追随;孙权不咎甘宁既往,且能化敌为友,
使甘宁与凌统从死敌结成死党,同心协力事权,至今仍传为佳话。何以曹操
不能使张绣死心相随,而孙权能使甘宁等效忠于己?因曹操待人多从权略出
发。因而未尽得人心;而孙权待人以诚,故人心向往之故。孙权与曹操御人
相比,仅此而论,孙权胜于曹操。
孙权与黄祖战于大江之中,祖军败绩。权部将凌操乘胜追击,被黄祖部
将甘宁一箭射中,黄祖乃得脱。后甘宁归降,孙权不念旧恶,厚待之,孙权
听甘宁之策,取江夏,擒黄祖,便设宴庆功。席间,凌操之子凌统拔剑而起,
直取甘宁,权连忙制止,谓统说:“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
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我面。”凌统叩头大哭说:
“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权再三劝之,凌统只是怒目而视甘宁。为暂
分开二人,以免寻仇报复,孙权乃派甘宁去守夏口,又加凌统为承烈将军,
统只得含恨而止。由于甘宁感孙权之恩并得其教诲,也想设法解怨。在濡须
之战中,凌统坐下马被暗箭射中,那马直立起来,把凌统掀翻在地。敌将持
枪来刺。这时,只听得弓弦响处,一箭射倒了敌将,凌统才免难。凌统得救
回寨,孙权对他说: “放箭救你的,甘宁也。”凌统乃顿首拜,对宁说: “不
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甘宁、凌统协力
效忠孙权,屡建奇功。历史证明:一个集团,或一个国家,内部团结,力量就强大,内部分裂,
力量就削弱。袁绍虽据有四州之广,兵多粮足,将勇士智,因内部派系林立,
四分五裂,终于自取灭亡。孙权不仅能团结人,且能为部属释仇解怨,化敌
为友,因而人心齐,力量大。他能鼎足江东,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借婚姻以制人
孙权与人较量,输的最惨的是:他以妹为香饵,引诱刘备入吴以索还荆
州,讵料竟弄假成真;又想以妹控制刘备,那知妹心外向,与刘备出奔,结
果是“赔了妹妹又折兵”。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