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3 节
作者:
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42 字数:4753
……
马车离开了北市,向王府疾驶而去,马车里,两个女孩背对着父亲,各躲在一个角落偷偷看自己的宝石,脸上笑得如桃花般灿烂,杨元庆坐在马车后面,含笑望着两个背对着自己的女儿,能让孩子们快乐,也是做父亲的最大欣慰。
“你们两个,要不要爹爹告诉你们的母亲宝石之事。”
“不要!”
杨冰和思华就像受惊的兔子一样,一起跳起身,连连摆手,“千万不能说。”
杨元庆呵呵笑了起来,“那就乖乖坐好,别像藏着什么秘密一样偷偷摸摸,还居然背对着爹爹。”
两个小娘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马车很快抵达了王府侧门,停了下来,杨元庆这才对二人道:“回去吧!爹爹要去晋阳宫有事。”
杨冰和思华跳下马车,牵手向府内而去,杨元庆一直望着她俩过桥进了府门,这才令道:“速去晋阳宫。”
……
此时已是下午时分,晋阳宫已经下朝,宫内还有一些没有回家的官员,尤其是户部和司农寺,上百名官员都在加班加点地忙碌着向各郡分配牛羊。
杨元庆的马车一直在紫微阁前停下,早已等候在这里的记室参军褚遂良迎了上来,“参见殿下!”
杨元庆点点头问道:“人还在吗?”
“还在等殿下!”
“直接带到我的官房里来。”
杨元庆走进紫微阁,直接向楼上走去,他回到自己官房,脱去外袍,在桌前坐了下来,这时门开了,褚遂良领着一名男子匆匆走了进来,男子年约三十岁,长得身材魁梧,双目深凹,是一名带着胡人血统的汉人。
男子上前跪下,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碎叶李兆筠拜见楚王殿下!”
“李先生请起!”
杨元庆给旁边亲兵使个眼色,亲兵上前将他扶起,杨元庆又笑问道:“听说碎叶国王姓张,可是叫张仲坚?”
李兆筠点点头,垂泪道:“正是,我奉国王之命前来向殿下求救。”
说完,他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亲兵把信转给了杨元庆,杨元庆打开信开了一遍,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个碎叶国王正是虬髯客张仲坚,当年离开洛阳后,去西域闯荡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在碎叶建立了自己的国度。
张仲坚在信中恳求大隋能出兵救援碎叶,并愿意归并故国,成为大隋的一个郡。
张仲坚同时在信中明示杨元庆,现在西突厥面临极大的统治危机,军队四处镇压起义,兵力分布万里,正好是出兵剿灭西突厥的良机。
“原来李先生是碎叶的骠骑大将军,失敬了。”李元庆微微笑道。
“兆筠不敢,恳求楚王殿下能看在碎叶国臣民大多为汉民的份上,出兵解救碎叶危机,城中粮食已经不足,最多还能再支持两三个月,恳求殿下出兵!”
李兆筠心中焦虑到了极点,他再次跪倒,再也克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起来。
褚遂良连忙将李兆筠扶起,低声安慰他,使他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杨元庆一直等他平静了,这才问道:“你说碎叶国之民大多为汉人,有多少汉人,是怎么过去的?”
李兆筠叹息一声道:“从很多渠道过去,一些是西域的汉人,一些是我们从突厥人手中买下的汉人奴隶,但大多数是前几年中原大乱时,举家逃去碎叶,大多是关陇人,从大业七年至今,陆陆续续逃去了三万余人,我们提供给他们路费粮食,现在碎叶的汉人大约有四万人,占了整个碎叶国人口的两成左右。”
“那现在有多少突厥军队包围碎叶,西突厥牙帐又有多少军队,还有射匮可汗现在在哪里?”
“回禀殿下,现在包围碎叶的西突厥军约有两万左右,兵力并不多,主要是我们兵甲不足,只能守城,难以和他们正面交锋,射匮可汗现在突厥汗庭,具体兵力不知,但不会超过三万人。”
杨元庆背着手走了几步,他也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机会,西突厥统治各地造反风潮汹涌,西突厥的二十万大军分布在从龟兹到西海的万里疆域内。
如果苏定方能联合以契苾为首的铁勒诸国,共击西突厥,这必将是对西突厥的致命一击,而且碎叶居然有四万余汉人,张仲坚愿意归并大隋,这正是大隋势力西扩的良机。
其实从一开始,杨元庆知道西突厥没有进攻伊吾郡的原因后,他便有了进攻西突厥想法,只是他打算在统一天下后再考虑。
但现在碎叶求救,正是隋军出兵的契机,想到这,杨元庆毅然下定了决心,缓缓道:“我可以出兵救援碎叶!”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六十七章 兵压汉中
四万隋军沿着汉水河谷浩浩荡荡向西行军,一路上穿越崇山峻岭,逶迤西行,这支隋军由两万骑兵和两万步兵组成,最早是由刘武周和窦建德的降军整编。
后来又几经打散重整,尤其在河内郡,经过杨元庆强力整顿军纪,历经大战,这支隋军便渐渐被打造成了一支精锐之军。
四万隋军声势浩大,一路之上房陵郡和西城郡望风而降,最后大军在西城郡和汉川郡交界处的安康县以西驻扎下来。
隋军驻地是一条长三十余里,宽十几余里的广阔山谷,汉水的一条支流月河流经山谷,河水很浅,最深也只齐人的腰际,清澈见底,四万大军就驻扎在月河两岸。
时值中午,河谷内烈日炎炎,虽只是仲春时节,便已感到闷热难当,士兵们都躲在大帐内休息,养精蓄锐,等待出发的命令,在中军大帐内,徐世绩正和副将高子开,以及行军司马姚晋东一起商议军情。
按照杨元庆给他们下达的命令,必须在四月二十日之前拿下汉中,截断巴蜀唐军北撤和关中唐军南撤,现在已是四月初三,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
时间虽然充裕,但徐世绩也不敢大意,他知道罗艺是一个善于带兵打战之将,兵力也有近两万人,在隋唐决战即将到来之际,一旦轻敌兵败,将会给整个战局带来严重的后果,那时不仅仅是他的国公拿不到,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这次我们拿下汉中,距离殿下规定的时间还有十七天,时间上还算充裕,但南郑县城池高大坚固,又有罗艺统帅两万军镇守,想攻下它也并非易事,我们合计一下,先把大方略定下来,这一战怎么个打法。”
在徐世绩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地图,是整个汉中的地形图,他们没有沙盘,只能靠这张地形图部署打仗。
旁边高子开眉头一皱道:“总管不是告诉过我吗?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既然如此,我觉得首先不要考虑攻城,我们没有重型攻城武器,如果强行攻城,肯定会死伤惨重,咱们耗费心血训练出来的骑兵,让他们去攻城,实在是太可惜了,不如想想别的法子,引唐军出城。”
行军司马姚晋东也笑道:“高将军说得不错,上兵伐谋,其实还有第二句,叫做其次伐交,现在十分天下隋朝已得其九,唐朝大势已去,我想罗艺也不是认死理之人,不如我们派使者去劝说他投降,如果他不愿投降,我们便将他困死在城中,另一方面,隋军截断巴蜀北回之路,逼迫罗艺出城救援,总管以为如何?”
“好计!”
高子开大声赞许,姚晋东的逼唐军出城救援之计说到他心坎上了,他连忙补充道:“其实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等等,都是通往汉中南郑,我听说这些要隘路口都有唐军把守,我们就索性逐一把这些守军拔掉,换成我们的军队,还有南方的剑阁道、米仓道和洋巴道,我们也同样夺取,改由隋军把守,这样一来,南郑城实际上就失去了战略意义,罗艺就算不降,他也难以坚守孤城,必然会出城夺道,岂不正中我们的下怀。”
徐世绩沉思不语,其实他听说齐王李元吉也在汉中,不知消息是否属实,如果消息属实,情况就会有变。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的禀报,“启禀总管,南郑斥候归来,有紧急情报禀报。”
徐世绩大喜,来得正巧,他连声令道:“速令斥候进来!”
片刻,一名矮矮胖胖的货郎被领了进来,此人叫王济,就是汉中本地人,在江陵战役中投降了隋军,被挑选做斥候,此人身材又矮又胖,长一双灵活的小眼睛,看年纪也有四十岁了,再加上他是本地人,没有人会想到他是隋军斥候。
这个名叫王济的斥候虽然长得矮胖,却十分精明,十足的货郎模样,他上前单膝跪下:“卑职拜见总管!”
徐世绩摆手笑道:“有什么消息可以告诉我?”
“回禀总管,唐军在南郑城内有一万七千驻兵,除了一万驻军是汉中本身的军队外,另外七千余人是从江陵败退回来。”
“江陵败退?”
徐世绩沉吟一下又问:“那柴绍是否在城内?”
“启禀总管,柴绍不在南郑,已经回长安了,不过齐王李元吉却在南郑,抢夺了罗艺的军权。”
果然李元吉在城内,徐世绩连忙问道:“为何用抢夺这个词,难道罗艺并不是心甘情愿交权?”
王济躬身道:“卑职有个堂兄在罗艺手下做仓曹参军事,听他说,罗艺不肯交权,险些被齐王所杀,最后是被迫交权。”
徐世绩和行军司马姚晋东对望一眼,两人同时有一种直觉,这里面蕴藏着机会。
徐世绩又追问他:“那你的堂兄是否还在军中做参军?”
“回禀总管,他还在军中为文官,齐王手中没有多少人,除了夺罗艺之权外,其他军官也只有十几个罗艺的心腹内撤换,其余都没有变化,我堂兄愿意为大隋效力。”
“好!”
徐世绩赞许地点了点头,“我派一名使者跟你去南郑,由你堂兄引见罗艺,事成之后,我保举你堂兄为汉川郡司马,也会给你重赏。”
王济大喜,连忙道:“愿为总管效力。”
徐世绩给姚晋东吩咐几句,让他去安排此事,姚晋东便将斥候王济领了下去,这时徐世绩又对高子开道:“你可率一万人,给我扫清南方的剑阁道、米仓道和洋巴道三条隘道的驻军,并占领这三条隘口。”
“卑职遵令!”
高子开迟疑一下又问道:“那北方的四条隘口唐军是否一并扫除?”
徐世绩点点头,“所驻扎唐军可以扫除,但隋军不用驻兵,把北部道路让给唐军,我们只管南面的隘道。”
“卑职明白了,立刻出兵。”
高子开领令而去,当天下午,徐世绩率领其余三万隋军拔营起寨,向南郑浩浩荡荡杀去。
……
罗艺当年决定投降唐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在唐朝重新拥兵自立,甚至可以参与争夺天下,为此他投靠了手中将领不足的太子李建成,成为李建成的左膀右臂,深得他的重用。
罗艺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率军镇守巴蜀,便可以据守巴蜀而自立,如果巴蜀不行,那么河湟和河西都是可以自立之地,但李渊对外臣防范极严,不给他半点镇守巴蜀的机会。
而河湟和河西是李世民和李神通的势力范围,太子插不进去,最后罗艺被任命为潼关大帅,关中以东地区才是太子的势力范围。
不料一场中原大战,李世民趁机在潼关夺取了他的兵权,好在太子发力,使他又得以率一万军镇守汉中,被封为汉中总管。
不过太子李建成虽然重用他,但对他也有防范,把他的长子罗诚留在东宫做郎将,名义上是看重罗诚,可实际上就是人质。
书房里,罗艺心事重重地来回踱步,从前天开始,他便被齐王李元吉以极为霸道的方式夺去了军权,在齐王的强压之下,他的手下没有人敢反抗,使罗艺不得不屈服,他只要稍微抗命,李元吉便会毫不犹豫将他杀死。
此时罗艺的心中已乱成一团,隋军东至,齐王夺权,隋唐决战开战在即,他罗艺该何去何从?
他对唐朝并没有什么忠诚,从降唐开始,他便有了拥兵自立之心,只是他一直没有这个机会,可当他得以拥兵汉中之时,天下大势便已渐渐明朗,他再想拥兵自立已经没有前途,反而是一条死路。
随着南方局势越来越不利于唐朝,罗艺的用兵自立之心已完全消失,此时他他心中烦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门开了,次子罗信走了进来,罗信今年只有二十四岁,在兄长罗诚入东宫为官后,他便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
罗信和兄长罗诚不同,他是一名文官,曾拜温彦博为师,后又入卢氏家学读书,学识渊博,目前是父亲帐下的记室参军,掌管文书机要,但随着李元吉夺权,他也丢了官。
“父亲,可以说几句话吗?”
罗艺点点头,“坐下吧!”
罗信却不敢坐下,他等父亲坐下,这才垂手站在他身边,眉头紧皱道:“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