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节
作者:
套牢 更新:2021-02-17 05:55 字数:4870
多爱国民主人士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跟着周恩来走,接受了共产党的领
事。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厥文,在回忆与周恩来的交往时说:他“给人以教
益,却又不自居人师。他思想极为敏捷,但毫不烽芒毕露。。。从没有听到
他对朋友指手划脚,说‘你应该干什么’,他的讲话朴实无华,总是给人以
启迪,使人不愿离席。即使对方一时想不通,他也不强加于人,而是耐心地
不断地做团结教育工作。。,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为之折服”。
周恩来这种以理服人的高超艺术,也深为国际友人所佩服。在重庆的美
国驻华大使馆外交官谢伟思曾回忆道:周恩来“试图使我们赞同他(和他的
党)对中国和世界的看法,——他对这些看法是深信无疑的。但是,他这样
做靠的是冷静的说理,清晰的措词,温和的谈话,广博的历史和世界知识,
以及对事实和细节的深入的了解,人们会被说服(或受到教育),但不会被
压服,也不会因为持不同意见而受到责怪。”
依靠这种平等待人、以理服人的工作,周恩来常常使许多党外人士不顾
个人安危;克服各种困难,为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党外著名爱国民主人
士、救国会领袖“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抗战初期在大后方开办了数十家
“生活书店”,宣传抗日民主思想。国民党中央多次用威胁利诱办法,要生
活书店与国民党官办书店“合营”,都遭到邹韬奋的断然拒绝。而周恩来要
邹韬奋派生活书店人员去解放区创办“华北书店”和“大众书店”,邹韬奋
却认真实行。1941 年,邹韬奋还根据周恩来的意见,将生活书店的资金和人
员转移到香港,开辟新的文化阵地,进行抗日民主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周恩来为了扩大我党在学术界的影响,经常参加
有许涤新,胡绳、杜国庠、翦伯赞、侯外庐等组织的进步学术工作者组织—
—读书会的活动。当时,读书会把宣传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冯友兰、贺麟视为
对立面。一次,大家正热烈地谈论昔这个话题时,周恩来来了。他听了一会
儿发言后便平静他说:“民族大敌当前,在千千万万种矛盾中间,学术理论
界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我们和冯友兰、贺麟在阶级立场上矛盾固然是
尖锐的,但毕竟不是主要矛盾。当前学术理论上最危险的敌人,是国民党右
派的妥协投降理论,我们斗争的锋芒应该对准陈立夫的《唯生论》。”一席
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大家说服了。他还强调,学术上的是非真伪,
要通过深入研究,充分讨论,详尽说理来解决,切不要强加于人。强加于人
不仅达不到目的,相反还会失去群众。
建国后,周恩来特别强调,由于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党员干部在许多
统一战线组织中担任领导,所以,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周恩来主张“有关改革问题,要根据群
众的意愿,经过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协商,取得上层人同意后再去进行。在
协商过程中,必须用道理说服人,不要强加于人”。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少数
民族地区改革问题讲的,但其基本精神,完全适用于对其它重大问题的政治
协商。似理服人的好处就在于理愈辩愈明,真理总要在几种不同意见的比较
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在不断的斗争中得到发展,那么,无论是解决东南亚诸
国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还是处理国内事务,周恩来总是深入浅出地讲清道
理,以理服人。
积极引导帮助盟友——在统一战线内部集中各党派的进步性
在统一战线这个队伍里,各方面成员的立场、觉悟和水平差异较大,在
协商人政方针时也难免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可能产生一些矛盾。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周恩来特别注意维护团结,引导进步。他曾教导做
统一战线上作的同志:“对统一战线内部暗藏的敌人和敌对阶级的思想影响,
排除出去也是必要的。但排他性不能用在合作的方面。在统一战线内部则要
把各党派的进步性集中起来,要发展他的联合性,使之成为统一的力量,团
结起来,共同对敌。”一旦统一战线的盟友出了差错,周恩来总是积极引导,
耐心帮助,恰如其分地开展批评,立足于推动他们前进,避免粗暴地伤害他
们。
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与日本在4 月13 日签订了《中立条
约》,国民党CC 派头子通过一位民主人士起草了一个声明,攻击苏联和斯大
林。几位救同会的领导人不明真相,也在声明上签了字并公开发表在报纸上,
造成了很不好的国际影响。周恩来和董必武第二天就约请黄炎培、左舜生、
章伯钩到黄炎培的寓所,再三向他们说明苏、日签约是苏联的一贯政策,不
影响对华关系;中国抗战主要靠自己,苏日条约并不影响我们抗战;要谅解
苏联的难处,不能因此损人中苏关系。周恩来的一席话使这几位民主人士认
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尽可能挽回了影响。在此后的合作中,他们很注意大局,
特别尊重共产党的意见。
周恩来历来主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党内严格,对党外宽厚;
对党外朋友既要推动他们进步,又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勉强。他曾说过:“我
觉得一个人的进步要等他自觉地认识以后才最可靠。”1945 年,中共南方局
准备领导大后方文化人整风,这将是比较尖锐的思想斗争。当时周恩来在延
安,便同董必武联名致电在重庆主持工作的王若飞,认为大后方整风只能限
于党内,不能扩大到党外文化人,电报指出,积极引导党外文化界人士参加
和推动人后方的民主运动,就是很好的整风:不能以在延安的要求来作为衡
量大后方文化人工作的标准。这是周恩来和董必武从当时当地的条件出发,
对大后方党外文化界人士的帮助与爱护。
周恩来经常强调对中间党派和团体的统战工作要坚持经常性、长期性和
计划性;交朋友要认真和真诚,不是泛泛之交;要同甘苦,共患难,争取长
期合作;对于进步力量,要帮助他们发展,把他们的发展看做是统一战线力
量的发展;既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也要对他们的妥协行为予以批评帮
助。例如,皖南事变之后,蒋介石为了压迫中共参政员出席会议,采取拉拢
其他党派的办法,企图孤立中国共产党。2 月20 日,蒋介石宴请各党派参政
员,表示同意成立各党派委员会,并提出增加委员的人数,企图拉拢中间党
派。于是一些中间党派产生了幻想。黄炎培等会见周恩来和董必武,希望中
共再做一次让步,出席本届参政会。周恩来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中共的立场,
并提醒他们要认清蒋介石的政策,不要上当受骗。
在各个党派中,有的党派是右翼的,有的党派上层不好,有一些党派提
出了一些错误主张,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批评帮助。右
翼党派只要有某一点和中共主张相同,就支持某一点;有些派别上层不好,
就批评上层,影响下层;有些派别主张的办法是进步的,但其政治方针是错
误的,就赞许其进步措施,批评其错误方针。总之,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使
这些派别或团体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周恩来对统一战线的盟友敢于批评、积
极引导,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
著名爱国老人沈钩儒被誉为“民主人士中左派的旗帜”。他的儿子沈叔
羊在《爱国老人沈钧儒》一书中有《父亲与周恩来》一篇。书中写道:“父
亲在长期的政治生活中,所以能坚定不移地走革命道路,他的思想所以能跟
着时代的步伐前进,这是与中国共产党对他的关怀和帮助分不开的。其中尤
以周恩来同志对他的影响最为重要最为深刻。”著名工商界人士胡子昂说:
“各方面人士一和他接触就敬服他。。他与工商界接触,开一次会,谈一次
话,都令人感动,令人流泪。”‘听周恩来一席话,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另一位工商界领袖古耕虞也深有感触他说:“像我这样一个可以说是垄断企
业的资本家,能够逐步地靠拢中国共产党,进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
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这同周总理对我的教导是
分不开的。”这充分说明,正是由于周恩来的积极引导,热情帮助,才使一
大批民主人士走上了革命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求同存异广结盟友——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
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阶层、党派、集团、以至个人,从各自利益出发,
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在一定的政治基础上自愿结成的政治联
盟。在阶级社会中,古今中外各阶级、各党派,都在力图建立统一战线,以
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在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不管是否公开这样说,
或者用别的什么说法。就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统一战线是实现和扩大革命的
同盟军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
只要中国共产党存在,就必须有它领导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共同的利益”、“自愿”结成联盟,规定了“同”,因为联盟的利益
足共同的,所以是谓“大同”;“各自的利益”,规定了“异”,各自的利
益对共同利益来说是从属的,所以是“小异”。这是统一战线的要求和特点。
不然,它就建立不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会破裂。
“同”和“异”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又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大”和“小”,是相对的,不是指事物本身的性质而说的。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一贯思想;“求同存异”
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周恩来的一大贡献。
关于这一重要思想的红线早在大革命前后就勾画出来了。1923 年7 月,
周恩来在他起草的《旅法各团体敬告国人书》中号召:凡是,“不甘为列强
奴隶军阀鹰大的人,不论其属于何种派别,具有何种信仰,都应立即联合起
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卵翼下的北京政府。这条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只
求反北京军阀政府之“同”,而存各自派别、信仰之“异”。之后,孙中山
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国家主义派却攻击这是“阶级妥协”。周恩来批驳他们,现在,“无产阶级
和有产阶级合作”,是为进行“国民革命”,走完这第一步,将来共产党还
要走第二步——“打破私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指明了国
共合作的“同”和“异”。
1926 年底,他在《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一文中指出:“国民革命原
是中国各被压迫阶级共同的出路”;而“各阶级却有他们各自的出发点”,
“更有各自所欲获得的利益。”在这里,周恩来用阶级的观点分析了结成统
一战线的各阶级的“同”和“异”。
1938 年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对周恩来说,“中共既实行
三民主义,最好合成一个组织”,“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周恩
来明确地回答,“中共实行三民主义,不仅因为这是抗战的出路,而且因为
这是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加入国民党,退出共产党”,“不仅失
节失信仰,而且于国家有害无益。”这样,不仅坚持了国共合作中政治上的
“求同存异”,而且强调了在组织上、思想上的根本区别,从而把蒋介石的
“溶共”图谋打了回去。如果说前面这些论述只是有了“求同存异”的思想,
那么把这一思想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表述出来,是在40 年代初。在粉碎蒋介
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复杂而艰巨的斗争中,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人,周恩来强调指出:“于革命,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
可以‘求同存异’。”这是“求同存异”的第一次表述。
建国初期周恩来又指出:“我们同党外人士合作就是在共同的大前提下,
接受他们的好意见,丰富我们的主张,只要大的方面有了共同性,小的方面
存在差别是允许的。”这是对“求同存异”的具体阐释。他还进一步闸明:
“人心不同,各为其面。人们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有时
是有矛盾的。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
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统一矛盾并不妨碍个性的发展。”
这就从唯物辩证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