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5 节
作者:
这就是结局 更新:2021-02-17 06:48 字数:4974
湛铡?br />
缅甸没有趁机进攻中国,却一样在小心提防着中国进攻缅甸。其与孟加拉相邻,也就是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相邻,孟云清楚地知道英国人的厉害。在他的心中,同出于欧巴罗并且在南洋盘横了几百年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并不会比英国人逊色多少,可中华军只派出了一部就打垮了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孟云心中对中华帝国的警惕心是提高到了极点。
没人愿意自己的邻居是一个实力远超出自己的存在,缅甸与安南,现在对于中华帝国的态度无形中已经达到了统一。
他们惧怕这个强大无比的宗主国,但内心中的恨意却远比不上小日本。天皇改倭王,九州改筑紫,北海道的割让,中华的一系列举动让自己的形象完全站到了日本武士阶层的对立面。
“哒哒哒……”三队骑兵,一千五百精骑走过。
他们没有西方骑兵的高头大马,没有西方骑兵的明亮胸甲,只有着属于骑兵的彪悍和英勇。
三队人马都是起兵三师从各支部队中挑选出的百战精锐,杀人饮血似家常便饭,那锋锐的眼神,惊人的气势,没有人会因为他们不带胸甲就小瞧了他们。
“赞美上帝,这是一支可以媲美波兰轻骑兵的精锐”贝赫由衷的赞叹道。
装备好不意味着战斗力强,个人战斗力强也不意味着整体战斗力就强,比如马木留克骑兵。只有顽强的精神和严格的纪律相统一的时候,这样的骑兵才是真正的强军。
中华骑兵所表现出的就是这种统一,彪悍的神情,严格的纪律
“轰轰轰……”骑兵过后是大炮编队。
从八百斤重炮到一千六百斤重炮,由轻到重,表现得却是中华军陆战炮的种类齐全。
车轮碾过石板,发出“隆隆”的响声。黝黑泛着金属光泽的炮筒在阳光下闪耀着肃杀的冰冷。
当最后一门大炮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时,许多的使臣和来宾都还没有回过神来。**城楼下,百姓的欢呼声也是丝毫没有降低
梁纲心头充满了自得,有如此军队在握,他有理由去得意,也有资本去得意。
军事就意味着力量,力量就意味着强权;而强权代表的就是霸主。这是一个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会失效的真理!
两千年儒学束缚住了中国人的野心,凝固住了中国人的热血。梁纲却要真真实实的打破它,破开儒学的垄断,重新塑造中华的尚武。
王者天生,不怒自威。拥有超强的实力,一千多年来,中国一直就是“不怒自威”,树立起了自己远东宗主国的地位。
但是梁纲认为,‘威风’更应该展现在实力武力之上,展现在超强的意志力之上。而这种意志力就应该体现为征服
西方的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等无不如此。
国家之意志,首先要体现的是国家领袖或是首脑的意志,国家之领袖或首脑的意志经过遗传复制代代相传,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国家传统意志——大秦、蒙元、沙俄的扩张意志,罗马的尚武好战意志,就是最好的明证。
威信和威望,是建立的霸权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威信和威望,是令人“自觉和从内心服从”的先决条件。但是要建立威信和威望,武力就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手段——通过战争的胜利来获取威信和足够的威望,而这也是最实在、最可靠的威信和威望。
当然,通过的公正的评判,也可以建立起足够的威信和威望,因为只有公正,才能令自己稳稳地处于仲裁者的地位。而霸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即是一种仲裁权。
西方有句名言:狮子难防陷阱,狐狸难防饿狼。一个君主就应该具有双重性格——狮子一样的凶猛,狐狸一般的狡猾。聪明的君主则知道什么时候当狮子,什么时候做狐狸
梁纲没有希特勒那样的野心,去瓜分地球。他只想建立一个环太平洋帝国,并且希望中华能够永远的保持下去。而不是只持续一两代人,几十年就分崩离析,如此就不能缺少民族尚武之精神
儒家推崇三代圣王以仁义为先,却也不看三代圣王推行的均是王霸之术,均是以武行仁。而儒家千年的衍变之后就只谈仁义,不谈攻伐,实在是大谬特谬。
梁纲欲恢复中华尚武精神,自然要首先破儒家枷棝。今后这样展示军威,亢奋人心士气的大阅兵,还会继续,并且会成为一中华军传统
冰山才露一角,中华尚武军魂,还任重而道远
第二卷 烽火连天 四百五十六章教学改革,科举改制,亿万赤字
四百五十六章教学改革,科举改制,亿万赤字
大阅兵就似开国战争最后的一抹光辉,在**激昂到顶点的时候,开国之战的帷幕就缓缓落下了。
4502年之后,中华帝国国内再无战争。国家开始了全面的基础建设和更大胆一部的政治革新。
梁纲首先在教育上动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式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彻底把旧有的那一套传统教学体系踢下了神坛。
虽然为符合国情和更为百姓所接受,他把小学变成了学堂,中学变成了学校,大学变成了学院,最最顶级的太学改名为中华学府。更男女分校,但本质是不变的。
之乎者也那一套彻底被抛开,学堂课程除国学外,还有数学,以及史学、地理;学校更要增添一门格物,以及基础法学。公立高等学院,就如后世的大学一样,开始分设学科,如史学、法学、格物学、医学、国学、数学、农学、政公学等等。
每省只设立一所学院,如此教师资源也是紧张得很。反正没有个一两代人的努力,国内的教资空白是无法彻底弥补的。
而除了正规的院校之外,其余的如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等等,以及文教部新令在杭州、南京、北京、西安、成都五地开办的书画学院,也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师源紧张局面。
事实上国内书画学院的师源是最不紧张的,书法、国画,以及乐器三方面,哪一方面国内都是人才济济。不仅不缺,相反,还绰绰有余。只是新式的教学系统还远不能为传统士子所接受,所以,应聘为师者并无几个。
而且各院校普遍还都出现了生源寥寥无几的场面,尤其是书画学院为最。中国历朝历代书画大家层出不穷,但是他们在成为书画家之前首先拥有的身份是——读书人。
读书之余,习书作画,这才是正途。而不是习书作画之余才读书
但不管民间的议论再大,梁纲以开国帝王之威,一律压倒,不闻不顾。
4502年五月,在继全国教学改革完毕之后,梁纲再度颁布了《招贤令》,召集天下英才入朝。前后三月时间,各省共录取五品以下官吏一千七百三十一人。上报朝廷官监部载录之后,即便充任各地空缺。
九月,梁纲正式颁布《科举改制》。科举再也不是以八股文为本,也不同于唐宋时期的明经、进士诸科,武举、武进士更是被直接剔除,而是分开四科:司法科、政公科、文史科、术计科。
相对于中华新朝,日常运行各方面所需的司法、行政、财算、文书等四方面。
与旧日科举的秀才、举人、进士三等身份不相同,新式科举只是为选拔官员入仕途,而不再是代表某种具体的身份象征,分为上下两等。
上等科举考生资格,需为各省公立高等学院学府毕业生;下等科举考生资格,则只需学校毕业即可。
上下两等,笼统来讲就是对应官吏两方。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下等科举之人,能力出众者也不能坐上高官;而上等科举出身之人,一出来就可以做县长。这只是代表学历问题,代表的高低。用后世的行政体系做一比喻,下等科举入仕途的人就是一小小公务员,而上等科举入仕途者,就是一副科。
时代不同,管制不同,科举应对显然也不会相同。
之前历朝历代,中进士者,年纪轻轻即可主辖一县之地。他们能有什么行政经验?能有什么阅历作为?
其内固然有极其出色者,可绝大部分的人必是会被搞得手忙脚乱,一塌糊涂。而后就是焦头烂额,不得由头,最后无奈得抛给下属,于是给了手下小吏们偷油耍滑,吃拿卡要的机会
如此,随着儒学的逐渐僵硬化,师爷、幕僚这一职业才会在中国越发的兴盛起来。而这还是在传统时代那种严格的高下之分下搞出的鬼。若是换到中华朝的官制中,单是一县内就有县政府、司法院、检察院、武装部四个并列单位。
县政府虽然行驶行政权,可压过司法院、检察院、武装部半头。但是没有一点手腕,谁又能一定压制得下?
而县政府内,县令也有副手在,这又是一麻烦,其下还有各乡镇主官、警察局、财政局、文教局、农畜局、税务局、工商局、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等等,头头脑脑好一大班子,一个小年轻从娘胎里就开始学勾心斗角,怕也不会顺顺利利的拿下
而且精力全放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上了,谁还有工夫去给百姓做实事,解忧难??
别看梁纲自己很年轻,可他却对府县的年青官吏很不放心。后世红朝,三四十岁县级,四五十岁市级,五六十岁省部级,六十岁以上国级【别看宪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毕竟嘴上**办事不牢,这样的老话能够出现,就代表着一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意义。
而县级这样的基层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丰富的执政经历和阅历,真就不太可能办的下来。
中华帝国日后的官场就会跟梁纲前世的红朝一样,科举过后就要在基层低级上爬,一点点往上混。
可能军伍出身的人,因为一场战争的原因,年纪轻轻就已然跃居高位。但是在政治上,如和谎昃投懒煲怀缟У娜宋锖拖窒笫遣豢赡茉俪鱿至恕?br />
4502年就是中华帝国为日后宏伟蓝图奠基的开始一年,四方平定后梁纲终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内的发展建设上了。当然了,这也并不是说军队就可以至此刀枪入库,放马南山了。虽然有大批的军人纷纷退伍归乡,但是中华军的规模却并没有因此消减分毫,老兵退伍的同时更有大批新兵入伍,而且骑兵部队和海军依旧在时刻不停地增建中。
在民间各学校学院纷纷设立的时候,中华军也没有直接归于平淡。他们只是把大阅兵后的激昂变成了一种平实
海陆炮步骑后勤诸科,二十所士官院校和十所军官院校就是在这一年时间中相继建成的。连同一南一北两座讲武堂,4502年的梁纲给中华帝**队的未来打下了最最扎实的基础。
同时附属军官士官院校建立的还有警察学校,虽然警察所需的刑侦和法制两方面要素,军校无能给予,人员都是从各地各方面抽调的老手填充。但是以附属来形容此时各地建立的警察学校,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其内的军事化训练和管理的教官全部都来自于军队。两边的关系日后自会慢慢脱离,但现在却实在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梁纲4502年的教学改革和科举改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也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他忘了兴建师范了。
了解到各地师资力量匮乏的时候,他脑子里第一个冒出的念头总是——这在中国是正常的,要怨就怨儒家传统,怨满清那群混蛋。却从没有继续往下再想一步。
直到年中时候梁纲才醒悟过来,自己欲要兴中华新式教育,就必须先兴中华新式师范
师者,人之模范也。只有新式的老师才可以培养出足够优秀的新式学生。自己光一门心思的建学校,却把最重要的根本给丢了。
于是自每省一所学院之后,梁纲又下令文教部,在全国各地筹建高等师范学院以及中等师范学校。
虽然是在尽全力的弥补失误,但是因为仅有的一些人才都已经散入各个综合学院之中,各地的师范发展都是缓慢的很
与梁纲欲破开儒学枷锁,重铸中华尚武精神一样,中国的教学改革同样是冰山才露微微一角,任重而道远
4502年十二月,内阁财政总结。全年财政支出共三亿三千二百三十九万银元,商税收入一亿两千五百七十六万银元,海关税收两千四百五十四万银元,农税四千七百九十万银元。国家专项经营,得利四千二百万银元。全年财政赤字一亿四千零三十六万银元。合白银七千万两【为更改十进制之后的重量,两块金元银元合金银一两。】
【再有一点就是,前文阅兵时的大炮重量未动,依旧是十六进制时定下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