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0 节
作者: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42      字数:4757
  李渊点点头,吩咐两边人,“都下去吧!”
  他又对尹德妃笑了笑,“爱妃也回避一下。”
  所有人都退下了,只剩下一名服侍李渊的老宦官,名叫金贵,掌管李渊汤药,是他最信任之人,李渊在病中,身边不能一个人都没有,金贵便留了下来。
  “说吧!什么事?”
  李元吉又磕了一个头,心一横,便将李建成告诉他,秦王买通药师之事原原本本说了,连同太子聚文阁内关押着一个关键证人,也告诉了李渊,最后战战兢兢道:“儿臣本不该说这些话骚扰父皇养病,但秦王提出要京城之军,儿臣觉得问题严重了,所以斗胆向父皇禀报。”
  李渊的双手抓住春榻的两边扶手,抓得咯咯直响,指节都发白了,他眼中射出了一种极度的愤怒,原来自己的病是这么回事,恨得他几欲晕厥。
  “你说的……可是真?”
  “儿臣所言句句是真,聚文阁地下室内还关着那个女人。”
  李渊从旁边取出一只小银铃,摇晃一下,随着清脆铃声响起,一名灰影像鬼魅一般出现在李渊身边,着实吓了李元吉一跳。
  李渊眯着眼道:“去一趟东宫聚文阁,看看地下室是否关着一个女人?”
  灰影又消失了,李渊则闭上了眼睛,不再说一句话,李元吉也站在一旁,一言不敢多说,也不知过了多久,灰衣人又出现了,“陛下,东宫聚文阁地下室确实关着一名疯妇,卑职听见她喊叫,说秦王杀了她全家。”
  李渊一摆手,灰衣人消失了,李渊这才睁开眼,长长叹息一声,对李元吉道:“你是孝子,不让为父做一个糊涂鬼。”
  李元吉砰砰磕头,“只要儿臣知情,绝不敢隐瞒父皇。”
  李渊叹了口气,又问道:“你刚才说,秦王要调走京城之军?”
  “正是!”
  李元吉连忙道:“他派宇文士及来送信,借口兵力不足,想要把京城的三万驻军调走,然后用刚招募的新兵守京城,皇兄糊涂,竟然答应了。”
  “哼!他答应了没有,朕还没有死。”
  李渊随即吩咐身边老宦官金贵,“速让长孙顺德和段德操来见朕!”
  “老奴遵旨!”
  金贵匆匆向花园外走去,他刚走出花园,等在这里的尹德妃便拦住了他,冷冷问道:“金公公,齐王说了什么事?”
  金贵低下头不敢说话,尹德妃冷笑一声,“既然你不肯说,那件事我可就没法替你隐瞒了。”
  金贵的脸刷地变得苍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把柄,金贵也不例外,他的把柄就是他唯一的侄子在宫中当值,曾和一个宫女私通,导致宫女怀孕,这件事尹德妃知道,而且证据在手,她就用这件事来要挟金贵替自己办事。
  金贵万般无奈,只得上前低声把李元吉告密的内容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说完,他低下头,又匆匆走了,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尹德妃眼中惊疑,她不及细想,把她的心腹宦官找来,把刚才的话又述说了一遍,吩咐宦官道:“速将此事告诉我父亲。”
  尹德妃当然也可以直接把此事告诉太子,但这样做风险太大,一是怕太子身边有圣上之人,密告圣上她和太子私通,其次通过父亲,他父亲也可以从中捞取好处,现在局势混乱,李渊命已不长,只有钱财才是最可靠。
  ……
  长安一共有四万防御之军,分为两支军种,一支是羽林军,有两万人,由大将军长孙顺德率领,负责拱卫宫城和皇城,另一支军队是刚成立不久的金吾卫,也是两万军,由金吾卫大将军兼九门总督段德操率领,负责防御九门和维持外廓城的秩序。
  当初李渊交付兵权会李世民时,取走的四只兵符,就是调动这四万大军的印符,此时四只兵符已经交给了太子建成,不过兵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兵符再有用,也抵不上李渊的一句话。
  不多时,长孙顺德和段德操先后匆匆赶到,两人在李渊面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陛下!”
  李渊看了他们一眼,缓缓道:“从现在开始,四只兵符作废,由齐王统管你们的军队,你们只向齐王效力。”
  李元吉心中狂喜,跪下磕头,“儿臣愿为父皇赴汤蹈火。”
  长孙顺德和段德操对望一眼,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再向东宫效命了,东宫指挥不了他们,但他们不敢多问,一起向李元吉施礼,“愿听齐王之令!”
  李渊点点头,又对二人道:“你们退下吧!朕还有话要对齐王说。”
  两人慢慢退下去了,李渊又注视了那只枝头上的青杏半晌,才对李元吉缓缓道:“你大哥建成太过于宽容,不懂得权力斗争的残酷,你却比你大哥强,好好帮助大哥,扶他坐上皇位,等他坐完江山,你再接你大哥的皇位。”
  ……
  尹德妃的父亲尹贵平原名叫做尹阿鼠,因为嫌‘阿鼠’这个名字太低俗,李渊便赐他名贵平,自从尹贵平和太子李建成搭上关系后,从他那里捞取了大量的利益,仅土地就有数千顷,还有黄金、珠宝、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使尹贵平发了大财。
  下午,他接到了宫里的消息,深感此事重大,他不敢耽误,乘坐马车匆匆赶到了延平坊,找到杨峻的府宅,一般而言,都是他先派人来约杨峻在某个酒肆会面,两人喝几杯小酒,聊一聊,便把情报传递了。
  今天是因为事情重大,且十分紧急,尹贵平便亲自上门来找杨峻。
  和朝廷中的大多数官员一样,杨峻这几天也没有上朝,他把妻子和儿子都送去了位于陈仓县的庄园,家中的钱财细软也秘密转移去庄园,只留杨峻一人在长安坐守。
  虽然出于尊严,他不愿意做杨元庆的官,但他心里明白,杨元庆不会杀他,说不定将来他的两个儿子还有点仕途希望,不过杨峻却不敢逃走,他怕李世民对两个儿子下手,只得硬着头皮留守长安,
  他正坐在书房里看书,这时,下人来禀报,“尹国丈来了,有要事求见老爷。”
  这让杨峻微微一怔,尹贵平怎么直接来找自己,难道出了什么大事吗?
  他连忙吩咐:“请他进来!”
  片刻,尹贵平匆匆走进书房,一进门便嚷道:“杨使君,出大事了。”
  “尹公请坐下说!”
  杨峻请他坐下,又命人给他上了茶,尹贵平喝了口茶水,这才着急道:“今天齐王李元吉秘密去见圣上,告诉了圣上一件天大的事情。”
  他便将自己得到了消息详细说了一遍,这个消息同样让杨峻大吃一惊,心中疑虑万分,他沉吟一下说:“多谢尹公,我这就去东宫。”
  尹贵平却干笑一声:“杨使君,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你看……”
  杨峻明白他的意思,笑道:“那么雍县那边土地,我给殿下再说一说。”
  尹贵平摇了摇头,他已经变精了,土地之类的东西,将来不一定属于他,只有黄金珠宝才最可靠。
  “土地就免了,我要五千两黄金。”
  “好吧!我去告诉殿下。”
  尹贵平也不耽误他,起身告辞了,房间里只剩下杨峻一人,他沉思良久,便取信笺写了一封信,小心地封好,把自己的一个心腹家人叫来。
  杨峻将信递给他,反复嘱咐:“立刻去新平县的唐军大营,把这封信亲自交到秦王手中。”
  “老爷放心,我会做好此事。”
  家人匆匆走了,杨峻这才起身走出房门令道:“给我备马车,我要去东宫。”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七十七章 隋唐大战(七)
  在新平县以北,无边无际的旷野里,八万隋军主力正缓缓开至,正如李世民将最精锐五万唐军放在自己身边一样,杨元庆带来的这八万军队也是最精锐的隋军,包括了六千陌刀重甲步兵和五千重甲骑兵。
  唐军大营矗立在一片略微凸起的高地上,方圆约十里,一条小河从左营潺潺流过,大营是板墙式构筑,高约两丈,士兵们在板墙上来回巡逻放哨。
  在高高的板墙上,赵王李玄霸和大将尉迟恭正在注视着远方五里外的隋军大营,在晴朗的天空下,他们看得格外清晰,隋军士兵正在忙碌地构筑板墙,他们还没有完成大营修筑。
  “为什么不冲上去打他们个稀巴烂?”
  李玄霸用鞭子指着隋军大营,他的语气里极为不满,自从上一次他在虎牢关受伤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上战场,唐军屡战屡败的消息逼得他快要发疯,他就恨不得率一支军队杀进太原去,将杨元庆和所有的隋朝官员全部杀死,以解他心头之恨。
  但李孝恭阵亡后,李玄霸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沉默寡言了,眼睛里不时闪过仇恨的凶光,仇恨在他心中一天天的积累,他在等待,等待着复仇的一刻。
  此刻他看见了隋军大营,复仇之火在他心中开始燃烧起来,再也无法抑制,他转头就向营内奔去,尉迟恭怕他有失,也跟了过去。
  大营内,李世民正在沙盘前沉思,他得到斥候情报,隋军居然只来了八万人,明明有十五万大军,那么其他七万人到哪里去了?他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虽然铜官道那边也出现了一支隋军,旌旗铺天盖地,但李世民认为,这是隋军在虚张声势,最多只有一两万人。
  难道是……对于唐军在关中部署上的薄弱,李世民是心知肚明,他最担心的是关东防御薄弱,潼关和蒲津关一线只有三万军,如果隋军真的从洛水道南下冯翊郡,抄东线的后路,关东形势堪忧。
  旁边房玄龄见李世民目光一直盯着冯翊郡,便明白了他的担忧,“殿下,卑职也同样担忧东线。”
  李世民霍地转身,注视着房玄龄,“你也认为杨元庆会分兵南下冯翊郡?”
  房玄龄点点头,“关键是现在的隋军主帅是杨元庆而不是秦琼,秦琼不会分兵东线,东线不是他的战区,但杨元庆则不同,他是从全局考虑,如果他发现东线薄弱,他必然会有所考虑,而现在他的兵力明显减少了……”
  房玄龄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却很明显了,杨元庆必然已派兵去了东线,李世民眼中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焦虑,如果东线被攻破,隋军长驱直入关中,直奔长安,那么他守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这就像一只桶,别的地方再坚固,只要其中一处出了问题,桶中的水同样会流光。
  “先生认为,我们该怎么应对?”李世民心有点乱了,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房玄龄微微叹了口气,“现在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如果非要有所选择,那么我可以列出三策。”
  “先生请说!”
  “上策是殿下与隋军速战,尽快击溃杨元庆部,然后火速救东线,中策是长安守军出击,出兵五万增援东线,使东线的兵力增加到八万,或许能抵挡住隋军对东线的进攻,下策是唐军全线放弃关中,撤回长安,坚守长安城。”
  李世民摇了摇头,“下策首先就不能考虑,中线虽然最好,但太子肯不肯让步,还是一个问题,何况还有父皇制肘,我估计最多三万军,分一万守铜官道,那么东线最多只有五万军防御,能否坚持得下来?”
  “殿下的意思是,只能选上策?”房玄龄听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神情,“应该说只有上策是掌握在我的手中,不过……”
  李世民缓缓走到大帐门前,凝视东北方向的隋军大营,仿佛在自言自语,“两军决战,应该以稳健为重,如果仓促应战,会得不偿失,最终导致失败,我该何去何从?”
  这时,他忽然看见三弟玄霸如一阵风似的向大帐奔来,两边人怎么也拦不住他,后面还跟着尉迟恭,李世民眉头一皱,这是出了什么事?
  “不要拦他,让他直接进帐来!”李世民随即吩咐亲兵一声。
  片刻,李玄霸冲进了中军大帐,大声嚷道:“二哥,隋军在构筑大营,不趁此机会进攻隋军,更待何时?”
  “你不要这么叫嚷!”
  李世民极为不悦道:“该不该进攻我心里有数,不要你来教我。”
  “殿下!”
  旁边房玄龄小声劝道:“我们应该理解赵王急切的心情。”
  他其实就在暗示李世民,赵王并非常人,不要惹怒他,李世民点点头,又对李玄霸道:“稍等片刻,我领兵和你去看一看。”
  这时,尉迟恭也进了大营,李世民随即吩咐他,“点一万五千马步军,出营掠战。”
  东线局势的危急使李世民不可能长期和隋军对峙,但他又不想仓促决战,便决定先和隋军试探性地一战。
  唐军大营内战鼓轰隆隆敲响了,营门打开,一队队骑兵和步兵疾速冲出大营,旌旗招展,铺天盖地,他们迅速在大营整理队伍,开始列队向隋军大营进发。
  隋军大营虽然还在构筑之中,但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