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9 节
作者: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40      字数:4760
  老将军务必见他。”
  来护儿一怔,快步走出船舱,探头越过船舷向下望去,只见不远处岸上站着几人,在火把的照耀下,好像就是上次来的谢思礼,来护儿点了点头,“请他上来吧!”
  来护儿和谢思礼算是同乡,谢思礼是江南名门谢氏家族的后人,随父迁去敦煌郡,祖籍江宁,而来护儿是江都人,老家就在长江边,和谢思礼的老家隔江相望。
  所以两人相处颇为融洽,这次杨元庆又派谢思礼前来,就有一种势在必得之意。
  很快,谢思礼在士兵的引领下,走进了船舱,躬身行一礼,“晚辈思礼参见老将军!”
  “原来是谢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谢思礼笑了笑,又向来楷拱手见礼,来楷急道:“先生请坐下谈吧!”
  来护儿感觉到儿子的心急,他不由瞥了儿子一眼,对谢思礼道:“先生请坐!”
  谢思礼坐了下来,他也不含蓄,开门见山道:“我听说萧铣率八万大军剿灭了林士弘,现正在回兵途中,不日将到九江郡,老将军应该明白萧铣回来的后果,恐怕连岑文本也劝不住他,老将军有没有考虑自己的退路?”
  来楷接口道:“父亲打算去丹阳郡隐居,但我们都认为这不太现实,逃不过李密之手,现在父亲感到很难办,不知谢先生有没有好的办法?”
  谢思礼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来护儿,“这是楚王殿下给老将军的亲笔信,老将军请看一看吧!”
  来护儿接过信,只见信皮上写着:‘隋尚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楚王杨元庆致隋来大将军。’
  杨元庆至今只认他为隋朝大将军,而并不认可他在西梁朝的身份,来护儿暗暗叹息一声,取出了信。
  信的内容令他微微吃了一惊,随即心中有些兴奋起来,杨元庆竟然要攻打高丽,召唤他回大隋效力。
  来护儿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东征高丽的失败,以至于引发天下大乱,隋失其鹿,东征高丽的失败已成了他最大的耻辱,成了他毕生的憾事。
  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再没有机会挽回遗憾了,却没有想到,杨元庆居然要征伐高丽。
  来护儿也知道杨元庆在辽东大败高丽军之事,他对杨元庆很有信心,现在杨元庆邀请他再次出征高丽,来护儿真的心动了。
  谢思礼又继续劝说道:“当年楚王殿下也参加了第二次东征高丽,不料因为玄感造反使他失去了攻打高丽的机会,也成为殿下最大遗憾,这次殿下准备再征高丽,他希望老将军做的副将,共同弥补当年的遗憾。”
  来护儿虽年过六旬,但头脑异常清醒,思路敏捷,他立刻猜到了几分,杨元庆这么拉拢自己,他一定是要走海路。
  来护儿随即又问道:“楚王殿下有海船吗?”
  “有!在北平郡濡河口,已经有千余艘大海船。”
  来护儿又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道:“谢先生可留宿船上,让我想一想,明天一早,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给先生一个说法。”
  ……
  夜晚,江水拍打着大船,大船有节奏地轻微摇晃着,来护儿负手站在船舷边,久久凝视着黑亮亮的江面,他的心潮俨如江面一样起伏。
  他已年过花甲,这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他命运也随着天下的动荡而起伏。
  但他这一生最大的转折,却是在他的晚年到来,也就是现在,他面临人生最大的选择。
  他心中当然明白,杨元庆现在控制的新隋朝,已经不是从前的隋朝,隋失其鹿,已随杨广一起在江都灭亡了。
  现在的隋朝是一个新的王朝,而这个王朝的主人,杨元庆竟然亲笔写信给自己了,语气诚恳,请求自己再度出山,复兴大隋,重现开皇盛世。
  开皇盛世,来护儿想到的是大隋强盛的武力,东灭北齐,南扫梁陈,北逐突厥,建立不世之战功。
  这一刻,来护儿心中涌起凌云壮志,他胸中竟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波澜壮阔之感。
  来护儿‘嗖!’地抽出战刀,凝视着森冷的刀锋,眼睛眯成一线,谁说他来护儿宝刀已老?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三十七章 疑兵之计
  一队骑兵在黑咕隆咚的夜里纵马疾驶,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两边景色不断地变化着,骑兵队冲过原野、淌过河流、穿越森林,战马风驰电掣,不知疲惫,只有一轮独孤的圆月在夜空中凝神着他们,陪伴他们一路奔驰。
  晨曦初露,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将绚丽的霞光洒向大地,骑兵队冲上一座山岗,停下了奔驰的战马,紫红色的霞光映照着他们每一个人的脸庞。
  杨元庆凝视着远处的森林和城池,经过四天四夜的奔驰,他们已经到了卢龙县。
  “走!”
  杨元庆一声令下,纵马冲下山岗,一千亲卫跟随着他,向山岗下疾奔而去。
  ……
  次日中午,杨元庆又一次抵达了位于濡河口的北平造船所,经过半年的的发展,这一带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口聚集,一座新城矗立在濡河口,这是新建的县城,叫做濡口县,包括周围的两个小镇,已经有人口近三千户,大部分都是船匠的家眷。
  杨元庆率领千余骑兵到来,早已惊动了县城和造船所的官员,年轻的新任县令、县丞,造船所署丞赵广才,鹰扬郎将虞振伍,匠头张龙、张虎兄弟,十几名官员纷纷迎了出来。
  杨元庆微微一笑,“各位请免礼,我已不是第一次来了。”
  众人兴奋异常,纷纷请杨元庆进县城休息,杨元庆远远望见海面上桅杆如林,一艘艘大海船俨如小山般的矗立在海面和濡河口。
  杨元庆心中情绪开始高涨,他马鞭一指远处海岸,“先去看战船!”
  他策马向船所内奔去,造船所内依然是一片空旷,但比从前热闹了很多,到处是一队队船匠在忙碌,几十名船匠扛着一个巨大的龙骨从他们面前走过。
  当年隋朝为攻打高丽,大规模造船,在船厂内堆积了无数的造船材料,但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没有派上用场,堆放在仓库内,此时已被充分利用起来。
  这里只是造船所,而隋军的战船都集中在河间郡和涿郡交界处的潞水河口,可以通过运河直接抵达,那个河口也就是今天的天津位置。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造船所的工匠又陆续修复了从各地拖来的数百艘大海船,又改造了部分内河大船,使它们能承受海上风浪。
  此时隋军海上战船达到八百余艘,但杨元庆的目标是千艘战船,他来这里就是要视察造船所还有多少战船即将修复。
  “在一个月内,还可以修复多少艘战船?”杨元庆回头问署丞赵广才。
  赵广才连忙上前答道:“自从接到殿下的命令,船匠们便分为两班,昼夜不停修船,一个月内,我们可以保证再交付两百艘大船。”
  杨元庆点了点头,又对张龙张虎兄弟道:“让所有船匠在修完船只后,一起跟随大船去潞河口,和上次一样,我需要他们做船员。”
  停一下,杨元庆又问:“可以召集多少有经验的船匠?”
  张龙躬身道:“回禀殿下,约三千人左右。”
  杨元庆一颗心放了下来,他手指一艘大船笑道:“上船去看看。”
  ……
  太原,紫微阁通过了楚王杨元庆的建议,备战青州,一举歼灭窦建德部,这个消息传出,顿时震动了朝廷,不少大臣纷纷表示发对。
  隋军夺取河北和中原已经给隋朝带来了巨大的包袱,眼看秋粮歉收已成定局,在这种局势下,紫微阁竟然决定攻打青州,无异于雪上加霜,朝野上下反对声一片。
  但也有赞成之声,主要是河北派系官员,青州民众生活困苦,正渴盼隋军前去解救,如果收复青州,那么难民就不会涌入河北,能够就地赈济。
  消息很快从朝廷流向民间,在太原城内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论,到处是在议论这次战役的人们,这甚至比中原大战还要引人瞩目。
  不管是反对还是赞成,都改变不了紫微阁作出了决定,军队开始大规模集结,太原粮仓的粮食搬上了船只,一艘艘满载粮食的大船向河北方向驶去,经过汾水、黄河和运河,驶往河间郡。
  中午时分,太原北市外的一座酒肆内客人盈门,热闹异常,一张张桌前都在热议这次征伐窦建德的战事,争论已从朝堂蔓延到了民间。
  “河北灾情解决了吗?中原的饥民安抚了吗?两大负担还不知该如何解决,现在又要把青州拉进来,这就么个小小的河东,能负担得起这么大的包袱吗?”一名老者痛心疾首,斥责朝廷的这次决定。
  另一名中年男子脾气和缓,劝说老者,“戚翁,话不能这么说,青州不拿下就没有负担吗?眼看秋粮歉收已成定局,到时大量的青州饥民必然会涌入河北或者中原,与其背井离乡来讨饭,不如就把他们安置在家乡,我觉得隋军攻打青州就是这个目的。”
  另一名酒客叹道:“关键是我们有多少粮食?战争打响,军队调动,钱粮哗哗地就要出去了,如果粮食不多,一场战争就耗完了,还拿什么赈灾?”
  “粮食应该多的是,听说上次和唐朝谈判,狠狠宰了唐朝一刀,应该粮食充足,否则楚王殿下不会做出这个决定。”
  ……
  到处都是议论声,其中一名中年酒客慢慢喝着果酒,耳朵却竖得笔直,将众人的议论全部听进耳中。
  他不露声色地结了帐,迅速离开了酒肆,此人走进北市,来到一家药铺前,一名伙计迎了出来,“掌柜回来了!”
  中年男子点点头,走进了药铺中。
  正如隋朝将情报堂设在了平壤,高丽人也同样将触角伸进太原,半年前的王妃遇刺事件后,高丽堂被一网打尽,但两个月前,盖苏文又派来一批高丽堂成员,继续收集隋朝的情报。
  和上次杀手型情报人员不同,这一次换成了商人风格,中年男子叫高文景,是一名平壤有名的医生,他成为了这批高丽堂情报人员的头目。
  他带领十几名手下,以位于北市的这家药铺为据点,花费高价搜集各种情报,然后用鹰信中转到辽东,最后送往高丽国内城,送到盖苏文手中。
  高文景约四十岁左右,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仅从外表上,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名高丽人。
  高文景匆匆走进后院,走进一间屋子,他在桌前坐下,铺开绢纸,用细笔一点点写着最新的情报,‘隋军将发动对青州的战役,引来民间普遍不满。’
  当然,这种重大情报,他不可能在酒肆里听几声议论就当真,事实上他已经从朝廷内得到确切消息,隋朝要进攻青州窦建德,在秋收前完成战役。
  他去酒肆,只是想听听民意。
  写完情报,等墨迹干透了,这才小心卷起,装进一只细竹筒中,这是他们向隋军学来的通信办法,训练信鹰来传递消息,他们的放鹰点在城外,先送去辽东,再从辽东送去高丽国内。
  高文景走出房间,将竹筒交给一名伙计,“速将此信送出,不可耽误!”
  伙计接过信筒便匆匆走了,高景文这才不紧不慢向药铺前堂走去。
  ……
  在隋朝紫微阁做出决议次日,长安李世民也得到了唐风的紧急情报。
  秦王府内堂,李世民背着手在堂上来回踱步,在桌上放着唐风的紧急情报,另一旁坐着李世民的军师房玄龄。
  “殿下,我觉得很奇怪,隋朝的军事行动从来都和紫微阁无关,由杨元庆直接部署,这是隋朝的军政分家原则,一向如此,怎么这一次居然要紫微阁批准?”
  “或许这是隋朝开始改制也说不定。”另一边的长孙无忌接口道。
  “不可能!”
  房玄龄毫不犹豫否定了长孙无忌的想法,“就算杨元庆登基,他也绝不会把军权分给紫微阁,更何况现在他还是楚王,王绪的前车之鉴刚刚不远,他绝不可能把军权交给紫微阁。”
  李世民停住了脚步,房玄龄的判断确实有道理,其实他也觉得不太可能,居然由紫微阁批准,就算是走形式,杨元庆也不会在军权上有半点含糊。
  “那先生认为是为什么?”李世民注视着房玄龄问道。
  房玄龄沉思半晌道:“我觉得这样做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根本没有这回事!”
  李世民一惊,“此话怎么说?”
  房玄龄冷笑一声,缓缓道:“说实话,我不相信杨元庆会在这个时候攻打青州,青州大旱,他这时攻打青州只会惹来民怨沸腾,隋朝民众恨他又添负担,青州民众恨他兵灾胜旱,如果他聪明一点,利用青州大旱赈济灾民,那他得到的是青州民心,把赈灾不力的恶名留给窦建德,我相信杨元庆心里也明白。”
  旁边长孙无忌赞同地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如果真要攻打青州,应该无声无息,用雷霆手?